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指腹缺损的显微外科再造

赵亮;徐有静;王鑫;王文德;吴德富;赵风林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 修复外科手术, 指损伤, 皮瓣
摘要:目的:总结手指指腹缺损的显微外科再造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根据手指指腹缺损的面积及软组织损伤的部位,对40例62指指腹缺损的创面采用改良指动脉岛状皮瓣、指固有血管神经蒂指背皮瓣、游离趾腹皮瓣进行修复,同时重建患指的感觉.其中机器绞伤19例,挤压伤15例,切割伤6例,均为手指指腹缺损并骨质或肌腱外露;拇指8指,示指19指,中指16指,环指12指,小指7指,皮瓣切取面积1.5 cm×1.5 cm~4.0 cm×2.2 cm,改良指动脉岛状皮瓣38指,指固有血管神经蒂指背皮瓣15指,游离趾腹皮瓣9指.结果:40例62指皮瓣完全成活,4指皮瓣发生血管危象,经换药及手术探查,危象解除.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2年,指腹两点辨别觉5~10 mm,指间关节屈伸自如,外观饱满,质地柔软,弹性好.手功能按TAM法评定,优25指,良30指,可7指.结论:采用改良指动脉岛状皮瓣、指固有血管神经蒂指背皮瓣、游离趾腹皮瓣再造手指指腹是较理想的方法.
中国骨伤杂志相关文献
  • 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旋转手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方法,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望京医院)对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3例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总结如下.

    作者:朱立国;张清;高景华;李金学;罗杰;杨克新;王尚全;于杰;赵国东;张威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146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和内窥镜技术的发展,使后路椎间盘镜系统(MED)逐渐应用于临床.我院自2003年2月引进山东龙冠公司生产的MED后,至2004年4月共选取椎间盘突出患者146例,均采取症状+体征+CT+脊髓造影,四项检查相互吻合,随机进行MED及微创小切口腰椎间盘手术(MTD),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大为;谭儒民;王明丽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低位腹主动脉阻断技术控制骶骨巨大肿瘤手术出血

    骶骨巨大肿瘤手术常常出血量大,难以控制.尤其与周围血管、神经、盆腔脏器粘连等情况下,术中的大出血造成手术视野不清,容易引起误伤、手术时间延长、肿瘤切除不彻底等情况.更有因大出血带来术后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我们应用间歇性低位腹主动脉阻断技术控制骶骨肿瘤手术出血,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何登伟;潘水章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生肌象皮膏治疗指端缺损

    指端损伤后伤口愈合过程与一般伤口愈合过程相同,都经过伤口收缩,肉芽组织增生,表皮再生三个过程,生肌象皮膏为一种棕褐色软膏,主要成分为象皮、龟板、血余、当归等,适用于各种溃烂创面,迅速呈现收敛、生肌、长皮的作用,对伤口愈合的每一个过程都有促进作用,故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使伤口愈合速度加快.我院自2000年5月至2004年8月,采用生肌象皮膏治疗指端缺损20例28指,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中云;贾清海;于飞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人工全髋置换术中拉钩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髂外动静脉及股动静脉与髋臼解剖学与临床的研究,探讨在全髋臼置换术中拉钩在髋放置位置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通过解剖学研究56具成年骨盆标本中髂外动静脉及股动静脉来源及走行、与髋臼的关系进行测量分析;并通过临床观察22例(股骨颈骨折1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在人工全髋置换术(THR)中拉钩放置安全区,经下肢静脉超声多普勒检查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结果:在左侧3-5点间、右侧7-9点、左侧9点、右侧3点使用拉钩用力要适度,牵拉时间过长,会造成臀下血管、股动脉的牵拉过度或时间过长,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通过临床22例THR拉钩放置安全区的观察,无一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仅有2例轻度深静脉血流缓慢、但无明显的症状体征,经过口服活血通络中药后消失.结论:通过解剖学与临床观察研究,确定在THR中拉钩放置位置、深度是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因素.

    作者:史晓林;李春雯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骨创伤合并糖尿病手术时机的探讨

    我院自2000年11月-2003年11月手术治疗骨创伤合并糖尿病患者23例,经过降糖药治疗后均择期实施手术治疗,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高宏;杜学忠;朱式仪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椎管成形术治疗胸段椎管病变36例临床报告

    经棘突、椎板截骨椎管成形术是我科于1995年在总结学习其他椎管成形术的基础上,研究设计的一种全新的椎管成形术.此种方法尽可能多地保留了椎管的解剖结构,是一种接近于解剖性重建的成形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较多地用于腰椎管病变的治疗.现将我院近年来采用此法治疗胸段椎管病变的临床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韩立平;姜建军;渠立振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分析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并发症发生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利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521例,男435例,女86例,平均年龄31岁(16~72岁).骨折按AO分类:A1型57例,A2型66例,A3型96例,B1型62例,B2型99例,B3型75例,C1型33例,C2型21例,C3型12例.结果:所有患者经11~48个月(平均18个月)的随访,优良率为90.2%.共出现并发症154例:血管损伤2例,神经损伤3例,脂肪栓塞综合征11例,术中骨折7例,感染7例,深静脉栓塞4例,锁钉误穿2例,主钉折断5例,锁钉断裂9例,锁钉松脱13例,术后再骨折7例,骨不连17例,异位骨化23例,膝关节粘连41例,骨折畸形愈合3例,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9.6%.结论: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但需防范带锁髓内钉使用中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吴峰;卢绍燊;叶志军;陈希聪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局部应用对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选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银杏叶提取物组和对照组.在双目放大镜下切断两组大鼠右侧坐骨神经,于神经损伤处和周围肌肉间隙内注射药物后立即行缝合术.2周后进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电生理学和组织形态学观测评定.结果:银杏叶提取物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的恢复、神经纤维的生长速度及数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局部应用可有效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早期再生,加快神经再生速度与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武震;刘晓化;李魁章;曲建波;马龙;王海亮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以及解除神经根受压的MRM分析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及MRI、MRM变化,为手法治疗解除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受压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并进一步探讨手法治疗机制.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其中男53例,女27例;年龄25~58岁,平均41岁.随机分为2组,手法治疗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0.5岁;药物治疗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1.5岁.两组间性别、年龄及所患病情均无统计学差异.分别进行手法及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疗效、MRI及MRM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手法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P<0.01).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RI突出髓核无明显变化.③MRM显示手法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患者神经根鞘袖的改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手法治愈患者神经根鞘袖外观由明显受压恢复到基本正常.结论:MRM为手法治疗彻底解除神经根受压提供了客观的影像学依据.手法治疗前后MRI未见突出髓核还纳,应从手法治疗改变脊柱、椎间盘、突出髓核生物力学特性出发,进一步研究其获效机制.

    作者:冯宇;杨殊杰;高燕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跟腱挛缩的微创治疗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踝关节牵伸器微创治疗跟腱挛缩的方法与疗效.方法:用Ilizarov踝关节牵伸器治疗跟腱挛缩9例,手术时先将预先组装好的踝关节牵伸器套在小腿与足部,牵伸器的铰链式关节对准踝关节的关节间隙,在小腿和足部各穿2组克氏针与牵伸器的钢环固定.术后4 d开始调整牵伸杆,直至踝关节达到中立位,并在此位置维持4周.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踝关节平均保持在跖屈3°位置,较术前平均改善39°,踝关节活动范围平均26°,比术前平均进步11°.无严重并发症,行走功能明显改善.结论:Ilizarov踝关节牵伸器微创治疗跟腱挛缩,能够避免一次性跟腱延长术可能出现的踝关节后部跟腱外的皮肤缺损.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作者:张群;王岩;梁雨田;郭义柱;崔庚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家族性石骨症骨折1例

    患者,女,20岁,2003年12月15日因行走时不慎摔倒致左股部外伤伴疼痛、活动受限入院.经X线检查诊断为:①左股骨转子下病理性骨折;②右髂骨翼骨折;③石骨症.

    作者:丁凤亚;郁传江;吕克同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足底内侧岛状皮瓣逆行移植的技术改进

    足底内侧岛状皮瓣常用于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我们对该皮瓣的切除方法进行了改良,有效延长了血管蒂,并逆行移植前足损伤1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改进方法作一介绍.

    作者:王波;盛桂芝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手法与针刺治疗不安腿综合征

    我院近年来采用针刺与手法治疗不安腿综合征4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1例均为门诊病例,男16例,女25例;年龄22~70岁,平均44.3岁;双侧发病(症状多以一侧为重)30例,单侧发病11例;病程2周~5年.症状:自述下肢以小腿为主难以表述的不适感,如酸、胀、痒、麻、针刺、灼热、蚁行、虫爬样感觉等,部分患者可出现臀部及大腿牵扯样感觉.活动时症状减轻,休息后加重,以入睡前或夜间为甚.

    作者:赵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胫骨平台骨折45例治疗体会

    2001年3月-2004年5月,我院采用胫骨外侧支持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5例,疗效可靠,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耘;苏攀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套筒鹅头钉钢板临床应用

    自2000年以来采用套筒鹅头钉钢板治疗髋部骨折32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8~82岁,平均51岁.受伤原因:交通伤18例,坠落伤8例,滑倒摔伤6例.粗隆间骨折22例,其中内翻型15例,外翻型7例;粗隆下骨折10例.其中18例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受伤至就诊时间为30 min~5 d,入院后先行胫骨结节骨牵引,并治疗合并症,牵引2~7 d后手术.

    作者:郭建君;韩兴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慢速注药重比重腰麻在骨科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腰麻是下肢手术中常用麻醉方法,我们将两种不同注药速度的腰麻在下肢手术中进行对照观察,现将其麻醉效果和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支满霞;李兵;侯进才;郑天源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以学术论坛搭台促进中医药学术全面发展中国中医研究院建院50周年系列活动即将出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骨宝液在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中抑制骨转换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骨宝液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中抑制骨转换作用.方法:60只大鼠去卵巢诱导骨质疏松症,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尼尔雌醇组、骨宝液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以0.9%生理盐水每天10 ml/kg,尼尔雌醇组以尼尔雌醇每2周1 mg/kg,其他三组每天分别以骨宝液5、10、15 ml/kg的剂量灌胃给药3个月后,以比色法测定其血清钙(s-Ca)、骨碱性磷酸酶(b-AKP)和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P)的活性,竞争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骨钙素(s-BGP)的含量;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股骨及腰椎的骨密度;三点弯曲试验法测定骨生物力学;扫描电镜进行骨小梁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骨宝液组与其他组比较,s-TRAP水平降低,腰椎骨密度增加,股骨抗弯抗拉能力改善,骨小梁形态改善,骨小梁平均宽度(MTT)与骨小梁面积百分比(TS%)显著增加.结论:骨宝液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骨转换有关.

    作者:张兆华;陈志维;陈逊文;罗汉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关节镜术加益气补肾行血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加内服益气补肾行血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和对关节液、血清中IL-1、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O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采用关节镜手术配合内服益气补肾行血汤4个疗程(7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纯采用关节镜手术,然后观察术后1个月的临床疗效和随访1年的复发情况,并检测术前和术后1个月血清与关节液中的IL-1、IL-6的含量.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关节液、血清中IL-1、IL-6含量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率7.9%,对照组复发率30.3%.结论:中药内服配合关节镜手术治疗OA近期疗效满意,能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

    作者:贺宪;高凌光;魏春山;陈孝银;王德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杂志

主管:中国果树

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