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琳;孙瑞杰
目的 积累复方苦参注射液并卡铂腹腔注射治疗癌性腹水的经验.方法 将60例癌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以卡铂400mg、复方苦参注射液40ml分别注入腹腔,B组用卡铂400mg注入腹腔.结果 A组患者完全缓解17例,部分缓解8例,无效5例;B组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4例,无效8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A组尿素氮增高和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并卡铂腹腔注射治疗癌性腹水有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减轻毒副作用.
作者:徐彬;朱国卿;王轶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为阐明IFN-γ抗纤维化机制及治疗器官纤维化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终浓度为10ng/mL的IFN-γ作用MsC不同时间,又分别采用RT-PCR与Western blot法检测各时间点MsC Smad7与Ⅳ型胶原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IFN-γ可显著增加MsC Smad7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而明显下调MsC ColⅣ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经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显示Smad7蛋白与ColⅣ蛋白间的变化存在高度负相关性.结论 IFN-γ可能通过上调Smad7而减少MsC ColⅣ的生成,从而抑制肾小球硬化进展.
作者:姜琳;李亮;高冉;谢国柱;陈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获随访的33例骨巨细胞瘤患者,均经术前穿刺活检及术后病理证实,Campanicci's放射学分级:I级5例,Ⅱ级19例,Ⅲ级9例.按Enneking分期:I期7例,Ⅱ期20例,Ⅲ期6例.Jaffe's病理分级:I级5例,Ⅱ级22例,Ⅲ级6例.24例位于膝关节周围(股骨远端10例,胫骨近端14例),股骨近端、尺骨近端、桡骨远端、骶尾部各2例,腰椎1例.3种基本手术方法分别为:单纯刮除植骨4例;刮除植骨加磨钻、3%碘酒、骨水泥等辅助治疗26例;瘤段截除3例.结果 28例术后获随访10~84个月,平均45个月.4例行单纯刮除植骨均复发;3例行瘤段切除,术后无复发;26例刮除植骨加辅助灭活方法,9例复发,复发率27.2%.结论 单纯刮除植骨复发率较高,正确使用辅助方法结合现代广泛刮除技术及现代的诊疗技术是降低复发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海滨;徐忠法;张元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我院42例颈椎手术,JOA评分法评定术前及随访时得分,计算改善率.结果 术后无手术损伤、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JOA评分明显改善,复查MRI提示前路减压均满意.结论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固定牢靠,植骨融合率高,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理想术式.
作者:贾代良;吕琳;蔡国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147例左主干病变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行左主干病变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47例,69例有心肌梗死史,其中55例为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手术.133例有不稳定心绞痛,3支病变124例,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55.6%,其中射血分数小于30%者7例.结果 所有病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远端吻合口数目为3.33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12例.手术死亡3例,均死于恶性心律失常.其余并发症的发生与非左主干病变组无差异.结论 左主干病变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满意.
作者:刘炳学;周广华;宋德玉;万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化,尤其是膳食结构的改变,直肠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直肠癌病人的腹腔镜手术在有条件的医院得到开展.
作者:姜飚;张志新;刘启龙;刘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调整和优化实验条件,建立正常大鼠脊髓蛋白组学双向电泳体系.方法 取正常大鼠腰部脊髓,运用BIO RAD PROTEAN IEF Cell加垂直SDS PAGE BIO RAD PROTEANRⅡ Xi Cell,进行等电聚焦(IEF)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结果 采用不同的聚焦条件,获得了较清晰的大鼠脊髓蛋白质2-DE谱.根据标准蛋白的回归方程,在正常脊髓的2 DE图中,清晰获得大约800多个蛋白点的等电点和分子量信息.结论 在大鼠脊髓蛋白组学双向电泳过程中,样品的制备和实验条件得到进一步优化.初步获得正常大鼠脊髓蛋白组学信息.
作者:景爱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由于长期左向右分流使肺瘀血、顺应性降低,肺功能下降,术后易发生呼吸道并发症,恢复和维护肺功能,防止肺部并发症是肺高压术后病人恢复的关键.
作者:刘巍;张洪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我们通过对4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作者:纪新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价值.方法 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治疗内痔大出血或痔脱垂患者47例,分析手术效果,总结手术经验.结果 手术时间10~15min,平均12.5min,退出吻合器时吻合口有出血需用缝线结扎止血的有16例,占34%.术后感觉疼痛者有12例,占25.5%.术后2d病人均能下床活动,病人观察2~5d出院.痔核在术后2d已开始回缩,8~12d痔块基本完全萎缩.随访1个月至1a复发1例和吻合口狭窄1例,无肛门失禁及其他不良现象发生.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治疗重度内痔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蔡旺;刘星;赵彦宁;田军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干预对改善ICU患者心理状态的有效性.方法 将40例入住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即提出临床问题,查找文献资料,寻找实证,评价相关实证,制订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于入住ICU第1、3、5天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SDS、SAS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且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改善.对照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抑郁等表现.结论 循证护理可显著改善ICU患者的心理状态.
作者:孔秋寒;周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腰椎椎间融合器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我院40例腰椎手术,分为4组,根据X线片观察脊椎滑脱情况、椎间隙高度及植骨融合情况,对各组同一椎间平均椎间高度,椎间角及前凸角术前、术后进行计算、比较.结果 椎弓根固定加椎间植骨加椎间融合器组融合率较其余组明显增高.结论 腰椎椎间融合器在损伤节段形成牢固的生物学融合,固定牢靠,符合生物力学特征.
作者:吕琳;贾代良;蔡国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治45例49耳慢性中耳乳突炎,行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并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49耳在2个月内全部干耳,平均1.5月.纯音听力较术前提高≥30dB的为6耳(12.24%),20-29dB的为18耳(36.73%),10-19dB的为11耳(22.45%),听力无改善14耳(28.57%).胆脂瘤复发3耳(6.12%).结论 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在清除中耳病灶和重建听骨链的同时,保留了耳部的正常形态,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听力.
作者:程良军;庞太忠;刘冰;张秋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颌面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40例重症颌面部外伤病例,将螺旋CT扫描容积数据传输至CT工作站行多重面重建(MPR)和三维容积再现重建(VR).结果 轴位图像提供外伤的基本信息,MPR从任意平面全面观察骨折及其周围情况,VR图像可观察骨折的空间立体关系.结论 螺旋CT MPR及VR弥补了轴位图像的不足,可以全面立体地显示病变,对于术前制定手术计划及术后评价手术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刁望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研究皮肤假性淋巴瘤(CPL)的组织病理、基因重排特点.方法 对13例皮肤假性淋巴瘤的石蜡包埋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法)、免疫组化SP法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应用PCR行TCR-β和IgH基因重排检测.结果 13例皮肤假性淋巴瘤组织病理示:真皮内淋巴样细胞大致呈带状浸润,无明显异形性,主要位于真皮浅层,细胞浸润与表皮之间有正常胶原带分隔.免疫组化显示浸润淋巴细胞呈混合型(CD20、CD3、CD45RO阳性).13例CPL中,进行TCR-β基因重排时:10例出现smear带(76.9%),2例重排阳性(15.4%);IgH基因重排时:2例出现smear带(15.4%),无1例重排阳性(0%).结论 皮肤假性淋巴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表现形式多样;TCR-β和IgH基因重排检测,在诊断CPL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志超;刘建刚;马香玲;邓莉;崔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我院胃镜室自2001年1月以来,使用哑铃气囊扩张器对120例中、重度食管狭窄患者进行了胃镜直视下扩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纺织工人下背痛的患病情况及探讨下背痛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400名纺织工人下背痛患病情况进行了现况调查.结果 纺织工人下背痛的总体患病率为46.8%,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下背痛患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工龄、外伤史、超重、弯腰、工作疲劳感.结论 纺织工人下背痛的患病率较高,危险因素较多;应从纠正劳动姿势、加强组织管理、加强个体保护、注意休息、积极治疗等多方面避免或减轻下背痛.
作者:张强;林琳;葛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脑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经颅多普勒技术对98例脑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进行了动态观察,同时对经颅多普勒在脑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诊疗中的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 血管痉挛与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程度有关(P<0.05);脑血管痉挛持续的时间与预后密切相关(γ≤0.642,P<0.05).结论 脑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影响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跃群;李继峰;陈德勤;刘尚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和防止复发的效果.方法 对210例翼状胬肉患者行带蒂结膜瓣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结果 植片愈合好,角膜创面光滑透明,无角膜新生血管形成,治愈率为96%.结论 翼状胬肉显微切除加带蒂结膜瓣的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治疗翼状胬肉,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瑞芝;单保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少年运动员早恋心理现状.方法 随机选择山东省业余体校少年运动员500人,发放问卷,并对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访谈.结果 少年运动员的早恋率高于同龄其他少年,恋爱动机不明确,具有很大盲目性.结论 少年运动员早恋是个复杂的问题,应引起各方面重视.
作者:郗鹏;林宇;张刚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