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猛性龋儿童变链菌分离株的蔗糖粘附能力

刘艳玲;刘正;冯希平;周静

关键词:幼儿猛性龋, 变链茵, 远缘链球菌, 蔗糖依赖性粘附
摘要:目的探讨猛性龋儿童变链茵和远缘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蔗糖依赖性粘附能力.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猛性龋、非猛性龋、无龋儿童变链茵(各6株)和远缘链球菌(猛性龋儿童6株,非猛性龋和无龋儿童各3株)临床株在含蔗糖培养液中对玻壁的粘附情况.结果各组变链茵分离株之间及各组远缘链球菌分离株之间对玻壁的粘附比无显著差异;各组远缘链球菌菌株对玻壁的粘附能力显著大于各组变链菌菌株(P<0.05).结论猛性龋儿童变链菌和远缘链球菌临床株蔗糖依赖性粘附能力与非猛性龋及无龋儿童分离菌株无差别;远缘链球菌蔗糖依赖性粘附能力强于变链茵.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固定矫治技术固定外伤前牙

    我科自1997年起将固定矫治技术应用于固定外伤前牙,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本组男19例,女8例.13岁以下10例,14~18岁11例,18岁以上6例,大37岁.单牙损伤5例,多牙损伤22例.多牙损伤多4颗前牙.方法:局麻下复位牙和牙槽骨,缝合撕裂牙龈,酸蚀处理松动牙及两侧2~3个稳固基牙唇面,替牙期邻牙元可靠基牙,可沿续到第一恒磨牙,粘着托槽,0.14mm弓丝结扎固定,调 ,固定4~8周,平均4.8周.

    作者:刘晓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胜利召开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牙菌斑pH值的检测及其影响因素

    牙菌斑中一些细菌可以分解碳水化合物产酸,导致牙齿硬组织脱矿,pH值的变化正是反映了菌斑细菌的产酸情况.本文就菌斑pH的检测及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综述如下.一、牙菌斑糖分解代谢的基本情况

    作者:刘大力;袁诗芬;王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弹性防嵌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食物嵌塞是口腔科常见疾病,本文应用弹性义齿材料设计、制作弹性防嵌器治疗食物嵌塞,取得了良好疗效.一、材料与方法 采用长沙奥伦高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弹性义齿成形机及弹性义齿材料.常规设计为颊、舌侧固位臂和防嵌梁两部分.但如所涉及的基牙临床冠短,为增加固位也可在近中或远中设计一组卡环,见图1.临床操作要点:制作方法与一般弹性义齿相同,但应注意防嵌梁薄处不宜小于0.8mm,故所对位置常须适当牙体预备;存在水平嵌塞者固位臂可宽些,覆盖2mm以上牙龈组织;外形应高度磨光.

    作者:田晓文;国佳;彭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牙合)垫诱导丝矫治器矫治儿童前牙反(牙合)

    笔者在临床中采用(牙合)垫诱导丝矫治治疗13例前牙反(牙合),它制作简单,戴用舒适,患儿易配合,矫治效果良好.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3例前牙反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在9~12岁,替牙期1l例,恒牙早期2例,其中有遗传倾向3例.

    作者:杨春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鼻、眶部异位脑膜瘤3例

    笔者遇见了3例异位脑膜瘤病例,经X-线片,CT检查,全身检查证实无颅内病变,且均经手术后病理诊断,现介绍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3例中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9,26,50岁,病史5月~5年不等.2例初症状鼻塞、不通气,3例有眼球凸出、移位及不间断流泪症状,病变累及眶内l例,鼻腔副鼻窦3例.

    作者:陶峰;郭玉峰;金天寿;裴瑞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缓释氟粘贴片对釉质病变深层脱矿的再矿化及沉积物的分析

    目的研究缓释氟粘贴片对釉质病变深层脱矿的再矿化作用及沉积物成分分析.方法12个牛牙釉质块,根据其48小时人工龋的表面硬度值均衡分为两组,在体外滴定系统中分别用0.25mgF和0.5mgF的氟粘贴片处理,4小时/片,共22片.11片和22片处理后,分别测定每组一个标本的剖面硬度值和其余标本的表面硬度值;用偏光显微镜和显微X线观察组织学变化;用扫描电镜观察标本表面和剖面的沉积物,用能谱进行元素分析.结果使用氟片越多,标本的表面硬度值越高(P<0.001);但等片数处理后,两剂量组标本的表面硬度值(P>0.05)及剖面硬度值间无显著差异.偏光和显微X线检查发现22片0.25mgF氟粘贴片处理后釉质病变区矿物增加多、效果好.沉积物多为圆形或近圆形颗粒,少数呈圆柱状,主要成分为钙和磷,釉表面比釉深层氟含量稍高.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氟粘贴片对釉质病变深层脱矿有再矿化作用,22片0.25mgF氟粘贴片处理后效果较好.釉质表面及内部沉积物为钙磷酸盐类,表面可能有CaF2.

    作者:葛瑶;王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A型肉毒杆菌毒素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

    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toxin,Bt)是肉毒杆菌产生的一种嗜神经性毒素,是迄今发现的所有神经毒素中毒性强的一种.它是人类肉毒中毒的主要致病因子,虽然人类从十八世纪已经认识到肉毒中毒,但是直到十九世纪才发现Bt,它可以使中毒的肌肉麻痹(如呼吸肌麻痹),若不能早期确诊,及时抢救,病死率很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Bt生物学特性及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逐渐将Bt引入临床,以治疗由于局部肌肉痉挛所导致的疾病.现就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范海东;王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唇裂患者术晨热的发病研究

    目的寻找唇裂患者术晨热的发病因素、发病机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复习近十年来收治的492例唇裂患者病案资料,按性别、年龄、营养状况、畸形程度、是否伴发腭裂及手术季节六类指标设计四格表或行列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晨热发病与年龄、营养状况、手术季节等因素显著相关.结论3~6个月患儿、营养不良患儿、夏季手术的患儿易发生术晨热,对这三类患儿应予谨慎对待.

    作者:张来健;吴惠明;王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细菌内毒素与牙髓炎关系的研究

    本文采用鲎试剂显色技术,定量检测急、慢性牙髓炎症状态下的牙髓腔内细菌内毒素含量,与正常组进行比较,分析内毒素含量与牙髓炎症状态下的临床表现间的关系.

    作者:肖水清;汪竹平;王铎;张锦心;王青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壳聚糖复合生物膜引导颅颌骨再生的研究

    目的开发研制新型骨引导再生膜-壳聚糖复合膜用于口腔颌面外科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壳聚糖复合膜由可降解壳聚糖凝胶和珊瑚微晶复合而成,成膜经理化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测试后植入家兔的实验性颅颌骨缺损中,设置对照组;采用不脱钙组织切片、四环素荧光示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放射自显影观测以及多媒体骨组织计量学分析等手段对该膜制品促进骨创愈合的效果进行了系统的评估.结果该新型壳聚糖复合膜理化性能及生物相容性良好;体内植入与对照组相比可明显促进家兔颅颌骨创愈合(P<0.05).结论新型壳聚糖/珊瑚微晶复合膜具备良好的引导成骨活性,可望进一步开发成一种有效的口腔颌面骨组织引导再生膜制品.

    作者:姚晖;曲树明;张建华;史弘道;雷涛;张建成;杨韶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张家口市老年人牙列缺损和缺失与修复的调查分析

    牙列缺损、牙列缺失是老年人常见的口腔疾患,我们于1997年至1998年分次对张家口市城乡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不等比随机抽样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李瑞平;胡玉柱;张朝晖;安志良;常淑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组成名单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口腔手术术中心电血压监测154例临床分析

    近一年来,我院对154例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开展了术中心电血压监测工作.术前可以及时了解病情程度,术中实施监测,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本组患者154例,年龄14~90岁,平均60.8岁,其中男性55例,女性99例.154例中,原发为高血压病59例,冠心病44例,风心病6例,各种心律失常18例(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房颤5例,房早3例,室早2例,心动过缓2例,心动过速2例),其它病症有脑梗塞10例,青霉素过敏3例,心慌10例,晕厥和虚脱4例.154例患者,口腔处置为拔牙者129例,开髓20例,金属烤瓷冠修复的基牙预备4例,颌骨囊肿手术1例.所有患者术前、术中连续进行心电监护、观察并记录心电图变化情况.

    作者:曹向山;张水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河北省口腔医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河北省第六次口腔医学学术交流会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猛性龋儿童变链菌分离株的蔗糖粘附能力

    目的探讨猛性龋儿童变链茵和远缘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蔗糖依赖性粘附能力.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猛性龋、非猛性龋、无龋儿童变链茵(各6株)和远缘链球菌(猛性龋儿童6株,非猛性龋和无龋儿童各3株)临床株在含蔗糖培养液中对玻壁的粘附情况.结果各组变链茵分离株之间及各组远缘链球菌分离株之间对玻壁的粘附比无显著差异;各组远缘链球菌菌株对玻壁的粘附能力显著大于各组变链菌菌株(P<0.05).结论猛性龋儿童变链菌和远缘链球菌临床株蔗糖依赖性粘附能力与非猛性龋及无龋儿童分离菌株无差别;远缘链球菌蔗糖依赖性粘附能力强于变链茵.

    作者:刘艳玲;刘正;冯希平;周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的骨牙效果

    目的分析牙及骨的改变量对改正Ⅱ类错所起的作用.方法选用28例生长发育高峰期Ⅱ类1分类错患者,用Activator、Frankel等功能矫治器将其矫治至中性或中性偏近中,用PanchelrZ法分析头侧位片上牙和骨的改变.结果下颌骨长度增加,上切牙内收;前牙覆盖减小,其中骨因素占70%,牙因素占30%;磨牙关系改善,其中骨因素占96%,牙因素占4%.结论功能矫治器矫治Ⅱ类1分类错可刺激髁突和关节窝的改建,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内收上切牙;其中,骨的改建是功能矫治的关键.

    作者:方义玉;李江宁;陈阳萍;陈扬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氢氧化钙制剂诱导根尖形成的探讨

    临床上儿童前牙因外伤冠折、双尖牙畸形中央尖,引起一系列病变,影响了牙根发育.近二年来,我们采用控制感染及药物诱导的方法进行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矢小萍;程庐堂;吕华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颌面部猫抓病5例误诊分析

    猫抓病是通过猫的抓咬或与猫密切接触所引起的以局部皮损和无痛性区域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生于颌面部的猫抓病,表现为颌下、颈部及腮腺区淋巴结肿大,临床较为少见,易误诊为淋巴结核及涎腺肿瘤.本文对1995~1999年我科收治的5例颌面部猫抓病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刘建良;陶江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颈动脉阻断术在累及颈动脉或颈动脉源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颈动脉阻断术在累及颈动脉或颈动脉源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6例累及颈动脉病变和6例颈动脉源性疾病的治疗经验.结果12例患者分别经DSA、超声波、MRI和螺旋CT血管成像确诊,并分别实施围阻断期的脑组织保护措施一Matas实验,颈内动脉返回压测定和保持阻断前高血压状态.本组病例均施行颈动脉阻断术.围阻断期无手术死亡.结论颈动脉阻断术的临床应用是比较安全的,应放宽其手术适应症范围.

    作者:叶茂昌;王来平;吴冰;张志宏;李容新;陈传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