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鼠神经生长因子临床应用分析与干预

蒲文;董红妮;张全梅

关键词:鼠神经生长因子, 合理用药, 干预
摘要:目的 通过对医院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的临床应用进行干预,探讨临床辅助用药的有效干预模式,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抽取2015年1-6月使用mNGF出院病历859份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并实施干预;另抽取2016年1-6月干预后使用mNGF出院病历859份作为干预组.比较2组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mNGF的用药频度(DDDs)由干预前的8148下降到干预后的5385;药物利用指数(DUI)由干预前的1.24下降到干预后的1.07,药物使用更趋向合理;干预组各类型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NGF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干预方案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对医院合理用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芍药甘草汤联合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芍药甘草汤联合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后遗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带状疱疹神经痛后遗症患者94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试验组接受芍药甘草汤联合火针治疗,对照组接受加巴喷丁联合甲钴胺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芍药甘草汤联合火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后遗症效果较好,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病情的好转,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必净注射液不良反应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了解血必净注射液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类型及构成,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患者ADR 27例,对其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并采用SPSS 24.0软件对ADR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血必净注射液ADR主要发生于成年患者,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48.15%);影响其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有年龄、过敏史、用药剂量、疗程和联合用药.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ADR临床症状较轻,但累及器官和系统广泛,临床应重视以上影响因素,以降低ADR风险,保障用药安全.

    作者:李艳;张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β-七叶皂苷钠联合尤瑞克林、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MCP-1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治疗中使用β-七叶皂苷钠联合尤瑞克林、依达拉奉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2组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对比治疗前后2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血浆Hcy及MCP-1水平.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7,P=0.046).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浆Hcy及MC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浆Hcy及MCP-1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七叶皂苷钠联合尤瑞克林、依达拉奉可提升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并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降低患者血浆Hcy及MCP-1水平.

    作者:李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PCT与IgA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与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10月医院儿科收治的MPP患儿40例(A组)、非MPP患儿40例(B组)及同期医院健康体检儿童40例(C组),比较3组血清PCT及IgA水平.结果 A组、B组血清PCT水平均高于C组,IgA水平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清PCT及IgA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与IgA水平联合检测对MPP患儿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苏锋;黄玉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已跃居第1位[1]. 肺癌的组织病理学分类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两大类,其中NSCLC占85%,其5年生存率仅为16%[2-3]. 近7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属于ⅢB期和Ⅳ期,失去手术时机,不得不选择化疗. 但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多,部分患者不适合化疗或不愿意化疗.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晚期NSCLC的治疗已经迈入靶向时代并且发展迅速. 分子靶向药吉非替尼是一种口服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疗效好、毒性低,是治疗NSCLC的典型代表药物,为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里程碑式的进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本文报道EGFR基因突变型晚期肺腺癌1 例,服用吉非替尼后肿瘤缩小,生存时间由3个月延长至3年. 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俊亮;华美香;陈键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医内外合治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内外合治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UC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愈疡汤经验方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肠黏膜镜像积分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7,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和肠黏膜镜像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和肠黏膜镜像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TNF-α、IL-8及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NF-α、IL-8水平均降低,IL-10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内外合治UC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性损伤,促进肠黏膜的恢复,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紫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依托咪酯与丙泊酚混合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丙泊酚和依托咪酯混合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拟行无痛胃镜诊疗患者140例,随机分为P、E、PE1、PE2四组各40例.P组给予丙泊酚;E组给予依托咪酯;PE1组给予丙泊酚和依托咪酯1:1混合液;PE2组给予丙泊酚和依托咪酯2:1混合液.记录4组入室(T0)、给药完毕(T1)、开始检查后2 min(T2)、术毕(T3)时MAP、HR、SpO2、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其他组比较,PE1组、PE2组胃镜操作前后循环波动相对较小;PE2组苏醒时间缩短,肌颤体动的发生明显减少.结论 丙泊酚和依托咪酯以2:1混合是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的更优方案,麻醉过程平稳安全,具有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作者:王敬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62例,均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并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月经周期长于治疗前,行经期短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为95.1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结论 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于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效果好,有效改善患者月经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雪松;李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三种腹部按摩方式用于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三种腹部按摩方式用于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阿片类药物相关性便秘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40例.A组实施直推式按摩法,B组实施环形按摩法,C组实施环行按摩加天枢穴穴位按揉法.观察3组患者的便秘症状评分.结果 发现A组干预前与干预后1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周及干预后1个月均低于干预前,B组和C组干预后1周、2周、1个月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行按摩加天枢穴穴位按揉法对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效果明显,方法简便易学,患者和家属可自行操作,且不增加躯体痛苦和经济负担,患者乐于接受,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饶卫红;杨韵洁;余静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与普伐他汀降脂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目的 比较阿托伐他汀与普伐他汀的降脂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A 30例,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治疗;试验组B 30例,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治疗;对照组a 30例,采用普伐他汀钠片20 mg治疗;对照组b 30例,采用普伐他汀钠片10 mg治疗.比较4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酐(Cr)、血尿素氮(BUN)、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4组TC、LDL-C及T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TC、LDL-C及TG水平均降低,(1)不同药物相同剂量:试验组A低于对照组a,试验组B低于对照组b,试验组A低于试验组B,对照组a低于对照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前后CK、Cr及肝肾功能等变化不大,差异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药物相同剂量:试验组A与对照组a比较,试验组B与对照组b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药物不同剂量:试验组B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试验A组,对照组b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具有良好的降脂效果,优于普伐他汀,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毕真真;邹迎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尖吻蝮蛇血凝酶治疗肺结核患者中量咯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尖吻蝮蛇血凝酶治疗肺结核患者中量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4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中量咯血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抗结核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尖吻蝮蛇血凝酶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9,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2,P>0.05).结论 尖吻蝮蛇血凝酶治疗肺结核中量咯血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妙芬;林立;齐家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在创伤性脑损伤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在创伤性脑损伤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创伤性脑损伤偏瘫患者60例中清醒患者32例和家属79名进行康复宣教,观察宣教过程中患者和家属对相关训练的理解、掌握执行情况.结果 在首次观看视频宣教后能理解偏瘫康复训练相关知识的患者和家属占55.9%~69.4%,在第2、3步实行回授法后能掌握执行的患者和家属分别占79.3%~85.6%和91.9%~95.5%.结论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应用于创伤性脑损伤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和家属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执行,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戴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100例,以远程随机化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宫腔填纱联合缩宫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产前、产后血压、血氧饱和度及脉搏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产前、产后的血氧饱和度、脉搏及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可有效控制产后出血量,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玲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多巴丝肼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老年帕金森病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多巴丝肼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老年帕金森病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老年帕金森病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给予多巴丝肼联合归脾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1%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47,P<0.05).治疗前2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夜间觉醒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夜间觉醒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丝肼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老年帕金森病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旖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σ-1受体及其配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神经退行性系统疾病是一类由外在或内在因素导致大脑和脊髓神经元细胞损伤的疾病,由于神经细胞再生困难,这类疾病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目前,针对这类疾病,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为康复治疗和针灸治疗,而缺少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因此,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系统疾病的药物亟待开发.

    作者:张天宁;王云杰;张陆勇;庞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在早产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在早产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且出生0~28 d的早产儿350例,出生后3 d内均行床旁颅脑超声检查,初步诊断是否存在颅内出血;对检查结果阴性、有明显临床表现及体征高度怀疑颅内出血的患儿行头颅CT或MR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结果 350例早产儿中检出颅内出血95例,检出率为27.14%,常见出血部位为脑室,其次为脑实质,硬膜下少见.结论 床旁颅内超声检查在早产儿颅内出血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疾病筛查的首选手段,具有方便快捷、经济适用、安全性高的特点,为早产儿颅内出血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武卉;赵欣黔;王春华;穆春;徐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地塞米松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2组血压、心率、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2组产妇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产妇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较治疗前上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24 h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75,P=0.7210).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效果较好,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良方;陈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CT诊断肺部弥漫性磨玻璃阴影分析

    目的 分析CT诊断肺部弥漫性磨玻璃的临床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1日-2017年10月1日收治的以弥漫性磨玻璃阴影为主要肺部疾病的27例患者,随机分为HRCT组14例和CT组13例.CT组采取常规CT检查,HRCT组在常规CT检查的基础上实施HRCT检查(高分辨率CT检查),对比2组患者肺部弥漫性磨玻璃阴影的显示率及伴随征象等.结果 CT组中,经诊断间质性肺炎1例,过敏性肺炎0例,肺水肿1例,肺栓塞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3例;HRCT组诊断中,间质性肺炎1例,过敏性肺炎3例,肺水肿3例,肺栓塞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4例.病理及综合诊断证实,间质性肺炎2例,过敏性肺炎5例,肺水肿6例,肺栓塞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9例.HRCT组肺部弥漫性麻玻璃阴影显示率为71.43%(10/14)高于CT组的53.85%(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7,P<0.05).结论 肺部弥漫性磨玻璃阴影通过高分辨率CT检查,可更加明确患者肺部磨玻璃度影的伴随象征、形态等,可有效提升影像的显示率,从而利于提升临床诊断患者肺部疾病的准确率.

    作者:钟柳城;汤善文;汪欣;利进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药物流产终止瘢痕子宫哺乳期早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药物流产终止瘢痕子宫哺乳期早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哺乳期早孕妇女5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无子宫手术者非哺乳期早孕妇女58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相同药物流产方法,比较2组流产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流产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P>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量多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药物流产应用于瘢痕子宫妊娠的哺乳期早孕妇女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银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吗啡、硝普钠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吗啡、硝普钠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吗啡、硝普钠和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吗啡、硝酸甘油和美托洛尔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5 min 2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 min、30 min、1 h,2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率均降低,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低血压1例,经调整后恢复正常.对照组头痛出现2例;夹层破裂死亡2例.结论 吗啡、硝普钠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陈永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