学术投稿

应用阿托品试验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邓淑云;宋华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病太窦房结综合征/诊断, 阿托品/诊断应用
摘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本病为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有时也累及房室结)的病变,出现起搏功能和(或)冲动传出障碍而致的一系列的心律失常,引起头昏、眼朦、一过性意识障碍及晕厥等症状.提示:迷走神经对房室结功能影响大于对窦房结功能影响.部分迷走高敏心电图上可貌似各种心律失常,阿托品试验有助于对其鉴别,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病心理音乐治疗

    心理音乐治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利用心理方法,通过音乐手段来治疗疾病.治疗过程中,音乐处方的选择和护理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我院自开展这一治疗方法以来,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我们的体会作如下总结.

    作者:刘学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诊治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上腹疼痛14例,腹部肿块12例,影像学均能发现腹部肿块但不能明确诊断.肿块平均直经10.3 cm,包膜完整10例,包膜不完整9例,质地呈实性8例,呈囊实性11例.快速冰冻病理10例,6例获得确诊.病理特征为肿瘤细胞围绕纤细血管轴心形成特征性的假乳头状结构,细胞形态一致,异型不明显.4例证实有胰腺和血管浸润.11例免疫组化结果 是:波形蛋白(Vimen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α1抗胰蛋白酶(α1-AT)、突触素(Syn)、孕激素(PR)为阳性,上皮膜抗原(EMA)、雌激素(ER)、嗜铬颗粒素A(CgA)、S-100蛋白为阴性.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术,5例行胰体尾加脾切除术,1例胰体部肿瘤行胰腺阶段切除术.18例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1(2~103)个月,肿瘤无复发,除1例出现营养不良外,余患者生存满意.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为低度恶性肿瘤,确诊需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良好方法 .

    作者:李杰;李燕;魏志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改良大泡引流术治疗巨大肺大泡1例

    患者女性,胸部CT证实左肺下叶巨大肺大泡,体积超过胸腔1/2,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巨大肺大泡.病人的气急程度参照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of Great Britain的标准,采用气急指数来分级[1].患者的气急指数为3级,血气分析PaCO2为40 mmHg,PaO283 mmHg.

    作者:朱颖;鲁立军;刘战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脊髓损伤病人的婚姻调查报告

    目前随着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脊髓损伤病人的平均寿命日益延长,而新的脊髓损伤病人又不断出现.我国脊髓损伤病人的婚姻研究不多.通过对脊髓损伤病人的婚姻调查,为广大脊髓损伤病人后期的康复及生活提供一些建议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屈继宁;王嵘;郝定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网络成瘾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网络成瘾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60例网络成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参加军训、学习、娱乐等疗活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12周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经12周护理干预后,SDS、SAS、SCL-90因子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网络成瘾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康复和社会功能恢复,从而有效地戒除网瘾.

    作者:魏秋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胎儿宫内窘迫388例

    目的 避免引起胎儿窘迫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分析388例以胎儿窘迫为临床表现的产妇妊娠并发症、妊娠合并症的发生情况和分娩方式.结果 388例中行剖宫产276例,占71.13 %;阴道助产66例(产钳30例,胎头负压吸引22例,臀助产14例),占17.01 %;自然分娩46例,占11.86 % .结论 对于有胎儿窘迫相关因素者,应密切监护,早期诊断,及时处理,适时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有效降低胎儿宫内窘迫的危险性

    作者:刘翠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前列腺摘除后膀胱痉挛的护理

    目的 研究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176例前列腺摘除术的病人进行观察,分析膀胱痉挛的原因.采取心理护理、导管护理、预防尿路感染、解除疼痛等护理措施.结果 采用综合治疗护理措施后24小时内膀胱痉挛完全控制1例,缓解19例,不能缓解2例,总有效率91 %.结论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做好管道的护理及病情观察是预防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关键.

    作者:聂莹;郑鑫;李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112例

    目的 探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诊断和佳手术治疗方案.方法 对1995年11月~2007年11月我们收治的112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2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中,慢性不全梗阻有89例(79.5%),急性完全性肠梗阻23例(20.5%).112例均行手术探查,其中98例一期切除吻合术,9例切除后肠造瘘二期吻合术,5 例一期近端造瘘二期切除吻合术;一期手术切除率 95.5%,术后并发症12例(10.7%),死亡2例( 1.8 %).结论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绝大多数为慢性不全肠梗阻.结肠癌是急性完全性结肠梗阻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结肠切除术是解除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主要手术方式,理想的手术方式是Ⅰ期根治切除吻合术,有效的结肠灌洗可提高Ⅰ期根治切除手术率.

    作者:车英玉;王斌策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应用阿托品试验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本病为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有时也累及房室结)的病变,出现起搏功能和(或)冲动传出障碍而致的一系列的心律失常,引起头昏、眼朦、一过性意识障碍及晕厥等症状.提示:迷走神经对房室结功能影响大于对窦房结功能影响.部分迷走高敏心电图上可貌似各种心律失常,阿托品试验有助于对其鉴别,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淑云;宋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诊断

    目的 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表现,提高超声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8例102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对其超声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囊肿大小3~12 cm,其超声表现分为六型:单纯囊肿型,多囊型,囊内均匀光点型,囊内光团型,混合型,厚壁型.结论 超声医师在超声图像特征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病史及实验室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才能提高诊断正确率,避免误诊.

    作者:陆艺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减轻小儿静脉穿刺疼痛的技巧

    我们对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出现恐惧疼痛原因,采取穿刺技巧,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静脉穿刺前,检查输液针头有无倒钩,阻塞,针头与针柄是否漏液,如有异常立即更换.为使穿刺血管充盈,很多护士将止血带紧紧捆在患儿肢体上,让患儿感到压抑的痛苦,若在扎止血带的部位先围上一层衬垫,再扎上止血带,扎好止血带后勿拍打穿刺部位,以消除患儿的痛苦不适,将左手拇指紧紧地压在针柄上,被挤压的针头对局部皮肤组织的牵拉引起疼痛较为剧烈.

    作者:申秋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综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93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病人(观察组)进行产前、产时、产后综合治疗,并与39例仅进行产时、产后监护的ICP孕产妇(对照组)进行母儿情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羊水粪染发生率与围生儿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加强ICP孕妇的孕期综合治理,可降低母儿围声期并发症,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刘燕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凝血四项检验的临床意义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环境,凝血实质是系列酶促反应过程,凝血检验对临床各科的疾病诊断有很大的意义,除了对出血疾病的筛选与诊断外,还用于血栓前状态的检查以及各种抗凝治疗者的用药指导和预后估计等.

    作者:吴慧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6例急性期监护与护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dissecting ane urysm,ADA)是临床上病情复杂、预后凶险的心血管急症之一,指动脉腔内血流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剥离形成主动脉壁的两层分离状态.本病又称主动脉壁间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分离.

    作者:崔淑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化疗药物对临床护理人员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化疗药物对临床护理人员的影响.方法 比较长期接触化疗药物和未接触化疗药物的临床护理人员的肝肾功能、血常规及毛发、流产、先天畸形等.结果 长期接触化疗药物的临床护理人员与未接触化疗药物的临床护理人员有明显差别.结论 为保证临床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应加强防护措施.

    作者:祝桂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白塞病辩证论治体会

    白塞病(Behcet diseas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细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发展和反复发作为特征的多系统损害疾病.因其病变部位好发于口腔、眼、生殖器,过去多称为口-眼-生殖器三联征.因本病病因和发病机理仍未完全阐明,目前也无特效疗法.笔者根据祖国医学经络学说从肝论治本病,有效的控制了本病发展和复发,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亨廷顿病的临床症状及诊断

    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首先于1872年由George Huntington报道,后以其名字命名.Huntington初描述本病的主要特征为遗传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病,以异常运动和精神障碍为特点.现在仍以异常运动、痴呆和家族史三联征为本病的临床特点.

    作者:王芳;陶淑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探查恶性肿瘤全身转移的初步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WB-DWI)探查恶性肿瘤全身转移的价值.方法 10例健康志愿者及15例恶性肿瘤患者行WB-DWI检查,利用3D-MIP重建及黑白翻转技术观察病变显示效果.原发灶皆经病理组织学确诊,转移瘤的诊断综合组织病理学结果 及多种影像学检查而定.对WB-DWI图像、常规MR图像和CT图像对比分析.结果 背景抑制的DWI经MIP重建及黑白翻转技术,病变周围组织信号被抑制,肿瘤病灶、转移淋巴结均能清晰显示.WB-DWI检出15例恶性肿瘤患者原发灶以外全身转移瘤69处,诊断转移瘤真阳性61处,假阴性3处,假阳性5处.假阳性主要包括肝脏良性病变、良性椎体压缩骨折及淋巴结炎症,成骨性转移及颈部图像质量可导致骨骼系统转移瘤假阴性诊断,自由呼吸及心脏大血管搏动伪影是遗漏肺内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原因.结论 WB-DWI对转移瘤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有望成为筛查恶性肿瘤患者全身转移的一种新型手段.

    作者:徐夏荫;晁岳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临床健康教育的缺陷与改进办法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为适应患者的需求如何改进和完善.方法 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患者以不同方式接近,以问卷形式取得资料.结果 临床健康教育存在显著的缺陷,患者希望得到与其疾病相关的预防保健知识.结论 需要通过各种措施改进和完善临床健康教育.

    作者:郭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易患肺结核;肺结核又可加重糖尿病.二者相互影响,使病情迁延不愈.复治肺结核绝大多数耐药,治疗相当棘手.因此,复治肺结核和糖尿病患者,心理负担较重,影响治疗[1].2002年1月以来,我院对收治的28例复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重点实施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杂志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菏泽医学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