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手术量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体会

刘雪莲;白宁艳;牟洁;李治清;吕鹏;杨豪;韦松;颜学梅

关键词:最小手术量,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巩膜外加压, 冷冻
摘要:目的 探讨小手术量在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因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就诊的患者82例(82眼),采用双目间接眼底镜直视下无放液巩膜外加压联合冷冻术治疗.结果 术后3d内视网膜下液明显吸收,视网膜复位78眼,一次性手术成功率95.1% (78/82);2眼术后1周后仍有视网膜局限性浅脱离,经再次反复检查发现其它象限存在极小圆形孔,给予再次外加压冷冻术后完全复位;2眼术后视网膜下液无明显吸收视网膜未复位,其中1眼是人工晶体眼家属放弃进一步治疗,另外1眼改行玻璃体手术复位.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合适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应用小量外眼手术治疗同样达到大治疗效果.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延续性护理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行腹膜透析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常规透析护理,出院后研究组继续予延续护理,6个月后对2组分别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自我管理行为评价.结果 2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比较,研究组患者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提高了腹膜透析出院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邱晶;王丽莹;张清霞;曾算香;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5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4例大出血患者中,子宫收缩乏力24例(44.4%),胎盘因素18例(33.3%),子宫切口裂伤12例(22.2%).出血量< 1000 mL 29例(53.7%),1 000 ~2 000 mL 19例(35.2%),>2000 mL6例(11.1%).常规止血成功47例,子宫腔纱条填塞1例、次全子宫切除2例、子宫背带式缝合4例.结论 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和子宫切口裂伤是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应积极预防及治疗,减少并发症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

    作者:王丽;李玉玲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例,分析临床资料,观察临床出血表现,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经积极治疗及良好的护理配合,均康复出院,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良好的护理配合及严密的临床观察对肝硬化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士锦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纤维支气管镜胸腔内喷洒滑石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难治性气胸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胸腔内喷洒滑石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难治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COPD合并难治性气胸患者20例,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胸腔内喷洒滑石粉治疗.结果 20例患者中治愈16例,平均引流时间11.7 h.4例无效,1例自主出院,1例转为外科治疗,2例死亡,死因为呼吸衰竭.并发症多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皮下气肿、胸痛及发热现象,行对症治疗后缓解或者自行缓解.结论 对于COPD合并难治性气胸患者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胸腔内喷洒滑石粉疗法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韦中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手术室医疗器械管理探讨

    总结北京市延庆医院手术室自2000年以来对医疗器械在管理上的改进方法,经过建立完善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选取有效的医疗器械保养措施,使得手术室使用器械管理更加严格,损耗降低,延长器械使用寿命,增加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器械安全管理意识,减少了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了手术室医疗护理工作安全、顺利、有效地进行.

    作者:吴东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36例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治疗动脉导管未闭体会

    目的 探讨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方法和体会.方法 选取2004年6月-2014年8月PDA患者36例,均行左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治疗.结果 3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手术成功率100%.随诊3月~3年,无再通及假性动脉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左腋下小切口动脉导管结扎术治疗PDA安全有效.

    作者:叶飞;陈利超;吴元龙;邹济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髋关节置换患者家居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家居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出院的患者68例,设为观察组;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8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出院时接受常规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出院后采取家居延续性康复护理.结果 出院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健康教育知晓情况得分、依从性评价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出院患者实施家居延续性康复护理管理,可以确保手术成功的延续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秀琼;谢小兰;邹瑞婵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 469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切口感染潜在影响因素.结果 83例(2.39%)发生切口感染.患者年龄、住院天数、手术切口类型为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普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可预防或减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风险.

    作者:何昶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更年期妇女失眠症心理异常表现及护理探讨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更年期妇女失眠症的发病率日益上升.更年期妇女失眠症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过度敏感和猜疑的不良心理,甚至出现绝望和濒死感.针对这些不良心理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睡眠状况.

    作者:张孟玲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关于医院执行力的探讨

    医院执行力是指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医院管理者所具有的协调、组织、指挥、计划等能力,主要体现为医院全体员工对医院管理任务、制度、决策等方面的执行力度.本文首先分析了医院执行力匮乏的原因,其次,对构建医院执行力的策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作者:郝思龙;吴雪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延续性护理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9例PTE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35)和干预组(n=34),常规组出院后按常规方式电话随访,给予一般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出院后按延续性护理方案进行随访.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进行调查,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SF-36各维度评分,并记录出院后6个月的并发症、复发住院等情况.结果 出院时,2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2组SF-36生活质量各个维度评分均较出院时升高(P<0.05或P<0.01),干预组改善优于于常规组(P<0.05或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出院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谭耀坤;邓惠英;罗梅银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不同途径深静脉置管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3种不同途径深静脉置管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慢性肾衰竭患者180例,A、B、C3组,A组55例,B组84例,C组41例,A组采用锁骨下静脉置管,B组采用颈内静脉置管,C组采用股静脉置管.观察导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B组留置时间长于A、C2组(P<0.01),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C组(P<0.05);A、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内静脉置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较好选择.

    作者:谭芳;章厚芬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常见治疗内科急性腹痛药物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内科急性腹痛常用的3种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急诊内科首诊的急性腹痛患者438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3组,各146例.A组给予80 mg间苯三酚注射液+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B组给予10 mg山莨菪碱注射液+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C组给予10 mL 10%硫酸镁注射液+ 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记录给药后15、30、60 min三个时间点疼痛缓解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用药15、30 min后,疼痛缓解总有效率A组>B组>C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60 min后疼痛缓解总有效率A组>C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不良反应发生率B组>C组>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间苯三酚注射液治疗内科急性腹痛较山莨菪碱注射液、硫酸镁注射液起效迅速,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应用范围广.

    作者:曾文欢;甘起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老年急性左心衰45例急救体会

    目的 探讨45例老年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救体会.方法 选取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45例,患者开放静脉通路,心电监护,吸氧.给予常规检查,依据病情及基础疾病给予针对性药物治疗,包括静脉注射呋塞米、泵入硝酸甘油、注射吗啡、早期机械通气等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中42例抢救成功,其中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33例,急救时间30 min~3 h.死亡3例.结论 有效、快速的急救措施是挽救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生命的关键.

    作者:肖亮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肌电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21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肌电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疗效.方法 选取痉挛性斜颈患者21例,给予肌电引导下的A型肉毒毒素治疗,通过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评价临床疗效、痉挛缓解的变化趋势,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者3例,明显缓解者16例,部分缓解者2例.Tsui评分随着首次治疗后治疗时间的延长有下降趋势,3个月后略有上升,方差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47,P<0.01).主观症状评分改善值随着首次治疗后治疗时间的延长有上升趋势,6个月后略有下降,方差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82,P<0.01).结论 A型肉毒素用于治疗痉挛性斜颈疗效显著,通常注射后1周内即有明显改善,疗效多数可持续3个月以上,于半年左右需要重复注射.

    作者:郑琳;罗秋;孟繁媛;付睿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均予优质低蛋白、低盐、低磷饮食,稳定血压、血糖,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实验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和24h尿蛋白定量变化.结果 2组血尿素氮、血肌酐和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下降(P<0.01),Ccr上升(P<0.01);且实验组BUN、24h尿蛋白定量和Ccr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能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脏功能.

    作者:唐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三阶梯法”用于肿瘤科实习护士癌性疼痛教育的体会

    目的 探讨对肿瘤科实习护生进行系统的癌性疼痛教育的方法及体会.方法 采用“三阶梯法”即基础知识教育+知行强化+临床实践深入,对2010年6月-2013年2月期间进入肿瘤科实习的98名护士进行癌性疼痛教育,出科前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入科时实习护士填写的KASRP问卷及格率为12.24%,经过“三阶梯法”系统培训后,出科时KASRP问卷的及格率上升至83.67%.结论 采用“三阶梯法”对实习护士进行系统的癌性疼痛教育可以提高实习生及带教老师对疼痛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教学相长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庆;陈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曲美他嗪治疗重症疾患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重症疾患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重症疾患并发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吸氧、限盐,依据心功能水平分别选用洋地黄制剂、ACEI、β受体组滞剂及利尿剂.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曲美他嗪口服.观察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死亡、再住院例数.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LVEDD、LVES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死亡例数及再住院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美他嗪辅助治疗重症疾患并发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可靠,且患者耐受性好,适合在危重患者或老年患者中推广.

    作者:尹黎波;李慧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正常创伤修复与“失控”创伤修复研究现状

    通过文献回顾方法总结正常创伤修复和“失控”研究现状,发现创伤修复“失控”的研究在细胞和分子生物水平上不断提高.采用高新技术对防治“失控”的创伤修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阮肇海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人工破膜配合手法宫颈扩张对HELLP综合征产妇产后结局的影响及护理

    目的 观察人工破膜配合手法宫颈扩张对HELLP综合征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结局的影响,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采用人工破膜配合宫颈扩张的HELLP综合征产妇13例,设为观察组,同期自然破膜生产的HELLP综合征产妇11例,设为对照组,均经阴道分娩.观察2组胎儿及新生儿异常结局,产妇产程、并发症及异常结局.结果 观察组胎儿及新生儿异常结局例次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第Ⅰ产程、第Ⅱ产程、第Ⅲ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 <0.05,P<0.01);观察组并发症及异常结局发生例次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工破膜配合手法宫颈扩张结合针对性的护理能显著改善HELLP综合征经阴道分娩产妇母婴的产后结局,对提高或改善HELLP综合征产妇母婴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聂瑞萍;郭小巧;王艳;高玉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