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革;罗平;马帮新;赵爱华;谢军;任俊莲;杨馨;沙漠;司景方
心理音乐治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利用心理方法,通过音乐手段来治疗疾病.治疗过程中,音乐处方的选择和护理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我院自开展这一治疗方法以来,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我们的体会作如下总结.
作者:刘学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早产是一个重要、复杂而又常见的妊娠并发症,是围产儿死亡和疾病的首要原因.引起早产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宫颈机能不全,宫颈环扎术用于治疗宫颈机能不全,预防早产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们对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出现恐惧疼痛原因,采取穿刺技巧,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静脉穿刺前,检查输液针头有无倒钩,阻塞,针头与针柄是否漏液,如有异常立即更换.为使穿刺血管充盈,很多护士将止血带紧紧捆在患儿肢体上,让患儿感到压抑的痛苦,若在扎止血带的部位先围上一层衬垫,再扎上止血带,扎好止血带后勿拍打穿刺部位,以消除患儿的痛苦不适,将左手拇指紧紧地压在针柄上,被挤压的针头对局部皮肤组织的牵拉引起疼痛较为剧烈.
作者:申秋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鼻(面)罩式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院前急救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院前急性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1例常规给予解痉、平喘、抗炎、氧疗、激素等常规治疗;B组3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双水平呼吸道正压通气)呼吸机行鼻(面)罩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A、B 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浓度均较前有明显改善(P<0.01).与A组比较,B组在治疗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浓度改善优于A组(P<0.05),治疗后症状缓解的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1). 结论 危急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院前急救治疗中早期采用无创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疗效,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郑玉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表面麻醉在晶状体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用表面麻醉对156例(160眼)进行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156例(160眼)均在表面麻醉下完成手术.术后1周佳视力≥0.5者133眼(83.12 %),术后1个月佳视力≥0.5者140眼(87.50 %).术中无明显并发症;术后角膜轻度水肿11眼(6.89 %),角膜中度水肿2眼(1.25 %).结论 表面麻醉下行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宋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原因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176例前列腺摘除术的病人进行观察,分析膀胱痉挛的原因.采取心理护理、导管护理、预防尿路感染、解除疼痛等护理措施.结果 采用综合治疗护理措施后24小时内膀胱痉挛完全控制1例,缓解19例,不能缓解2例,总有效率91 %.结论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做好管道的护理及病情观察是预防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关键.
作者:聂莹;郑鑫;李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供应室是医院消毒、供应无菌医疗用品的部门,是医院防感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临床科室医疗器械、敷料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贮存及发放,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护质量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各个环节的消毒管理对于预防医院感染至关重要.为了控制院内感染必须对供应室加强管理.
作者:刘桂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学在医疗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护理心理学是医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是当代护理人员需要了解的一门重要学问[1].
作者:李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美洛昔康囊的含量.方法 通过实验不同pH值、有机溶剂,缓冲溶液等对体系的影响,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美洛昔康胶囊中美洛昔康的含量.结果 美洛昔康浓度在0.35~12.00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遵从朗伯比尔定律,线形回归方程:y=0.01153+0.06547C(μ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相对标准偏差为0.26 %.平均回收率为100.1 %.结论 通过各种实验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一种测定美洛昔康的紫外分光光度法.该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好,结果 可靠,成功用于胶囊制剂中美洛昔康含量的测定.
作者:苗方;安芸;王卫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网络成瘾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60例网络成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参加军训、学习、娱乐等疗活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12周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经12周护理干预后,SDS、SAS、SCL-90因子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网络成瘾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康复和社会功能恢复,从而有效地戒除网瘾.
作者:魏秋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一种治疗贝尔麻痹的方法 .方法 将确诊为贝尔麻痹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急性期静脉给予灯盏花素.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灯盏花素能有效改善微循环,能有效治疗贝尔麻痹.
作者:张志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白塞病(Behcet diseas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细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发展和反复发作为特征的多系统损害疾病.因其病变部位好发于口腔、眼、生殖器,过去多称为口-眼-生殖器三联征.因本病病因和发病机理仍未完全阐明,目前也无特效疗法.笔者根据祖国医学经络学说从肝论治本病,有效的控制了本病发展和复发,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dissecting ane urysm,ADA)是临床上病情复杂、预后凶险的心血管急症之一,指动脉腔内血流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剥离形成主动脉壁的两层分离状态.本病又称主动脉壁间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分离.
作者:崔淑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重度妊高征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GR)孕妇分娩时机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145例重度妊高征合并FGR患者,按孕周大小共分6组,A组28~30-1孕周、B组30~32-1孕周、C组32~34-1孕周、D组34~36-1孕周、E组36~37-1孕周、F组37~39孕周,回顾分析其围生儿结局.结果 孕28~34-1周3组的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病、新生儿死亡发生率非常显著高于孕34~37-1周两组(P<0.01),而孕34~37-1周两组与孕37~39周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孕37~39周组的羊水Ⅲ度污染、胎儿窘迫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孕34~37-1周两组(P<0.01).结论 重度妊高征合并FGR患者分娩时机宜在孕34~37-1周.适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受寒、早产、感染、缺氧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
作者:王中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表现,提高超声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8例102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对其超声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囊肿大小3~12 cm,其超声表现分为六型:单纯囊肿型,多囊型,囊内均匀光点型,囊内光团型,混合型,厚壁型.结论 超声医师在超声图像特征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病史及实验室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才能提高诊断正确率,避免误诊.
作者:陆艺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氯氮平系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和阴性症状方面的效果优于经典神经阻滞剂[1].尽管氯氮平锥体外系副反应少于经典神经阻滞剂,但可导致粒细胞缺乏症、癫痫发作、过度镇静、体重增加、便秘和流涎等副反应[2].
作者:刘宗凤;于相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针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86例患者采用问卷及个案调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心理干预.结果 86例中初诊12例.复诊74例耐多药发生率60.6 %,除具有一般结核患者具有的心理压力外,如83%有精神紧张、恐惧,55 %有焦虑,85 %治疗信心不足等,还有2.3 %患者有自杀心理.结论 经过实施个体化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整体护理,多数患者能有效的调整不良心态,适应角色转变,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任惠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患者猝死的特点,以便降低住院精神患者猝死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调查1990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期间住院患者猝死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发生猝死11例,猝死发生率为0.48‰.11例猝死者中,8例表现为紊乱性精神运动性兴奋,饮食差或拒食,且多为合并用药,5例死亡前心电图检查异常.结论 住院精神患者猝死发生因素涉及多个方面,要减少猝死的发生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作者:梁兆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首先于1872年由George Huntington报道,后以其名字命名.Huntington初描述本病的主要特征为遗传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病,以异常运动和精神障碍为特点.现在仍以异常运动、痴呆和家族史三联征为本病的临床特点.
作者:王芳;陶淑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