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治疗对冠心病伴抑郁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李文学

关键词:抑郁, 冠心病, 心理治疗, 血小板活性
摘要:目的 对伴有抑郁的冠心病人进行综合性心理治疗,观察心理治疗抑郁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指标等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患者中选取符合实验条件者70名,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实验组同时进行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冥思疗法16周.结果 前后比较,实验组Beck抑郁分值、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有显著下降,对照组无显著变化.结论 对存在抑郁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性心理治疗有助于患者抑郁的缓解或消除,可以降低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康复期发生心原性猝死的概率.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治疗对冠心病伴抑郁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目的 对伴有抑郁的冠心病人进行综合性心理治疗,观察心理治疗抑郁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指标等的影响.方法 冠心病患者中选取符合实验条件者70名,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实验组同时进行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冥思疗法16周.结果 前后比较,实验组Beck抑郁分值、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有显著下降,对照组无显著变化.结论 对存在抑郁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性心理治疗有助于患者抑郁的缓解或消除,可以降低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康复期发生心原性猝死的概率.

    作者:李文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研究

    目的 建立胎鼠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并鉴定神经干细胞,观察神经干细胞生长特点.方法 采用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对大鼠胚胎间脑组织细胞悬液进行培养.通过检测神经干细胞的特异性抗原、神经干细胞的自我增殖能力和分化能力来鉴定神经干细胞.结果 分离培养出了大量具有不断增殖的能力、表达神经巢蛋白的神经干细胞,并能经过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并能稳定传代20代以上.结论 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的胎鼠脑组织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巢蛋白细胞免疫荧光鉴定为神经干细胞,成功建立了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

    作者:孔令胜;张军臣;张冉;赵万巨;邵彤;杨全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有精神病性症状与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与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的治疗方法、症状特点和护理要点,以提高对抑郁症自杀的防范.方法 对83例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与133例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在阳性家族史、内倾性格、临床症状中的自责自罪和自杀行为方面显著高于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伴有的症状依次为罪恶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和疑病妄想,治疗大多采用三环抗抑郁剂合并抗精神病药.结论 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不同,护理措施也不同.

    作者:田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指压法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自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7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47~76岁,平均57岁,心脏介入冠脉支架术所致5例,单纯心脏冠脉造影所致1例,髂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所致1例.临床表现为局部搏动性肿块7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疼痛、皮下淤斑,均经彩超检查明确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瘤体直径3~5cm,其中1例为深浅双瘤腔;确诊时间为穿刺后48h~10d,治疗后随访1~6个月.

    作者:谢明亮;张荣;沈兰辉;王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不同精液密度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精液分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用于评价男性生殖能力的临床检验项目,精子密度是精液分析中的基本参数之一.目前精子密度检测普遍使用的方法有血细胞计数板法和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法(CASA).对这两种不同检测方法的优劣一直存有争议,本研究通过一种与精子头部直径相近的质控株对两种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两种不同方法在精子密度检测中的可靠性、可行性.

    作者:牛焕付;王雪楠;曹井贺;李晓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罗格列酮非诺贝特对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体脂血压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和非诺贝特对2型糖尿病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体脂成分、血压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根据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匹配,将门诊初诊的患者156例分三组,单纯高血糖患者组,用罗格列酮治疗;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组,用非诺贝特治疗;高血糖加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组,联合应用非诺贝特和罗格列酮治疗;干预时间为三个月.干预前后测定各组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血压、脂肪含量水平.正常对照:查体中心健康查体者,根据年龄、性别、空腹血糖、血脂、血压、胰岛素、脂肪含量和体重指数进行筛选,取52人作正常对照.作各组间干预后比较和各组治疗前后比较.结果 非诺贝特组干预后,体重、体重指数、脂肪含量、脂肪体积均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TG水平降低;罗格列酮组干预后,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收缩压降低,TG、体重、BMI、脂肪含量百分比、脂肪体积没有明显差异;非诺贝特加罗格列酮组干预后,血糖、TG、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将低,体重、BMI、脂肪含量百分比、脂肪体积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非诺贝特和罗格列酮都可以增强患者胰岛素敏感性,非诺贝特可以降低脂肪含量,罗格列酮可以降低血压,联合应用其对胰岛素敏感性、血压和体脂的影响没有协同作用.

    作者:边德志;张帆;温芬;李佳保;高燕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Q-T 离散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评价

    目的 探讨Q-T离散度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 病人分为3组,第1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8例,第2组心绞痛病人84例,第3组78例为对照组.同步采样记录12 导联心电图.心绞痛组取发病24h内首次心电图.同时所有Q-T间期的测量均以TP段为等线电位线.测8个以上导联,其中胸导联不少于3个,每一导联不少于3个间期,取平均值,以不同导联中长的Q-T间期(Q-Tmax)减去短的Q-T(QTmin)为Q-T离散度(Q-Td).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结果 3组(Q-Td)检测,1组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2组84例心绞痛患者的Q-T离散度(Q-Td)与3组78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死亡25例,生存103例,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 =2.226,P<0.05).结论 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或缺血区导联的Q-T间期长,非梗死区短,Q-Td 显著增加,在心肌内发生折返的机会多,心律失常率发生增高.

    作者:李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矽肺治疗与预防研究进展

    矽肺是因长期大量吸入游离二氧化硅(SiO2)粉尘(俗称矽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是古老、影响范围广泛的职业病.矽肺一旦发生,呈进行性发展,不仅严重危害矽尘接触工人的健康,严重降低其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且终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2].目前,我国矽肺的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其造成的身体危害及经济损失已被广泛关注,成为影响到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矽肺防治形势十分严峻[3].

    作者:靳清汉;张家鹏;岳喜同;刘爱林;鲁文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有机锗蒽醌酰胺和有机锗萘酚酯倍半氧化物的合成及对体外培养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目的 合成更强抗癌活性的有机锗化合物,研究分子结构和抗癌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首先合成了 4 种含蒽醌酰胺和萘酯基团的新型有机锗化合物,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研究它们的结构.用MTT 方法研究化合物对人白血病癌细胞(K562)的抑制作用.结果 4种化合物对K562的IC50 分别为11.2,16.3,4.8,9.3μmol/L.而参照物2-氨基蒽醌和1-萘酚的IC50分别为771和282μmol/L,Ge-132对体外培养细胞几乎没有抑制作用.结论 对Ge-132进行结构修饰,合成的新型有机锗化合物具有抑制体外培养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上官国强;李雪;赵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发酵液中色氨酸含量的HPLC法测定

    目的 建立用HPLC法测定色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15mol/L的乙酸钠缓冲液(pH3.5)-乙腈(920:8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26nm,进样量10μl.结果 线性范围50.0μg-1000.0μg/ml(r=0.9997),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0.1%(RSD=0.55%,n=6).结论 方法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波;刘云洁;全先高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EphA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EphA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5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EphA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TCCB组织中EphA2阳性表达率为67.19%,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5);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增加,EphA2的阳性表达率增加(P<0.05).浸润性TCCB组织的EphA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浅表性TCCB,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EphA2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TCCB的发生、发展与浸润,可能会成为膀胱肿瘤患者恶性度和判断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并有可能成为治疗人类TCCB的作用靶点.

    作者:周祥举;周荣升;曹现祥;曹先德;孙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58例重度颅脑损伤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意外伤害发生率逐年上升,颅脑外伤占全身损伤的15%~20%,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危急变化快,并发症、后遗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且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呈昏迷状态,因而护理任务繁重.现将5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乔尚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CD44v5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CD44v5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44v5在38例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资料及Jaffe分级和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 CD44v5在骨巨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8.9%,但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等因素无关;在Jaffe分级中Ⅱ级、Ⅲ级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级,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复发组的CD44v5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 CD44v5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复发有一定的关系,CD44v5可作为预测骨巨细胞瘤复发的一项重要指标.

    作者:杨金三;郭洪敏;聂志奎;李林;刘庆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铅暴露对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出生前后铅暴露对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测定298名正常足月新生儿脐血铅的水平,并对其神经行为发育进行纵向追踪,分别于出生后3、6、12、18和24个月进行指血液铅检测,同时利用Bayley婴儿发育量表监测其精神发育指数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并对可能影响神经行为发育的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岁以内婴儿血铅水平处于稳定状态,1岁以后血铅水平有所升高.出生时脐血≥58 μg/L和脐血<58 μg/L的婴幼儿1岁以内精神发育指数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值存在明显差异.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岁以内婴儿精神发育指数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值与脐血血铅水平呈负相关,而与出生后血铅水平无明显相关;出生后血铅水平更多的与1岁以后精神发育指数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存在负相关.结论 胎儿期铅暴露对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存在影响,1岁以内可能为其敏感期.

    作者:邵文锦;张诗琴;许国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女童尿道断裂Ⅰ期吻合术治疗体会

    我们自1997年6月至2007年9月收治3例女孩尿道断裂,急症行Ⅰ期尿道吻合均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福军;王蕊;江延秋;江伟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药健儿防惊汤对高热惊厥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药健儿防惊汤对高热惊厥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86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2例、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各组病例发热期间均常规治疗原发病,对照组于发热期在常规基础上给予口服苯巴比妥治疗;观察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观察组基础上热退1周后加用自拟健儿防惊汤中药口服.随访观察2a,比较治疗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发热次数、免疫球蛋白数值有无差异.结果 经随访观察,治疗组发热次数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数值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 (P<0.01),后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 健儿防惊汤具有增强患儿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朝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抑癌基因PTE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TE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PTEN在50例宫颈癌组织,在65例CINⅠ,98例CINⅡ~Ⅲ,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TEN在宫颈癌中阳性率为36%,CINⅠ中为84.6%,CINⅡ~Ⅲ中为61.2%,正常宫颈组织中为100%,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PTEN异常表达可能与宫颈癌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作者:张霞;张友忠;崔保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家庭功能对糖尿病患者遵医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及对策

    目的 了解家庭功能对糖尿病患者遵医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及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 采用家庭APQAR调查表,调查我院内分泌科门诊糖尿病患者在不同影响因素下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家庭功能(P=0.000)、病程(P=0.006)、文化程度(P=0.003)是影响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结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应加强相关的知识宣传,可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赵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69例

    目的 探讨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SEPS)在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至2008年11月采用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离断术联合静脉腔内激光(EVLT)、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包窄术治疗CEAP临床分类C4级以上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69例临床资料. 结果平均随访21月,本组69例76条肢体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平均4.3支,患肢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下肢曲张浅静脉全消失,肿胀大多明显缓解,足靴区皮炎、湿疹消失,色素沉着变浅或消失,溃疡愈合无复发.全组无皮瓣坏死.结论 交通静脉离断术是治疗较严重(C4级以上)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治疗静脉性溃疡有重要意义.

    作者:汤永胜;刘咸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运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观察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组与精蛋白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诺和灵30R)治疗组比较,评价血糖控制稳定情况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6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诺和灵30R,B组给予甘精胰岛素和瑞格列奈,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浆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血脂变化,并运用CGMS观察血糖变化.结果 经过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A、B组ET-1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比较,B组较A组的ET-1水平(50.08±4.57)pg/mL与(55.47±5.41)pg/mL降低更明显(P<0.05),NO水平(35.26±10.34)μmol/L与(32.31±12.04)μmol/L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B组的血糖值标准差较A组低(1.4±0.4)与(2.3±0.5)(P<0.05),B组治疗后夜间血糖≤3.0mmol/L的时间百分比较A组低(2.56±0.79)%与(5.88±1.96)%(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应用基础胰岛素治疗,并联合应用瑞格列奈治疗血糖波动性小,血管内皮功能可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宋丽娟;王旭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