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并发症护理体会

秦素萍;董孟正

关键词:合并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术, 术后并发症,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脾功能亢进, 外科手术, 手术方式, 食管胃底, 生并发症, 护理体会, 发生原因, 肝硬化, 预防, 临床
摘要:外科手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切除术是临床上防止各种原因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解除脾功能亢进有效的手术方式[1].本院自1996年12月至2006年12月共施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切除术92例,其中术后发生并发症30例,现对其发生原因、预防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年龄与性别之间500例中老年干部血脂特点分析(摘要)

    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其人体基因表达、体格发育、身体素质、生理变化等因素有所不同,健康水平也不相同.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中存在脂肪、胆固醇的比例明显增高,碳水化合物减少的现象,饮食结构不适当导致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导致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发生.

    作者:郑义;崔月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产β-内酰胺酶脑膜炎败血黄杆菌筛选及耐药性临床价值

    目的 检测近3年来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脑膜炎败血黄杆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以及其耐药性状况,指导临床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用API20-NE对菌株进行鉴定;双纸片协同试验和增效试验筛选金属β-内酰胺酶;双纸片协同试验及表型确认试验筛选超广谱β-内酰胺酶;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 脑膜炎败血黄杆菌的产酶率为55.6%(40/72),其中金属β-内酰胺酶为37.5%(27/72),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为19.4%(14/72),1株同时产金属β-内酰胺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和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26.4%、33.3%、30.6%和33.3%.结论 增效试验和双纸片协同试验筛选产MBL菌株以及双纸片协同试验筛选产ESBL菌株,方法简单,适合各等级医院.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利福平是治疗脑膜炎败血黄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

    作者:高恒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两种5-Fu磁性白蛋白微球对胰腺磁靶向性的比较

    目的 比较磁导向下PEG修饰的5-氟尿嘧啶磁性白蛋白微球(PEG-5-Fu-MAMS)和5-氟尿嘧啶磁性白蛋白微球(5-Fu-MAMS)对胰腺的磁靶向性,以寻求一种对胰腺癌的磁导向化疗更有效的新途径.方法 取Wistar大鼠18只,每组6只,分为5-Fu组、5-Fu-MAMS组和PEG-5-Fu-MAMS组;分别将三种不同的制剂(按5-Fu 8mg/kg)经胃左动脉注入胃十二指肠动脉,进入循环.并在胰腺表面加一表面强度为4250GS的磁场,30min后,处死大鼠取胰腺.用HPLC法检测其药物浓度.结果 PEG-5-Fu-MAMS组胰腺中的药物浓度为76.18±4.09μg/ml;5-Fu-MAMS组为57.95±6.39μg/ml;5-Fu组为16.58±3.19μg/ml.PEG-5-Fu-MAMS组的药物浓度明显高于5-Fu-MAMS组和5-Fu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5-Fu-MAMS组的药物浓度明显高于5-Fu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EG修饰的磁性白蛋白微球具有更好的磁靶向性和亲水性,为实现胰腺癌的主动靶向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作者:刘建刚;刘志超;孙诚谊;钱志勇;喻超;王玉芝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Th1/Th2类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不同用法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对免疫功能紊乱状态的改善情况.方法 慢性肾衰竭维持血透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20例.A组:给予rh-EPO,每周1次皮下注射;B组:给予相同剂量rh-EPO,每周分2~3次皮下注射;C组:对照组,不用rh-EPO.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用RT-PCR检测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TNF-α,Th2型细胞因子IL-4、IL-6、IL-10mRNA水平的表达.同时观察3组患者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结果 主要免疫学检测指标于药物治疗前在A,B和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A、B两组病人治疗8周后,IgG显著升高,TNF-α、IL-4、IL-6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B两组之间未见到明显差异.未检测到IFN-γ、IL-2和IL-10 mRNA的表达.结论 rh-EPO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使Th1/Th2平衡向Th1方向转化;致炎因子IL-6、TNF-α表达显著降低,降低感染发生率.采用rh-EPO一次大剂量皮下注射与每周多次小剂量注射对免疫功能影响没有明显区别.

    作者:糜涛;张彩;许晓群;牛家峰;李新建;王雪楠;殷延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对肾缺血-再灌注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时肺损伤的病理变化,并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Hepatocyte Growth-promoting Factor,pHGF)对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缺血再灌注前pHGF干预组(Ⅲ组)和缺血再灌注后pHGF干预组(Ⅳ组).用无损伤动脉夹钳夹大鼠双侧肾蒂45分钟制成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RIRI)模型.假手术组只暴露双肾,不钳夹肾蒂.Ⅲ组和Ⅳ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腹腔注射pHGF50mg/kg.检测术后12h血清IL-1β和Scr的浓度及肺组织干湿重比变化,病理切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Ⅰ组血清IL-1β、Scr水平均为低,Ⅱ组各值均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各项均有显著差异(均P<0.01),Ⅲ组和Ⅳ组各项数值较Ⅱ组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均P<0.01).Ⅱ组肺组织干湿重比值较Ⅰ组明显降低,Ⅲ组和Ⅳ组均较Ⅱ组上升,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均P<0.01);缺血再灌注12h肺组织病理改变严重,有明显肺泡内和肺间质水肿及炎症细胞的浸润.pHGF干预后,肺脏形态学改变明显减轻;各项指标在Ⅲ组和Ⅳ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肾缺血再灌注后释放的细胞因子IL-1β可致急性肺损伤,pHGF对其既有保护作用又有治疗作用.

    作者:毕宁康;岳屹囡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浆游离脂肪酸补体C3及脂联素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及意义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的血浆游离脂肪酸、补体C3、脂联素水平,来探讨游离脂肪酸、补体C3、脂联素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收集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44例年龄和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排除危险因素糖尿病及肥胖的影响,分别测定两组人群脂联素及相关指标补体C3、游离脂肪酸和血脂的浓度.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浆游离脂肪酸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补体C3和脂联素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游离脂肪酸的增高、补体C3、脂联素水平降低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相关.

    作者:崔英华;张金国;高东升;谭洪勇;刘雪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005~2006年济宁市城乡成年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济宁城区成年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代谢综合征的预防工作.方法 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济宁市3个不同类型社区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184人,代谢综合征罹患率较高,居民超重肥胖率分别高达41.8%,15.2%,高血压的罹患率为21.7%,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的罹患率分别为29.3%和33.2%,空腹血糖异常率达10.3%,能量摄入达到推荐适宜摄入量(RNI)的101.2%~108.8%,油脂摄入过高,三个社区居民膳食中脂肪供能百分比分别平均为36.7%、33.4%和29.9%.结论 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罹患率较高,膳食营养不平衡,能量充足,脂肪摄入过多.

    作者:谷贻光;王宁;常茜;黄德苓;纪德尚;汪之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辨证施治改善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体会

    目的 观察辨证施治对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除正常的综合治疗外,对施教组进行4周的健康教育,同时将施教组60例分七型进行辨证施治及辨证食疗,并对治疗前后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施教组60例患者各项症状均有改善,生活质量有一定改善.结论 对血透患者,加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可使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桑艳;李书耀;周伟;周金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严重肝外伤32例救治体会

    目的 总结严重肝外伤的处理经验.方法 对1991年1月至2007年5月经治的32例严重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损伤程度、手术方式、疗效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肝外伤Ⅲ级16例,Ⅳ级11例,V级5例.行单纯修补缝合6例;大网膜填塞加缝合9例;明胶海绵填塞加缝合6例;纱布填塞3例;不规则肝段切除7例,规则右半肝切除1例.痊愈25例,死亡7例,其中死于大血管破裂失血性休克4例,死于颅脑外伤、肝创面再出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各1例.8例发生近期并发症,其中再出血2例,均再次手术止血.膈下感染2例,胆漏1例,肝脓肿1例,应激性溃疡1例,急性肾衰1例.结论 尽早明确诊断,尽快救治失血性休克,是降低严重肝外伤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霍景山;陈积圣;郭英;陈汝福;张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426例脂肪肝与相关疾病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脂肪肝在体检人群发病情况及其与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2005年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经B超肝脏检查诊断为脂肪肝的2426例患者进行有关病史采集、身高、体重、血脂和血糖等检查 ,根据年龄大小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并进行分析比较脂肪肝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在11940人群中B超检出脂肪肝2426例,检出率为20.32%;其中青年组664例,检出率11.15%,中年组1189例,检出率26.55%,老年组573例,检出率38.02%.三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并存疾病肥胖症、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的患病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脂肪肝易发于中老年,年轻化趋势明显.

    作者:刘宏;贺凤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42例早期救治体会

    重症急性胰腺炎(serere actue paticreatitis,SAP)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多器官损害性疾病,其临床过程凶险,常伴有多种并发症,总体死亡率在20%~25%[1].SAP病程早期,即出现难以控制的器官功能衰竭,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是其第一个死亡高峰期,规范和细化SAP的早期治疗是进一步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之一.

    作者:张建庆;姜庆贺;张晋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经腹与经阴治疗卵巢囊肿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经腹与经阴两种方法治疗卵巢囊肿的效果与适应症.方法 60例卵巢囊肿患者中,30例用经腹方法30例用经阴方法,均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注入无水乙醇固化治疗,观察2a.结果 30例经腹治疗者痊愈29例,经阴治疗者痊愈29例.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治疗卵巢囊肿安全、效果好,两种方法应根据囊肿生长部位、距离穿刺点远近分别选择应用,可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马香玲;姜杰;吕镔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灵芝孢籽粉对小白鼠脾脏胸腺重量的影响(摘要)

    用灵芝孢籽粉和贞芪扶正颗粒对小白鼠脾脏、胸腺的重量进行比较试验,提示具有免疫功能的作用.材料和试剂:灵芝孢籽粉由芜湖市博英制药有限公司提供.贞芪扶正颗粒(以下称贞芪)由甘肃扶正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60428.

    作者:王立银;孙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脂康胶囊与帕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血脂康胶囊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调脂效果.方法 79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血脂康组(37例,0.6g,2次/d)与帕伐他汀组(42例,10mg,1次/d).服药前与服药8周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服药8周后,血脂康组与帕伐他汀组患者的TC比用药前降低,降幅分别为21.7%(P<0.05)与21.9%(P<0.01);患者LDL-C也比用药前降低,降幅依次为34.9%(P<0.01)与33.2%(P<0.01);血脂康组患者TG比用药前下降20.1%(P<0.01),而帕伐他汀组患者血清TG仅降低8.5%(P>0.05).结论 血脂康胶囊能够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清TC、LDL-C与TG水平,可有效地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调脂治疗.

    作者:王俊平;高允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枣庄市颅脑创伤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探讨本地区颅脑创伤的易发因素.方法 对本地区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颅脑创伤住院病人抽样调查和本院1994年10月至2004年10月颅脑创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交通伤是主要致伤原因,占58%,其次是坠落伤,占12%,打击伤占19%,其他原因占11%.结论 安全意识缺乏等是本地区颅脑创伤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李永涛;唐蕾蕾;魏增华;国庆英;赵序元;孙延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血小板反应素1抗血管生成活性片段(TSP-1-2)的纯化与活性初步检测

    目的 为研究抗肿瘤基因工程药物的表达奠定基础.方法 将实验中得到的抗血管新生作用的活性片段TSP-1-2多肽在尿素中溶解并复性,通过离子交换柱纯化后得到纯品.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技术,观察TSP-1-2多肽对鸡胚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结果 绝大部分TSP-1-2多肽溶解于尿素;经过Q-sepherose阴离子交换柱后,得到TSP-1-2多肽纯品,其浓度为2mg/ml;10μg的TSP-1-2多肽对鸡胚绒毛囊膜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效果非常显著,30μg TSP-1-2多肽几乎完全抑制血管生长,抑制程度超过10μg的TSP-1-2多肽.而PBS对照对鸡胚绒毛囊膜血管生成没有抑制作用.结论 经过Q-sepherose阴离子交换柱后,可以将TSP-1-2多肽纯化;TSP-1-2多肽对鸡胚的血管新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顺湖;王晓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35例食管胃吻合术后胃排空障碍原因分析

    临床资料:本组35例胃排空障碍中包括功能性27例,机械性8例.食管胃颈部吻合者的发生率为2.4%(29/1208),胸内吻合为1.3%(6/450).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7例中,男19例,女8例.年龄49~73岁,平均57岁.

    作者:闫春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三种固定矫治技术矫治乳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一种乳前牙反(牙合)早期治疗的良好矫治方法.方法 选取90例上颌正常或稍后缩伴下颌轻度前突或正常的3~5.5岁乳前牙反(牙合)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镍钛Ω弓结合Ⅲ类牵引固定矫治器;上颌前方牵引固定矫治器和Ⅲ类颌间牵引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测量分析矫治前后3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3组病例均在3d至2个月内解除反(牙合)关系并于4个月内完成矫治过程.结论 镍钛Ω弓结合Ⅲ类牵引固定矫治器矫治彻底、适应症广,可明显改善面部美观,是一种良好的乳前牙反(牙合)矫治方法.

    作者:耿海霞;董会燕;郭秀娟;丁俊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选择区域性神经缝合法的解剖依据和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选择区域性神经缝合法的解剖依据.方法 应用选择区域性束组缝合法,对20例27条前臂远端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完全离断进行治疗.结果 随访30个月,总有效率为88%,正中神经优良率为78.56%,尺神经优良率为53.84%.结论 选择区域性神经缝合法治疗神经离断效果满意.

    作者:马爱军;朱建民;刘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文拉法辛与SSRIs治疗抑郁症伴疼痛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文拉法辛与SSRIs治疗伴发疼痛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将126例伴疼痛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治疗组63例(≥150mg/d)和SSRIs治疗组63例[其中氟西汀20例(≥20mg/d),帕罗西汀26例(≥20mg/d)、舍曲林17例(≥50mg/d)],治疗时间6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视觉模拟量表(VA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文拉法辛组有效率80%,SSRIs组为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拉法辛组第6周末HAMD分数下降(15.2±6.1分),SSRIs组下降(14.4±6.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拉法辛组治疗第2、4、6周末VAS、HAMA减分值均明显高于SSR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拉法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SSRIs组发生率45%,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文拉法辛与SSRIs对患者抑郁症状的治疗效果近似,但对疼痛症状和焦虑症状的改善,文拉法辛优于SSRIs,副反应无差异.

    作者:冯俊慧;魏月玲;马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济宁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