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曲美他嗪治疗重症疾患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尹黎波;李慧萍

关键词:曲美他嗪, 重症,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能量代谢
摘要: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重症疾患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重症疾患并发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吸氧、限盐,依据心功能水平分别选用洋地黄制剂、ACEI、β受体组滞剂及利尿剂.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曲美他嗪口服.观察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死亡、再住院例数.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LVEDD、LVES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死亡例数及再住院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美他嗪辅助治疗重症疾患并发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可靠,且患者耐受性好,适合在危重患者或老年患者中推广.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 469例普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切口感染潜在影响因素.结果 83例(2.39%)发生切口感染.患者年龄、住院天数、手术切口类型为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普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可预防或减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风险.

    作者:何昶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FeNO、hs-CRP及IgE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儿科收治的CVA患儿30例,设为CVA组.同期儿科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30例,设为支气管肺炎组.同期同地区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儿童25例,设为对照组.分别检测FeNO、hs-CRP及IgE水平.结果 CVA组患儿FeNO、hs-CRP及IgE水平高于其余2组(P<0.05,P<0.01);支气管肺炎组患儿hs-CRP及Ig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而FeNO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CVA诊断中,FeNO比hs-CRP及血IgE特异性更高,结合临床特点,联合检测hs-CRP及IgE,可为儿童CVA和支气管肺炎引起的慢性咳嗽鉴别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作者:吴宏图;丁娴;张磊;曹兴丽;王峥艳;单春明;刘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延续性护理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行腹膜透析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常规透析护理,出院后研究组继续予延续护理,6个月后对2组分别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自我管理行为评价.结果 2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比较,研究组患者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提高了腹膜透析出院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邱晶;王丽莹;张清霞;曾算香;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1506例肾活检病理资料分析

    目的 探讨1 506例肾活检资料的病理类型分布特征.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经皮肾活检患者的肾活检标本及完整临床资料共1 506例,分析病理类型.结果 1 506例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构成比高达75.03%,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构成比次之,为21.9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常见,占(26.36%),其次为IgA肾病(26.10%).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肾损害为主,包括紫癜性肾炎(6.71%),狼疮性肾炎(6.57%),血管炎(0.33%);代谢性疾病所致的肾损害次之,包括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2.79%),糖尿病肾病(1.33%).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结论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肾脏疾病的主要类型,其中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为常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病例逐渐增多,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为常见.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作者:周艳;罗惠民;陈飞;胡辉;白洁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普外科切口感染22例分析

    目的 分析普外科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并提出改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10例住院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结果 22例(5.37%)出现切口感染,男14例,女8例;<55岁10例(45.5%),≥55岁12例(54.5%);8例(36.4%)伴有慢性疾病,其中呼吸衰竭伴慢性支气管炎1例、糖尿病3例、冠心病2例、高血压2例.结论 控制普外科切口感染,既要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水平,又需要完善、规范的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同时还应该完善的感染管理体系.

    作者:赵运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派丽奥软膏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派丽奥软膏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52例急性局限性智齿冠周炎的大学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7)和对照组(n=75).治疗组在常规冲洗后局部使用派丽奥软膏,对照组在常规冲洗后局部使用碘甘油,用药后5天观察疗效.期间停用其他抗生素类药物.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4.8% (73/77),高于对照组的76.0% (57/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派丽奥软膏局部用药治疗智齿冠周炎治疗中安全有效.

    作者:马明;黄虹;左亚新;穆红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三种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疗效和经济学评价

    目的 探讨3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经济学评价.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38例.随机分为3组:A组48例,B组46例,C组44例.A组以利培酮片为主药,B组以齐拉西酮片为主药,C组以奥氮平片为主药,根据不良反应发生的程度,酌情使用苯二氮革类药物、盐酸苯海索片.观察3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及经济成本.结果 3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经济成本为:A组<B组<C组.结论 以利培酮为主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齐拉西酮片及奥氮平相当,但经济成本低.

    作者:王玉琴;哈秀英;徐卫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在重症肺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运用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86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常规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止血化痰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果 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痰液、啰音明显减少或消失时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痰菌培养转阴时间,肺部病变吸收> 3/4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治疗后PaO2、SaO2、pH值均升高(P<0.01),PaCO2值均下降(P<0.01),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能有效解除气道分泌物堵塞情况,缩短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占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医疗集团数据中心系统架构设计研究

    信息化是现代化医院管理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其建设水平标志着医院发展的整体水平.随着区域医疗信息整合和共享系统的建设和不断发展,及集团化医院建设的加速建立,集团化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平台的建立使医疗集团复杂的业务系统进行有序整合,并形成标准的数据平台,为今后医疗集团的信息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作者:曾凡荣;胡光阔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少数民族地区院前急救效果不佳的原因与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院前急救目前存在院前死亡率高、院前急救后致残率高、潜在医患纠纷及投诉高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与患者及家属风险意识低,突发事件后无法在急救黄金时间内施救,医院因素及地理位置因素.总结其改善措施为加强急救知识宣传和教育,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院前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

    作者:王强;陈凯;白建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神经外科患者PICC置管异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患者中心静脉导管(PlCC)置管异位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78例神经外科留置PICC管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置管后异位至不同部位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头端颈内静脉异位23例(12.9%)、腋静脉异位4例(2.2%)、对侧锁骨下经脉异位2例(1.1%)、进入右心房3例(1.7%).结论 神经外科患者置管前,应充分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及时了解血管的解剖位置,有效减少PICC管道异位发生风险.

    作者:范玉滢;杜爱红;郑晓纯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损伤控制骨科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骨科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骨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9例接受损伤控制治疗的设为治疗组,常规手术治疗29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术后恢复状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7%(26/29),对照组总有效率79.3%(23/29).结论 损伤控制骨科理论指导骨创伤治疗可行.

    作者:付红英;李克群;宋振林;岳敏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 观察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患者21例,其中采用股骨重建钉内固定方法14例,采用逆行髓内钉加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方法7例,并随访6~12个月.结果 股骨干骨折愈合时间为14~ 28周,股骨颈骨折愈合时间为13~24周.随访期间,无1例并发症,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功能,无活动障碍及受限,治愈率100%.结论 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正确的诊断,和手术给予坚固的内固定材料,恢复骨折的解剖位.

    作者:柳连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手术室医疗器械管理探讨

    总结北京市延庆医院手术室自2000年以来对医疗器械在管理上的改进方法,经过建立完善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选取有效的医疗器械保养措施,使得手术室使用器械管理更加严格,损耗降低,延长器械使用寿命,增加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器械安全管理意识,减少了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了手术室医疗护理工作安全、顺利、有效地进行.

    作者:吴东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5例行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行优质护理,统计护理满意度.术后随访,依据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满意度调查,45例满意,10例较满意;Harris评分术后和术后1月分别为(40.2±5.4)分和(51.2±6.9)分.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从金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86例患者外阴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 探讨在生活及饮食习惯中与外阴营养不良的发生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外阴营养不良患者43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3例,设为对照组.调查2组人群生活及饮食习惯.结果 观察组过敏体质、情绪波动大、习惯久坐、共用浴盆、洗衣粉洗内裤、白带色黄,饮食习惯偏成、偏辣及偏热各项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P<0.01),但喜食猪肝、饮食偏素2项患者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前者为外阴营养不良的诱发因素,后者为保护因素.结论 外阴营养不良受生活、饮食习惯的影响,女性应注意这些因素的预防与控制,降低疾病发生率.

    作者:杨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60例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2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危重症患者60例,均在常规综合治疗、原发病治疗、病因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RRT.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血钾、血钠、尿素氮、肌酐、尿酸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血钾、血钠、尿素氮、肌酐、尿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RRT可明显改善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瑞;陈睿;唐芳;朱秋霞;姜冬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中使用小剂量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产科收治的单胎足月妊娠行剖宫产的产妇82例.随机分为A、B组,各41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A组采用布比卡因麻醉,B组采用布比卡因联合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观察2组产妇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牵拉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新生儿Apgar评分,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寒战发生情况.结果 2组产妇Bromage评分及新生儿1、5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产妇牵拉痛VAS评分、寒战1~3级发生率低于A组(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手术中使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牵拉痛,产后寒颤发生率低,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钟锦秀;程俭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干预探讨

    目的 探讨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8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和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浅前房8眼,前房出血3眼,通过处理,视力恢复正常,无并发症.结论 正确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康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吉伟;张玉姝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择期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空白对照组(C组),各15例.D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内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后以0.5ug/(kg·h)输注至手术结束;C组以相同速率静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术毕(T1)、术后24 h(T2)时采集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Ⅰ)、TNF-α浓度,同时于上述时间点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与T0时比较,2组患者T1、T2时血浆cTnⅠ、TNF-a浓度均升高,但D组T1、T2时血浆cTnⅠ、TNF-a浓度较C组低(P<0.05);2组患者T1、T2时乳酸(Lac)及血糖较基础值升高,但D组T1、T2时Lac及血糖低于C组(P <0.05);pH值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静脉输注一定剂量的右美托咪啶,可减轻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NF-α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作者:郭松青;方向志;高巨;葛亚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