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士杰;杨跃进;陈可冀;吴永健;荆志成;张健;胡奉环;白东峰;陈纪林;高润霖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患者出现节律性上腹部疼痛,然而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并非所有的溃疡病患者都会出现典型症状,部分患者则无疼痛症状,称无痛性溃疡.我院总结了自1998~2003年经电子胃镜诊断的1161例良性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中,共检出无痛性溃疡108例,现将其镜下表现及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贾广利;贾荣菊;王维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继发脑梗死报告不多,现将我院自1996~2000年收治的15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贾桂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序贯试验(sequentialtrial)又称序贯分析(sequential analysis),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用于军火质量检验.因为此种设计可以满足带有破坏性和危及安全性的试验要求:(1)试验的样本数尽可能少;(2)试验的方式一个一个或一对一对的序贯进行;(3)能够有较高的精确率区分试验结果的优劣.因其具有优于一般诸多单因素试验设计的长处,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于医学研究.
作者:刘树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者,男性,81岁.排尿困难3个月,加重1周,以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收住院,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史,长期口服心痛定、拜糖平等药.入院检查:T36℃,P80次/min,R20次/min,BP 200/100mmHg(1 mmHg=0.133 kPa).神清,心律齐,心率80次/min,心界向左扩大,无杂音.
作者:黄裕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者,男性,51岁.因阵发性腹痛7天,胸闷、呼吸困难1天入院.7天前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绞痛,无放射,伴恶心、呕吐.当地医院拍腹部平片示肠梗阻,对症治疗后腹痛消失,1天前感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无发热、咳嗽.
作者:刘俊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所致房室传导阻滞(AVB)的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对38例病毒性心肌炎所致AVB患者行心电监护并酌情给予相应治疗,同时分析其疗效及相关治疗措施的价值.结果35例患者经治疗AVB消失,2例遗留二度Ⅰ型、Ⅱ型交替性AVB,1例遗留三度AVB.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所致的AVB多为可逆性病变,经临床积极治疗多可恢复,少数不能完全恢复的多不影响血流动力学,极少数影响血流动力学的患者需行心脏起搏器治疗.
作者:李予文;张若瑜;刘伟利;赵桂叶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者,男,58岁.因反复发作性腹胀、腹痛2年余入院.常因饮食不当后出现腹胀、上腹部隐痛,每次持续时间1~5小时不等,轻时可自行缓解,加重时需服泻药通便后方能缓解,无恶心、呕吐、发热.平素精神食欲正常,大便规律.病程中曾有一次腹胀持续5小时,缓解后查肝功ALT、AST、ALP明显增高,未治疗,10天后恢复正常.
作者:万东君;罗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者,男,36岁,主因失语1周收住我院.缘于入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减少,精神差,睡眠多.4天前出现言语不能,小便失禁,无发热、头痛、呕吐、肢体活动障碍、抽搐等.头颅CT、脑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30年前患癫痫,后自行缓解.追问病史有多饮、多食、多尿症状近1年.
作者:王雪笠;冯连元;王丽;吴旭清;周建波;李金英;白红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microwave endometrial ablation,MEA)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34例,其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8例,子宫肌瘤16例.结果34例患者术后完成随访3~24个月,闭经19例(55.88%),明显改善7例(20.59%),改善7例(20.59%),月经未改善1例(2.94%),术后随访3月月经过多症状消失,治疗有效率达100%;随访2年后仍达93.3%.结论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是一种新的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方法,简便、快速、安全,并发症少.避免了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液体灌注、手术中出血以及子宫穿孔的危险,并取得与之相似甚至更好的疗效.
作者:李怀芳;陈信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确诊时大多数已属中晚期,任何单一的治疗方法都有其局限性,预后往往很差.我们应用肝动脉导管栓塞化疗(TACE)及中药制剂肝复乐(湖南省冷水江制药厂生产)治疗8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世平;黄瑞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院于2002年8月~2003年7月应用杏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并研究其对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和酸性磷脂(AP)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吉菊;于广湖;张华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慢性结肠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病因复杂,症状以腹泻为主,常迁延难愈.笔者立项研制天丁颗粒,于2002年1~6月收治慢性结肠炎共6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唐颂;郭卫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患者,30岁,农民,已婚.主因分娩后全身疲乏、腹胀、食欲不振、口渴及牙龈渗血5天就诊.患者孕第4次8月后出现皮肤瘙痒及黄疸,并逐渐加重,于分娩前1周出现恶心、呕吐,尿色为深黄色,量少,粪便呈陶土色,未曾治疗.足月分娩一男婴,产后子宫复旧良好,阴道出血量不多.婴儿皮肤明显黄染,并于产后12小时死亡.采耳垂血后,针眼处持续渗血.
作者:付静寨;王维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对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应用ELISA法测定抗CCP抗体时不同临床标本对于实验结果的影响.方法52例诊断为RA的患者和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60例用ELISA方法检测抗CCP抗体,同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角质蛋白抗体(AKA),并用溶血、高血脂、黄疸标本做干扰实验.结果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59.62%,特异性为96.67%;干扰实验中溶血、高血脂、高浓度黄疸对于检测结果无显著影响(P>0.05);中度黄疸使测定结果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CCP抗体对于早期RA有极高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AKA效果更好;ELISA方法检测抗CCP抗体是一种准确灵敏的方法.
作者:高丽霞;刘凤珍;刘晓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近年来婴幼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肺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由于婴幼儿临床表现及X线改变均不典型,易给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我们对2001~2003年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84例婴幼儿MP肺炎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婴幼儿MP肺炎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
作者:丁明杰;韩玉玲;刘向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脑型钠利尿肽(BNP),简称脑钠钛,是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于1988年由日本学者从猪脑内分离纯化而来,故而得名.
作者:孟春;姚荣国;郭战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原发性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在我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依据戴生明等[1]对6584例自然人群的调查证实,上海地区的痛风发病率为0.22%,且男性多发.临床工作中,因对本病认识不足,或者患者无痛风病史或痛风家族史,临床症状不典型,血尿酸在临界状态甚至偏低,出现误诊、漏诊.钟显新等[2]报道误诊率高达71.93%.如何正确辩别非典型痛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痛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价值,本文对我院发现的无痛风史并伴不典型临床症状的痛风病例28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文革;曾明;傅士平;陈新刚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