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填纱联合米索前列醇局部给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窦秀芹

关键词:宫腔填纱, 米索前列醇, 剖宫产, 出血量
摘要:目的 观察宫腔填纱联合米索前列醇局部给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92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宫腔填纱联合米索前列醇局部给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及对症处理,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P<0.05).结论 宫腔填纱联合米索前列醇局部给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可进一步控制出血情况,且可缩短手术时间,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应用价值较高.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CHD)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医院确诊的CH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49例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48例给予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变化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2,P<0.05).治疗后2组LVEF水平均高于入院时,6MWT长于入院时,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CHD合并心力衰竭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吴志忍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对乙酰氨基酚片致过敏反应1例

    患者,男,18 岁,1 d前因头痛自行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辽宁鑫善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H21020587)0.5 g, 1h后突然感觉双上肢瘙痒不适,未予重视. 8 h后患者再次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0.5 g,10 min后双上肢瘙痒感加重,同时双下肢也出现瘙痒感,30 min后四肢出现红斑,伴心悸、烦躁,遂来就诊. 患者既往体健,自述有青霉素过敏史,头痛期间未服用其他药物,有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出现瘙痒性皮疹病史,均自行缓解. 体格检查:T 37.1 ℃,P 80 次/min,BP 110/70 mmHg,四肢多处皮肤出现红色皮疹,呈斑片状,大小不一,边界清楚,余皮肤及软组织未见异常. 实验室及化学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既往史,诊断为对乙酰氨基酚过敏. 治疗:嘱患者停止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4 mg,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 mg+维生素C 注射液2 .5 g +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30 min后患者情绪稳定,瘙痒症状好转,1 h后四肢皮疹逐渐消退. 继续治疗,2 d后四肢皮疹消失.

    作者:郝运;张建新;王正强;李鹏霄;程浩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我院门诊麻醉药品处方点评及分析

    目的 促进门急诊药房麻醉药品的规范化管理和临床合理使用.方法 以相关法律法规、指导原则及药品说明书为依据,点评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的门诊麻醉药品处方,并分析此期间的麻醉药品各品种用量情况.结果 门诊麻醉药品处方3015张,其中不合理处方110张(3.65%).主要不合理处方类型为处方格式不规范(44.5%)、处方不适宜(24.6%)及其他原因(30.9%)等.门诊麻醉药品使用主要是口服剂型,使用量前3位的药品分别是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盐酸吗啡片(5 mg)和吗啡注射液(10 mg).结论 门诊西药房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麻醉处方还存在一些问题,需加强监管,积极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麻醉药品处方水平,确保麻醉药品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作者:孙晓博;毛彩霞;杨伽伽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药学监护

    目的 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明确临床药师参与抗结核治疗与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86例,临床药师团队对患者住院期间进行药学监护.结果 治愈71例(82.56%),胸膜肥厚9例(10.47%),包裹6例(6.98%);平均住院时间(13.4±2.7)d;出现轻度头痛与恶心症状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经对症处理后均有所改善.结论 临床药师积极监测结核病患者临床药物治疗过程,有助于强化治疗规范性,改善患者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疾病尽早转归.

    作者:朱雪莉;杨先全;韩义书;徐梦寒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呼吸道九联检检测对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国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IgM检测试剂盒(九联检)对儿科住院患儿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医院2017年1-12月入院后开展该项检验的患儿1556例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入选病例1556例,检测出抗体阳性670例,占比43.06%(其中混合感染335例,占比21.53%),其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为37.40%(582例),腺病毒次之为16.20%(252例);病原体混合感染335例,占阳性病例50.00%,其中二联感染占15.17%(236/1556);肺炎支原体感染无明显季节性,肺炎衣原体和副流感病毒集中在春季,腺病毒夏季和冬季较高,柯萨奇病毒B组秋冬季多见,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冬季多见;甲型流感病毒全年散在出现;1~5周岁年龄组患儿检出率较高.结论 呼吸道九联检检测试剂盒因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快速便捷,能为儿科医师提供诊断及合理用药的实验室检测依据.

    作者:郭玲娜;管修标;袁珲;张光辉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74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试验组采用莫西沙星序贯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25,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低于对照组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25,P<0.05).结论 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良好,其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且安全性更高,建议在各个医院中推广使用.

    作者:孙银春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四种评分模式对院前成人创伤患者临床评估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目的 分析四种评分在院前成人创伤患者临床评估中应用的可行性及适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院前成人创伤患者5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0例.在院前管理中,试验组采用四种评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展开急救,比较2组患者对院前急救的满意度,比较试验组不同伤情患者的四种创伤评分.结果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同伤情患者四种创伤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种评分模式可较为准确及时地评估患者的创伤程度,有利于提升急救的针对性与准确性,可将这一模式进行推广.

    作者:方梁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大剂量补钾治疗低钾型周期型瘫痪1例

    患者,男,24岁,因双下肢无力2 h入院,患者晨起发现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来院就诊,入院查体:T 36.8 ℃, BP 130/80 mmHg, R 18 次/min,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心率120 次/min,律齐,双下肢肌力0级,双上肢肌力5级. 既往有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病史. 入院后即予查血钾1.9 mmol/L,血钠142 mmol/L,氯96 mmol/L,血气分析pH 7.43,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即予2 h内10% KCl注射液25 ml+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10%KCl注射液20 ml稀释后口服,复查血钾2.3 mmol/L,患者肌力未恢复,心电监护显示窦性心动过速,未见其他心律失常,继续上述治疗,2 h 后复查血钾2.8 mmol/L,患者肌力恢复至5级,后予 10% KCl 注射液15 ml+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及口服补钾治疗,至血钾恢复正常后出院,后随访血钾正常,瘫痪未发作.

    作者:方良艳;胡明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在医院治疗的眩晕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盐酸异丙嗪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恶心、呕吐、眩晕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χ2=4.891,P<0.05);试验组恶心、呕吐、眩晕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效果较好,能缓解患者恶性、眩晕等临床症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孙正雄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脂蛋白a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脂蛋白a检测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8年4月在医院心内科及特诊科就诊的冠心病及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根据患者疾病情况分为A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B组(冠心病)、C组(2型糖尿病),每组6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D组.比较4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脂蛋白a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A组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脂蛋白a水平均高于B、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脂蛋白a检测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患者临床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对患者病情控制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新医改下的医院药剂管理模式转变的思考

    目的 对新医改下医院药剂管理模式的转变进行深入思考.方法 选取医院药剂科2016年10月-2017年1月药剂处方750张作为试验组,给予现代医院药剂管理理论指导;选取2016年10月前药剂处方750张作为对照组,未给予现代医院药剂管理理论指导.比较2组审核结果正确率、调配结果正确率、复核查结果差错率、复核查结果被退药率及复核查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率.结果 试验组药剂处方审核结果正确率、调配结果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药剂处方复核查结果差错率、被退药率、不合理用药处方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医改下医院药剂管理模式转变可促使医疗事故出现率明显减少,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明显提升患者用药质量.

    作者:何云;包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伏立康唑治疗肺结核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伏立康唑治疗肺结核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给予伏立康唑治疗,对照组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6,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7.27%低于对照组的6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5,P<0.05).结论 伏立康唑治疗肺结核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效果较好,且可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恩俊;芮绍军;赵建荣;赵月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75例,按病床单双号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行TURBt治疗,对照组行膀胱部分切除治疗,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门诊随访2年,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无瘤生存率.结果 术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Bt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术后恢复快.

    作者:宋继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四味中药经验方联合物理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四味中药经验方联合物理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带状疱疹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接受四味中药经验方联合物理疗法,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痛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及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P<0.05),观察组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及脱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味中药经验方联合物理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较好临床疗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价值的临床推广治疗方案.

    作者:李源莉;柳超;张豪威;茅秋香;绳丹丹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纳米炭在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及甲状旁腺保护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纳米炭在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及甲状旁腺保护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4月在医院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110例,依据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在淋巴结清扫中使用纳米炭,对照组不使用纳米炭.比较2组淋巴结清扫情况、喉神经功能和甲状旁腺功能损伤情况、手术各项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淋巴清扫个数多于对照组,淋巴结黑染率高于对照组,中央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喉神经功能和甲状旁腺功能损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P<0.05).结论 甲状腺癌术中加用纳米炭有利于提高淋巴结清扫率,更利于保护患者喉神经功能和甲状旁腺功能,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奇斌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经皮肾镜单一通道下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经皮肾镜单一通道下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应用经皮肾镜单一通道下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对照组应用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治疗.比较2组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肾镜单一通道下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结石清除率更高,并发症更少.

    作者:李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洼田饮水试验在创伤性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早期经口进食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洼田饮水试验在创伤性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早期经口进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30例,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早期经口进食的评估,评估结果Ⅰa级可正常进食;Ⅰb级、Ⅱ级需改变饮食种类重新评估;Ⅲ、Ⅳ、Ⅴ级暂不进食.结果30例患者中正常进食20例,可疑吞咽障碍6例,Ⅲ级以上高危4例.可疑患者通过改变饮食种类,注意吞咽的量,平稳过度至正常进食.结论洼田饮水试验用于指导创伤性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早期经口进食,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游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妇产科急腹症患者接受腹部B超与阴道B超联合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2月妇科急腹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腹部B超、阴道B超检查,比较单独检查与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 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对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阴道B超和单独腹部B超,且阴道B超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腹部B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产科急腹症患者接受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检查可有效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从而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

    作者:庞静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炮制和用法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在医院进行中药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是否采用炮制中药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未炮制中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炮制中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3/50)低于对照组的24.0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3,P<0.05).结论 中药在炮制后服用能促进药效的提高,降低药物毒性,临床推广价值高.

    作者:罗仁书;何治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伸舌能力对脑卒中后嗓音响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伸舌能力对脑卒中后嗓音响度的影响,为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6例,在度过急性期、病情稳定后2周及2周以上进行测试,测量伸舌能力、嗓音响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经过住院康复治疗的患者伸舌长度、嗓音响度均呈上升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康复训练前、康复训练后伸舌长度、嗓音响度均呈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呈下降趋势.干预前没有达到50 dB以上的患者,干预后伸舌长度低1.81 cm才可达到50 dB以上.结论 伸舌能力对脑卒中后嗓音响度影响大,伸舌能力越好,脑卒中后音量越大,康复训练可提升伸舌能力、嗓音响度.

    作者:陈祺 刊期: 2019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