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栋;赵全芹;孙勤枢;王洪恩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低频功率(CHF)和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因素及低频功率、心功能分级、心率(HR)和射血分数(EF)对CHF患者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24h动态心电血压分析56例CHF患者(CHF组)、51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48例血压正常者(对照组)的HRV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HRV各频域指标,CHF组明显低于高血压组和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低于对照组(P<0.05).CHF组LFP与心功能分级(r=-0.515,P<0.001)和HR(r=-0.401,P<0.001)呈负相关,与EF(r=0.494,P<0.001)呈正相关,与年龄无关.对照组和高血压组,高频功率(HFP)随年龄增大而降低,LFP与年龄(高血压组r=-0.486,P<0.001;对照组 r=-0.316,P=0.029)及HR(高血压组 r=-0.385,P=0.005;对照组 r=-0.461,P<0.001)呈负相关.结论 CHF组LFP主要受心功能分级、HR和EF影响,与年龄无关.LFP和其他已有的预测因子结合用于CHF患者猝死危险性分级可提高其诊断敏感性.
作者:王政霞;孙晓斐;丛培玲;武宗寅;任长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济宁市农村留守老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用WHOQOL-BREF量表,对济宁农村地区315名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水平、生活自理能力、家庭和睦程度、子女经济支持、子女回家频率8个因素均能影响生存质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经济收入水平、生活自理能力两项因素对生存质量影响大.结论 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生存质量重点应放在提高生活水平和保障身体健康上.
作者:王乐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的发生与IL-2或IL-6水平之间的关系,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无弱应答者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从健康人群中随机选取30个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者和正常应答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CTLL-2和7TD1方法监测IL-2和IL-6活性水平.比较两组IL-2和IL-6活性水平,并建立起IL-2和IL-6活性水平与抗-HBs滴度之间的回归方程,以通过IL-2和IL-6活性水平来预测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的发生.结果 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的IL-2活性水平的平均值明显低于正常应答者(P<0.01),无弱应答的IL-2活性水平和正常应答者的平均值分别为74.5±64.1 u/ml 和298.0±101.1u/ml.并且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在乙肝疫苗接种后正常应答者组中抗-HBs滴度与IL-2活性水平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68.正常应答者组的IL-6活性水平(58.98±16.4)明显高于无弱应答者组(30.1 0±1 2.4)(P<0.05),而且在乙肝疫苗接种后正常应答者组中抗-HBs滴度也与IL-6活性水平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9(P<0.05).结论 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者的发生可能与被接种者体内IL-2、IL-6活性水平有关.提示我们,为了降低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者的发生率,可以在注射乙肝疫苗的同时注射少量IL-2或IL-6.
作者:孔令斌;安锐;林立;杨志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加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加左卡尼汀(A组)和倍他乐克组(B组).两者均常规应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卡维地洛3.125mg qd开始,每周递增半片,直至大量6.25mg,每天2次.稳定剂量维持6个月,并应用左卡尼汀3g加入250ml液体中静滴,每日1次,共2周.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6.25mg每天2次开始,每周增加半片,大量为50mg每天2次,稳定剂量维持6个月.每周测量血压、心率、评定心功能、治疗前后查超声心动图、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卡维地洛加左卡尼汀治疗组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降低(P<0.01),心率减慢(P<0.01),血压下降(P<0.0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卡维地洛加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并能改善左室重塑,安全有效.
作者:刘雪玲;谢瑞华;闫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HA230树脂和包膜活性炭对血液中甲基对硫磷的灌流清除率.方法 采用HA230树脂和包膜活性炭吸附柱分别对甲基对硫磷中毒血样进行灌流吸附,灌流后血样经乙酸乙酯萃取后,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火焰光度检测)测定毒物残留量并计算清除率.结果 每毫升血甲基对硫磷加标量为30g,吸附剂用量80mg时,HA230树脂的清除率约为97%并接近平台,包膜活性炭清除率约为80%,但用量120mg时,包膜活性炭清除率可达96%,并呈现平台.结论 HA230树脂与包膜活性炭均能迅速有效地清除血中大部分甲基对硫磷,但HA230树脂的清除率高于包膜活性炭,清除效果更佳.
作者:陈雁君;高知义;曹华伟;刘君;程晓平;张建萍;赵晓霞;王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状况的调查,为在校大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济宁医学院267名和济宁师范专科学院195名共46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及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医科院校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得分高于非医科院校学生.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较强,具有较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但也存在经常在路边早/夜市购买食品等不良的饮食行为.结论 要加强对大学生尤其是非医学院校大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教育,采用多种宣传形式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行为习惯.
作者:孙春燕;解瑞宁;李英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P53基因突变、p16基因缺失、肿瘤细胞增殖活性(PCMNA)和凋亡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相互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96例不同类型胶质瘤中P53, P16蛋白表达及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PCNA);应用非同位素PCR-SSCP技术检测p53基因5-8外显子突变.应用PCR-DNA测序技术检测SSCP阳性标本中p53基因5-8外显子碱基突变谱和氨基酸顺序改变.应用TUNEL技术检测肿瘤细胞中凋亡的改变.结果 结果显示96例不同类型胶质瘤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1.7%(40/96),其中Ⅱ级肿瘤阳性率为27.3%(13/53),Ⅲ、Ⅳ级肿瘤阳性率分别为62.5%(20/32)、63.6%(7/11),低分级与高分级胶质瘤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 (χ2 = 4.88, P<0.05).SSCP检测结果显示34/96(35.4%)例胶质瘤出现p53基因异常移动的单链DNA电泳带,主要分布在5,7,8外显子.在40例P53蛋白阳性的病例中有32例呈现该基因的单链构象多态性改变,两种方法检测的符合率基本一致.DNA序列分析显示,17例SSCP有异常电泳带的标本中均存在p53基因突变,而且主要发生在5-8外显子,突变类型多数为点突变或碱基缺失,突变位点多分布在第5外显子130-175号密码子之间,第8外显子270-291密码子之间,突变类型主要为错义突变,且多为单碱基的改变,碱基突变以G→A或A→G多.p16蛋白的表达缺失率为60.4%(58/96),其中Ⅱ级肿瘤为39.6%(21/53),Ⅲ、Ⅳ级肿瘤为81.2%(26/32)、100%(11/11),在高级别胶质瘤中P16表达缺失率均显著高于低级别的肿瘤.复合表达研究显示,p53蛋白的表达与p16缺失之间存在负相关性(P<0.05).96例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检测显示,PCNA 标记指数(PCNA Label Index, PCNA LI)随着肿瘤分级的升高而递增,而凋亡指数 (Apoptosis Index, AI)随着肿瘤分级的升高而递减, PCNA LI/AI之比随着肿瘤分级的升高而递增.结论 p53异常表达和突变是胶质瘤中常见的基因改变,与胶质瘤的组织学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53突变更常位于5、7、8外显子,突变类型主要为错义突变,且多为单碱基的改变,碱基突变以G→A或A→G多.p53基因突变可以通过p53蛋白的表达来间接反映,p53基因的异常表达及突变与胶质瘤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p16的缺失更多见于高级别的胶质瘤,与胶质瘤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胶质瘤发生、发展与PCNA的高表达和细胞凋亡的抑制密切相关,PCNA LI/AI比PCNA LI或AI单独检测更能反映胶质瘤的病理特征及恶性行为.p53基因突变、p16基因表达的缺失及PCNA LI的增高和细胞凋亡的抑制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协同作用并与肿瘤的分化和异常增生显著相关,而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发生受p53、p16基因的调控,p53及p16抑癌基因的失活,是胶质瘤逃逸凋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崔文;孔霞;曹慧玲;王旭;高继发;王舟;任启伟;王学春;吴人亮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提取并分析泗河流域银杏叶中黄酮和萜内酯两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探讨它们与银杏生长的相关性.方法 先用溶剂浸取法制得银杏叶提取物,然后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总黄酮和银杏总内酯的含量.结果 不同生长期、不同树龄的银杏叶中黄酮和萜内酯的含量差异显著并有明显的规律性.结论 选择佳采摘期和2~5a树龄的银杏树叶可获得较高的有效成分含量.
作者:孔凡栋;赵全芹;孙勤枢;王洪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在甲状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各类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TRAb,并比较治疗前后TRAb变化.结果 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Grave病TRAb阳性率为89.26%(133/149,P<0.01),毒性甲状腺瘤TRAb阳性率为87.93%(51/58,P<0.01),甲状腺癌TRAb阳性率为91.30%(21/23,P<0.01),结节性甲状腺肿TRAb阳性率为29.45%(43/146,P<0.0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在甲状腺炎患者中,桥本氏甲状腺炎TRAb阳性率为66.67%(8/12,P<0.0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和亚急性甲状腺炎;133例TRAb阳性Grave病患者治疗后,有115例TRAb转为阴性,18例仍为阳性.115例TRAb转为阴性的Grave病患者有29例(25.22%)停药0.5~1a复发,复发后TRAb又转为阳性.18例治疗后TRAb仍为阳性的Grave病患者有16例(88.89%)停药0.5~1a复发.结论 TRAb测定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具有诊断价值,对亚急性甲状腺炎和桥本氏甲状腺炎具有鉴别诊断价值,还可用于Grave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监测.
作者:孙卓祥;申爱华;顾英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时血压下降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压下降原因、梗死部位及溶栓治疗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血压变化与年龄、梗死部位和血压下降的时间有直接关系.结论 AMI患者低血压状态,适当掌握扩血管药的剂量和输液速度.血压是可逆的,预后较好.
作者:易宪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巨大脑垂体瘤开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50例脑垂体瘤患者开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除2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加强对脑垂体瘤开颅术后并发症的病情观察与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商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院2004年3月至2005年11月采用日本OlympusvV-70电子胃镜和psd-20高频电发生器及相应规格的电疗圈套器治疗上消化道息肉22例,达到预期疗效,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住院和门诊上消化道息肉患者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18~74岁;其中食管息肉3例(3枚),胃息肉16例(21枚),十二指肠球部息肉3例(3枚),总计息肉27枚,其中长蒂或亚蒂型17枚,宽基无蒂7枚;息肉直径0.5~2.5cm.
作者:段瑞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大肠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CEAmRNA、CEA蛋白(p-CEA)和细胞学(peritoneal lavage cytology, PLC)检测游离癌细胞的临床价值.方法 术中收集58例大肠癌患者和15例大肠良性病变病人的腹水或腹腔冲洗液,分别采用RT-PCR方法检测腹腔液中游离癌细胞CEAmRNA表达,化学发光法检测上清液中p-CEA,同时做腹腔冲洗液的细胞学检查.结果 CEAmRNA表达阳性率(64.0%)明显高于p-CEA(31.0%)或PLC(24.0% ,P<0.05).CEAmRNA表达阳性率随着侵袭深度而增加.结论 三种方法均可用于大肠癌腹腔脱落细胞的诊断,但RT-PCR方法对微量癌细胞检出的敏感性佳.
作者:孙树印;焦华;李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我们对23例颈椎前后路手术患者实施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以下.
作者:王秀宏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构建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2A(LMP2A)编码基因和即刻早期基因(BZLF1)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获得LMP2A和BZLF1编码序列的cDNA,采用剪接式重叠延伸(spliced overlap exetension,SOE)技术将两段基因通过多肽接头(Gly4Ser)3 的DNA 序列进行连接,构建融合基因Z2A.将融合基因Z2A定向亚克隆到pAdTrack-CMV 质粒上,在原核细胞E.coli BJ5183中完成穿梭质粒与骨架质粒pAdEasy-1的同源重组,构建融合基因Z2A真核表达载体pAd-Z2A.经抗生素培养板筛选重组体,然后转染293细胞,获得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vAd-Z2A.结果 重组腺病毒载体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电泳后可观察到长31kb和4.5kb两条DNA条带,测序鉴定结果表明序列正确;从感染重组腺病毒vAd-Z2A的293细胞中检测到融合基因Z2A的表达.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EBV LMP2A和BZLF1融合基因Z2A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Z2A的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朱伟;山长武;陈廷;罗兵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济宁市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以指导开展2型糖尿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法 选取济宁市2型糖尿病患者94例,进行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通过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超重肥胖OR=4.870,高血压病史OR=2.815,糖尿病家族史OR=5.110,吸烟OR=10.903,性格外向OR=8.499,经常进行体育锻炼OR=0.144.结论 糖尿病家族史、超重肥胖、高血压、吸烟、性格外向等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是糖尿病的保护因素.
作者:刘琥;王文军;杜珍;周军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63例股骨骨折病人分析,探讨股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原因;方法 根据股骨骨折分型,及选择适合交锁髓内钉固定病人,分析治疗结果;结果 骨折愈合51例,骨折延迟愈合4例,骨折不愈合8例;结论 规范手术治疗方法,提高手术技巧,严格手术适应症.
作者:王海滨;蔡国强;张元民;刘书成;孔祥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清ADA和CRP检测在肺结核、肺癌及肺部感染诊断及鉴别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美国杜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DA,用Nycocard READERⅡ检测血清CRP;对照组106例,肺结核组72例,肺部感染组90例,肺癌组65例.结果 肺结核、肺癌组ADA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肺部感染组,P<0.05, 肺部感染组ADA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肺结核组ADA显著高于肺癌组P<0.05,各疾病组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肺结核组CRP明显高于肺癌组,而低于肺部感染组P<0.05.ADA对肺结核、肺癌和肺部感染的敏感度分别为83.2%、52.8%和10.9%,各疾病组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CRP对肺结核、肺癌和肺部感染的敏感度分别为88.9%、55.6%和95.2%,肺癌的敏感度明显低于肺结核、肺部感染,P<0.05.结论 血清ADA和CRP联合检测在肺结核、肺癌和肺部感染诊断及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高昶;陈磊;高立;王登芹;马潇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瘦素、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及胰岛素增敏剂干预治疗后效果.方法 选取代谢综合征患者100例及健康对照30例,测定患者的腹围、血压、血糖、血脂、血清瘦素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并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分析,根据正常对照人群HOMA-IR的95%可信区间的上限值定为胰岛素抵抗,将代谢综合征患者分为胰岛素抵抗组(80人)与非胰岛素抵抗组(20人);对代谢综合征患者伴胰岛素抵抗组随机分为两亚组,一组给予基础治疗,另一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胰岛素增敏剂,观察胰岛素增敏剂干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瘦素均存在独立相关,胰岛素增敏剂干预治疗组部分指标与基础治疗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瘦素、胰岛素抵抗可能均参与代谢综合征患者动脉硬化的形成,在代谢综合征的早期联合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可有效降低多个危险因素.
作者:米娜;王旭光;李新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予参附治疗.两组分别行心电图计算QRS记分预测梗死面积与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心功能.结果 参附治疗组14~21d后QRS记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梗死面积缩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高 (P均<0.01).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防止急性心肌梗死延展和促进心功能恢复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杨星林;王海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