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红英;李克群;宋振林;岳敏
目的 观察腓总神经与胫神经腓肠肌外侧头肌支在胭窝处的解剖学位置关系,为小腿瘦形术中如何避免腓总神经损伤提供解剖学指导.方法 防腐标本15具,男3具,女12具.以股骨内外上髁连线为x轴,垂直通过股骨内外上髁连线中点的线为y轴.从胭窝为中心逐层解剖.在预先建立的坐标轴上对腓总神经及胫神经腓肠肌外侧头肌支进行相关测量.结果 腓总神经以(20.4±2.4).从坐骨神经发出,向外下方走形;胫神经腓肠肌外侧头肌支以(17.7±4.3).从胫神经发出,发出后向外下方走形.腓总神经与胫神经腓肠肌外侧头肌支发出点的距离为(2.5±0.5) cm;腓总神经与x轴交点距腓肠肌外侧头的肌支的距离为(2.7±0.3) cm.结论 腓总神经与胫神经腓肠外侧头肌支的在胭窝走形临近,在小腿瘦形术中,凡涉及到腓肠肌外侧头肌支的操作,应注意保护腓总神经.
作者:李军;王永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品质管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护理品质管理,观察2在血糖控制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满意度干预组(80.0%)优于对照组(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自护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护理品质管理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应用效果较佳,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
作者:贺萧霖;王晓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指深屈肌腱固定法治疗锤状指畸形的疗效.方法 选取锤状指畸形患者4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2例,给予常规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23例,在使用常规夹板固定治疗的同时加用指深屈肌腱局部缝合固定.术后随访3~10个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指深屈肌腱固定法治疗锤状指畸形具有增强伸肌腱修复的效果,畸形复发率低,效果可靠.
作者:于景臣;初海坤;徐亚军;王暖凤;李梅;李敏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小手术量在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因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就诊的患者82例(82眼),采用双目间接眼底镜直视下无放液巩膜外加压联合冷冻术治疗.结果 术后3d内视网膜下液明显吸收,视网膜复位78眼,一次性手术成功率95.1% (78/82);2眼术后1周后仍有视网膜局限性浅脱离,经再次反复检查发现其它象限存在极小圆形孔,给予再次外加压冷冻术后完全复位;2眼术后视网膜下液无明显吸收视网膜未复位,其中1眼是人工晶体眼家属放弃进一步治疗,另外1眼改行玻璃体手术复位.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合适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应用小量外眼手术治疗同样达到大治疗效果.
作者:刘雪莲;白宁艳;牟洁;李治清;吕鹏;杨豪;韦松;颜学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微小RNA-375(miRNA-375)在原发性高血压(PH)患者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20例PH患者(PH组)血压和血清miRNA-375表达水平,与10例健康者(健康组)比较.结果 PH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和miRNA-375表达水平分别为(167.4±7.0) mmHg、(101.0±8.4) mmHg和3.61±0.39,健康组分别为(129.5±20.0) mmHg、(81.1±3.2) mmHg和2.06±0.65.PH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健康组(P<0.01),miR-NA-375表达低于健康组(P<0.01).结论 miRNA-375高表达或许参与PH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通过寻找miRNA-375的调控基因以及靶基因,可能作为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用靶向.
作者:江洪;刘洪;黄彩英;梁烨;李近都;卢冠铭;李天资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主动脉壁间血肿和穿透性动脉硬化性溃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主动脉壁间血肿和穿透性动脉硬化性溃疡合计21例患者的CT影像资料,重建相应主动脉病变的二维、三维血管图像.结果 单纯主动脉壁间血肿14例,MSCT增强影像显示主动脉腔内新月形或环形无强化的充盈缺损;穿透性动脉硬化性溃疡7例,MSCTA显示主动脉管壁内造影剂充盈的“龛影”.结论 MSCT拥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能全面、直观地显示主动脉壁间血肿、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的各种影像征象,对临床诊断和治疗上述2种疾病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谢超贤;龙腾河;廖明壮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3种不同途径深静脉置管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慢性肾衰竭患者180例,A、B、C3组,A组55例,B组84例,C组41例,A组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B组采用颈内静脉置管,C组采用股静脉置管.观察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B组留置时间长于A、C2组(P<0.01),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C组(P<0.05);A、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内静脉置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较好选择.
作者:谭芳;章厚芬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淋巴囊肿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96例子宫颈癌患者,采用盆腔淋巴结清扫+双附件+广泛子宫切除术,并给予效地护理.结果 10例(10.4%)单侧出现淋巴囊肿,19例(19.8%)双侧出现淋巴囊肿;合并感染12例;体温为37.9~39.4℃.针对治疗和护理之后,囊肿在10 d内消失26例,剩余3例巨大囊肿,经淋巴囊肿穿刺引流后痊愈出院.结论 宫颈癌根治术后易出现淋巴囊肿,应及时予以观察与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冯建丽;董淑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痴呆患者38例,给予患者积极的生活、饮食、睡眠、安全、心理护理.结果 38例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获改善.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病患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者:祝志隽;刘惠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信息化是现代化医院管理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其建设水平标志着医院发展的整体水平.随着区域医疗信息整合和共享系统的建设和不断发展,及集团化医院建设的加速建立,集团化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平台的建立使医疗集团复杂的业务系统进行有序整合,并形成标准的数据平台,为今后医疗集团的信息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者:曾凡荣;胡光阔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均予优质低蛋白、低盐、低磷饮食,稳定血压、血糖,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实验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和24h尿蛋白定量变化.结果 2组血尿素氮、血肌酐和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下降(P<0.01),Ccr上升(P<0.01);且实验组BUN、24h尿蛋白定量和Ccr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能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脏功能.
作者:唐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观察晶状体源性青光眼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房角分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108眼)晶状体源性青光眼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联合房角分离治疗,综合比较分析术前术后的眼压、前房深度及房角开闭程度的变化,随访时间6~12个月.结果 术后随访,98例(98眼)视力较术前提高,94例(94眼)眼压低于术前,前房深度加深,房角全部开放76眼.结论 超声乳化手术联合房角分离治疗是目前晶状体源性青光眼治疗的一种有效选择.
作者:王国强;赵燕;杨赪文;赵延涛;丁颖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少数民族地区院前急救目前存在院前死亡率高、院前急救后致残率高、潜在医患纠纷及投诉高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与患者及家属风险意识低,突发事件后无法在急救黄金时间内施救,医院因素及地理位置因素.总结其改善措施为加强急救知识宣传和教育,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院前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
作者:王强;陈凯;白建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中全身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均全身麻醉,方式均为经口气管内插管.结果 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无麻醉意外事件发生.胎儿分娩时间为4.5~9.8min,其中死亡2例,16例行新生儿复苏.结论 对产妇进行准确评估,合理使用麻醉药的种类和剂量,以及麻醉师和手术医生的相互配合是提高剖宫产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保障.
作者:陶峰;郑磊;蒋嫣;周取升;聂鑫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骨科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骨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9例接受损伤控制治疗的设为治疗组,常规手术治疗29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术后恢复状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7%(26/29),对照组总有效率79.3%(23/29).结论 损伤控制骨科理论指导骨创伤治疗可行.
作者:付红英;李克群;宋振林;岳敏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为例,探讨手术器械检查包装过程中二次污染的原因及对策.提出加强环境及布局要求、检查包装灭菌区空气要求、加强制度管理、加强人员的教育培训是防治手术器械包装缺陷,避免二次污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帕提古丽·那吾尔;玛尔哈巴·吾买尔 刊期: 2014年第z2期
报告1例非大疱性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伴巨大型脂溢性角化病.患者男,46岁,全身皮肤潮红,脱屑46年.组织病理显示:表皮角化过度,层增生,棘层上部可见部分细胞空泡样变性,真皮乳头层及浅层毛细血管增生.
作者:陈滨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800例肝硬化患者(观察组)和98例体检健康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血清HDL-C水平差异,探讨血清HDL-C变化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无腹水等并发症之间关系.结果 血清HDL-C水平比较,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肝硬化存活患者高于死亡患者(P<0.05).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A、B和C级组,3组间HDL-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有无腹水分为无腹水、少量、中等和大量腹水组,4组间HDL-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HDL-C水平较无并发患者低(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血清HDL-C水平较低,而且和肝功能损害的程度、预后效果、有无腹水,以及是否并发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等因素关系密切.
作者:吴斌;何文涛;程云峰;章以法;吴东刚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9例PTE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35)和干预组(n=34),常规组出院后按常规方式电话随访,给予一般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出院后按延续性护理方案进行随访.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调查,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SF-36各维度评分,并记录出院后6个月的并发症、复发住院等情况.结果 出院时,2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2组SF-36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评分均较出院时升高(P<0.05或P<0.01),干预组改善优于于常规组(P<0.05或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出院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谭耀坤;邓惠英;罗梅银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 总结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3年6月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采用PKP治疗.术前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体位耐受能力评估及训练,术中、术后监测生命体征,术后给予预防并发症护理、体位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结果 本组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神经根及脊髓损伤,复查X线和CT均无出现骨水泥椎体外漏,椎体高度恢复约为原高度的10%,无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PKP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为患者提供术前、术中、术后的整体护理是患者顺利接受手术、保证手术治疗成功的基础和关键.
作者:闫长红;于铭 刊期: 2014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