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琥;王文军;杜珍;周军燕
目的 探讨尿核基质蛋白22(nuclear matrix proteins22,NMP22)与膀胱移行性细胞癌(病理各期与各级)的相关性.方法 用NMP22试剂盒(ELISA)检测30例BTCC患者,手术前、后共60份尿标本及30份泌尿系统良性疾病患者的尿标本.结果 30例分期Ta 期6例,NMP22中位数为12.7U/ml, T1期为8例, NMP22中位数为26.3U/ml,T2-T3期为16例,NMP22中位数为48.7U/ml.分级为G1为13例,NMP22中位数为12.6U/ml,G2为8例中位数为25.3U/ml,G3为9例,NMP22中位数为26.8U/ml,而泌尿系统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为10.8 U/ml,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 尿核基质蛋白22对膀胱移行性细胞癌的分期分级是很好的辅助指标
作者:张健;李晓哲;庞新华;王文龙;金伟;吴丽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我们对23例颈椎前后路手术患者实施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以下.
作者:王秀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的发生与IL-2或IL-6水平之间的关系,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无弱应答者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从健康人群中随机选取30个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者和正常应答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CTLL-2和7TD1方法监测IL-2和IL-6活性水平.比较两组IL-2和IL-6活性水平,并建立起IL-2和IL-6活性水平与抗-HBs滴度之间的回归方程,以通过IL-2和IL-6活性水平来预测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的发生.结果 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的IL-2活性水平的平均值明显低于正常应答者(P<0.01),无弱应答的IL-2活性水平和正常应答者的平均值分别为74.5±64.1 u/ml 和298.0±101.1u/ml.并且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在乙肝疫苗接种后正常应答者组中抗-HBs滴度与IL-2活性水平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68.正常应答者组的IL-6活性水平(58.98±16.4)明显高于无弱应答者组(30.1 0±1 2.4)(P<0.05),而且在乙肝疫苗接种后正常应答者组中抗-HBs滴度也与IL-6活性水平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9(P<0.05).结论 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者的发生可能与被接种者体内IL-2、IL-6活性水平有关.提示我们,为了降低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者的发生率,可以在注射乙肝疫苗的同时注射少量IL-2或IL-6.
作者:孔令斌;安锐;林立;杨志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巨大脑垂体瘤开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50例脑垂体瘤患者开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除2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加强对脑垂体瘤开颅术后并发症的病情观察与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商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状况的调查,为在校大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济宁医学院267名和济宁师范专科学院195名共46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医科院校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得分高于非医科院校学生.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较强,具有较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但也存在经常在路边早/夜市购买食品等不良的饮食行为.结论 要加强对大学生尤其是非医学院校大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教育,采用多种宣传形式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行为习惯.
作者:孙春燕;解瑞宁;李英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城市社区医疗现状,探讨城乡医疗服务的制约和发展因素.方法 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及地理位置,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济宁市12县市区内21所社区医疗服务站和21所乡镇卫生院,调查分析城乡医疗的现状.结果 城区组和农村组在纳入医疗定点、独立法人资格医疗用房来源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P<0.05).结论 医疗服务纳入医疗定点是促进城乡医疗卫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秦峰;高海燕;杨承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不同样品中GSH/GSSG各指标的测定比较,确定适合的血液样品以反映体液的氧化还原态.方法 分别测定血浆、血清及红细胞液中GSH和GSSG浓度,并计算出GSH/GSSG比值以及相应的氧化还原电位,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和血浆都可以作为氧化-还原态的检测样本,但GSH/GSSG氧化还原对测定以血浆为佳.结论 GSH/GSSG氧化还原对测定以血浆为佳检测样品.
作者:郭志英;任启伟;林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HCMV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检测健康对照组和冠心病病人组巨细胞病毒抗CMV-IgM抗体.结果 在231例病人标本中,巨细胞病毒的抗体阳性为95例(41.1%);在对照组中,365例健康查体者巨细胞病毒阳性84例(23.0%).两组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χ2值为22.08,P<0.0001).急性心肌梗死组病人同心绞痛组和隐匿性冠心病组病人相比巨细胞病毒感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4.04,P<0.05和6.21,P<0.025).结论 冠心病病人有较高的HCMV感染率,HCMV感染启动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AS),是致AS的重要因素,HCMV感染可能是AS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子.
作者:邵泽伟;王曹春;山凤莲;孟红;孙鹏;秦玲;董海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瘦素、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及胰岛素增敏剂干预治疗后效果.方法 选取代谢综合征患者100例及健康对照30例,测定患者的腹围、血压、血糖、血脂、血清瘦素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并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分析,根据正常对照人群HOMA-IR的95%可信区间的上限值定为胰岛素抵抗,将代谢综合征患者分为胰岛素抵抗组(80人)与非胰岛素抵抗组(20人);对代谢综合征患者伴胰岛素抵抗组随机分为两亚组,一组给予基础治疗,另一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胰岛素增敏剂,观察胰岛素增敏剂干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瘦素均存在独立相关,胰岛素增敏剂干预治疗组部分指标与基础治疗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瘦素、胰岛素抵抗可能均参与代谢综合征患者动脉硬化的形成,在代谢综合征的早期联合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可有效降低多个危险因素.
作者:米娜;王旭光;李新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fetal membranes,PROM)指临产前胎膜破裂,与羊膜腔感染、早产组成一组与感染密切相关的综合征候群.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3.03%~21.9%.胎膜破裂后,由于屏障作用消失,将可能引起羊膜腔感染,使围产期母儿疾病的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增加.PROM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与许多内源性及外源性因素相关,确切原因尚不清楚.
作者:刘丹茹;于爱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合成新型有机锗喹啉酯倍半氧化物,研究它们对体外培养PC-3M细胞的抑制作用,分析作用机理,研究分子结构和抗癌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氧化还原、加成、酰化、水解等反应合成了2种新型有机锗喹啉酯化合物.用MTT方法研究化合物分别在10μM,30μM和60μM对PC-3M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显微镜下观察药物作用后的PC-3M细胞形态,应用流式细胞光度术检测药物对PC-3M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2种化合物对PC-3M的IC50分别为10μM和30μM;10~30μM浓度的药物能使细胞皱缩,碎片增加,药物不仅强烈抑制了细胞的增值,而且对细胞形态也产生了严重影响.细胞生长过程中,G0/G1和G2/M期细胞数量减少而S期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结论 合成的新化合物对体外培养PC-3M癌细胞的增殖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药物与细胞核内DNA发生了相互作用.化合物中甲基的存在不利于抗癌作用的发挥.
作者:上官国强;周金辉;王国华;曲晓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ADA和CRP检测在肺结核、肺癌及肺部感染诊断及鉴别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美国杜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DA,用Nycocard READERⅡ检测血清CRP;对照组106例,肺结核组72例,肺部感染组90例,肺癌组65例.结果 肺结核、肺癌组ADA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肺部感染组,P<0.05, 肺部感染组ADA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肺结核组ADA显著高于肺癌组P<0.05,各疾病组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肺结核组CRP明显高于肺癌组,而低于肺部感染组P<0.05.ADA对肺结核、肺癌和肺部感染的敏感度分别为83.2%、52.8%和10.9%,各疾病组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CRP对肺结核、肺癌和肺部感染的敏感度分别为88.9%、55.6%和95.2%,肺癌的敏感度明显低于肺结核、肺部感染,P<0.05.结论 血清ADA和CRP联合检测在肺结核、肺癌和肺部感染诊断及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高昶;陈磊;高立;王登芹;马潇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干扰素对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予α-干扰素来肌注,疗程7~14d.结果 64例患儿3~5d开始退热,显效39例,有效25例,有效率100%.结论 α-干扰素治疗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高,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绪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索PI3K/PKB信号转导通路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PTEN的相关性.方法 对112例胃癌及76例正常胃粘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PI3K、PKB和PTEN蛋白、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PTEN mRNA.结果 胃癌组PI3K及PKB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组(分别为χ2=9.994,P<0.05;χ2=15.823,P<0.001);随着癌浸润深度的加深(χ2=7.896,P<0.05;χ2=7.939,P<0.05)和淋巴结转移的出现(χ2=9.455,P<0.05;χ2=8.115,P<0.05)PI3K及PKB表达明显增强.而PTEN在胃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胃粘膜(χ2=78.494,P<0.001);在胃癌浸润超过肌层组明显低于未超过肌层组(χ2=11.308,P<0.01);伴淋巴结转移组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χ2=17.870,P<0.001).胃癌组PTEN 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胃粘膜组(χ2=53.959,P<0.001).且PTEN与PI3K及PKB蛋白表达强度呈明显负相关(r=-0.354,P<0.001; r=-0.222,P< 0.05).结论 PI3K/PKB信号转导通路和PTEN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分别起促进和抑制作用,两者呈负相关,PI3K/PKB通路有望成为PTEN失活时治疗胃癌的靶点.
作者:王舟;王学春;李继锋;梁桂华;王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加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加左卡尼汀(A组)和倍他乐克组(B组).两者均常规应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卡维地洛3.125mg qd开始,每周递增半片,直至大量6.25mg,每天2次.稳定剂量维持6个月,并应用左卡尼汀3g加入250ml液体中静滴,每日1次,共2周.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6.25mg每天2次开始,每周增加半片,大量为50mg每天2次,稳定剂量维持6个月.每周测量血压、心率、评定心功能、治疗前后查超声心动图、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卡维地洛加左卡尼汀治疗组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降低(P<0.01),心率减慢(P<0.01),血压下降(P<0.0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卡维地洛加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并能改善左室重塑,安全有效.
作者:刘雪玲;谢瑞华;闫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济宁市城区流动人口门诊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调查表调查济宁市城区流动人口健康及门诊服务利用等情况.结果 共调查流动人口400人,两周患病率为155‰,慢性病患病率为127.5‰,两周就诊率为92.50‰,不同人群门诊服务利用也有差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医疗保障制度等因素对门诊服务利用有影响.结论 济宁市城区流动人口门诊服务利用水平低,其门诊水平有待提高.
作者:张良;周金娜;桑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提取并分析泗河流域银杏叶中黄酮和萜内酯两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探讨它们与银杏生长的相关性.方法 先用溶剂浸取法制得银杏叶提取物,然后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总黄酮和银杏总内酯的含量.结果 不同生长期、不同树龄的银杏叶中黄酮和萜内酯的含量差异显著并有明显的规律性.结论 选择佳采摘期和2~5a树龄的银杏树叶可获得较高的有效成分含量.
作者:孔凡栋;赵全芹;孙勤枢;王洪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和相关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在农作物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一大批转基因作物(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s,简称GMC)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1].1983年第一例转基因植物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农作物的开始,1986年转基因农作物获得批准进入田间实验,1994年美国Calgene 公司栽培的延熟保鲜的转基因番茄被批准商业化生产.
作者:高立;张莉;杨本付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在甲状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各类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TRAb,并比较治疗前后TRAb变化.结果 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Grave病TRAb阳性率为89.26%(133/149,P<0.01),毒性甲状腺瘤TRAb阳性率为87.93%(51/58,P<0.01),甲状腺癌TRAb阳性率为91.30%(21/23,P<0.01),结节性甲状腺肿TRAb阳性率为29.45%(43/146,P<0.0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在甲状腺炎患者中,桥本氏甲状腺炎TRAb阳性率为66.67%(8/12,P<0.0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和亚急性甲状腺炎;133例TRAb阳性Grave病患者治疗后,有115例TRAb转为阴性,18例仍为阳性.115例TRAb转为阴性的Grave病患者有29例(25.22%)停药0.5~1a复发,复发后TRAb又转为阳性.18例治疗后TRAb仍为阳性的Grave病患者有16例(88.89%)停药0.5~1a复发.结论 TRAb测定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具有诊断价值,对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桥本氏甲状腺炎具有鉴别诊断价值,还可用于Grave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监测.
作者:孙卓祥;申爱华;顾英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鼻窦炎患者鼻内窥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方法 对130例10~18岁青少年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12~18个月,术后1a症状完全缓解者73例(56.15%),部分缓解者32例(占24.61%).结论 认为鼻内窥镜手术配合药物治疗鼻窦炎安全有效.
作者:程良军;庞太忠;刘延鑫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