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丽丽;安丰双
目的 研究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食管肿瘤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对食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40例食管鳞癌初治患者,治疗前经食管镜活检病理确诊,行新辅助放化疗加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常规进行手术标本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检测治疗前活检标本和手术标本Ki-67表达的标记指数.结果 放化疗后重度反应者12例(30.0%),中度反应20例(50.0%),轻度反应8例(20.0%).显著有效率30.0%,总有效率80.0%.放化疗前、后食管鳞癌组织中Ki-67表达的标记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中度放化疗反应组放化疗前、后Ki-67标记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反应组放化疗前Ki-67标记指数与放化疗后存在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数食管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后仍有肿瘤病灶存在,约20%的患者肿瘤组织退缩不明显.放化疗前后食管鳞癌组织中Ki-67表达的标记指数明显下降,提示放化疗后肿瘤的增殖能力较放化疗前下降.
作者:贾慧;于金明;宋平平;张为迪;穆殿斌;韩大力;张锡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评估简明幸福与生活质量满意度问卷(the shortform versi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enjoyment and sarisfaction questionnaire,Q-LES-Q-SF)在焦虑障碍患者中的信度及效度.方法 对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和山东省安康医院163例焦虑障碍患者和按1∶1的比例选取与其相匹配的162名健康对照者进行Q-LES-Q-SF、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briefquestionnaire,WHOQOL-BREF)和一般资料评定.结果 Q-LES-Q-SF各条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r为0.326~0.707(P<0.01);Q-LES-Q-SF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51,85例患者重测信度系数为0.911(P<0.01);Q-LES-Q-SF总分与WHOQOL-BREF各维度及总分呈显著相关(r=0.568~0.805,P<0.01),研究组与正常对照组Q-LES-Q-SF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总分,t=13.071,P<0.01).结论 Q-LES-Q-SF具有较好的信度及效度,可用于焦虑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
作者:成媛媛;唐茂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酒精、棕榈酸对胰岛β细胞(INS-1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INS-1细胞分为对照组、22mmol/L酒精(模拟适量饮酒)组、100mmol/L酒精(模拟大量饮酒)组、0.2 mmol/L棕榈酸(PA)组、PA+20mmol/L酒精组以及PA+100mmol/L酒精组.作用48 h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糖刺激胰岛素的释放量,Westernblotting检测胰腺十二指肠同源异型盒因子1(PDX-1)、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和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包括T-AMPK和P-AMPK)蛋白水平.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20mmol/L酒精对INS-1细胞无显著影响(P>0.05);100mmol/L酒精组和PA组均下调了INS-1细胞PDX-1、GLUT2蛋白水平和胰岛素释放量(P均<0.05).相对于单独PA组,20mmol/L酒精和PA合用时显著增加细胞PDX-1、GLUT2蛋白水平和胰岛素释放量(P均<0.05).100mmol/L酒精和PA合用时则未出现这种现象(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20mmol/L酒精对细胞AMPK表达和活化无明显影响(P>0.05);100mmol/L酒精仅仅下调AMPK表达(P<0.05);PA同时下调AMPK表达和活化(P<0.05).当20 mmol/L酒精和PA合用时,可以改善由PA引起的AMPK表达和活化的下调(P<0.05);而100mmol/L酒精与PA合用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大量酒精和PA均能损害INS-1细胞功能;适量酒精(20 mmol/L酒精)能够改善由棕榈酸引起的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
作者:周玲雁;曹铭锋;王海;冯丽;丁华;魏欣冰;陈文斌;高聆;赵家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情绪特征与应对方式.方法 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状态-特质愤怒问卷(STAXI-2)、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问卷及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对5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和38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突聋患者组抑郁(P<0.05)、状态焦虑(P<0.01)、特质焦虑(P<0.01)及内向怒(P<0.05)得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突聋患者组应对方式中自责维度得分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突聋患者的焦虑特质、内向怒的情绪特征和自责的应对方式可能是其发病的心理情绪基础.
作者:吕丽;江虹;李文杰;陈翠;张红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ITP患者74例,分为rhTPO+达那唑组(观察组)37例,达那唑组(对照组)37例.观察组皮下注射rhTPO 1.0μg/kg(300U/kg),1次/d,共14 d,停用rhTPO后再观察14 d.对照组口服达那唑14 d后,如血小板≤20×109/L可皮下注射rhTPO(1.0μg/kg),1次/d,14 d,停用rhTPO后观察14 d.两组在整个试验阶段口服达那唑200mg/次,3次/d.比较两组前14 d血小板计数的高值和不同时间点血小板计数值的曲线下面积及有效率,比较对照组应用rhTPO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及其差值.结果 观察组前14 d血小板计数和升高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4 d内血小板计数值的曲线下面积中位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rhTPO治疗14d内显效者(血小板计数升高至≥100×109/L)(16例、43.24%)明显高于对照组(3例、8.10%)(P<0.01).观察组良效者(血小板计数升高≥30×109/L)(9例、24.32%)与对照组(10例、27.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近期有效observation率(显效+良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14 d血小板升高未达有效的患者给予rhTPO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与使用rhTPO前相比明显升高,有效率达到62.50%.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rhTPO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ITP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张春青;王琳;秦平;陈峰;陈春燕;侯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50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女生的乐群性、敏感性和忧虑性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而恃强性和怀疑性得分低于男生(P<0.01);城市学生的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和敏感性得分高于农村学生(P<0.05).稳定性、有恒性和敢为性与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母亲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呈显著负相关(P<0.05);忧虑性、紧张性与父母惩罚严厉、过度保护等因素呈显著正相关(P<0.01).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与否、过度保护与否等因子可以对学生人格特质进行预测.结论 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子女健康人格的形成.父母教养方式对不同性别大学生人格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作者:苑光宗;唐柳;傅文青;孔明;郭玲玲;徐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利用Y染色体检测雄性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到雌性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中的存活情况.方法 采用全骨髓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雄性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移植细胞,选取80只雌性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其中45只成功建立模型.成模后2周按以下分组进行细胞移植: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心外膜直接注射MSCs组(A组,n=15)、经静脉移植MSCs组(B组,n=15)和经静脉注射等量DMEM培养液组(C组,n=15),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雄性大鼠Y染色体特有的SRY基因,观察移植后1 d、1周、2周及3周时MSCs在梗死心肌的存活情况.结果 经心外膜直接注射组和经静脉移植组通过PCR均可检测出SRY基因的存在,移植后两组的心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 MSCs经心外膜和静脉移植均可分布于心肌梗死周围区域,对梗死后大鼠的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邢介龙;许运宾;张彦;徐长宪;孟国伟;李勇;鲍卫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T2DM)二甲双胍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30例初发T2DM患者(T2DM组)与2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Hcy和ⅡMT的差异.T2DM组患者在合理膳食和适当运动的同时加服二甲双胍1500mg/d,疗程为1年,检测治疗前后Hcy和IMT的变化,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变化关系.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组血浆Hcy浓度和IMT显著增高(P<0.01,P<0.05),经二甲双胍治疗后,血浆Hcy浓度和IMT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MT与血浆Hcy浓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浆Hcy和IMT在预测T2DM大血管并发症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初发T2DM早期应用二甲双胍能延缓其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米念荣;孟超;王淑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寻找引起晨间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高血压患者分为晨峰组和非晨峰组,检测血液中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生长激素(GH)、皮质醇(COR)水平.分析晨峰睡-谷值与AngⅡ、ALD、GH、COR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主要为低肾素型高血压.晨峰组与非晨峰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脂和高血压病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晨峰组的AngⅡ、ALD均高于非晨峰组(P<0.05),血GH和COR也均显著增高(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晨峰组的晨峰睡-谷值与AngⅡ(r=0.42,P<0.01)、ALD(r=0.28,P<0.05)、GH(r=0.45,P<0.01)、COR(r=0.32,P<0.01)均呈现正相关.结论 晨间血压升高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密切相关,也与血液中生长激素、皮质醇浓度过高有密切关系.
作者:朱艳利;王秀莉;朱学梅;卓晶明;李文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克隆人TIPE2基因启动子区及一系列5′截短片段,并鉴定其DNA表达调控区域.方法 采用PCR技术从人基因组DNA中克隆扩增TIPE2基因5′上游1252 bp启动子序列并对该片段5′端的截短,分别瞬时转染人卵巢癌来源细胞系SKOV3,通过双萤光素酶活性的检测鉴定其启动子活性及表达调控区域.结果 克隆扩增的8个TIPE2基因启动子截短片段经测序证明无误;TIPE2-pGL4-P1重组质粒双萤光素酶活性检测显示其具有明显的启动子活性,约为pGL4-Basic的7.9倍;5′系列截短片段重组质粒的启动子活性检测显示,与1252bp片段相比,TIPE2上游-965~-593bp、-501~-390bp缺失,启动子活性分别升高6.38、7.82倍;-593~-501bp的缺失,使-501~+79 bp片段相对于-593~+79 bp片段的启动子活性降低2.04倍.结论 人TIPE2基因上游1252 bp区域有明显的启动子活性,该片段内存在2个潜在的负性调控区和1个潜在的正性调控区.
作者:陈洁;宋永红;王淑;韩振龙;姜学兵;李国盛;郭春;张利宁;石永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急性播散性脑炎是一种以累及大脑白质为主的急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通常发生于感染、出疹及疫苗接种后1~4周.急性起病,病情严重,病死率高,患者有幸存活下来,也多遗留神经系统症状.日前我院确诊1例急性播散性脑炎患者,双侧大脑半球出现广泛病灶,病情严重,经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22 d痊愈.
作者:周盛年;刘丽霞;刘艺鸣;谭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硫辛酸(L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ACS患者63例,分为硫辛酸组33例和常规药物组30例,硫辛酸组给予常规药物+硫辛酸治疗,常规药物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疗程1周.用药前(0h)、24h、1周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通过比色法、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和免疫散色比浊法测定乙醛脱氢酶2(ALDH2)活性、8-异前列腺素F2a(8-iso PGF2a)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24h后,两组患者ALDH2活性水平显著上升(P<0.001),8-iso PGF2a含量显著下降(P<0.001);硫辛酸组ALDH2活性升高(P<0.01),8-iso PGF2a含量下降较常规药物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1周后,两组ALDH2活性水平较0 h明显上升(P<0.001),8-isoPGF2a含量较0 h、24h均显著下降(P<0.001),hs-CRP含量较0h明显下降(P<0.001),硫辛酸组ALDH2活性、8-isoPGF2a、hs-CRP含量的变化较常规药物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硫辛酸可以通过上调ALDH2活性、下调8-iso-PGF2a、hs-CRP的含量,抑制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而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姬文卿;陈玉国;徐峰;李勇;魏述建;郝盼盼;刘汝刚;张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对照设计研究方法将87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外用药、抗组胺药物内服;治疗组46例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外用药、抗组胺药物及玉屏风颗粒内服,特异性免疫治疗疗程均为2年,比较两组患者1年治疗的有效率和停止治疗1年后的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1年有效率与治疗组无明显差别(P>0.05),但停止治疗1年后的复发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玉屏风颗粒可明显降低特应性皮炎的复发率.
作者:李雪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AML1/ETO融合基因沉默后kasumi-1细胞株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丙戊酸钠(VPA)的敏感性变化.方法 体外培养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asumi-1,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pGCsiRNA-AML1/ETO转染kasumi-1,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Kasumi-1细胞AML1/ETO和Bcl-2 muRNA的表达变化;MTT法检测VP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细胞周期;Hochest33258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靶向AML1/ETO基因的siRNA质粒可有效降低Kasumi-1细胞AML1/ETO基因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转染组细胞AML1/ETO基因mRNA表达量下降了53.7%(P<0.05),同时Bcl-2 mRNA的表达量下降了54.5%(P<0.05),而阴性对照组及脂质体组两基因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VPA对Kasumi-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不同VPA浓度作用下,转染组细胞24、48 h的抑制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阴性对照组及脂质体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空白对照组及转染组细胞G0/G1期比例分别为(42.07±5.23)%和(62.6±5.87)%(P<0.01),经含2mmol/LVPA的培养基培养48 h后,两组细胞GO/G1期比例分别上升至(69.2±7.02)%和(78.92±6.23)%(P<0.01);转染后细胞出现核固缩、核边集、凋亡小体等改变.结论 特异性AML1/ETO siRNA可显著抑制Kasumi-1细胞AML1/ETO基因的表达,并明显增强Kasumi-1细胞对VPA的敏感性.
作者:张晶晶;马道新;孔海丽;王慧君;孙元欣;刘传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脑血管痉挛(CVS)发病机制中相互间内在联系.方法 新西兰纯种健康级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ICAM-1单克隆抗体治疗组、NF-κB拮抗剂治疗组、p38MAPK抑制组,每组10只.枕大池二次注血制作兔SAH后CVS模型.分离兔基底动脉(BA),应用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方法,观测兔BA管径、血管壁上p38MAPK、NF-κB及ICAM-1表达变化及其相互间关系.结果 对照组血管造影出现管腔狭窄,而各治疗组未见明显血管狭窄.免疫组化显示对照组p38MAPK、NF-κB、ICAM-1在内膜、中膜有强烈的表达;p38MAPK抑制组p38MAPK、NF-κB、ICAM-1的表达主要局限在内膜、内膜下,表达微弱;NF-kB拮抗剂治疗组p38MAPK、NF-κB、ICAM-1在内膜和内膜下也有微弱表达,而p38MAPK在中膜也出现表达;ICAM-1单克隆抗体治疗组p38MAPK、NF-κB在内膜、中膜均有表达,ICAM-1仅在内膜和内膜下有微弱表达.原位杂交结果与免疫组化类似.结论 在兔BA血管壁上存在着由p38MAPK、NF-κB调控、ICAM-1介导的痉挛血管壁炎症反应,这一级联反应在CV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冀勇;王志刚;王成伟;张庆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8、糖尿病组(DM组,n=9)、二甲双胍组(MET组,n=10).DM组、MET组大鼠高脂饲料喂养4周,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DM组、MET组大鼠继续高脂饲料喂养,并且MET组大鼠给予二甲双胍500mg/(kg·d)灌胃6周.实验末,计算心脏体质量比(HW/BW),采用Masson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左室心肌胶原含量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NC组相比,DM组和MET组大鼠HW、HW/BW均显著增加(P<0.05),心肌胶原含量、TGF-β1、TSP-1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与DM组大鼠相比,MET组大鼠HW/BW显著减轻(P<0.05),心肌胶原含量、TGF-β1、TSP-1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 糖尿病大鼠存在心肌纤维化,二甲双胍可以减轻糖尿病大鼠的心肌纤维化.
作者:孙尧;刘冬梅;程燕;吕永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抵抗素基因5'末端启动子区-420C/G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68例,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组156例,无脂肪肝组112例,正常对照组11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抵抗素420 C/G多态性基因型.结果 抵抗素-420C/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GG基因型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高,是CC基因型的2.40倍(P<0.05),是C等位基因携带者(CC+CG)的2.08倍(P<0.05),GG基因型是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的危险因素(OR=3.05,95%CI 1.19-7.86,P<0.05).结论 抵抗素基因420位点GG纯合子增加了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
作者:张凌云;赵家军;金勇君;李建周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1 290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预测死亡风险和实际手术死亡率的变化趋势,评价OPCAB对高危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1290例中男762例,女528例.21~88岁,平均(63.2±9.1)岁.病例分为1998~2003年和2004~2009年两组.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完成OPCAB手术456例,男302例,女154例,平均年龄(58.1±6.9)岁.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完成OPCAB手术834例,男492例,女342例,平均年龄(64.3±8.5)岁.统计两组病例的手术死亡率、远端吻合口数目、欧洲心脏手术危险评估系统(EuroSCORE)分值的平均分、并发症率(包括围术期心梗、脑卒中、新发房颤、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功能不全等)、ICU时间、带气管插管时间,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全组病例远端吻合口人均(3.28±0.81)个,ICU时间(68.8±5.14)h,带气管插管时间(16.3±4.5)h,并发症率11.3%,手术死亡率4.42%,EuroSCORE平均值(4.68±2.57).两组在手术死亡率、远端吻合口数目、EuroSCORE平均值、并发症率、ICU时间、带气管插管时间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EuroSCORE平均值从1998年的1.7上升到2009年的7.2,手术死亡率由8.6%下降至3.13%.结论 EuroSCORE在预测OPCAB的死亡风险中具有重要作用.预测死亡风险显著升高而手术死亡率明显下降,与OPCAB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技术的完善和发展、严密的围术期监护和治疗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王春;谷天祥;于洋;宋来春;张玉海;房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报告3例手术治疗止血机制异常合并颅脑外伤后脑疝的病例,以提高该特殊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2例患者为血友病A型,1例患者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均为颅脑外伤伴小脑幕切迹疝,颅脑CT示脑内血肿,迅速给予脱水、止血等治疗,并在3 h内输注血小板或冷沉淀暂时纠正凝血异常及贫血,急症行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结果 术后脑内血肿清除理想,无二次血肿形成,2例血友病患者好转出院,ITP患者转血液科继续治疗.结论 在纠正止血机制暂时达到基本正常水平的基础上,做到细心、规范系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是确保手术安全、有效地进行,并达到预期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黄齐兵;张源;王广辉;苏雨行;张泽立;李新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膀胱尿道软镜联合绿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术后后尿道狭窄与闭锁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绿激光对经膀胱尿道软镜检查明确诊断的前列腺增生术后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患者19例,行经尿道狭窄段或闭锁段绿激光汽化术.其中前列腺摘除术后后尿道狭窄1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后9例.术后留置尿管1周~1个月.结果 19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手术时间25~90min,平均67min,随访6~18个月,16例患者一次治愈或术后仅需2~3次尿道扩张后治愈,其余3例患者经多次定期尿道扩张后4~8个月内治愈.无尿失禁患者出现.结论 膀胱尿道软镜联合绿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术后后尿道狭窄与闭锁安全有效.
作者:张栋;金讯波;孙鹏;李鹏;尉春晓;袁航;张琦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