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个恒牙先天缺失的缺牙特点分析

张晓霞;冯海兰

关键词:先天缺牙, 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严重恒牙先天缺失病例的缺牙特点,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37例多个恒牙(≥6个)先天缺失的病例按临床表现分为综合征型和单纯型先天缺牙两组,从恒牙先天缺失数目、牙位分布、余留牙畸形及牙齿大小等方面比较分析严重先天缺牙的表型特点.结果综合征型先天缺牙比单纯型先天缺牙在平均缺牙数目、现存牙齿合并畸形上都表现得更为严重(P<0.05);两组严重缺牙患者先天恒牙缺失的牙位分布在上下颌和左右侧之间均无差别(P>0.05),缺失牙位均呈对称分布,但易缺失的牙位有所不同;严重先天缺牙患者现存恒牙牙冠宽度较正常值偏小(P<0.05).结论多个恒牙先天缺失包含复杂的临床表现,综合征型与单纯型的严重先天缺牙在口腔缺牙特点上有明显差异,值得临床鉴别参考.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下颌牵张成骨速度对大鼠下颌骨形态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鼠下颌牵张成骨过程中牵张速度对大鼠下颌骨形态的影响.方法对139只雄性SD大鼠施以单侧乙状切迹至下颌骨下缘的纵向骨切开,放置口外牵张器.3天的潜伏期后随机分成17组,分别以0mm/天、0.2mm/天、0.4mm/天、0.6mm/天的牵张速度连续加力5天,并在术后第3、6、10、24、38天处死.拍摄双侧下颌骨8×10 inch诊断颌片,利用NIH Image Software测量及分析下颌骨长度及牵张间隙面积的变化.结果①快速牵张组的下颌骨长度大于中、慢速组,但低于预期伸长量.②中、慢速组的下颌骨伸长量近乎一致.③牵张间隙的面积随牵张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牵张速度对下颌骨形态有很大影响.快速骨牵张可能导致下颌骨预期长度的减少,而这一变化为该治疗的风险所在.

    作者:汪玲丽;欧阳喈;张栋梁;G.J.King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MB2根管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临床发现率.方法采用改良髓腔入口和探查近中颊根根管口与腭根根管口之间发育沟或暗线的方法研究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肉眼发现率.结果60例患者的64颗上颌第二磨牙中有19颗存在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发现率为29.7%.结论改良髓腔入口和探查近中颊根根管口与腭根根管口之间发育沟或暗线的方法,有利于发现和治疗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作者:梁广智;范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慢性根尖周炎大蒜素治疗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大蒜素及甲醛甲酚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72颗慢性根尖周炎患牙常规开髓、清理根管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4颗牙)于根管口封大蒜素棉球,对照组(78颗牙)于根管口封FC棉球.观察3天内各组封药后急性反应发生率等近期临床反应.结果封药3天内,对照组与实验组出现急性反应的比例分别为前牙10.7%,5.1%(P>0.05);后牙8.0%,5.5%(P>0.05),两组封药后急性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大蒜素杀菌力强,抗菌谱广,挥发性好,刺激性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晓莉;彭解英;方厂云;刘虹;尹小敏;刘斌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局部缓释药派丽奥治疗牙周炎疗效观察

    笔者近期应用派丽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以下简称派丽奥软膏)治疗牙周炎26例,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材料和方法选择牙周炎患者51例,其中男23例,女28例,年龄26~66岁,平均46岁.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入选者均符合以下条件:①全身健康,无系统性疾病,妇女未妊娠或哺乳;②15天内未服用抗生素;③牙龈充血,水肿,探诊出血或牙周溢脓,牙周袋探诊深度≥4mm.

    作者:杜世莲;杨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前方牵引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10-15岁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一种矫治较大年龄骨性Ⅲ类错(牙合)的良好治疗方法,并评价其对软硬组织改变的效果.方法选取30例10-15岁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将治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给予上颌前方牵引配合快速扩弓治疗,约半年之后开始第二阶段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直至咬合关系达理想状态,给予保持.结果所有患者经两个阶段治疗后,上颌及上切牙前移,下颌向后下旋转,伴下切牙后移,均显著改善了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凹陷型侧貌,且咬合关系调整理想,达到了功能与外形的完美统一.结论前方牵引可使骨改建,多曲方丝弓技术可产生牙性代偿及部分牙槽骨改建,将前方牵引与多曲方丝弓技术相结合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充分调动了患者的生长潜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孔凡芝;王玉玲;王春玲;丁双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人心理因素对全口义齿修复质量的影响

    为探索老年人群心理因素对全口义齿修复质量的影响,笔者对89例全口义齿修复者进行了随访,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男56例,女33例,年龄小62岁,大86岁,全口义齿戴用少1年,多29年,平均12.4年.排除标准:凡思维混乱,曾患脑血管意外,曾患颅脑、颌面部外科疾患者除外.

    作者:彭青杰;李晓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应用VITAPEX与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修复磨牙髓室底穿孔的临床研究

    随着牙体治疗修复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牙科材料的不断更新,许多残根残冠得到修复.笔者自1999年8月至2002年8月期间,共接诊髓室底穿孔磨牙37颗,采用VITAPEX与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修补穿孔处,效果明显.

    作者:曲红梅;张念;陶善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2例腮腺囊肿临床病理分析

    本文回顾了天津市口腔医院1966年~2004年经病理确诊的腮腺囊肿22例住院病例,对其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

    作者:穆洁;张洪杰;陈瑞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蜂胶防龋口胶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对蜂胶防龋口胶防龋作用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将2241名幼儿园3~4岁儿童按班级随机分成蜂胶防龋观察组(799例),每二日服用一次蜂胶防龋口胶;木糖醇口胶对照组(678例),每二日服用一次木糖醇口胶;空白对照组(760例),不服用任何药物,连续观察二年.结果二年后蜂胶防龋口腔组的患龋率、龋均、龋面均明显低于木糖醇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蜂胶防龋口胶有明显的防龋作用.

    作者:杨更森;侯晓薇;郭兰英;刘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牙科焦虑症对心血管病患者拔牙心血管指标波动的影响

    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又称牙科畏惧症(dentalfear,DF)是指患者对牙科诊治过程或其中某些环节怀有不同程度的害怕,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机能亢进的体征[1].本研究就心血管病患者拔牙前DA对其术中心血管指标波动即心率和血压增幅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为术前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以消除DA提供指导.

    作者:崔涛;刘晓化;赵焕丽;苏红;于丽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TIP30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中的表达鉴定及作用

    目的筛选含有Tip30的涎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检测TIP30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中的表达,检测携带外源性TIP30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变化.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TIP30导入ACC-M细胞中,G418筛选阳性克隆,用免疫印记杂交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中TIP30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结果筛选14天后,含有TIP30的ACC-M单克隆形成,TIP30蛋白在ACC-M中表达稳定;携带外源性TIP30的细胞G0-G1期比例增高,G2-M、S期细胞比例降低.结论ACC-M细胞能稳定表达外源基因TIP30,携带外源性TIP30的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G2-M、S期细胞比例降低,从而影响ACC-M细胞的生长,是TIP30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生长的可能机制之一.

    作者:张蕾;吕春堂;周中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HSP27的表达

    目的探讨HSP27在金黄地鼠颊囊粘膜从正常粘膜、单纯增生、异常增生到鳞癌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DMBA诱导金黄地鼠颊囊癌变动物模型,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HSP27的表达.结果HSP27在正常粘膜表达的阳性率为39.13%,单纯增生上皮为40.91%,异常增生上皮为54.55%,阳性染色等级与正常粘膜相比有增强趋势,鳞癌组织为65.52%,与正常和单纯增生组相比明显提高,全部阳性染色等级有随病理等级提高趋势.结论HSP27在正常和单纯增生上皮有基础表达,在癌前病变有提高趋势,在鳞癌则明显提高,说明HSP27在鳞癌形成早期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岩;高文信;刘树泰;孙淑芬;刘敏;李晓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雌三醇栓经阴道用药对灼口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经阴道给予雌激素后对灼口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甲硝唑栓(对照组)和雌激素栓(雌三醇栓,E3栓剂,治疗组)分别经阴道用药,并对甲硝唑栓组行自身前后对照.结果甲硝唑使用后对灼口综合征无效,自身前后对照有统计学意义;雌三醇栓组与甲硝唑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雌三醇栓剂可作为治疗灼口综合征的有效手段,在治疗灼口综合征的同时明显地改善了更年期的症状,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其疗效肯定,使用简单,方便,长期使用对机体无不良刺激.

    作者:周昌龙;张引成;李家伟;李丽;郑英;雷光杨;董述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3H-TdR掺入粘附试验测定VEGF对体外培养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SCCa细胞同质性粘附作用以及Boyde Chamber观察VEGF诱导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转移作用.结果1ng/ml、5ng/mlVEGF诱导TSCCa细胞60min、90min、120min,3H-TdR掺入实验(dpm/min)分别为1773.67±289.64、2180.32±326.321、2256.43±310.31和1687.38±226.24、2045.68±273.26、1891.52±213.84,10ng/ml VEGF诱导TSCCa细胞60min、90min、120min,3H-TdR掺入实验(dpm/min)分别为1436.69±326.03、1380.32±201.04、1228.56±237.07,显著低于对照组60、90、120min的2184.49±314.72、2746.53±255.17、3560.14±377.35(P<0.05或0.01),用VEGF 1ng/ml、5ng/ml、10ng/ml培养口腔鳞状细胞癌2h,Boyde Chamber小室下室浸润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数分别为6.67±1.78、17.17±2.38、22.33±2.54×104/ml,分别高于对照组2.48±1.02×104/ml(P<0.05或0.01).结论VEGF可以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转移,与VEGF降低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同质性粘附作用有关.

    作者:金晓明;李雅馨;刘桂芳;李金荣;李宁毅;贾暮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儿童不良习惯引起的口腔白色角化症的心理治疗

    口腔白色角化病,又名良性角化病,现将我院收治的病例总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本组病例选自我院门诊患有由不良习惯引起的白色角化病的儿童20例,年龄6~12岁,男12例,女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

    作者:杨捷;胡玉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氢氧化钙牙胶尖在乳牙、年轻恒牙根管内封药的临床评价

    目的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确定氢氧化钙牙胶尖的杀菌作用和临床应用效果,并通过对比研究,找出其适应证.方法选取乳牙慢性牙髓炎、乳牙慢性根尖周炎和年轻恒牙外伤露髓病例进行根管封药,观察临床效果,并在临床上比较氢氧化钙牙胶尖、樟脑酚(CP)、甲醛甲酚(Fc)根管封药效果.结果乳牙慢性牙髓炎和年轻恒牙露髓患儿,封药一周后原有症状基本消失,对慢性根尖周炎也有一定疗效.氢氧化钙牙胶尖封药后效果强于CP,根尖反应小于Fc.结论氢氧化钙牙胶尖适用于乳牙、年轻恒牙根管内封药,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葛立宏;刘鹤;陈洁;吴南;李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毛蚶壳微晶人工骨治疗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用毛蚶壳微晶人工骨引导新骨生成修复骨缺损.方法将24只家兔顶骨制备Φ=1.5~2.0cm大小两个孔,一孔植入人工骨,另一孔为空白对照组,通过拍X线片及做病理切片,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情况并对材料做出评价.结果材料植入早期可见异物巨细胞反应、泡沫细胞增生.3个月以后在植入物周围有新骨形成,终植入物被新骨替代.而对照侧可见少量的骨组织,大部分仍为纤维组织.X线表现:早期植入物与骨腔边缘之间有密度减低的圆状阴影,颗粒状物清晰可见;中期植入颗粒间界限轻度模糊,后期植入物与骨腔边缘已融合,呈白色致密影像.对照侧仍可见密度减低骨腔阴影.结论毛蚶壳微晶人工骨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降解性,可以引导和促进骨组织再生,为一种前景广阔的新的骨代用品.

    作者:张建成;张洪杰;王永秀;陈瑞扬;张乃君;张路;张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氢氧化钙应用于根管封药的临床疗效观察

    笔者在2001年5月至2002年9月间将氢氧化钙甘油糊剂用于根管封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取得良好效果.一、一般资料慢性根尖周炎患牙197例,所有病例均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摄片检查确诊,且患牙在就诊前未进行过治疗,并排除患牙周炎、隐裂等影响疗效评价的疾病.随机分成观察组(氢氧化钙甘油糊剂组)和对照组(FC)组,见表1.

    作者:郑建新;吴莹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聚四氟乙烯膜及几丁质膜在即刻种植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比较研究国产聚四氟乙烯膜、几丁质膜和钛加强的聚四氟乙烯膜在牙即刻种植中引导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新骨生成的作用.方法12条杂种狗,拔除左侧下颌四个前磨牙,即刻植入4枚长10mm种植体,3枚种植体分别覆盖几丁质膜、聚四氟乙烯膜、钛加强的聚四氟乙烯膜,另一枚种植体不盖膜作为对照.术后于2、4、8、12周取材,通过X线、组织学定性及定量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盖膜的三组从第2周开始就有明显的骨再生,到第12周时骨缺损区已完全为新骨充填;对照组在任何时间点,新骨的量明显少于盖膜的三组;盖膜的三组之间新骨量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聚四氟乙烯膜、几丁质膜和钛加强的聚四氟乙烯膜均能引导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的骨再生.

    作者:王新木;刘宝林;董研;魏建华;马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年轻恒前牙冠折活髓切断术的临床及组织学研究

    目的通过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研究探讨年轻恒前牙活髓切断术的愈后.方法临床上观察¨例露髓冠折的上颌年轻恒中切牙活髓切断术后的牙根形成情况,牙根形成后,行根管治疗术,并对取出的根髓进行常规组织学研究,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所有病例牙根均正常形成,根髓的组织学表现为与正常牙髓相比,出现根髓的退行性变,即成纤维细胞减少,胶原纤维增多,且有的牙髓出现玻璃样变性、钙变和细胞间质的颗粒样变性.结论活髓切断术是年轻恒前牙露髓冠折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在牙根形成后,根髓会出现退行性变,因此,需及时改做根管治疗,为进一步的永久修复做准备.

    作者:郑树国;王晶;高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