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大成立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

关键词:北大, 疾病基因
摘要: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方剂药动学研究策略

    提出了证治药动学(PK)思路。在9年验证该假说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基础上,指出了优先而长期进行方剂药动学(PK)研究的依据、理由、基础、目的及其意义。

    作者:任平;黄熙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医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概况

    参考近十年来的有关文献,从病因病机、临床防治及实验研究方面对中医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现状进行了综述。

    作者:刘文琼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益气养阴方对白血病小鼠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益气养阴方浓缩液给L7212白血病小鼠灌胃7d,处死后取新鲜肝脏做切片,应用免疫组化法测肝血窦中白细胞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益气养阴方组P5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

    作者:孙静;张栋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伤寒论》变法思维述略

    变法思维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文中举《伤寒论》胀满、痛证、烦躁、消渴、下利等六个证候为例,阐发中医变法思维在辨证论治中的具体运用及其特点。

    作者:姜建国;倪方利;兰少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升降散抗流感病毒实验研究

    设计了升降散水煎剂对流感病毒感染鸡胚、小鼠治疗作用实验,升降散抗流感病毒感染小鼠配伍及剂量的正交实验,结合动物免疫指标的检测,研究了温疫名方升降散对流感病毒的治疗作用及升降散的配伍剂量搭配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升降散水煎剂抗流感病毒效果优于病毒唑,其差异具有显著性;升降散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表明,升降散水煎液组可促进小鼠刚果红的吞噬,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实验中升降散组可显著提高CD8+活性而表现CD4+的降低,有助于小鼠肺病变的减轻和恢复,使小鼠肺炎症状减轻,使免疫系统归于平衡。

    作者:刘培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药归经理论现代实验研究综述

    目前用于中药归经理论的实验研究方法主要有中药有效成分体内分布观察法、微量元素体内分布观测法、药效观察法、环核苷酸水平变化观测法、受体学说五种方法,本文综述了近15年来中药归经理论实验研究的进展状况,并简要分析了各种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宋小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四军医大克隆出免疫膜分子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定心方及丹参酮对血小板膜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应用流式细胞仪研究了定心方及丹参酮对心律失常大鼠全血血小板膜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定心方能明显降低CD41和CD62P的表达(P<0.01),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P<0.05)。丹参酮也能减少CD41和CD62P的表达(P<0.05),减少心律失常大鼠的死亡率(P<0.05),表明定心方能通过降低小血板膜粘附分子的表达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孙学刚;贾钰华;陈育尧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遗传性肾炎研究获得进展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关于“治病求本”的认识

    治病求本是治疗一切疾病都必须遵循的准则。广义病之本,就是正气;狭义病之本,与标相对而言,所指无定,因病而异。治标治本、正治反治,从其实质言,都属治病求本的范畴。

    作者:迟华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内经》“以象论理”浅识

    以象论理,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其肇端于《周易》,在《内经》中又有所发展,并有非常广泛的体现,通过列举自然界的具体形象或描述自然界的一般现象来说明哲学原理,或通过描述自然界的一般现象来论证医学原理,或通过描述人体具体的生命现象来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的一般规律,这种思维方式的产生,既有认识发展方面的原因,也有思维发展方面的原因。它对后世中医学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作者:张哲;刘红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辨要

    柴胡桂枝干姜汤源于小柴胡汤,而其本身立法、配伍又独具精义。本文通过总结历代医家对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的理论研究,提出柴胡桂枝干姜汤辛咸宣化,苦辛通降,温润寒热并行的组方特点,并将其功效概括为枢转少阳兼以宣化痰结,疏泄肝胆兼以调理脾胃,该方临床辨证总以郁、痰为要,适用于肝胆疏泄不利或痰气郁结少阳,兼有脾胃失和的一类疾病。

    作者:畅洪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祛瘀补虚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制探讨

    通过分析血管性痴呆的病因病机,认为瘀血壅滞,脑失濡养;年老体衰,髓海不足;虚瘀并见,以瘀为主,是其发病的主要特点,提出祛瘀补虚法是治疗本病的常用有效治法之一。

    作者:王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调理脾胃复方对戊四唑致痫大鼠脑内Fos,Jun癌蛋白表达的影响

    用Fos和Jun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了中药调理脾胃复方对戊四唑(PTZ)点燃癫痫大鼠脑内Fos,Jun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复方能明显降低PTZ点燃癫痫大鼠脑内Fos,Jun的表达,并且减轻点燃过程中大鼠癫痫发作程度,推测该方的抗痫机制可能与降低Fos,Jun癌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张丽萍;贺娟;王洪图;白丽敏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优势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关系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关系,观察不同复方(活血化瘀复方、益气活血复方、理气活血复方)对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方法:以大鼠为研究对象,给予高胆固醇和高脂饲料喂养建立血瘀证动物模型,分为6组,观察组分别给予硝苯地平、活血化瘀复方、益气活血复方、理气活血复方。下腔静脉取血,测血清钙、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Fura-2/Am标记,荧光测定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结果:①造模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钙明显升高(P<0.05)。②所有复方均具有钙通道阻断剂样作用,能增加细胞外钙浓度,与造模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③造模组与对照组比较,胞内游离钙浓度明显升高(P<0.05),益气活血复方能使造模动物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降低,与造模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①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升高,血瘀证的形成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屏障功能下降有关。②益气活血复方能降低胞内游离钙浓度,具有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作者:陈利国;孙兆贵;王蕾;陈贵海;贾振华;毛淳;李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国内发现艾滋病毒混合感染者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北大成立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孕期巨细胞病毒感染可以确诊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丙肝诊断试剂直追国际水平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