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马玉梅
目的氟桂利嗪、顺铂与放射联合应用治疗食管癌,以观察氟桂利嗪、顺铂是否有放射增敏作用.方法治疗组:口服氟桂利嗪、静脉点滴顺铂、60Co照射.对照组:照射方法和技术同治疗组,不加用氟桂利嗪和顺铂.观察两组放射治疗结束时、放射治疗结束后1个月、6个月的食管X线片变化,并观察放疗及氟桂利嗪、顺铂的急性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放疗组放射结束时、放射治疗结束后1个月、6个月的食管X线片1、2级分别为48.0%、54.7% 、50.6%, 而对照组同期食管X线片1、2级分别为26.0%、32.0%、28.0%, 治疗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组血液系统毒性、胃肠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结论氟桂利嗪、顺铂对食管癌的放射治疗有增敏作用,但有一定毒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者:张瑞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全喉切除术后发音功能重建的方法.方法采用全喉切除后在气管后壁食管切一下向性组织瓣的方法,形成气管食管瘘口,组织瓣的下端保留3~5mm宽不切断,皮肤造口处采用气管环减张切口皮瓣植入缝合的方法.结果 18例中 17例发音成功,成功率为94.4%. 18例中有13例术后不戴气管套管.结论操作简便,发音成功率高,全部病例无一例出现气管食管瘘.不足之处是患者需用手堵住气管造口处进行发音.
作者:郝敬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输精管可复性注射栓堵法(简称男栓术)于20世纪80年代问世并应用于临床以来,诸多资料就其临床价值方面进行了探讨,并予以充分肯定,我站自1988年以来,已开展男栓术7000余例,并对部分病例进行了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在此基础上,笔者就男栓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面,有几点粗浅看法,供同行们商榷.
作者:宋俊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310例正常新生儿,男160例,女150例.出生体重2300~4200g,平均日龄2.98±1.67d.按采血部位的不同以单日采血在足外侧缘200例,为实验组,双日采血在足外侧缘110例为对照组.方法:每日清晨新生儿沐浴后抱入室温的采血室,取相应部位消毒,用无菌采血针刺入皮下2~3mm,挤2滴血于血片滤纸上,并用秒表记录采血时间(从针刺开始到形成2个血斑的时间).各组数据均以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
作者:邢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新方法.方法微波热凝下鼻甲、鼻丘粘膜以及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80例.结果显效66例(82.5%),有效10例(12.5%),无效4例(5.2%),总有效率(95.0%).结论此方法简单易行,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凤英;杜方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麻疹是我国重点控制和消灭的急性传染病之一,在使用麻疹疫苗以前,麻疹呈自然流行状态,虽然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开始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但很不规范, 主要对7岁以下儿童分阶段接种,麻疹的年均发病率仍在105.36/10万1~4].1984年以后,随着冻干麻疹减毒活疫苗的使用,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冷链系统的建立,严格按照免疫程序的要求,对8~12个月龄初免,18个月加强,7岁再加强的接种, 层层落实责任制,保证接种率达到90%以上,使年均发病率降到了15/10万以下, 且无死亡病例.现将我区不同时期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李强;徐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自1998~2001年采用糖皮质激素溶液喷鼻辅以抗生素软膏涂抹鼻中隔黎氏区治疗儿童原发性鼻出血,经观察该方法可迅速控制患儿出血症状,较单独使用红霉素软膏外涂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蒋广军;费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6例闭合性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均经手术证实,轻度挫伤、挫裂伤、横断伤、胰头十二指肠损伤.术前诊断3例,其余23例均为剖腹探查时发现,分别行缝扎止血和外引流,远端胰腺切除、近端缝合和远端胰腺空肠吻合,十二指肠憩室化、胰十二指肠切除.本组发生胰瘘6例,死亡1例.结论闭合性胰腺损伤术前确诊困难,多数依靠术中探查发现,应根据胰腺损伤的部位和程度,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
作者:袁志勇;马慧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为咽旁间隙肿瘤的诊断和选择提供资料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9例咽旁间隙肿瘤作了回顾分析.术前32例病人作了针吸活检,50例作了CT检查;全部病人均行手术治疗,主要采用经腮腺和经颈部入路手术,术后全部标本作病理检查.结果在32例针吸活检病人中27例诊断正确,50例CT检查中46例可准确判断肿瘤的位置;组织学检查见良性肿瘤72例(81%),恶性肿瘤17(19%),以混合瘤为多见,共37例(42%).结论显示针吸活检和CT对咽旁肿瘤的术前诊断和评估十分重要,经腮腺和经颈部入路是常用手术进路,咽旁肿瘤术的复发率高.
作者:彭锦;毕留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氨茶硷是临床上常用的止喘药物,但儿科用药剂量应严格控制,以防中毒.方法本文根据1996年~2000年出院的病案中, 抽完整的病例资料8例,在临床上应用氨茶硷中毒的小儿合并消化道出血,经统计学处理分析,呈正相关.结果表明超剂量应用氨茶碱并同时应用异丙嗪药物,致消化道出血症状加重,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文章对氨茶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预防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以在临床用药中引以注意.
作者:杨兰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性膝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患膝行脲嘧啶、透明质酸关节腔内注射,配合中药熏洗、按摩、功能锻炼及服用中药等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原发性骨性关节炎138例.结果 138例患者均取得了优良效果, 优良率92.3%,总有效率100%.结论关节腔内药物注射结合中医中药、功能锻炼治疗原发性骨性膝关节炎疗效肯定.
作者:祝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自1998年12月以来,应用纳络酮治疗脑梗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将收住院的74例均经颅脑CT 确诊的脑梗塞患者随机配对分为两组:纳络酮治疗组37例,男28例,女9 例,年龄37~76岁.对照组37例,男27例,女10例,年龄39~78岁.两组发病临床表现和体征无明显差异,两组CT扫描结果,如梗塞部位、面积大小等均相似.
作者:母翠萍;崔莹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山莨菪碱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顽固性呃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A组48例,穴位注射654-2,B组47例,单纯针灸,C组43例,单纯肌肉注射645-2,观察呃逆治疗效果.所获数据经χ2检验.结果 A组有效率为100%, 其痊愈率较B组及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穴位注射山莨菪碱是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姜海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手法中药配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手法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38例单纯口服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89.47%),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法配合中药治疗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内服中药,疗效显著,疗程短.
作者:刘建国;田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阐释消化系统祖国医学解剖术语与现代医学解剖学术语的对应关系及其异同.方法查阅资料、制作卡片,比较二者异同. 结果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消化系统解剖术语所指结构,在名称上有较大差异,而在形态、功能上差异不大. 结论很多消化系统现代医学解剖术语来源于祖国医学解剖术语,二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作者:周勇;顿爱社;张从海;李松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许多农民在购买药材种子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时常上当受骗,购买到不合格的种子,不仅浪费钱财,而且延误了农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为此,笔者介绍一些药材种子品质鉴定的常用方法.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寻IL-2结合激光治疗CA复发的效果.方法采用IL-2全身用药,结合激光去除疣体.结果 102例中95例痊愈,治愈率93.13%,7例复发,复发率6.8%,与通常3个月内复发率25%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IL-2全身静脉用药结合激光对治疗CA,减少复发,可取得较为满意疗效.
作者:付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与血液流变学及对预后的关系.方法抽取空腹静脉血,抗凝处理后用旋转式粘度计测血液粘度,体外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粘附用XSNR型两用仪.结果全血粘度、血浆粘度、体外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粘附率均显著增高.结论高血压病患者易发生血液流变性异常,异常者血液处于高粘、高凝状态,有易形成血栓的趋势,其严重程度与血压升高的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甄曼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早期实施复苏的抢救成功率.方法通过对16例病人高频率胸外心脏按压,以及用药间隔缩短的方法改进下,胸外心脏按压比例100~120次/分,人工呼吸单人、双人15:2,用药方法上注重药物的回心效果.用药间隔外周小静脉用药2~3分钟,中心静脉用药1.5~2.5分钟.结果心跳复苏16例,心跳呼吸恢复6例,在抢救间监护下发生心跳骤停10例,全部复苏成功.结论在现场心肺复苏中,重要的是进行初级救生,缩短开始复苏时间,尽早用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呼吸机辅助呼吸,建立大静脉通道和合理、正确用药.
作者:武兰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胃GIST病理学特点及诊断标准.方法在光镜观察的基础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imentin、CD34、action、S-100、NSE.结果大多数病例Vimentin、CD34标记阳性,少部分病例可表现灶性或个别细胞action、S-100、NSE阳性,本组研究按Lewin提出的标准判断GIST的良恶性,结果为良性27例,潜在恶性14例,恶性19例.结论 GIST是胃肠道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缺乏定向分化.经初步观察,Lewin的诊断标准是可行的.根据其免疫组化特征可与平滑肌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鉴别.
作者:唐先进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