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配置中心成品漏液的改进及临床效果分析

李贵利;吴月娣

关键词:静脉配置中心, 成品, 漏液,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静脉配置中心成品漏液的改进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医院静脉配置中心成品2000件(对照组),未实施改进措施.另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医院静脉配置中心成品2000件(研究组),实施改进措施.比较2组成品漏液情况.结果 研究组成品漏液率为0.5%(10/2000)低于对照组的3.0%(6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经济损失为(220.7±18.6)元少于对照组的(546.8±20.6)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配置中心成品漏液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能降低成品漏液率,降低医院经济损失,提高临床药物使用的安全性,促进静脉配置中心进一步发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运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益生菌结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试验组采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比较2组FC值、Mayo评分、肠镜下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FC值、Mayo评分及镜下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对临床症状的缓解水平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并且有良好的耐受性,2组患者均未出现腹痛现象及过敏反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上具有明显的优势,疗效较好,可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鲁欣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肤疾康霜治疗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肤疾康霜治疗皮肤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湿疹、神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类皮肤病患者3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肤疾康霜治疗,对照组接受派瑞松(1%硝酸益康唑+0.1%曲安奈德)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变化、痊愈率、痊愈时间、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肤疾康霜治疗皮肤病的疗效较好,湿疹、神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治愈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对儿童、妇女或特殊部位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李建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辅治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辅治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肺动脉压、血清白介素-8(IL-8)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2周、24周后2组患者肺功能及肺动脉压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后2组患者血清hs-CRP及IL-8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辅治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肺动脉压,改善肺功能,疗效较好.

    作者:张军;田雨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给予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碎石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254,P<0.05).观察组碎石时间为(18.90±1.90)min短于对照组的(42.50±5.7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29,P<0.05).结论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手术治疗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效果较好,碎石率有所提高,手术质量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祝睿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舍曲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效果及药学评价

    目的 观察舍曲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舍曲林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5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692,P<0.05).治疗前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4周2组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治疗2周、4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4%低于对照组的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912,P<0.05).结论 舍曲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龙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在医院进行中药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是否采用炮制中药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未炮制中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炮制中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3/50)低于对照组的24.0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3,P<0.05).结论 中药在炮制后服用能促进药效的提高,降低药物毒性,临床推广价值高.

    作者:罗仁书;何治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DN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试验组给予贝那普利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微量尿蛋白.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9,P<0.05).试验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微量尿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DN效果较好,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和24 h微量尿蛋白水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雪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柠檬水喷雾在经鼻蝶入路患者术后口渴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柠檬水喷雾在经鼻蝶入路患者术后口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例行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清醒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按患者需求棉签蘸水涂抹口唇,试验组患者每2小时给予柠檬水喷雾,每次20 min.比较2组患者的口渴感程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口渴感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柠檬水喷雾能有效改善患者口干、口渴等症状,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钱雨霜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妇产科急腹症患者接受腹部B超与阴道B超联合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2月妇科急腹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腹部B超、阴道B超检查,比较单独检查与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 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对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阴道B超和单独腹部B超,且阴道B超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腹部B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急腹症患者接受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检查可有效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从而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

    作者:庞静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CT检查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16排螺旋CT检查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医院接受治疗的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72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采用16排螺旋CT检查诊断,对照组采用X线片检查诊断,比较2组临床诊断准确率,分析16排螺旋CT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 研究组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T检查确诊的34例患者中单根骨折19例,2根肋骨骨折9例,3根肋骨骨折6例.其中单纯左侧肋骨骨折16例,单纯右侧肋骨骨折7例,双侧肋骨骨折2例,后肋骨折4例,前肋骨折3例,腋肋骨折2例.结论 对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实施16排螺旋CT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在医院治疗的眩晕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恶心、呕吐、眩晕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χ2=4.891,P<0.05);试验组恶心、呕吐、眩晕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效果较好,能缓解患者恶性、眩晕等临床症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孙正雄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肝硬化腹水首次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预测指标

    目的 分析肝硬化腹水首次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预测指标.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肝硬化腹水患者135例,其中首次并发SBP 44例(SBP组),未并发SBP 91例(无SBP组).比较2组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指标、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腹水首次并发SBP的相关因素.结果 肝硬化腹水患者中首次并发SBP的发生率为32.6%(44/135).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转氨酶水平、血钠水平、腹水中性粒细胞计数、肝功能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与肝硬化腹水首次并发SBP存在相关性(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低钠血症、腹水中性粒细胞计数≥100×106/L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是肝硬化腹水首次并发SB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低钠血症、腹水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是肝硬化腹水首次并发SBP的独立预测因素.

    作者:彭经宙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多管道安全管理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多管道安全管理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4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5年1月-2015年6月)及对照组(2014年6月-2014年12月)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管道护理,观察组实施多管道安全管理,比较2组患者管道意外事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导管堵塞、打折、滑脱、连接错误及导管扭曲/缠绕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管理知识知晓率、导管更换时间延迟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医患纠纷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管道安全管理能有效降低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导管意外事件发生风险及医患矛盾,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多管道安全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有效方法.

    作者:阳君蓉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疱疹性咽峡炎2例

    病例1.女,1岁,2018年4月28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患儿缘于2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8.5 ℃,伴食欲欠佳,流涎,无咳嗽、咯痰,查口唇无发绀,咽部充血,口腔可见散在疱疹,扁桃体无肿大,无脓性分泌物,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 血常规:WBC 7.33 ×109/L,N 0.707,L 0.205,RBC 4.92 × 1012/L,HGB 138 g/L,PLT 271 ×109/L,门诊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给予康复新液均匀涂抹于疱疹处,每天4~5次,同时在吃奶或饮食前30 min给予开喉剑喷雾剂喷于患处,每天3~4次,连用5 d,给予四季抗病毒合剂3 ml口服,每天3次抗病毒治疗. 5d后复查血常规及血糖均正常,患儿精神食欲可,嘱患儿家属加强护理,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去公共场所,如有发热、精神差、易惊、咽痛、起皮疹等异常情况随时就诊.

    作者:曲林芬;宋素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017年我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分析

    目的 通过对2017年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点评和分析,了解处方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医院2017年1-12月的中药饮片处方12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89张,占总处方的7.42%.其中主要表现在临床诊断不规范(50.56%),单张处方药味偏多(21.35%),剂量错误(17.98%).结论 医院中药饮片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监管,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王艳平;陈佳;江雅琴;李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自我管理对创伤性脑损伤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自我管理对创伤性脑损伤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自我管理教育时间表,对创伤性脑损伤偏瘫患者60例进行康复训练,每周评价康复训练相关技能执行情况.结果 60~79分为基本完成,80~89分为执行良好,90分以上为执行优秀.基本完成患者下一周给予重点评价教育,全部达到执行良好或优秀以上为教育成功.60例患者教育成功56例,成功率为93.33%;4例基本完成者出院前给予重点评价教育.结论 自我管理应用于创伤性脑损伤偏瘫患者康复训练切实可行,提高了患者对相关技能执行的依从性,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琴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致局部加速型血清病1例

    患者,男,25岁,因右手示指被竹签扎伤1 h就诊. 门诊予以清创包扎,拟肌内注射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150950-2 ). 左前臂掌侧皮肤过敏试验阳性,故分4次于两侧三角肌和臀大肌脱敏法注射. 注射完毕后留观30 min,患者无异常后离开. 48 h后患者再次就诊,诉注射部位瘙痒难忍. 查体发现,4处破伤风抗毒素注射部位及左前臂皮试部位均出现以注射点为中心,直径2~6 mm不规则圆形红斑,伴有轻度水肿,皮温稍高,压痛明显. 患者无其他不适主诉,查体亦未发现其他异常,生命体征平稳,考虑为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引起的局部加速型血清病样反应. 静脉滴注10%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患者瘙痒症状减轻,继续给予口服氯雷他定片. 连续治疗1周后,患者瘙痒症状消失,查体发现注射部位红斑完全消退,少量色素沉着,其余无异常.

    作者:宋昱庆;吕佳佳;李鹭鹭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我院门诊麻醉药品处方点评及分析

    目的 促进门急诊药房麻醉药品的规范化管理和临床合理使用.方法 以相关法律法规、指导原则及药品说明书为依据,点评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的门诊麻醉药品处方,并分析此期间的麻醉药品各品种用量情况.结果 门诊麻醉药品处方3015张,其中不合理处方110张(3.65%).主要不合理处方类型为处方格式不规范(44.5%)、处方不适宜(24.6%)及其他原因(30.9%)等.门诊麻醉药品使用主要是口服剂型,使用量前3位的药品分别是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盐酸吗啡片(5 mg)和吗啡注射液(10 mg).结论 门诊西药房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麻醉处方还存在一些问题,需加强监管,积极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麻醉药品处方水平,确保麻醉药品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作者:孙晓博;毛彩霞;杨伽伽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FOLFOX6化疗方案与XELOX化疗方案治疗胃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FOLFOX6化疗方案与XELOX化疗方案治疗胃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胃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给予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XELOX化疗方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6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P>0.05).治疗前2组IL-2、IL-4、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2、IFN-γ水平均升高,IL-4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2、IL-4、IFN-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维度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识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贫血、腹泻、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肾功能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FOLFOX6与XELOX化疗方案治疗胃癌均具有较好疗效,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调节炎性因子,但应及时监测化疗期间不良反应以做出相应的方案调整,以保证化疗顺利进行.

    作者:陈作欣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宫腔镜在异常阴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宫腔镜在异常阴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医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异常阴道出血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阴道超声检查,观察组采取宫腔镜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为参照,分析宫腔镜在异常阴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各检查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异常阴道出血病因检查中宫腔镜获得的结果更为可靠,可做优选检查手段推广使用.

    作者:黄淑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