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王中春

关键词:新生儿, 硬肿症/治疗, 硬肿症/诊断, 硬肿症/护理
摘要:新生儿硬肿症是由受寒、早产、感染、缺氧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灯盏花素在治疗贝尔麻痹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一种治疗贝尔麻痹的方法 .方法 将确诊为贝尔麻痹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急性期静脉给予灯盏花素.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灯盏花素能有效改善微循环,能有效治疗贝尔麻痹.

    作者:张志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网络成瘾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网络成瘾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60例网络成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参加军训、学习、娱乐等疗活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12周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经12周护理干预后,SDS、SAS、SCL-90因子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网络成瘾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康复和社会功能恢复,从而有效地戒除网瘾.

    作者:魏秋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学在医疗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是当代护理人员需要了解的一门重要学问[1].

    作者:李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鼻(面)罩式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院前急救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院前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1例常规给予解痉、平喘、抗炎、氧疗、激素等常规治疗;B组3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双水平呼吸道正压通气)呼吸机行鼻(面)罩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A、B 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浓度均较前有明显改善(P<0.01).与A组比较,B组在治疗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浓度改善优于A组(P<0.05),治疗后症状缓解的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1). 结论 危急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院前急救治疗中早期采用无创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疗效,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郑玉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重型颅脑损伤60例的观察与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特点为起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尽管患者的脑损伤可能是可逆,但如护理和操作不当,则导致附加的不可逆损伤.因此,密切关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正确的护理措施,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极为重要.现将近年来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临床健康教育的缺陷与改进办法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为适应患者的需求如何改进和完善.方法 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患者以不同方式接近,以问卷形式取得资料.结果 临床健康教育存在显著的缺陷,患者希望得到与其疾病相关的预防保健知识.结论 需要通过各种措施改进和完善临床健康教育.

    作者:郭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应用阿托品试验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本病为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有时也累及房室结)的病变,出现起搏功能和(或)冲动传出障碍而致的一系列的心律失常,引起头昏、眼朦、一过性意识障碍及晕厥等症状.提示:迷走神经对房室结功能影响大于对窦房结功能影响.部分迷走高敏心电图上可貌似各种心律失常,阿托品试验有助于对其鉴别,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淑云;宋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的几点体会

    20世纪后半叶,生命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每个理论进步或技术发明,无一不与生物化学相关[1].生物化学成为基础医学中发展迅速、具活力的学科之一.

    作者:李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在产程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在产程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860例,在整个分娩过程中运用心理护理;对照组640例,采用传统护理方式.结果 观察组经阴分娩率96 %,剖宫产率4 %;对照组经阴分娩率85.2 %,剖宫产率14.8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4.96 %,产后出血率2.79 %;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10.64 %,产后出血率7.34 %.结论 在产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可提高经阴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有效提高产科分娩质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张艳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1500例

    目的 探讨TUR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150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均行TURP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平均切除前列腺组织36 g.平均电切时间40 min.无电切综合征发生.1290例(86 %)3个月随访IPSS和 QOL 分别由术前的28.8±2.2,和5.7±0.8降至术后的8.9±1.8 和 2.0±0.4,残余尿量由术前的平均96 ml降至术后的20±15 ml,平均大尿流率(Qmax)和平尿流率(Qave)由术前的5.8/s和4.6/s增至术后的19.8/s和13/s.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作者:徐武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手术室差错事故防范及分析

    手术室工作属于高风险科室,须严格操作规程,规范行为,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我现将手术室容易发生事故差错的方面总结和分析如下.

    作者:张冬青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农村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了解农村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流行病学状况.方法 以菏泽一个农村1166人为对象,调查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率.项目包括:调查问卷、视力、裂隙灯检查、非接触眼压计测定、眼底、视野.结果 应答率为86.05%,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率为1.29%.结论 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流行病学是防盲的重要课题,应当加强宣传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防治知识,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邓志峰;张洪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儿腹腔镜手术的护理

    腹腔镜技术作为微创手术方式,已广泛应用于成人.由于损伤小、疼痛轻、切口小、恢复快等优点,很快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近年来,在小儿外科的应用也逐渐增多,除要有良好的手术操作技术外,围手术期严密细致的观察与护理也非常重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给予处理,为手术成功提供了保证.

    作者:高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探查恶性肿瘤全身转移的初步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WB-DWI)探查恶性肿瘤全身转移的价值.方法 10例健康志愿者及15例恶性肿瘤患者行WB-DWI检查,利用3D-MIP重建及黑白翻转技术观察病变显示效果.原发灶皆经病理组织学确诊,转移瘤的诊断综合组织病理学结果 及多种影像学检查而定.对WB-DWI图像、常规MR图像和CT图像对比分析.结果 背景抑制的DWI经MIP重建及黑白翻转技术,病变周围组织信号被抑制,肿瘤病灶、转移淋巴结均能清晰显示.WB-DWI检出15例恶性肿瘤患者原发灶以外全身转移瘤69处,诊断转移瘤真阳性61处,假阴性3处,假阳性5处.假阳性主要包括肝脏良性病变、良性椎体压缩骨折及淋巴结炎症,成骨性转移及颈部图像质量可导致骨骼系统转移瘤假阴性诊断,自由呼吸及心脏大血管搏动伪影是遗漏肺内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原因.结论 WB-DWI对转移瘤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有望成为筛查恶性肿瘤患者全身转移的一种新型手段.

    作者:徐夏荫;晁岳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C臂下经皮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自2004年7月~2007年7月,我科在C臂下采用经皮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22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宪堂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减轻小儿静脉穿刺疼痛的技巧

    我们对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出现恐惧疼痛原因,采取穿刺技巧,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静脉穿刺前,检查输液针头有无倒钩,阻塞,针头与针柄是否漏液,如有异常立即更换.为使穿刺血管充盈,很多护士将止血带紧紧捆在患儿肢体上,让患儿感到压抑的痛苦,若在扎止血带的部位先围上一层衬垫,再扎上止血带,扎好止血带后勿拍打穿刺部位,以消除患儿的痛苦不适,将左手拇指紧紧地压在针柄上,被挤压的针头对局部皮肤组织的牵拉引起疼痛较为剧烈.

    作者:申秋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针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86例患者采用问卷及个案调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86例中初诊12例.复诊74例耐多药发生率60.6 %,除具有一般结核患者具有的心理压力外,如83%有精神紧张、恐惧,55 %有焦虑,85 %治疗信心不足等,还有2.3 %患者有自杀心理.结论 经过实施个体化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整体护理,多数患者能有效的调整不良心态,适应角色转变,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任惠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手术中应用的体会

    目的 探讨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在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37例患妇科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均采用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调节麻醉平面至T4~S,手术时间持续约1.5小时后经硬膜外管追加1.73%碳酸利多卡因,6~8 ml/h ,视手术情况酌情增减,术中持续监测并记录BP、HR、SPO2、ECG情况.结果 34例患者术中镇痛完全,肌松良好,患者对手术刺激无任何不良主诉. 2例患者加大镇静药用量使手术得以完成,1例患者改全麻行气管插管后完成手术.结论 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手术,麻醉效果确切、起效快、肌松好、阻滞完全,术中用药量少,牵拉反应轻,便于术中管理、术后镇痛,术后并发症少,是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

    作者:赵伟;董兆鹏;胡宇;曹永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B-Lynch术治疗产后出血5例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何治疗产后出血并发症是多年来产科专业研究的课题之一.为此,我们选取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因宫缩乏力所致后出血的病人采用B-Lynch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景兰;杨巧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化疗药物对临床护理人员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化疗药物对临床护理人员的影响.方法 比较长期接触化疗药物和未接触化疗药物的临床护理人员的肝肾功能、血常规及毛发、流产、先天畸形等.结果 长期接触化疗药物的临床护理人员与未接触化疗药物的临床护理人员有明显差别.结论 为保证临床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应加强防护措施.

    作者:祝桂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杂志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菏泽医学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