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细胞癌血管增生与肝素酶、环氧化酶-2的关系

田素建;程丽;徐忠华;任巨超;李大伟;刘海南

关键词:癌, 肾细胞, 环氧化酶-2, 乙酰肝素酶, 微血管密度
摘要:目的 观察肾细胞癌(RCC)中肿瘤细胞生长、转移及肿瘤血管增生与环氧化酶2(Cox-2)、乙酰肝素酶(Hpa)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链霉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物法(SABC)法检测60例RCC组织标本和30例癌旁肾组织标本中的Cox-2、Hpa、CD34表达,分析COX-2、Hpa表达和肿瘤血管增生的关系,及微血管密度(MVD)与RCC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60例RCC组织标本中,Cox-2阳性率为71.7%,Hpa阳性率为63.3%,与癌旁肾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308,x2=20.089,P均<0.05);Cox-2表达与RCC肿块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P<0.05);Hpa表达与肿块大小无统计学意义,但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的相关性(x2=12.72,P<0.05);Cox-2、Hpa阳性和阴性表达组织中MVD值分别是125.74±35.68和138.56±40.74、70.87±23.64和80.88±2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VD与RCC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 Cox-2高表达与肿块大小有相关性;Cox-2和Hpa可促进血管增生;MVD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TGF-β1对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外源性TGF-β1应用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烫伤组(对照组)、糖尿病烫伤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烫伤TGF-β1干预组(用药组),每组各6只.糖尿病组和用药组大鼠经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模型,再制备深Ⅱ度烫伤模型,用药组大鼠建模成功后给予创面下局部皮内注射TGF-β1.烫伤后1、3、5、7、14、21 d记录创面未愈合面积并计算创面愈合率,组织学检查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创面组织TGF-β1表达.结果 从烫伤后5 d起,对照组和用药组创面愈合率较糖尿病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用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创面局部TGF-β1含量较糖尿病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较正常大鼠烫伤创面愈合速度慢,与创面局部TGF-β1含量减少有关.创面局部应用TGF-β1有利于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愈合.

    作者:王文婷;单菲;王晓川;刘振中;张基勋;姜笃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人sBAFF-DT388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活性研究

    目的 制备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白喉毒素融合蛋白(hsBAFF-DT388),探讨其靶向B细胞活性.方法 根据优化合成的hsBAFF-DT388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目的 基因并插入克隆载体pMDl9-T,采用菌落PCR、酶谱分析及DNA测序鉴定阳性克隆,重组克隆载体经双酶切后插入表达载体pColdⅡ,并鉴定重组表达载体.重组菌株经ITPG诱导,SDS-PAGE分析及Western blot鉴定,经Ni2+-NTA层析柱纯化,检测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获得hsBAFF-DT388高效表达菌株,目的 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40%左右.重组蛋白与BAFF受体阳性细胞特异性结合并对人B细胞系Hmy2.CIR具有靶向细胞毒作用.结论 成功构建hsBAFF-DT388表达载体,获得具有靶向B细胞活性的重组蛋白,为其在B细胞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朱月婷;焦玉莲;崔彬;张捷;游力;赵跃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抗痫制剂对癫痫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变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抗痫制剂对戊四氮致痫小鼠学习、记忆力改变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抗痫制剂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和丙戊酸钠组,每组l0只.抗痫制剂大、中、小剂量组小鼠分别以抗痫制剂14.8 mg/g、7.4 mg/g和3.7 mg/g灌胃,每天1次,连续7 d;复制戊四氮诱导急性癫痫模型:水迷宫测定抗痫制剂对致痫小鼠学习和记忆力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延长,行程出错率增加(P<0.05);与模型对照组和丙戊酸钠组相比,抗痫制剂大、中、小剂量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行程出错率减少(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丙戊酸钠组小鼠逃避潜伏期、行程出错率均值虽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模型对照组和丙戊酸钠组小鼠学习、记忆力降低;抗痫制剂能缩短模型小鼠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减少行程出错率,明显改善致痫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王玢;迟华基;袁方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间充质源性软骨种子细胞与脱细胞软骨复合培养构建软骨组织

    目的 兔外周血间充质源性软骨种子细胞与同种异体脱细胞软骨体外复合培养,构建新型软骨组织,为临床修复器官缺损及再造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提取兔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行体外诱导培养14 d获得软骨种子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特性,制作细胞爬片行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联合去垢剂-酶法获得兔脱细胞肋软骨支架,软骨种子细胞与同种异体脱细胞软骨支架体外复合培养7 d获得复合软骨,脱细胞软骨及复合软骨固定后行扫描电镜观察及组织学HE、甲苯胺蓝染色.结果 兔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培养14 d,胞浆内较多软骨细胞特异性Ⅱ型胶原分泌;兔脱细胞软骨呈乳白色,结构完整、孔隙均匀,仍保存大量酸性黏多糖及胶原成分,其孔隙率(61.31±8.45)%,孔径长度(32.80±5.15)μm.支架与软骨细胞黏附良好,并伴有多量基质分泌.结论 间充质源性软骨种子细胞与同种异体脱细胞软骨体外复合培养可构建新型软骨组织,本研究为临床修复器官缺损及再造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刘萌萌;栾保华;孙良;李中华;王小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Y染色体追踪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移植的实验研究

    目的 利用Y染色体检测雄性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到雌性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中的存活情况.方法 采用全骨髓贴壁筛选法体外培养雄性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移植细胞,选取80只雌性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其中45只成功建立模型.成模后2周按以下分组进行细胞移植: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心外膜直接注射MSCs组(A组,n=15)、经静脉移植MSCs组(B组,n=15)和经静脉注射等量DMEM培养液组(C组,n=15),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雄性大鼠Y染色体特有的SRY基因,观察移植后1 d、1周、2周及3周时MSCs在梗死心肌的存活情况.结果 经心外膜直接注射组和经静脉移植组通过PCR均可检测出SRY基因的存在,移植后两组的心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 MSCs经心外膜和静脉移植均可分布于心肌梗死周围区域,对梗死后大鼠的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邢介龙;许运宾;张彦;徐长宪;孟国伟;李勇;鲍卫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T2DM)二甲双胍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30例初发T2DM患者(T2DM组)与2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Hcy和ⅡMT的差异.T2DM组患者在合理膳食和适当运动的同时加服二甲双胍1500mg/d,疗程为1年,检测治疗前后Hcy和IMT的变化,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变化关系.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2DM组血浆Hcy浓度和IMT显著增高(P<0.01,P<0.05),经二甲双胍治疗后,血浆Hcy浓度和IMT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MT与血浆Hcy浓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浆Hcy和IMT在预测T2DM大血管并发症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初发T2DM早期应用二甲双胍能延缓其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米念荣;孟超;王淑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血压患者晨间血压升高的病因探讨

    目的 寻找引起晨间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高血压患者分为晨峰组和非晨峰组,检测血液中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生长激素(GH)、皮质醇(COR)水平.分析晨峰睡-谷值与AngⅡ、ALD、GH、COR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主要为低肾素型高血压.晨峰组与非晨峰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脂和高血压病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晨峰组的AngⅡ、ALD均高于非晨峰组(P<0.05),血GH和COR也均显著增高(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晨峰组的晨峰睡-谷值与AngⅡ(r=0.42,P<0.01)、ALD(r=0.28,P<0.05)、GH(r=0.45,P<0.01)、COR(r=0.32,P<0.01)均呈现正相关.结论 晨间血压升高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密切相关,也与血液中生长激素、皮质醇浓度过高有密切关系.

    作者:朱艳利;王秀莉;朱学梅;卓晶明;李文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E/E'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目的 探讨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与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的比值(E/E′)对药物治疗前后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评价的价值.方法 采用脉冲波多普勒显像技术测量HCM患者的二尖瓣血流频谱和组织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测量二尖瓣环(TDI)频谱,并计算E/E′值,进行药物治疗前后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CM患者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显著减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显著增高,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的比值显著减低,E/E′比值显著增高,且E/E′>15的发生率高;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和培哚普利治疗1年后,左室流出道压力和E′/A′明显好转(P<0.05);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1年时E/E′显著减低(P<0.05),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培哚普利治疗6个月时E/E′已明显减低(P<0.05),1年时进一步改善(P<0.05).结论 脉冲波多普勒技术测定二尖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和TDI技术测定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的比值对评价药物治疗前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阚丽丽;安丰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硫辛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乙醛脱氢酶2活性、8-异前列腺素F2a含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硫辛酸(L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ACS患者63例,分为硫辛酸组33例和常规药物组30例,硫辛酸组给予常规药物+硫辛酸治疗,常规药物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疗程1周.用药前(0h)、24h、1周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通过比色法、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和免疫散色比浊法测定乙醛脱氢酶2(ALDH2)活性、8-异前列腺素F2a(8-iso PGF2a)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24h后,两组患者ALDH2活性水平显著上升(P<0.001),8-iso PGF2a含量显著下降(P<0.001);硫辛酸组ALDH2活性升高(P<0.01),8-iso PGF2a含量下降较常规药物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1周后,两组ALDH2活性水平较0 h明显上升(P<0.001),8-isoPGF2a含量较0 h、24h均显著下降(P<0.001),hs-CRP含量较0h明显下降(P<0.001),硫辛酸组ALDH2活性、8-isoPGF2a、hs-CRP含量的变化较常规药物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硫辛酸可以通过上调ALDH2活性、下调8-iso-PGF2a、hs-CRP的含量,抑制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而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姬文卿;陈玉国;徐峰;李勇;魏述建;郝盼盼;刘汝刚;张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乳腺癌相关差异表达基因

    目的 分析并探讨乳腺癌与自身正常乳腺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采用全人类基因组芯片检测技术,筛查3对乳腺癌及其自身正常乳腺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real-time PCR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 全基因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及其自身正常乳腺组织间有42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31个,下调基因196个.在这一组基因中,与细胞增殖有关的基因有27个(12个表达上调,15个表达下调),与细胞黏附有关的基因有15个(4个表达上调,11个表达下调),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有13个(6个表达上调,7个表达下调).结论 乳腺癌组织与自身正常乳腺组织在基因表达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存在于不同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增殖、细胞黏附、细胞凋亡等)中.

    作者:郭明明;余之刚;马忠兵;高德宗;李亮;李玉阳;张强;王峰;王斐;傅勤烨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回顾分析1290例OPCAB手术EuroSCORE高预测风险与低手术死亡率的关系

    目的 回顾性分析1 290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预测死亡风险和实际手术死亡率的变化趋势,评价OPCAB对高危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1290例中男762例,女528例.21~88岁,平均(63.2±9.1)岁.病例分为1998~2003年和2004~2009年两组.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完成OPCAB手术456例,男302例,女154例,平均年龄(58.1±6.9)岁.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完成OPCAB手术834例,男492例,女342例,平均年龄(64.3±8.5)岁.统计两组病例的手术死亡率、远端吻合口数目、欧洲心脏手术危险评估系统(EuroSCORE)分值的平均分、并发症率(包括围术期心梗、脑卒中、新发房颤、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功能不全等)、ICU时间、带气管插管时间,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全组病例远端吻合口人均(3.28±0.81)个,ICU时间(68.8±5.14)h,带气管插管时间(16.3±4.5)h,并发症率11.3%,手术死亡率4.42%,EuroSCORE平均值(4.68±2.57).两组在手术死亡率、远端吻合口数目、EuroSCORE平均值、并发症率、ICU时间、带气管插管时间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EuroSCORE平均值从1998年的1.7上升到2009年的7.2,手术死亡率由8.6%下降至3.13%.结论 EuroSCORE在预测OPCAB的死亡风险中具有重要作用.预测死亡风险显著升高而手术死亡率明显下降,与OPCAB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技术的完善和发展、严密的围术期监护和治疗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王春;谷天祥;于洋;宋来春;张玉海;房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情绪特征及应对方式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情绪特征与应对方式.方法 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状态-特质愤怒问卷(STAXI-2)、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问卷及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对5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和38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突聋患者组抑郁(P<0.05)、状态焦虑(P<0.01)、特质焦虑(P<0.01)及内向怒(P<0.05)得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突聋患者组应对方式中自责维度得分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突聋患者的焦虑特质、内向怒的情绪特征和自责的应对方式可能是其发病的心理情绪基础.

    作者:吕丽;江虹;李文杰;陈翠;张红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

    目的 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ITP患者74例,分为rhTPO+达那唑组(观察组)37例,达那唑组(对照组)37例.观察组皮下注射rhTPO 1.0μg/kg(300U/kg),1次/d,共14 d,停用rhTPO后再观察14 d.对照组口服达那唑14 d后,如血小板≤20×109/L可皮下注射rhTPO(1.0μg/kg),1次/d,14 d,停用rhTPO后观察14 d.两组在整个试验阶段口服达那唑200mg/次,3次/d.比较两组前14 d血小板计数的高值和不同时间点血小板计数值的曲线下面积及有效率,比较对照组应用rhTPO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及其差值.结果 观察组前14 d血小板计数和升高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4 d内血小板计数值的曲线下面积中位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rhTPO治疗14d内显效者(血小板计数升高至≥100×109/L)(16例、43.24%)明显高于对照组(3例、8.10%)(P<0.01).观察组良效者(血小板计数升高≥30×109/L)(9例、24.32%)与对照组(10例、27.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近期有效observation率(显效+良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14 d血小板升高未达有效的患者给予rhTPO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与使用rhTPO前相比明显升高,有效率达到62.50%.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rhTPO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ITP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张春青;王琳;秦平;陈峰;陈春燕;侯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p38MAPK、NF-KB、ICAM-1在SAH后CVS中的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脑血管痉挛(CVS)发病机制中相互间内在联系.方法 新西兰纯种健康级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ICAM-1单克隆抗体治疗组、NF-κB拮抗剂治疗组、p38MAPK抑制组,每组10只.枕大池二次注血制作兔SAH后CVS模型.分离兔基底动脉(BA),应用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方法,观测兔BA管径、血管壁上p38MAPK、NF-κB及ICAM-1表达变化及其相互间关系.结果 对照组血管造影出现管腔狭窄,而各治疗组未见明显血管狭窄.免疫组化显示对照组p38MAPK、NF-κB、ICAM-1在内膜、中膜有强烈的表达;p38MAPK抑制组p38MAPK、NF-κB、ICAM-1的表达主要局限在内膜、内膜下,表达微弱;NF-kB拮抗剂治疗组p38MAPK、NF-κB、ICAM-1在内膜和内膜下也有微弱表达,而p38MAPK在中膜也出现表达;ICAM-1单克隆抗体治疗组p38MAPK、NF-κB在内膜、中膜均有表达,ICAM-1仅在内膜和内膜下有微弱表达.原位杂交结果与免疫组化类似.结论 在兔BA血管壁上存在着由p38MAPK、NF-κB调控、ICAM-1介导的痉挛血管壁炎症反应,这一级联反应在CV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冀勇;王志刚;王成伟;张庆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对照设计研究方法将87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外用药、抗组胺药物内服;治疗组46例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外用药、抗组胺药物及玉屏风颗粒内服,特异性免疫治疗疗程均为2年,比较两组患者1年治疗的有效率和停止治疗1年后的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1年有效率与治疗组无明显差别(P>0.05),但停止治疗1年后的复发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特异性免疫治疗联合应用玉屏风颗粒可明显降低特应性皮炎的复发率.

    作者:李雪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醒脑静注射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XNJJ)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海马相关因子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择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SAH组、XNJJ治疗1组、XNJJ治疗2组,每组7只,采用新鲜自体股动脉血枕大池二次注入法建立SAH模型,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海马神经元中凋亡分子Caspasc-3和Bax以及抗凋亡分子Bcl-2在各组的变化情况,并用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此变化.结果 SAH后海马神经元中Caspase-3和Bax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Bcl-2也有所上升(P<0.01).XNJJ治疗1组及2组Caspase-3和Bax的表达较SAH组下降(P<0.01),而Bcl-2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XNJJ可以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具有脑保护作用.

    作者:郭晋辉;姜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食管癌原发灶病理形态学及Ki-67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食管肿瘤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对食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40例食管鳞癌初治患者,治疗前经食管镜活检病理确诊,行新辅助放化疗加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常规进行手术标本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检测治疗前活检标本和手术标本Ki-67表达的标记指数.结果 放化疗后重度反应者12例(30.0%),中度反应20例(50.0%),轻度反应8例(20.0%).显著有效率30.0%,总有效率80.0%.放化疗前、后食管鳞癌组织中Ki-67表达的标记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中度放化疗反应组放化疗前、后Ki-67标记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反应组放化疗前Ki-67标记指数与放化疗后存在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数食管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后仍有肿瘤病灶存在,约20%的患者肿瘤组织退缩不明显.放化疗前后食管鳞癌组织中Ki-67表达的标记指数明显下降,提示放化疗后肿瘤的增殖能力较放化疗前下降.

    作者:贾慧;于金明;宋平平;张为迪;穆殿斌;韩大力;张锡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抵抗素基因420C/G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抵抗素基因5'末端启动子区-420C/G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68例,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组156例,无脂肪肝组112例,正常对照组11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抵抗素420 C/G多态性基因型.结果 抵抗素-420C/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GG基因型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高,是CC基因型的2.40倍(P<0.05),是C等位基因携带者(CC+CG)的2.08倍(P<0.05),GG基因型是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的危险因素(OR=3.05,95%CI 1.19-7.86,P<0.05).结论 抵抗素基因420位点GG纯合子增加了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

    作者:张凌云;赵家军;金勇君;李建周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在农村自尊量表评价以及自尊与自杀死亡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检验Rosenberg自尊量表的信度、效度,探讨自尊与农村自杀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在山东省疾病监测点上选取2008年9月1日~2009年8月31日3个县(市)25个乡镇的自杀死亡病例作为自杀死亡组,正常对照组按照性别、年龄(相差3岁以内)、当地居住者1∶1配比选取,共获得200对自杀死亡病例和正常对照的资料.结果 自杀死亡组中自尊量表的Cronbach's d系数为0.880,正常对照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75,两组中每一条目去除后的α系数波动幅度较小.两组自尊量表评分与特质焦虑量表总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509、-0.564(P<0.01);主成分分析显示,两组数据各提取2个公因子,分别解释总变异的61.700%和63.802%.两组在自尊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t=17.525,P<0.01),自尊与自杀的OR值为0.880(95%CI=0.818~0.947).结论 自尊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适应于农村自杀死亡研究;自尊是农村自杀死亡的保护因素.

    作者:王欣欣;贾存显;庄茂强;高琦;刘丽媛;刘慧;韩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糖化血清蛋白水平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相关性

    目的 通过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VUS-VH)技术探讨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血清蛋白(GA)的相关性.方法 对53例CHD合并DM患者及49例不合并DM的CHD患者冠状动脉进行IVUS-VH检查,分析两组斑块的性质及其与临床GA、HbAl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CHD合并DM患者易损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不合并DM的CHD患者(36.7%:14.5%,P<0.05),斑块组成以纤维脂肪组织和坏死成分为主,而不合并DM的CHD患者斑块纤维成分和钙化成分较高.GA水平与纤维脂肪组织呈正相关(r=0.018,P<0.05),明显优于HbAlc.结论 CHD合并DM患者易损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不合并DM的CHD患者,且斑块成分不同.G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相关.

    作者:祝庆;康维强;葛志明;宋达琳;王海滨;任国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