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陈雪莲

关键词:贝那普利, 前列腺素E1, 糖尿病肾病, 蛋白尿
摘要: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DN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试验组给予贝那普利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微量尿蛋白.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9,P<0.05).试验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24 h微量尿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DN效果较好,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和24 h微量尿蛋白水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呼吸衰竭纠正时间、血气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0,P<0.05).治疗前2组功能残气量、大呼气流量(PEF)、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功能残气量、PEF、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衰竭纠正时间、血气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8,P=0.6454).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肺功能、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纠正呼吸衰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锡泉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宫腔镜在异常阴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宫腔镜在异常阴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医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异常阴道出血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阴道超声检查,观察组采取宫腔镜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为参照,分析宫腔镜在异常阴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各检查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异常阴道出血病因检查中宫腔镜获得的结果更为可靠,可做优选检查手段推广使用.

    作者:黄淑贞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多管道安全管理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多管道安全管理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4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5年1月-2015年6月)及对照组(2014年6月-2014年12月)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管道护理,观察组实施多管道安全管理,比较2组患者管道意外事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导管堵塞、打折、滑脱、连接错误及导管扭曲/缠绕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管理知识知晓率、导管更换时间延迟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医患纠纷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管道安全管理能有效降低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导管意外事件发生风险及医患矛盾,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多管道安全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有效方法.

    作者:阳君蓉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大剂量补钾治疗低钾型周期型瘫痪1例

    患者,男,24岁,因双下肢无力2 h入院,患者晨起发现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来院就诊,入院查体:T 36.8 ℃, BP 130/80 mmHg, R 18 次/min,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心率120 次/min,律齐,双下肢肌力0级,双上肢肌力5级. 既往有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病史. 入院后即予查血钾1.9 mmol/L,血钠142 mmol/L,氯96 mmol/L,血气分析pH 7.43,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即予2 h内10% KCl注射液25 ml+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10%KCl注射液20 ml稀释后口服,复查血钾2.3 mmol/L,患者肌力未恢复,心电监护显示窦性心动过速,未见其他心律失常,继续上述治疗,2 h 后复查血钾2.8 mmol/L,患者肌力恢复至5级,后予 10% KCl 注射液15 ml+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及口服补钾治疗,至血钾恢复正常后出院,后随访血钾正常,瘫痪未发作.

    作者:方良艳;胡明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益生菌结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试验组采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比较2组FC值、Mayo评分、肠镜下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FC值、Mayo评分及镜下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对临床症状的缓解水平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并且有良好的耐受性,2组患者均未出现腹痛现象及过敏反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上具有明显的优势,疗效较好,可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鲁欣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辅治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辅治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肺动脉压、血清白介素-8(IL-8)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2周、24周后2组患者肺功能及肺动脉压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后2组患者血清hs-CRP及IL-8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辅治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肺动脉压,改善肺功能,疗效较好.

    作者:张军;田雨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阳虚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阳虚证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阳虚证患者3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血常规、血浆AngⅡ水平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肾功能、血常规、血浆AngⅡ水平及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肾功能、血常规、血浆AngⅡ水平及血气分析指标均改善,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阳虚证具有较好的疗效,可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减少患者治疗的费用,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何莉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017年我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分析

    目的 通过对2017年医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点评和分析,了解处方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医院2017年1-12月的中药饮片处方12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89张,占总处方的7.42%.其中主要表现在临床诊断不规范(50.56%),单张处方药味偏多(21.35%),剂量错误(17.98%).结论 医院中药饮片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监管,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王艳平;陈佳;江雅琴;李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头孢唑肟钠致儿童溶血性贫血1例

    头孢唑肟钠属半合成的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均敏感,临床上广泛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各类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败血症、呼吸系统感染、泌尿及生殖系统感染、胸膜炎、胆囊炎、创伤和烧伤等继发感染[1]. 其不良反应除常见的变态反应和胃肠道反应外,还可引起溶血性贫血,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头孢唑肟钠引起溶血性贫血的报道不断增多. 虽发生率低,但一经发生极易导致过敏性休克,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2]. 本文就头孢唑肟钠致儿童溶血性贫血1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巍巍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青少年精神疾病患儿483例,对其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3例患儿应用的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频次高的是利培酮占37.90%,其次是奥氮平占10.79%,丙戊酸钠使用频次低占1.69%.应用1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案中利培酮占比高占25.88%,其次是阿立哌唑占10.56%,氯氮平低占4.97%.应用2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案中苯海索+利培酮占比高占9.73%,其次是氯氮平+利培酮占4.76%,氯氮平+喹硫平低占0.62%.应用≥3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案,分别是舒必利+利培酮+苯海索、苯海索+阿立哌唑+碳酸锂、苯海索+喹硫平+丙戊酸钠+氟哌啶醇,均占0.21%.利培酮、奥氮平、氯氮平、阿立哌唑、苯海索、喹硫平、舒必利、氯丙嗪、碳酸锂、丙戊酸钠用药均合理.结论 医院门诊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门诊处方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处方,如≥3种药物联合,部分用药过于谨慎等,因此尚需定期培训,进一步提高处方的合理性.

    作者:盘秀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伸舌能力对脑卒中后嗓音响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伸舌能力对脑卒中后嗓音响度的影响,为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6例,在度过急性期、病情稳定后2周及2周以上进行测试,测量伸舌能力、嗓音响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经过住院康复治疗的患者伸舌长度、嗓音响度均呈上升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康复训练前、康复训练后伸舌长度、嗓音响度均呈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呈下降趋势.干预前没有达到50 dB以上的患者,干预后伸舌长度低1.81 cm才可达到50 dB以上.结论 伸舌能力对脑卒中后嗓音响度影响大,伸舌能力越好,脑卒中后音量越大,康复训练可提升伸舌能力、嗓音响度.

    作者:陈祺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四种评分模式对院前成人创伤患者临床评估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目的 分析四种评分在院前成人创伤患者临床评估中应用的可行性及适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院前成人创伤患者5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0例.在院前管理中,试验组采用四种评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展开急救,比较2组患者对院前急救的满意度,比较试验组不同伤情患者的四种创伤评分.结果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同伤情患者四种创伤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种评分模式可较为准确及时地评估患者的创伤程度,有利于提升急救的针对性与准确性,可将这一模式进行推广.

    作者:方梁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PCOS患者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与血清抗苗勒管激素的关系

    目的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医院收治的PCOS患者66例,均行第一周期常规长方案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根据是否发生OHSS分为OHSS组32例及未发生OHSS组34例,比较2组基础血清AMH水平及降调后血清AMH水平.结果 OHSS组患者基础血清AMH水平及降调后AMH水平均高于未发生OHS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患者基础血清AMH水平与HCG日E2水平及大卵泡数呈显著正相关(r=0.255,r=0.345,P<0.05).结论 COS患者血清AMH水平与OHSS呈显著相关性,可能成为临床预测OHSS的新指标.

    作者:庞颖仪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74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试验组采用莫西沙星序贯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25,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低于对照组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25,P<0.05).结论 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良好,其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且安全性更高,建议在各个医院中推广使用.

    作者:孙银春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CT检查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16排螺旋CT检查在隐匿性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医院接受治疗的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72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采用16排螺旋CT检查诊断,对照组采用X线片检查诊断,比较2组临床诊断准确率,分析16排螺旋CT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 研究组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T检查确诊的34例患者中单根骨折19例,2根肋骨骨折9例,3根肋骨骨折6例.其中单纯左侧肋骨骨折16例,单纯右侧肋骨骨折7例,双侧肋骨骨折2例,后肋骨折4例,前肋骨折3例,腋肋骨折2例.结论 对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实施16排螺旋CT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自我管理对创伤性脑损伤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自我管理对创伤性脑损伤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自我管理教育时间表,对创伤性脑损伤偏瘫患者60例进行康复训练,每周评价康复训练相关技能执行情况.结果 60~79分为基本完成,80~89分为执行良好,90分以上为执行优秀.基本完成患者下一周给予重点评价教育,全部达到执行良好或优秀以上为教育成功.60例患者教育成功56例,成功率为93.33%;4例基本完成者出院前给予重点评价教育.结论 自我管理应用于创伤性脑损伤偏瘫患者康复训练切实可行,提高了患者对相关技能执行的依从性,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陈琴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洼田饮水试验在创伤性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早期经口进食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洼田饮水试验在创伤性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早期经口进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30例,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早期经口进食的评估,评估结果Ⅰa级可正常进食;Ⅰb级、Ⅱ级需改变饮食种类重新评估;Ⅲ、Ⅳ、Ⅴ级暂不进食.结果30例患者中正常进食20例,可疑吞咽障碍6例,Ⅲ级以上高危4例.可疑患者通过改变饮食种类,注意吞咽的量,平稳过度至正常进食.结论洼田饮水试验用于指导创伤性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早期经口进食,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游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华法林钠片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治疗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华法林钠片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治疗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静脉血栓栓塞症产妇58例,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奇偶排序,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给予华法林钠片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华法林钠片治疗.比较2组产妇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钠片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治疗产后静脉血栓栓塞症效果较好,极大地改善了患者下肢动脉的血流情况,促进了血栓的消退,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淑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头孢唑林治疗产褥期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头孢唑林治疗产褥期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产褥期感染产妇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给予头孢唑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P<0.05).研究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体征消失时间及妇检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0%低于对照组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006,P<0.05).结论 头孢唑林治疗产褥期感染能降低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产妇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应用.

    作者:陈丽;陈良方;李莉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下肢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下肢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老年下肢关节置换术患者1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8例.2组患者术中均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加用生理盐水.对比2组手术情况、精神状态简易量表(MMSE)评分及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输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2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3 d后,对照组MMSE评分显著降低,且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于术后7 d恢复术前水平.观察组患者术后3 d和7 d MMSE评分变化幅度较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内,对照组出现POCD 1例(1.59%),观察组未出现POCD,2组重度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P=0.32).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下肢关节置换术后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MMSE评分,降低患者POCD的发生风险,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游星;张先杰;周钰凯 刊期: 2019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