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常大鼠脊髓蛋白质组学实验研究

景爱红

关键词:脊髓, 蛋白组学, 双向电泳
摘要:目的 调整和优化实验条件,建立正常大鼠脊髓蛋白组学双向电泳体系.方法 取正常大鼠腰部脊髓,运用BIO RAD PROTEAN IEF Cell加垂直SDS PAGE BIO RAD PROTEANRⅡ Xi Cell,进行等电聚焦(IEF)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结果 采用不同的聚焦条件,获得了较清晰的大鼠脊髓蛋白质2-DE谱.根据标准蛋白的回归方程,在正常脊髓的2 DE图中,清晰获得大约800多个蛋白点的等电点和分子量信息.结论 在大鼠脊髓蛋白组学双向电泳过程中,样品的制备和实验条件得到进一步优化.初步获得正常大鼠脊髓蛋白组学信息.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16层MSCT在颌面部外伤及整形效果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颌面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40例重症颌面部外伤病例,将螺旋CT扫描容积数据传输至CT工作站行多重面重建(MPR)和三维容积再现重建(VR).结果 轴位图像提供外伤的基本信息,MPR从任意平面全面观察骨折及其周围情况,VR图像可观察骨折的空间立体关系.结论 螺旋CT MPR及VR弥补了轴位图像的不足,可以全面立体地显示病变,对于术前制定手术计划及术后评价手术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刁望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骨巨细胞瘤的治疗与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获随访的33例骨巨细胞瘤患者,均经术前穿刺活检及术后病理证实,Campanicci's放射学分级:I级5例,Ⅱ级19例,Ⅲ级9例.按Enneking分期:I期7例,Ⅱ期20例,Ⅲ期6例.Jaffe's病理分级:I级5例,Ⅱ级22例,Ⅲ级6例.24例位于膝关节周围(股骨远端10例,胫骨近端14例),股骨近端、尺骨近端、桡骨远端、骶尾部各2例,腰椎1例.3种基本手术方法分别为:单纯刮除植骨4例;刮除植骨加磨钻、3%碘酒、骨水泥等辅助治疗26例;瘤段截除3例.结果 28例术后获随访10~84个月,平均45个月.4例行单纯刮除植骨均复发;3例行瘤段切除,术后无复发;26例刮除植骨加辅助灭活方法,9例复发,复发率27.2%.结论 单纯刮除植骨复发率较高,正确使用辅助方法结合现代广泛刮除技术及现代的诊疗技术是降低复发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海滨;徐忠法;张元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苯甲醇注射液含量的高效气相色谱法测定

    目的 改进苯甲醇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纯化水-乙腈(60:40),流速1.2ml/min,检测波长为248nm,进样量10μl.结果 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100.2%(RSD=0.47%,n=6),线性范围250.0~2000.0μg/ml(r=0.9997).结论 高效气相色谱法适用于苯甲醇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波;张谦;程晓平;全先高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自发性小脑出血40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自发性小脑出血临床特点.方法 对408例自发性小脑出血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发现自发性小脑出血表现缺乏特异性,MRI和CT可以迅速准确地诊断有无小脑出血.结论 自发性小脑出血量<15ml、神志清楚病人可保守治疗,出血量≥15ml、意识障碍病人应手术治疗.

    作者:乔善亮;张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我们通过对4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纪新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插入荷包式吻合术

    我院自1989年开展胰十二指肠切除(PD)胰胃吻合术,2003年以来我们受彭式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启发对部分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采取胰胃插入荷包式吻合术,吻合方法简单,吻合时间明显缩短,并有效的预防胰瘘,全组病人无一例胰瘘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鹏;王强;王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清热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清热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的疗效.方法 收集近5a的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黄体酮20mg/d,连用5d,倍美力0.625mg/d,连用20d,周期疗法,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热活血汤,每日1剂,3个月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月经来潮情况和血清FSH、LH、E2、AOA、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变化.所获数据采用χ2和t检验.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停药后月经来潮3个周期以上者,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LH、E2比较P<0.01,两组治愈率比较P<0.05.结论 清热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除症状疗效相似外,其他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院内传染病漏报因素分析及对策(摘要)

    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各科室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放射/检验科阳性结果登记与院感染办公室传染病登记簿和网络直报记录中的数据进行统计.

    作者:王桂香;王月英;曹玉杰;刘爱萍;李梅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分析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测中老年人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作用.方法 采用12导动态心电图记录系统,对健康中老年人体检者共1860例连续监测24h,并详细记录其检测时间内活动情况.结果 86例有SMI的发生;SMI发作的次数,ST下移大、长时间均以上午6~12点为多;ST段下移越严重,下移时间越长,合并心律失常越多.ST段下移多发生于休息及日常轻度活动时.结论 SMI与心绞痛发作有同等的预后意义,可以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应加强其监测及治疗.

    作者:陆红;贾传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76例,其中男61例,女15例,机器绞伤36例,砸伤15例,挤压伤13例,脱套伤12例;新鲜创面25例,轻度污染创面33例,严重污染创面8例,皮瓣局部感染7例,经换药,应用抗生素控制,全部患者均顺利成活断蒂.

    作者:王翠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1例

    患者,男,39岁.确诊1型糖尿病4a.因鼻塞、流涕、咳嗽、吐痰伴发热(T 39℃)3d,于2006年8月18日15时入院.化验:空腹血糖(FBG)16.91mmol/L.尿常规:尿糖(+)、酮体(++),镜检:WBC(+),RBC偶见.血常规:WBC 13.36×109/L,N 71%、M 8.1%.

    作者:王志同;李壮;崔磊;尹建怀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不同消毒法对供应室空气消毒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消毒法对供应室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了3种空气消毒法对我院供应室的无菌物品发放室,清洁物品包装间,污物回收间进了消毒效果的比较.结果 3种处理方式在细菌消亡率上有统计学差异,其中空气净化消毒器效果好;紫外线照射、乳酸熏蒸两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不同的消毒方法对空气中的自然菌都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但空气净化消毒器对空气中自然菌有较强杀灭作用,对人体无损害.

    作者:谢景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巯甲丙脯酸电化学研究

    目的 考察巯甲丙脯酸在各种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探讨巯甲丙脯酸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机理以及电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方法 采用电化学系统和三电极体系进行不同电极上不同条件下的巯甲丙脯酸循环伏安实验.结果 巯甲丙脯酸在玻碳电极和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响应较差,而在静汞电极上,并以NaClO4-HClO4溶液为支持电解质时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活性.结论 巯甲丙脯酸分子中的巯基是电化学活性基团,易被电解氧化;该电极过程属准可逆过程;电极反应为单电子转移反应;由此计算出各种动力学参数.

    作者:孔凡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腰椎椎间融合器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腰椎椎间融合器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我院40例腰椎手术,分为4组,根据X线片观察脊椎滑脱情况、椎间隙高度及植骨融合情况,对各组同一椎间平均椎间高度,椎间角及前凸角术前、术后进行计算、比较.结果 椎弓根固定加椎间植骨加椎间融合器组融合率较其余组明显增高.结论 腰椎椎间融合器在损伤节段形成牢固的生物学融合,固定牢靠,符合生物力学特征.

    作者:吕琳;贾代良;蔡国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育龄妇女产褥期营养知识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育龄妇女的产褥期营养知识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0名经历过产褥期的妇女,采用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的产褥期营养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只有20.0%的对象知晓钙的良好食物来源,52.8%的调查对象不知道贫血应补充哪种营养元素,58.3%的调查对象不知道产褥期出现血压下降应进食哪种食品.影响营养知识水平的因素有职业、文化程度、知识来源等.结论 营养知识的缺乏会给产褥期妇女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作者:张丽;解瑞宁;庞道华;李永华;王小青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纺织工人下背痛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了解纺织工人下背痛的患病情况及探讨下背痛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400名纺织工人下背痛患病情况进行了现况调查.结果 纺织工人下背痛的总体患病率为46.8%,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下背痛患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工龄、外伤史、超重、弯腰、工作疲劳感.结论 纺织工人下背痛的患病率较高,危险因素较多;应从纠正劳动姿势、加强组织管理、加强个体保护、注意休息、积极治疗等多方面避免或减轻下背痛.

    作者:张强;林琳;葛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葛根饮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摘要)

    一般资料: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修订的颈椎病诊断标准.

    作者:王素红;周美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倍然泪然治疗干眼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倍然、泪然对干眼患者自觉症状、体征的改变和对角膜上皮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观察干眼患者268眼,根据用药不同分成两组:倍然组134眼;泪然组134眼,观察指标包括:用药前及用药后1周、2周、4周、6周、8周干眼症状、荧光素染色、BUT、Schirmer's I试验.比较两组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倍然组、泪然组用药4周后症状均明显改善,倍然组烧灼感、异物感症状较泪然组明显减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症状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周两组BUT时间明显延长,4周后倍然组BUT较泪然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1周两组角膜荧光素染色点明显减少,4周后倍然组明显少于泪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Schirmer's I试验结果各时间点两组间均有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倍然、泪然对干眼患者自觉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均无不良反应,用药安全可靠,倍然、泪然均有不同程度促进角膜上皮修复作用,倍然舒适度高,疗效显著.

    作者:王皓月;周秀芹;高峰;孙芳;杨静;王兵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局部振动对雄兔阴茎组织中eNOS VEGFET-1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局部振动对雄兔阴茎组织中eNOS、VEGF、ET-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新西兰兔随机分为A组(接振强度为3.02m/s2)、B组(接振强度为6.13m/s2)、C组(接振强度为12.26m/s2)和1个对照组,接振10、20、30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阴茎组织中eNOS、VEGF、ET-1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A、B、C 3个试验组接振10、20、30d后,阴茎组织中VEGF、ET-1蛋白表达明显加强(P<0.05),eN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局部振动通过上调阴茎组织中ET-1、VEGF和下调eNOS蛋白的表达影响性功能.

    作者:祝海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对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大鼠NO IL-1的影响

    目的 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IL-1β、NO、Scr及肾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 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缺血再灌注前pHGF干预组(Ⅲ组)和缺血再灌注后pHGF干预组(Ⅳ组).用无损伤动脉夹钳夹大鼠双侧肾蒂45min制成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RIRI)模型.假手术组只暴露双肾,不钳夹肾蒂.Ⅲ组和Ⅳ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腹腔注射pHGF 50mg/kg.检测术后12h血清IL-1β、NO和Scr的浓度及病理切片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Ⅰ组血清IL-1β、NO、Scr水平均为低,Ⅱ组各值均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各项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Ⅲ组和Ⅳ组各项数值较Ⅱ组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两组分别与Ⅱ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但Ⅲ组和Ⅳ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缺血再灌注12h肾脏病理改变严重,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高,pHGF干预后,肾脏形态学改变明显减轻,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降低;血清IL-1β和NO水平与肾脏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pHGF能抑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IL-1β、NO水平,对IARF在肾脏结构及功能上既有保护作用又有治疗作用.

    作者:刘春梅;岳屹囡;蒋红雨;张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