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国宝;朱海清;杨爱莲;康平;李润生;陈泉坤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7岁,因胸痛伴心慌气短1个月就诊,就诊1月前常于夜间出现胸痛,伴心慌气短,白天也有发作,与活动、受寒、饱食无明显关系,疼痛当时不能活动,时限从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无发热、咳嗽及咯粉红色泡沫痰,无夜间憋醒现象.既往体健.查体:BP 140/9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颈静脉略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口罗音,心界不大,心率88次/min,律齐,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示:心肌缺血(Ⅱ、Ⅲ、aVF、V4、V6导联T波低平),血尿常规未见异常.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卧位型心绞痛.
作者:王海玲;张志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以往大量心包积液的治疗需反复心包穿刺或外科心包切开引流,操作有较高的危险性且疗效较差,近年我院开展中心静脉留置管引流治疗大量心包积液15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田伟盟;范卫清;梁俊;张仲明;王艳;熊维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低血糖严重者可引起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尤其老年人突发意识障碍,肢体瘫痪时,常先考虑到急性脑血管病.现就我们收治的15例拟诊脑梗死的低血糖昏迷患者资料进行总结.
作者:林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预激伴房颤),是预激综合征伴发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一种,因其心电图表现很容易与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混淆,在临床上易导致误诊误治,现结合我院遇到的2例对其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相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例1 患者,女性,53岁.右乳腺无痛性肿物1年,同侧腋下肿物3个月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右乳外上象限肿物4 cm×3 cm×3 cm,右腋下淋巴结肿大、融合,大直径3 cm,临床拟诊乳腺癌行根治术.病理检查: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标本,18 cm×14 cm×6 cm,外上象限近皮肤处肿物3.8 cm×3.5 cm×3.0 cm,下方1.5 cm乳头水平另见一肿物2.7 cm×2.2 cm×2.0 cm,两者不连接,切面大致相同,黏液外观,灰白、质硬,无包膜.镜下:癌细胞圆形,大小较一致,胞质内黏液积聚呈印戒状,片块状分布,伴有浸润性导管癌成分.特殊染色:PAS阳性,黏液卡红阳性.免疫组化:雌激素受体(ER)阳性,孕激素受体(PR)阳性,肿瘤抑制基因(C-erBb-2)阳性.病理诊断:(右)乳腺混合型印戒细胞癌,腋下淋巴结3/27.随访2年健在.
作者:李胜水;于翠珍;崔东晖;刘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急性肾炎大多预后较好,但有部分病例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预后差.我院自1992年10月~2002年 10月间共收治了310例急性肾炎患者,对其中 28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文旗;曾凡军;陈勇;夏进标;杨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使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观察动态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等变化.结果治疗后动态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明显好转,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微循环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具有降低血液黏滞性、聚集性及凝固性,改善微循环,从而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药物.
作者:高素环;董仁寿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心室晚电位(VLP)阳性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观察了针刺内关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晚电位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宋和文;李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慢性肛裂是指经6周治疗不能愈合的肛裂.其病因及其难以治愈的原因仍不完全清楚,普遍认为肛门局部缺血及静息压高是重要的发病原因之一.而肛门直肠解剖上的特点、感染、损伤因素、栉膜带和便秘等是肛裂久治不愈的原因.亦有人认为,高括约肌张力诱发肛管后中线供血不良是原发性慢性肛裂的病因,肛裂的本质是缺血性溃疡.其治疗的重点在于减轻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和降低肛管压力,治疗方法仍以药物及手术治疗为主.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周祖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自1990年以来,我们发现了11例特殊类型的上颈椎综合征病例,经治疗均痊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修身;郭付臣;徐雪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对偏头痛、脑血管病的影响.方法以偏头痛、脑梗死、脑出血患者分别作为病例组,正常体检者和无血管性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vWF水平测定.结果偏头痛、脑梗死、脑出血患者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这些疾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可能与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有关,vWF可作为一个标志物,为选择治疗药物、判断疗效和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马风杰;张富强;许福亮;李雪梅;刘百波;马传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胸锁关节脱位分前脱位和后脱位,后脱位在临床中比较少见.我院自1990.2~2002.12共收治胸锁关节后脱位患者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光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胃下垂32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陆朝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入院后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的变化,探讨其与患者的近期预后价值.方法对48例UAP患者采血行CRP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定量检测,严密观察2周内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2周内,血清CRP异常(增高)UAP患者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为44.8%,高于CRP正常UAP患者的10.5%(P<0.05).CK-MB异常的UAP患者中40.0%在2周内发生心脏意外事件,CK-MB正常的UAP患者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8.9%(P>0.05).结论 CRP定量测定对判断UAP患者短期内发生心脏意外事件有重要的预报价值,且比CK-MB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作者:曹相誉;杨文东;李会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临床上较少见,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现将我院1993~2002年诊治的10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例1.男性,52岁.以突发头痛伴呕吐2小时来诊.查体:血压140/80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语明.颅神经检查正常.右侧肢体轻瘫试验阳性,无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阴性,CT示左侧脑岛池内半月形高密度灶,内侧呈不规则锯齿状.出血量约15 ml.诊断为脑岛池血肿.按蛛网膜下腔出血处理1个月后治愈出院.
作者:王国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老年人肺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往往容易被漏诊或误诊.我院从1997年10月~2002年10月,共收治老年人肺炎80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董贤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患者,男性,80岁.诊断为再次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房早)、2型糖尿病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时血红蛋白124 g/L,肝、肾功能正常.给予葛根素(商品名麦普宁,山东瑞阳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2032810)4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作者:黄玲;郑小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早泄的概念一直比较模糊.大量中医文献及现代医学资料的解释仍难以达成共识,众说纷纭,其中存在认识和理解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不能被临床实践所接受,甚至与临床表现相差较大.现从研究射精表现形式出发,对早泄的概念推出新的认识.
作者:赵树森;杨博华;张耀圣;张春和;刘凤桐;陈蕾;刘伟杰;俞鸿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8岁,已婚,居民.因自服1605农药200 ml 1 h入院.入院前在门诊用温水洗胃至水清无味,用阿托品100 mg,分4次静推.入院时患者昏迷,BP 16.0/10.0 kPa(1 kPa=7.5 mmHg),R 24次/min,P 90次/min,T 35.8℃.全身湿冷,口唇紫绀.双瞳孔等大,直径2 mm,对光反射不敏感.颈软.闻及呼出农药气味.心率90次/min,律齐,双肺散在中、小水泡音.
作者:刘承俊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