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伴月骨周围不稳定的舟骨骨折

熊革;中村蓼吾

关键词:骨折, 腕骨, 韧带, 关节镜检查, 月骨周围不稳定
摘要:目的探讨日本名古屋地区伴月骨周围不稳定舟骨骨折的发生率、相关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1例经腕关节镜检查确认系伴月骨周围韧带损伤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舟骨骨折中,合并舟月或月三角韧带损伤的发生率为20.4%,其韧带损伤与左腕受伤显著相关,63.6%合并近排腕骨背伸不稳定(dorsal intercalated segment instability,DISI),仅有1例可见明显的舟月分离.通过对应治疗,其疗效与单纯舟骨骨折相比无明显差别.结论伴月骨周围不稳定的舟骨骨折并不罕见,腕关节镜检查可提高其检出率,积极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中华手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残指翻转皮瓣在手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外伤所致手掌、背侧皮肤的大面积缺损,除造成深部组织外露外,如处理不当可导致大面积的瘢痕,影响远端手指的功能.1995 ~ 2001年,我们采用残指翻转皮瓣二期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作者:钟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部分腕关节韧带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

    目的了解部分腕关节韧带生物力学的特性.方法成人新鲜腕关节标本16侧,在SWD-10型材料实验机上,以5 mm/min的定速率拉伸部分腕关节韧带直至韧带断裂,测定断裂时韧带承受的大拉伸力和刚度.结果 8侧桡尺骨远端与腕关节连接的韧带中,以尺月韧带的大拉伸力和刚度大,达[(219.2 ± 55.4)N,和(65.5 ± 19.6)N/mm2, ± s,下同].尺三角韧带和尺侧囊结构的大拉伸力和刚度小,为(54.0 ± 25.5)N、(17.8 ± 6.0)N/mm2,和(58.7 ± 17.6)N、(13.4 ± 4.7)N/mm2.另8侧中,舟月骨间韧带的大拉伸力和刚度较大(286.1 ± 90.8)N、(95.5 ± 40.0)N/mm2,而月三角骨间韧带则更大(375.3 ± 52.6)N、(179.0 ± 39.0)N/mm2.结论近排腕骨间韧带的大拉伸力和刚度较桡尺骨远端与腕骨连接的韧带大,其中月三角骨间韧带的大拉伸力和刚度较舟月骨间韧带大.桡尺骨远端与腕骨连接的韧带中,尺月韧带的大拉伸力和刚度大.

    作者:徐永清;钟世镇;赵卫东;徐达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浅静脉干不同处理方法对远端带蒂皮瓣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浅静脉干用不同处理方法后对远端带蒂皮瓣的影响.方法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成远端带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筋膜蒂的岛状皮瓣动物模型.按手术先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皮瓣.第1组在蒂部保留小隐静脉干(流入);第2组在蒂部远端1 cm将小隐静脉干结扎(阻断);第3组在近端重新吻合小隐静脉干(流出);第4组仅在皮瓣表面切开(渗出).结果第1、4组的小隐静脉压力较第2组显著增高,且超过毛细血管动脉压.皮瓣存活率第3组(94.5%)与第1组(22.7%),第2组(55.5%)和第4组(24.0%)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t = 8.77、10.27、P < 0.001).第2组较第1、4组皮瓣的存活率明显要高(t = 3.70、2.82,P < 0.01).结论在近端重建浅静脉流出通道或在远端阻断浅静脉血流灌入,均能显著提高远端蒂皮瓣的存活率.

    作者:张世民;顾玉东;李继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腕背部外伤致骨间后神经卡压一例

    患者男,33岁.2001年3月因工作不慎被铁屑割伤左腕背部,在外院作清创缝合术后2个月,患者自觉左腕劳累后酸痛不适,并向近端放射,伴头痛头晕,有时恶心.经外院局部理疗后患肢症状减轻,但头痛头晕无缓解,且逐渐加重,影响工作及正常生活.于2001年11月来我院就诊.局部检查:左腕背桡侧约3 cm横行伤口瘢痕.按压瘢痕处、或左腕在掌屈位1 min 后,患者诉头痛头晕,伴恶心,需卧床休息后才能缓解;各手指感觉、运动均正常.诊断:骨间后神经终末支卡压征.

    作者:马洪光;田培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指尖离断血运重建的方式

    1990年1月~2001年12月, 我们以不同的血运重建方式对352例401指施行了指尖离断再植术,成功率达95%.选择指尖离断的血运重建方式主要是根据指尖离断时的受伤机制和血管受损的程度.

    作者:潘希贵;田万成;卢全中;管同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楔形植骨治疗伴近排腕骨背伸不稳定的舟骨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楔形植骨法治疗伴近排腕骨背伸不稳定(dorsal intercalated segment instability,DISI)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地研究了26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0.2个月,重点分析了术后疗效.结果骨折愈合率为100%,愈合时间为[( 6.1 ± 3.4)个月, ± s,下同].术后患腕关节活动范围较术前无明显差别,但握力、腕关节疼痛和DISI均有明显改善;未见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结论楔形植骨不仅能帮助舟骨愈合,而且可较好地矫正舟骨本身的掌屈畸形和DISI,保持舟月骨相互关系的动态平衡,方法简单,疗效可靠.

    作者:熊革;中村蓼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特殊检查在复拇指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复拇指畸形特殊检查的诊断评价.方法为14例复拇指畸形术前摄X线平片、血管造影及超声检查,以对复拇指畸形的骨畸形、动力畸形及血液循环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并结合术中的病变对照比较.治疗则采取截骨、重建肌腱附着点及保留主干血管等方法矫正畸形.结果术中发现骨畸形13例,主干拇指肌腱附着点异常或缺如者14例,血循环由主干血管供应者11例.结论血管造影及超声检查是综合评价特殊复拇指畸形的重要方法,有利于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和预防术后继发拇指畸形的发生.

    作者:于亚东;洪光祥;邵新中;张克亮;龚志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急性腕管综合征五例报告

    腕部外伤后正中神经急性受压并不少见,但临床上常容易被疏忽,以至失去佳手术时机,造成不良后果.本院曾收治5例,疗效不佳.

    作者:雷文涛;杨宝根;沈进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大鼠肌细胞生成素基因的克隆

    目的设计特异引物克隆大鼠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的cDNA.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合成myogenin cDNA;经提纯后,连接到克隆载体pGEM-T,形成重组的克隆载体pGEMT-myogenin. pGEMT-myogenin转化大肠杆菌Ecoli.DH5α内扩增;提取、纯化的pGEMT-myogenin, 经酶切、PCR鉴定及DNA测序,来判断所克隆myogenin cDNA的正确性.结果 RT-PCR产物经凝胶电泳鉴定,含有大小正确的DNA 片段;提取、纯化的pGEMT-myogenin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CR鉴定,含有大小正确的DNA片段,且该片段含有所设计的酶切位点.DNA测序结果证实所克隆的myogenin cDNA序列正确.结论该研究成功地克隆了myogenin cDNA.

    作者:姜浩;徐建光;刘靖波;顾玉东;李继峰;胡韶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手指指腹缺损的修复

    目的研究用手指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手指掌侧推进皮瓣,指侧方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指侧方逆行岛状皮瓣、指背侧皮瓣修复指腹缺损78例.创面面积为1.0 cm × 1.0 cm ~ 3.0 cm × 5.0 cm.结果 78例的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1 ~ 3年,指腹外形满意,感觉恢复良好.结论应用手指皮瓣修复指腹缺损,手术简单、效果好、供区影响小,是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王利;朱小弟;李文庆;王文胜;宫云霞;陈传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皮瓣

    目的介绍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及覆盖裸骨的疗效.方法应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血管蒂的中节指背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5例.结果术后皮瓣全部存活,外形满意.结论该术式是目前临床上以纤细血管分支命名的血管蒂皮瓣之一,可避免损伤指固有血管,手术简便.

    作者:胡鸿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手指离体复合组织块再植

    目的探讨手指离体复合组织块的再植方法.方法对9例手指离体复合组织块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及动静脉桥接方法原位再植.结果 9例手指离体复合组织块全部存活.术后随访1年,9例手指长度同健侧相对指、外形满意,手指功能平均值比术前增加30%.结论手指离体复合组织块内含有指固有动脉者宜用常规再植方法,组织块内指固有动脉缺损者宜用动静脉桥接方法再植.

    作者:曾剑文;边子虎;黄大江;谢建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足母)甲瓣并残指骨架择期再造拇指

    1990年10月~ 1997年10月,我院为42例拇指缺失者采用吻合血管的(足母)甲瓣加残指骨支架再造拇指,取得了38例完全存活的疗效.

    作者:王林;虞立;王中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神经轴突延长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体外延长人类神经轴突的方法,寻找合适的支持周围神经移植的基质材料.方法将人胚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im,DRG)神经元细胞种在胶原膜支架上,用自制的神经轴突延长装置对其延长至10 cm以上.观察神经元细胞及轴突的生长情况,测定轴突延长后轴膜的渗透性.结果人胚神经元细胞经过延长后可保持其正常形态及维持轴膜的功能.结论该模型的建立为研究延长神经轴突构建人工神经提供了依据.

    作者:程飚;Douglas H.Smith;陈峥嵘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伴月骨周围不稳定的舟骨骨折

    目的探讨日本名古屋地区伴月骨周围不稳定舟骨骨折的发生率、相关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1例经腕关节镜检查确认系伴月骨周围韧带损伤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舟骨骨折中,合并舟月或月三角韧带损伤的发生率为20.4%,其韧带损伤与左腕受伤显著相关,63.6%合并近排腕骨背伸不稳定(dorsal intercalated segment instability,DISI),仅有1例可见明显的舟月分离.通过对应治疗,其疗效与单纯舟骨骨折相比无明显差别.结论伴月骨周围不稳定的舟骨骨折并不罕见,腕关节镜检查可提高其检出率,积极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熊革;中村蓼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党参、丹参、黄芪、生地等单味中药及复方神肌再生冲剂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 大鼠108只,按手术先后随机分成党参、丹参、黄芪、生地、复方神肌再生冲剂和对照组6组,每组18只.按取材时间分为术后2、4、8周3个时间组(每组6只).显露大鼠右侧坐骨神经,于坐骨结节远端0.8 cm处造成坐骨神经挤压伤.根据分组,术后每天给予不同的中药灌胃,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术后不同时间取紧邻挤压伤部位的远端坐骨神经干,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的方法研究神经组织中NGF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术后4、8周组,丹参和复方神肌再生冲剂组,坐骨神经组织中的NGF蛋白高表达.结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用中药丹参和复方神肌再生冲剂治疗,可促进坐骨神经组织NGF蛋白表达.

    作者:尹宗生;顾玉东;顾映红;朱腾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小鱼际皮瓣修复指腹瘢痕挛缩

    手指瘢痕的修复方法较多.如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足趾游离皮瓣、全厚皮片游离移植,远位或邻指带蒂皮瓣及邻指岛状皮瓣等.1997 ~ 2001年,我们用小鱼际皮瓣修复指腹瘢痕挛缩11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亮;丁晟;宋建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手术松解加液体石蜡涂抹联合应用预防肌腱粘连

    肌腱缝合后粘连是影响术后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1994年~ 2002年3月,我们在手术松解肌腱粘连后,用液体石蜡涂抹肌腱,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洪建明;崔卓航;吴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老年指甲旁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介绍改进老年指甲旁滑液囊肿手术方法后其疗效明显提高.方法对17例手指指甲旁囊肿患者,将远侧指间关节处的甲旁滑囊连同皮肤彻底切除,采用中厚皮片一期游离植皮将创面完全覆盖,以免术后复发.结果 17例患指伤口全部Ⅰ期愈合.术后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病例.结论老年指甲旁滑液囊肿因手术切除不彻底或创面破溃等常导致复发.该术式将囊肿连同皮肤完全切除,行游离植皮术后创面无破溃或复发.

    作者:路奎元;纪泉;文良元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手部屈肌腱损伤的早期显微外科修复

    在屈肌腱损伤修复中,保证肌腱表面的光滑是减少术后肌腱粘连,加速屈肌腱功能恢复的因素之一.为提高屈肌腱损伤后的修复质量,1999年7月~ 2001年7月,我科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屈肌腱107例379条, 术后早期行主动功能练习并辅助应用CPM机作被动功能锻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杜冬;庄永青;傅小宽;童静;杨怿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