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昊;刘益成;王静;季倩倩
认为大数据与中医药学信息特征具有高度相似性,包括全体数据与整体观念、混杂性与模糊性、相关性与关系论。而且,大数据预测与中医治未病理论一脉相承。
作者:吴俊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酒性热质寒,决定了酒伤发病规律为热者愈热,寒者愈寒,对于阴虚体质的人而言,饮酒过量易循经走表,可致五脏气逆,甚至扰乱神明;对于阳虚体质的人而言,则会生湿伤脾而病虚寒,重者则使五脏阳气衰竭,发为阳脱证。因此,饮酒当以和为度,纵饮伤身,百害无益。
作者:吴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疣状胃炎多因正虚,邪气入侵成“浊毒”灼伤胃络所致,现代技术电子内镜可较直观地观察胃黏膜表现及病变,以拓宽中医望诊的内容,提高辨证的准确率。
作者:王德媛;曹志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两种常用测定罗勒多糖的方法进行优化研究。方法:采用多功能酶标仪,考察比较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工艺条件。结果:苯酚-硫酸法测得罗勒多糖含量为8.04%,蒽酮-硫酸法测得罗勒多糖含量为7.99%。苯酚-硫酸法测得多糖含量为67.22%。结论:苯酚-硫酸法测定罗勒多糖含量操作简便,稳定可靠。
作者:孙林芳;冯兵;朱亚珍;贺嵩敏;郑广娟;吴燕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通过查阅近10年的现代文献,对中药抗病毒直接抑制作用和间接抑制作用两方面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作者:高荣;闫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对影响丹参药材质量的主要因素(种质、产地、栽培措施、环境、生长发育、采收加工)及其人工调控措施进行了系统概括,以期为稳定和提高丹参药材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尉广飞;李翠;李佳;张永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与奥氮平联合治疗中老年肾阴虚型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老年肾阴虚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心理疏导及舍曲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与奥氮平联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血浆C反应蛋白(CRP)、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管紧张素II(AngII)水平及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浆CRP、SOD、AngII水平、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浆CRP、AngII水平、HAMA评分及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浆SOD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与奥氮平联合治疗中老年肾阴虚型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理想。
作者:张敏;宋开兰;庞月玖;任爱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咳嗽的证候特点。方法:选取血清MP-IgM测定阳性的呼吸道感染患儿300例进行证候特征归纳分析。结果:风热犯肺证占35.00%,燥邪伤肺证占30.33%,痰热壅肺证占13.34%,肝火犯肺证占5.67%,风寒袭肺证占5.33%、痰湿蕴肺证占4.33%,肺阴亏虚证占3.67%,肺气亏虚证占3.33%。结论:小儿MP感染所致的咳嗽常见证型为风热犯肺证和燥邪伤肺,其次为痰热壅肺证、肝火犯肺证、风寒袭肺证、痰湿蕴肺证,肺阴亏虚证、肺气亏虚证则较为少见。
作者:尹蔚萍;夏杰;杨若俊;苏艳;何平;唐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泰山白首乌提取物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将72只老龄小鼠随机分为6组,泰山白首乌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及白首乌醇提液组、维生素E(VE)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另取12只青年小鼠为正常对照组。提液组以0.3 mL提取物灌胃,空白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VE阳性对照组以VE水溶液100 mg/kg灌胃。连续灌胃6周后,测定小鼠血清端粒酶(TE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组自然衰老小鼠血清中TEL(除泰山白首乌水提液低剂量组外)、SOD、GSH-PX 活性均有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MDA含量(除泰山白首乌水提液低剂量组外)显著降低(P<0.01)。结论:泰山白首乌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以减轻氧化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从而达到延缓机体衰老的作用。
作者:宋祥云;徐凯勇;李自发;徐凌川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纳米雄黄对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转移恶性行为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MCF-7细胞,不同浓度纳米雄黄溶液干预,并设立对照组,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迁移、侵袭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迁移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阿霉素组比较,各纳米雄黄组迁移值均大于阿霉素组(P<0.05或P<0.01);且随纳米雄黄浓度升高,迁移值减小。纳米雄黄低、中、高剂量组及阿霉素组的侵袭抑制率分别为9.36%、19.93%、25.02%、38.44%。结论:纳米雄黄可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侵袭,具有抗乳腺癌转移作用。
作者:李秀荣;李慧杰;许艳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通过分析外湿入侵、水液失调、内生湿邪等因素与小儿肺炎的关系,论述了湿邪与小儿肺炎的相关性,认为在肺炎的治疗过程中要合理应用祛湿方药,并通过相关文献论证祛湿法在小儿肺炎治疗上的可行性,为小儿肺炎的中医治疗开拓了思路。
作者:李瑞星;李燕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结合高分辨率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对正天丸组和模型组大鼠尿样进行代谢谱检测。原始数据采用Micromass Markerlynx用归一化的方法进行处理,输出后利用SIMCA-P+软件进行多维统计分析,通过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模式识别。结果:正天丸组与模型组样本点完全分离,且各组内样品点分别具有一定的聚类作用。结论:建立了基于大鼠尿液的UPLC-Q-TOF/MS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初步认为调节5-羟吲哚乙酸(5-HIAA)和棕榈酰乙醇胺(PEA)含量水平是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的可能代谢机制。
作者:李慧;吴艳华;陈宝田;刘莉;刘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张珍玉教授临床强调脾胃的重要作用,认为脾胃受损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内因,主张不论外感、内伤疾病均不可忽视脾胃,在治疗疾病时配伍护中健脾之品,可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作者:于婉晨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中药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纯化疗组(对照组)20例,采用替吉奥单药口服化疗,治疗组20例采用益气养阴中药联合化疗治疗,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等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近期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中药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疗效理想。
作者:胡翔燕;关徐涛;高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八味舒脉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药味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制剂中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可鉴别出制剂中的丹参、当归、川牛膝,鉴别特征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黄芪甲苷在0.2128~1.70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RSD 1.7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准确,能较好地控制八味舒脉胶囊的质量。
作者:耿子凯;吕婧;林桂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小鼠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方法:取60只小鼠随机分空白组、病毒组、双黄连组、小儿双金大、中、小剂量组,给予接种RSV病毒,除空白组、病毒组外,其他各组以相应药物及剂量灌胃,连续5 d,分离小鼠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LSA)检测方法,比较各组小鼠血清中主要促炎因子和炎症抑制因子变化情况。结果:小儿双金组与病毒组比较,小鼠血清中炎症抑制因子IL-2、干扰素-γ(IFN-γ)含量明显增高(P<0.01);炎症促进因子TNF-α显著减少(P<0.01)。结论: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可以明显增加抗炎因子IL-2、IFN-γ的含量,降低促炎因子TNF-α含量,提高抗病毒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减轻病毒对机体的损伤。
作者:吕旭潇;崔清华;何军;侯林;郝信东;田景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患者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改变与气血辨证的内在关系。方法:108例患者采用气血辨证分为气虚血瘀组55例,气滞血瘀组53例,正常对照组50例为自愿体检者,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浆TXB2、6-K-PGF1α水平。结果:CRVO患者血浆TXB2、6-K-PGF1α水平及T/K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气虚血瘀组与气滞血瘀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瘀血为CRVO患者致盲的首要因素,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
作者:任大元;荣亮;卢丙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湿温弥漫三焦证之慢性肾衰竭,脾肾衰败,气化不利,湿浊瘀血壅塞三焦是其基本病机,脾肾亏虚是诸脏虚损的核心,湿浊瘀血是病情演变的重要病理因素。遵吴鞠通宣清导浊法,常选用宣清导浊汤以救急。
作者:李一北;刘利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大鼠灌服芎汤活血有效部位后,有效成分阿魏酸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规律。方法:大鼠灌服活血有效部位后,采集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血样,采用HPLC法测定血样中阿魏酸的血药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建立药物代谢曲线。结果:阿魏酸在0.6132~81.76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均大于86%,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3%,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37.8400±8.4090)min、Cmax(59.4200±17.9400)μg·mL-1、AUC0-t(4815.7100±57.3400)μg·mL-1·min-1。结论:本试验建立了芎汤活血有效部位中有效成分阿魏酸在大鼠血浆中的HPLC测定方法,可用于大鼠血浆中阿魏酸血药浓度的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作者:王孝霞;郭小藤;容蓉;杨勇;赵睁睁;曹洪杰;蒋海强;巩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认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病机为余毒郁滞经络,气血凝涩,不通则痛;或热毒伤阴,气血虚弱,经脉失养,不荣则痛。临床以毒瘀互结多见,治疗以清热解毒配合活血化瘀为主。
作者:耿琦;崔晨;胡琪祥;李威;吴雨;李敬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