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诺环素软膏局部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吴勇;于晓霞;金艳;宋斌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 盐酸米诺环素, 甲硝唑, 局部缓释剂
摘要:目的评价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应用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选择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共80颗牙,全口洁治和根面平整后,以患者一侧患牙局部应用派丽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为实验组,对侧同名患牙局部应用牙康(甲硝唑棒)为对照组,于基线、基线后8、16周检测临床指标: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基线时临床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基线后8周、16周,两组临床指标均显著比各自基线时有改善.基线后8周,实验组PLI、PD显著低于对照组,SBI无显著差异;基线后16周,实验组菌斑指数PLI、SBI、P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派丽奥局部应用治疗慢性牙周炎短期内可以显著缓解牙周炎症状,且效果优于牙康.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复合矫治弓丝矫治错位牙的受力分析

    目的研究复合矫治弓丝矫治个别牙齿错位时矫治力的作用变化规律.方法Solidworks建立模型,结合复合矫治弓丝临床应用状态,应用ANSYS对三种错位牙齿模型进行模拟受力计算.结果复合矫治弓丝对错位牙齿的施力要小于单纯应用不锈钢丝的施力,复合矫治弓丝对错位牙的施力大小与TiNi形状记忆合金段的直径成正相关,与其长度成负相关.结论掌握复合矫治弓丝对错位牙齿的作用变化规律,对于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朱宪春;孙新华;欧阳喈;邱小明;孙大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金黄地鼠颊囊癌变过程中HSP27的表达

    目的探讨HSP27在金黄地鼠颊囊粘膜从正常粘膜、单纯增生、异常增生到鳞癌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DMBA诱导金黄地鼠颊囊癌变动物模型,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HSP27的表达.结果HSP27在正常粘膜表达的阳性率为39.13%,单纯增生上皮为40.91%,异常增生上皮为54.55%,阳性染色等级与正常粘膜相比有增强趋势,鳞癌组织为65.52%,与正常和单纯增生组相比明显提高,全部阳性染色等级有随病理等级提高趋势.结论HSP27在正常和单纯增生上皮有基础表达,在癌前病变有提高趋势,在鳞癌则明显提高,说明HSP27在鳞癌形成早期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岩;高文信;刘树泰;孙淑芬;刘敏;李晓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前牙内倾型深覆(牙合)的正畸矫治

    目的探讨前牙内倾型深覆(牙合)矫治的有效方法.方法总结该类病例的临床表现,正畸矫治器的设计及矫治方法,并对矫治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及配对T检验.结果患者上下颌骨关系明显改善,前牙牙槽高度、后牙牙槽高度、ANB角、上下中切牙轴角及16岁以下患者下颌体长度矫治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治疗前牙内倾型深覆(牙合)的关键在于升高后牙牙槽高度,降低前牙牙槽高度,改正前牙轴向,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发育.

    作者:姜萃长;黄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上颌全口义齿固位与稳定性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目的研究牙尖斜度、腭穹隆形状、人工牙排列位置对上颌全口义齿固位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应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牙尖斜度、腭穹隆形状和人工牙排列位置对上颌全口义齿基托位移状况的影响.结果颊侧基托边缘区垂直向位移均为压向粘膜方向,使基托下沉的移位;后牙从牙槽嵴顶向颊侧移动,前牙唇向偏离牙槽嵴时,唇、颊侧基托边缘区位移增大;牙尖斜度为0°和10°时,基托后缘区垂直向位移、唇侧基托的垂直向和纵向位移均为背离粘膜方向,牙尖斜度大于等于20°时,基托后缘区和唇侧基托边缘区的垂直向位移变为压向粘膜方向.腭穹隆低平和腭穹隆高者位移较腭穹隆适中者大.结论牙尖斜度、腭穹隆形状、人工牙排列位置对上颌全口义齿的固位与稳定有明显的影响作用.选用牙尖斜度为22°~24°的人工牙有利于义齿的固位与稳定.

    作者:白保晶;张振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牙科焦虑症对心血管病患者拔牙心血管指标波动的影响

    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又称牙科畏惧症(dentalfear,DF)是指患者对牙科诊治过程或其中某些环节怀有不同程度的害怕,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机能亢进的体征[1].本研究就心血管病患者拔牙前DA对其术中心血管指标波动即心率和血压增幅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为术前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以消除DA提供指导.

    作者:崔涛;刘晓化;赵焕丽;苏红;于丽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北京地区学龄前儿童龋活跃性的研究分析

    龋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乳牙龋更是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极大的危害.寻找一种简单可靠且能反映龋病易患性的指标是口腔科医生一直探索的课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龋病活跃性(Caries Activity Test,CAT)的研究在国外逐渐受到重视,其旨在了解机体对龋病的敏感度,活跃性强者的患龋状况一般较活跃性弱者的严重.

    作者:高承志;李红梅;梁勤;石四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大涎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的处理

    大涎腺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并不常见,据报道,腮腺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比例为16%,颌下腺、舌下腺癌为8%[1].但是,颈部淋巴结转移对于大涎腺癌患者的预后有着很大的影响,首次接受治疗的腮腺癌患者,如果没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其5年生存率为74%,而一旦出现病理证实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其5年生存率仅为9%,颌下腺癌患者相应的数字为41%和9%[2].本文对大涎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处理的现状作一回顾.

    作者:毛驰;俞光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儿童不良习惯引起的口腔白色角化症的心理治疗

    口腔白色角化病,又名良性角化病,现将我院收治的病例总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本组病例选自我院门诊患有由不良习惯引起的白色角化病的儿童20例,年龄6~12岁,男12例,女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

    作者:杨捷;胡玉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心理治疗用于牙列严重缺损修复的疗效分析

    笔者通过对2000年10月至2002年10月在门诊就诊的126例复杂义齿修复患者,加强对心理方面的治疗,其义齿修复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作者:胡文才;韩英军;蔡留意;黄敏;陈春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多个恒牙先天缺失的缺牙特点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严重恒牙先天缺失病例的缺牙特点,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37例多个恒牙(≥6个)先天缺失的病例按临床表现分为综合征型和单纯型先天缺牙两组,从恒牙先天缺失数目、牙位分布、余留牙畸形及牙齿大小等方面比较分析严重先天缺牙的表型特点.结果综合征型先天缺牙比单纯型先天缺牙在平均缺牙数目、现存牙齿合并畸形上都表现得更为严重(P<0.05);两组严重缺牙患者先天恒牙缺失的牙位分布在上下颌和左右侧之间均无差别(P>0.05),缺失牙位均呈对称分布,但易缺失的牙位有所不同;严重先天缺牙患者现存恒牙牙冠宽度较正常值偏小(P<0.05).结论多个恒牙先天缺失包含复杂的临床表现,综合征型与单纯型的严重先天缺牙在口腔缺牙特点上有明显差异,值得临床鉴别参考.

    作者:张晓霞;冯海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人心理因素对全口义齿修复质量的影响

    为探索老年人群心理因素对全口义齿修复质量的影响,笔者对89例全口义齿修复者进行了随访,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男56例,女33例,年龄小62岁,大86岁,全口义齿戴用少1年,多29年,平均12.4年.排除标准:凡思维混乱,曾患脑血管意外,曾患颅脑、颌面部外科疾患者除外.

    作者:彭青杰;李晓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MB2根管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临床发现率.方法采用改良髓腔入口和探查近中颊根根管口与腭根根管口之间发育沟或暗线的方法研究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肉眼发现率.结果60例患者的64颗上颌第二磨牙中有19颗存在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发现率为29.7%.结论改良髓腔入口和探查近中颊根根管口与腭根根管口之间发育沟或暗线的方法,有利于发现和治疗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作者:梁广智;范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慢性根尖周炎大蒜素治疗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大蒜素及甲醛甲酚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72颗慢性根尖周炎患牙常规开髓、清理根管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94颗牙)于根管口封大蒜素棉球,对照组(78颗牙)于根管口封FC棉球.观察3天内各组封药后急性反应发生率等近期临床反应.结果封药3天内,对照组与实验组出现急性反应的比例分别为前牙10.7%,5.1%(P>0.05);后牙8.0%,5.5%(P>0.05),两组封药后急性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大蒜素杀菌力强,抗菌谱广,挥发性好,刺激性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晓莉;彭解英;方厂云;刘虹;尹小敏;刘斌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氢氧化钙应用于根管封药的临床疗效观察

    笔者在2001年5月至2002年9月间将氢氧化钙甘油糊剂用于根管封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取得良好效果.一、一般资料慢性根尖周炎患牙197例,所有病例均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摄片检查确诊,且患牙在就诊前未进行过治疗,并排除患牙周炎、隐裂等影响疗效评价的疾病.随机分成观察组(氢氧化钙甘油糊剂组)和对照组(FC)组,见表1.

    作者:郑建新;吴莹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抑癌基因PTEN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突变与缺失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克隆、基因测序的方法来分析腮腺多形性腺瘤及正常腺体组织中PTEN基因第5、第6及第8外显子有无突变及缺失.结果通过对PTEN基因三个外显子的克隆测序,发现有2例外显子8发生突变,其中一例引起编码的氨基酸发生变化.结论初步判断,在DNA水平抑癌基因PTEN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存在突变,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茹慧;李春艳;王军军;欧阳红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活髓预备牙的临时性保护

    目的介绍活髓预备牙的临时性保护措施和效果.方法局麻下对活髓牙进行规范的牙体预备,414颗预备牙表面涂脱敏剂、底胶或牙本质粘结剂,用ProtempTM、自凝树脂Quick Resin或Unifast,通过间接法或直接法制作临时性修复体,再用ProemTM或丁香油氧化锌糊剂进行粘固.对应用临时性冠桥的牙齿情况、数目分布,修复体件数、使用情况等进行了总结.结果736件临时性修复体中,用直接法、间接法制作的分别为341件和395件.就位困难、咬合高是试戴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发生率分别为16.39%和13.11%.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术后多见的并发症就是牙本质过敏,发生率为3.91%.牙髓炎发生率为0.38%.涂脱敏剂、底胶或粘结剂组和不涂组,牙髓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93%和8.18%.结论制作和粘固临时性树脂冠桥能够保护基牙,防止基牙移位、牙龈增生,暂时性发挥修复功能.活髓预备牙表面涂脱敏剂、底胶或粘结剂可以减少术后牙髓并发症发生率,以应用脱敏剂效果好.

    作者:汪大林;邱小倩;李笑梅;唐卫忠;齐文胜;张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应用VITAPEX与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修复磨牙髓室底穿孔的临床研究

    随着牙体治疗修复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牙科材料的不断更新,许多残根残冠得到修复.笔者自1999年8月至2002年8月期间,共接诊髓室底穿孔磨牙37颗,采用VITAPEX与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修补穿孔处,效果明显.

    作者:曲红梅;张念;陶善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颈动脉体瘤手术中的颈动脉处理

    颈动脉体瘤手术治疗中对颈动脉的处理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我科1990年-2003年已成功完成颈动脉体瘤手术22例,现将手术中颈动脉的处理方式加以总结.

    作者:姚宏;刘兰忠;王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TIP30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中的表达鉴定及作用

    目的筛选含有Tip30的涎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检测TIP30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中的表达,检测携带外源性TIP30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变化.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TIP30导入ACC-M细胞中,G418筛选阳性克隆,用免疫印记杂交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中TIP30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结果筛选14天后,含有TIP30的ACC-M单克隆形成,TIP30蛋白在ACC-M中表达稳定;携带外源性TIP30的细胞G0-G1期比例增高,G2-M、S期细胞比例降低.结论ACC-M细胞能稳定表达外源基因TIP30,携带外源性TIP30的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G2-M、S期细胞比例降低,从而影响ACC-M细胞的生长,是TIP30抑制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生长的可能机制之一.

    作者:张蕾;吕春堂;周中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根管封闭剂

    根管治疗的目的是阻断或治疗因细菌感染导致的牙髓炎或/和根尖周炎[1].目前较为公认的牙髓治疗三原则是①彻底的根管清创;②根管灭菌;③完善的根管充填[2].有效的根尖封闭是获得长期成功牙髓治疗的保证.封闭剂与牙胶和/或牙本质的粘接性提高了根尖封闭的效果[3].

    作者:林菲;杜德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