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红梅;张念;陶善柏
目的用毛蚶壳微晶人工骨引导新骨生成修复骨缺损.方法将24只家兔顶骨制备Φ=1.5~2.0cm大小两个孔,一孔植入人工骨,另一孔为空白对照组,通过拍X线片及做病理切片,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情况并对材料做出评价.结果材料植入早期可见异物巨细胞反应、泡沫细胞增生.3个月以后在植入物周围有新骨形成,终植入物被新骨替代.而对照侧可见少量的骨组织,大部分仍为纤维组织.X线表现:早期植入物与骨腔边缘之间有密度减低的圆状阴影,颗粒状物清晰可见;中期植入颗粒间界限轻度模糊,后期植入物与骨腔边缘已融合,呈白色致密影像.对照侧仍可见密度减低骨腔阴影.结论毛蚶壳微晶人工骨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降解性,可以引导和促进骨组织再生,为一种前景广阔的新的骨代用品.
作者:张建成;张洪杰;王永秀;陈瑞扬;张乃君;张路;张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一种矫治较大年龄骨性Ⅲ类错(牙合)的良好治疗方法,并评价其对软硬组织改变的效果.方法选取30例10-15岁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将治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给予上颌前方牵引配合快速扩弓治疗,约半年之后开始第二阶段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直至咬合关系达理想状态,给予保持.结果所有患者经两个阶段治疗后,上颌及上切牙前移,下颌向后下旋转,伴下切牙后移,均显著改善了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凹陷型侧貌,且咬合关系调整理想,达到了功能与外形的完美统一.结论前方牵引可使骨改建,多曲方丝弓技术可产生牙性代偿及部分牙槽骨改建,将前方牵引与多曲方丝弓技术相结合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充分调动了患者的生长潜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孔凡芝;王玉玲;王春玲;丁双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笔者通过对2000年10月至2002年10月在门诊就诊的126例复杂义齿修复患者,加强对心理方面的治疗,其义齿修复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作者:胡文才;韩英军;蔡留意;黄敏;陈春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为探索老年人群心理因素对全口义齿修复质量的影响,笔者对89例全口义齿修复者进行了随访,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男56例,女33例,年龄小62岁,大86岁,全口义齿戴用少1年,多29年,平均12.4年.排除标准:凡思维混乱,曾患脑血管意外,曾患颅脑、颌面部外科疾患者除外.
作者:彭青杰;李晓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颈动脉体瘤手术治疗中对颈动脉的处理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我科1990年-2003年已成功完成颈动脉体瘤手术22例,现将手术中颈动脉的处理方式加以总结.
作者:姚宏;刘兰忠;王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弹性模量的桩系统对根管治疗牙修复后强度的影响.方法20颗近期拔除的完整人上颌中切牙,根管治疗后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颗.组一进行玻璃纤维桩ParaPost Fiber White(Coltene/Whledent Inc)、复合树脂核及铸造全冠修复.组二进行铸造镍铬桩核及铸造全冠修复.每组牙均保留1.5mm的牙本质肩领(Ferrule).实验标本包埋于自凝树脂块中,固定在DCS5000材料试验机上.加载头以1mm/min的速度,与牙长轴成130°进行加载直至标本断裂.断裂强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断裂方式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P<0.05).结果组一断裂强度为43.406±18.959kg,组二33.680±9.675kg,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修复性断裂方式见于玻璃纤维桩核,而不可修复性的破坏多见于铸造镍铬桩核组(P<0.001).结论在牙体预备保留1.5mm牙本质肩领(Ferrule)的情况下,两种不同弹性模量的桩对根管治疗牙桩核加全冠修复后的强度影响无差异,可修复性的破坏见于弹性模量与牙本质近似的玻璃纤维桩组.
作者:谭建国;冯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儿童功能矫治前后上气道的改变.方法选择腕骨片示生长发育为FG阶段儿童37例,其中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儿童18例,正常(牙合)19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组选用矫治器为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时间平均11.9个月,正常(牙合)观察12个月.分别测量矫治前后及观察前后头颅X线侧位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组功能矫治后上气道PAS显著增加,和正常组无差异;UMPW也有显著增加,但未达到正常;舌骨测量中H-MP显著减小,H-VL显著增加.结论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组功能矫治可使舌骨前上移位;增加上气道口咽段间隙,特别是舌根后气道间隙.
作者:卢海燕;董福生;王好公;左艳萍;马文盛;陈文静;吴建(瓦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又称牙科畏惧症(dentalfear,DF)是指患者对牙科诊治过程或其中某些环节怀有不同程度的害怕,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机能亢进的体征[1].本研究就心血管病患者拔牙前DA对其术中心血管指标波动即心率和血压增幅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为术前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以消除DA提供指导.
作者:崔涛;刘晓化;赵焕丽;苏红;于丽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牙列拥挤是错(牙合)畸形中的重要表现,占错(牙合)畸形患病率的19.54%~49.95%.在全国错(牙合)畸形的调查中牙列拥挤的患病率从9.52%~32.36%不等[1~5].考察牙列拥挤随生长发育的变化趋势,为牙列拥挤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碧娟;梁甲兴;詹华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临床发现率.方法采用改良髓腔入口和探查近中颊根根管口与腭根根管口之间发育沟或暗线的方法研究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肉眼发现率.结果60例患者的64颗上颌第二磨牙中有19颗存在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发现率为29.7%.结论改良髓腔入口和探查近中颊根根管口与腭根根管口之间发育沟或暗线的方法,有利于发现和治疗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作者:梁广智;范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牙体治疗修复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牙科材料的不断更新,许多残根残冠得到修复.笔者自1999年8月至2002年8月期间,共接诊髓室底穿孔磨牙37颗,采用VITAPEX与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修补穿孔处,效果明显.
作者:曲红梅;张念;陶善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人牙周韧带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PDLCs)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及矿化结节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米诺环素(0,1,5,20,100,200mg/L)加入体外培养的第4代HPDLCs中,孵育4天后,检测其对细胞ALP活性的影响;将第4代的PDLCs在体外进行长期培养,实验组加入矿化液和米诺环素(20mg/L或100mg/L),对照组只加矿化液.28天后用茜素红与Von-Kossa染色检测矿化结节的形成.结果20mg/L和100mg/L的米诺环素能显提高PDLCs的ALP活性,其中20mg/L具有大的促进效应,对体外矿化结节的形成,亦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结论米诺环素有促进牙周韧带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转化的趋势,从而有助于牙周新附着的形成.
作者:葛少华;杨丕山;赵宁;戚向敏;孙钦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对比研究大蒜素及甲醛甲酚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72颗慢性根尖周炎患牙常规开髓、清理根管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4颗牙)于根管口封大蒜素棉球,对照组(78颗牙)于根管口封FC棉球.观察3天内各组封药后急性反应发生率等近期临床反应.结果封药3天内,对照组与实验组出现急性反应的比例分别为前牙10.7%,5.1%(P>0.05);后牙8.0%,5.5%(P>0.05),两组封药后急性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大蒜素杀菌力强,抗菌谱广,挥发性好,刺激性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晓莉;彭解英;方厂云;刘虹;尹小敏;刘斌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复合矫治弓丝矫治个别牙齿错位时矫治力的作用变化规律.方法Solidworks建立模型,结合复合矫治弓丝临床应用状态,应用ANSYS对三种错位牙齿模型进行模拟受力计算.结果复合矫治弓丝对错位牙齿的施力要小于单纯应用不锈钢丝的施力,复合矫治弓丝对错位牙的施力大小与TiNi形状记忆合金段的直径成正相关,与其长度成负相关.结论掌握复合矫治弓丝对错位牙齿的作用变化规律,对于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朱宪春;孙新华;欧阳喈;邱小明;孙大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分析严重恒牙先天缺失病例的缺牙特点,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37例多个恒牙(≥6个)先天缺失的病例按临床表现分为综合征型和单纯型先天缺牙两组,从恒牙先天缺失数目、牙位分布、余留牙畸形及牙齿大小等方面比较分析严重先天缺牙的表型特点.结果综合征型先天缺牙比单纯型先天缺牙在平均缺牙数目、现存牙齿合并畸形上都表现得更为严重(P<0.05);两组严重缺牙患者先天恒牙缺失的牙位分布在上下颌和左右侧之间均无差别(P>0.05),缺失牙位均呈对称分布,但易缺失的牙位有所不同;严重先天缺牙患者现存恒牙牙冠宽度较正常值偏小(P<0.05).结论多个恒牙先天缺失包含复杂的临床表现,综合征型与单纯型的严重先天缺牙在口腔缺牙特点上有明显差异,值得临床鉴别参考.
作者:张晓霞;冯海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筛选含有Tip30的涎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检测TIP30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中的表达,检测携带外源性TIP30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变化.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TIP30导入ACC-M细胞中,G418筛选阳性克隆,用免疫印记杂交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中TIP30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结果筛选14天后,含有TIP30的ACC-M单克隆形成,TIP30蛋白在ACC-M中表达稳定;携带外源性TIP30的细胞G0-G1期比例增高,G2-M、S期细胞比例降低.结论ACC-M细胞能稳定表达外源基因TIP30,携带外源性TIP30的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G2-M、S期细胞比例降低,从而影响ACC-M细胞的生长,是TIP30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生长的可能机制之一.
作者:张蕾;吕春堂;周中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确定氢氧化钙牙胶尖的杀菌作用和临床应用效果,并通过对比研究,找出其适应证.方法选取乳牙慢性牙髓炎、乳牙慢性根尖周炎和年轻恒牙外伤露髓病例进行根管封药,观察临床效果,并在临床上比较氢氧化钙牙胶尖、樟脑酚(CP)、甲醛甲酚(Fc)根管封药效果.结果乳牙慢性牙髓炎和年轻恒牙露髓患儿,封药一周后原有症状基本消失,对慢性根尖周炎也有一定疗效.氢氧化钙牙胶尖封药后效果强于CP,根尖反应小于Fc.结论氢氧化钙牙胶尖适用于乳牙、年轻恒牙根管内封药,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葛立宏;刘鹤;陈洁;吴南;李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三种牙体充填材料体外充填后的边缘微渗漏程度.方法选择完整离体磨牙,清洁备洞后,充填不同牙科材料,模拟口腔温度进行贮存,采用染料渗透实验,用测量显微镜观测染料渗入牙齿的程度及电镜测量充填体边缘的缝隙宽度.结果三组充填物边缘均有染料渗入,程度不等,银汞合金胶囊>光固化充填树脂(非酸蚀型)>光固化充填树脂(酸蚀型).充填物与牙体间的缝隙宽度平均值为:银汞合金胶囊15.78±11.55微米;光固化充填树脂(非酸蚀型)12.09±9.13微米;光固化充填树脂(酸蚀型)9.61±4.13微米.结论充填物边缘密合性以光固化充填树脂(酸蚀型)为佳.经统计分析,与其他二组充填材料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作者:吴清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比较研究国产聚四氟乙烯膜、几丁质膜和钛加强的聚四氟乙烯膜在牙即刻种植中引导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新骨生成的作用.方法12条杂种狗,拔除左侧下颌四个前磨牙,即刻植入4枚长10mm种植体,3枚种植体分别覆盖几丁质膜、聚四氟乙烯膜、钛加强的聚四氟乙烯膜,另一枚种植体不盖膜作为对照.术后于2、4、8、12周取材,通过X线、组织学定性及定量观察骨缺损的修复情况.结果盖膜的三组从第2周开始就有明显的骨再生,到第12周时骨缺损区已完全为新骨充填;对照组在任何时间点,新骨的量明显少于盖膜的三组;盖膜的三组之间新骨量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聚四氟乙烯膜、几丁质膜和钛加强的聚四氟乙烯膜均能引导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的骨再生.
作者:王新木;刘宝林;董研;魏建华;马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灼口综合征[1](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是以舌部为主要发病部位,以烧灼样疼痛为主要表现、常不伴有粘膜病损及其他临床体征的一组综合征.又称舌痛症(glossdynia)、舌感觉异常、口腔粘膜感觉异常等.BMS的病因不明,多数学者倾向于多因素发病,并将之归纳为3个方面:局部因素、系统因素和心理因素.
作者:李健;代成林;华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