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80例临床观察

陈利阳;汪百福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小儿, 中西医结合,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45例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儿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80例和西医常规疗法对照组65例,治疗7d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住院时间和病程上明显缩短(P<0.01),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也明显缩短(P<0.01),但腹部症状开始缓解和完全缓解时间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比单纯西医治疗恢复时间更快,临床疗效更好.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试论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发展趋势

    通过回顾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相关文献,提出中药四性理论研究进一步的发展趋势:一要确立科学的研究思路;二要提出理论假说,并对理论假说进行证实与证伪;三要搭建高水平的多学科融合平台;四要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五要文献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相结合.

    作者:崔利锐;王鹏;欧阳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涤痰活血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失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涤痰活血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失语的疗效.方法:将56例中风恢复期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及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涤痰活血汤结合针刺治疗,连续4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9.29%,对照组64.29%,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涤痰活血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失语疗效肯定.

    作者:刘海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益气养阴化瘀利水法配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化瘀利水法配合首始剂量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泼尼松,首次剂量每天1 mg/kg,大剂量每天不超过60 mg,晨8时顿服,持续8~12周后正规减量,并给予必要的对症处理,治疗组同时加服益气养阴化瘀利水中药,疗程8~12周.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瘀利水法能显著提高激素对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减少其复发,并能对抗激素的不良反应.

    作者:茅燕萍;胡顺金;张超群;刘家生;王亿平;方琦;程皖;唐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内毒致病治法探析

    认为内毒形成机制为人体气机失司,蓄积内毒;脏腑积热,蕴结内毒;饮食偏嗜,久而中毒;痰瘀毒滞,发为痼疾.根据内毒致病的临床特点,提出了清热解毒、清热排毒、通腑解毒、利湿解毒、益气解毒等治法.

    作者:李嘉庆;宋绍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白术挥发油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确定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术挥发油的佳工艺并研究其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挥发油化学成分.结果:以得油率为指标,结合经济省时的原则评价其佳工艺为浸泡时间1h,蒸馏时间5h,加水量5倍,得油率为4.23‰.GC-MS分析所得挥发油,共分离出47个成分,鉴定了其中32个成分.结论:本实验优化了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并通过GC-MS分析了所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白术挥发油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参考.

    作者:黄小千;牟洁;朱莹;贺嵩敏;冯兵;李秀丽;郑广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肝郁证大鼠外侧膝状体NMDAR1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分析肝郁证大鼠外侧膝状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型1(NMDAR1)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视路疾病肝郁证的微观机制.方法: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法(CUMS)建立肝郁证大鼠模型,利用体质量测量、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实验评价模型造模成功后,运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实验大鼠外侧膝状体中NMDAR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郁证模型组大鼠外侧膝状体中NMDAR1基因表达面积、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肝郁是导致外侧膝状体损伤的重要因素,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过度激活NMDAR1受体,介导细胞兴奋性毒性作用来实现的,这为从肝论治视路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苏娜娜;郭承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栝楼本草学考证

    通过研究古代文献,对栝楼的名称演化、植物来源、产地、采收炮制、药性、功效主治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本草学考证,并与近现代中药书籍相关记载进行比较,为栝楼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资料.

    作者:张秀云;周凤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对近年中药对乳腺癌MCF-7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研究表明中药可以通过调控细胞周期、促进凋亡、抑制肿瘤转移及逆转耐药等,对乳腺癌MCF-7细胞起到相应的作用.但目前研究主要以中药单体及提取物有效成分的体外实验为主,缺少临床大样本及复方的研究,无法体现中医药多靶点、辨证论治的特色.参考文献27篇.

    作者:谢磊;林胜友;胡园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火热灼脉是吸烟导致人迎脉积的病机关键

    将107例人迎脉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分为两组,吸烟组54例,非吸烟组53例,分别比较两组在年龄、性别、火热症状积分方面的差异;基于吸烟的致病机制,分析吸烟导致人迎脉积的病机.研究发现,烟雾火热之气循经脉上行,灼于足阳明人迎脉,损伤脉络,形成虚处留邪的发病基础.烟雾之火热灼伤人迎脉,导致痰浊瘀血凝滞,形成人迎脉积,成为火热致中的病理基础.由此,提出火热灼脉是吸烟导致人迎脉积的病机关键.

    作者:丁元庆;陈哲;张安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8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45例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儿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80例和西医常规疗法对照组65例,治疗7d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住院时间和病程上明显缩短(P<0.01),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也明显缩短(P<0.01),但腹部症状开始缓解和完全缓解时间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急性胰腺炎比单纯西医治疗恢复时间更快,临床疗效更好.

    作者:陈利阳;汪百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茶藨子叶状层菌发酵菌丝营养成分分析

    目的:研究茶藨子叶状层菌发酵菌丝的营养成分.方法:以国家膳食营养素检测标准为依据,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多种方法,对茶藨子叶状层菌发酵菌丝进行了全成分分析检测.结果:茶藨子叶状层菌发酵菌丝蛋白质含量高达35.2%,脂肪含量7.2%,碳水化合物含量48.7%,膳食纤维含量19.9%,维生素B2含量0.014 mg/g,含有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和赖氨酸等17种氨基酸,总量为33.2%,并含有Zn、Fe、Mg、K、Ca等多种矿质元素.结论:茶藨子叶状层菌发酵菌丝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作者:邹昀员;卢连华;李凤华;徐凌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凝胶膏剂复合型基质的优选研究

    目的:优选凝胶膏剂的复合型基质,建立基于复合型基质的复配工艺专有技术.方法:以乳康凝胶膏剂、痹舒凝胶膏剂、骨平凝胶膏剂、复方蟾酥镇痛凝胶膏剂、蟾酥凝胶膏剂为模型药物,以膏体均匀性、皮肤追随性、涂布性、剥离强度、反复揭扯性能、膏体稳定性为指标,考察了不同种类及不同比例基质对膏体质量的影响.结果:保湿剂∶水∶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为(30~40)∶(20~ 45)∶ (4~ 6)∶(1~3.5)可作为凝胶膏剂基质的基本配比.结论:所确定基质基本配比和基质分析可为凝胶膏剂复合型通用基质的建立提供依据.

    作者:盛华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庞德湘治疗大肠癌组方原则浅析

    庞德湘治疗大肠癌重视脾胃功能,以健脾和胃、活血化瘀祛湿为立方原则,同时注重调畅情志,配合疏肝理气药及按归经用药,慎用攻伐及贵重稀缺药物.对大肠癌常见并发症腹泻与便秘的治疗注重四诊合参,祛邪扶正并举.

    作者:刘军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进展

    对近5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古方或专方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外治法、针灸推拿等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19篇.

    作者:姜淑蓉;杨江成;李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用药规律临床文献分析

    目的: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的临床文献类型,总结该病中药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重庆维普数据库中1999~2011年关于亚甲炎的文献,并进行分类选取中医治疗文献,录入复方药物组成,建立数据库,统计占方比率和占药比率,总结用药规律.结果:所得亚甲炎文献共计529篇,其中误诊文献397篇,易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甲亢、桥本甲状腺炎、心肌炎等疾病.录入中药复方治疗亚甲炎文献99篇,其中含中药复方144首,药物185味,共计1 652频次.常用中药30味,以柴胡、甘草、连翘、夏枯草、黄芩较多;清热药为第一位占36.86%,多为清热解毒药物;归属十二经总计461频次,肝经为第一位占21,04%.中药复方治疗本病的总体治愈率高于单纯西医治疗,复发率低于单纯西医治疗.结论:中药治疗亚甲炎可以减少服用激素所致不良反应,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应作为临床重要疗法.

    作者:史宏博;王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四物汤及活性单体对血虚证小鼠骨髓细胞NF-κB和TGF-β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四物汤及其活性单体芍药苷和川芎嗪对辐射致血虚证小鼠骨髓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和比较其补血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5 Gy 60Coγ射线全身1次照射,制备血虚证小鼠模型;反向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骨髓细胞NF-κB和TGF-β1 mRNA水平.结果:四物汤显著上调血虚证小鼠骨髓细胞NF-κB mRNA,下调TGF-β1 mRNA;芍药苷和川芎嗪显著上调血虚证小鼠骨髓细胞NF-κB mRNA,但对TGF-β1 mRNA无显著影响.结论:四物汤及活性单体对骨髓细胞NF-κB基因表达的调节和四物汤对TGF-β1基因表达的调节可能是其补血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郭平;王升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滋补肝肾复方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脑组织ROCK2的调控作用

    目的:观察滋补肝肾复方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Rho激酶2(ROCK2)的影响,探讨其促进神经再生的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假手术组(5只)、模型组(10只)和药物组(10只),用改良的Longa E Z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阻塞(MCA0)大鼠模型,药物组灌胃滋补肝肾复方水溶液,余各组分别灌胃同剂量的蒸馏水.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模型大鼠梗死周边区脑组织ROCK2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显示,药物组大鼠脑组织中ROCK2表达明显减少,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滋补肝肾复方可抑制脑梗死后ROCK2的表达,从而促进神经再生.

    作者:胡怀强;周永红;王树才;曹秉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医理论与量子理论思维方式的相容性和可转化性探讨

    通过分析比较中医理论和量子理论思维方式的渊源、思维方法、思维过程等,提示中医理论和量子理论的思维工具具有较强的相容性,都蕴含着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取象思维、经验思维、直觉、灵感思维等.中医理论和量子理论的思维过程具有平行性,中医理论的思维过程基于实践经验,主要通过取象思维、经验思维,达到辩证思维,揭示人体甚至整个宇宙的物质关系及其规律.量子理论的思维过程是基于实验研究对象,主要通过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经验思维、灵感思维达到系统思维,揭示微观世界的物质本质和运动规律.中医理论与量子理论的研究范围趋同,量子理论的思维方式比中医理论的思维方式更具先进性,用量子理论转化中医理论可行而且必要.

    作者:韩金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收集近十余年原发性痛经中西医研究的文献资料,从病因病机、针灸治疗及现代医学对本病发病及疗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参考文献27篇.

    作者:申松希;张玲;沈小雨;杨佳敏;罗丽;李晓泓;张露芬;朱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广州社区老年居民中医体质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老年居民中医体质分布的情况.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标准对1 657例广州市荔湾区华林街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广州市老年居民偏颇体质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平和质(P<0.05),9种体质类型中,男女呈现不同的分布状况.男女偏颇体质中,占前两位的皆为气虚质和阳虚质.痰湿质和湿热质比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阴虚质和血瘀质比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气虚质和阳虚质,女性阳虚质和血瘀质所占比例逐渐升高.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居民平和体质逐渐减少,偏颇体质逐渐增多.老年人身体功能衰退情况复杂,表现为偏颇体质的兼夹性.

    作者:郑晓辉;简振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