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刘竺华治疗肠白塞病经典验案1例

樊昱杉;刘竺华

关键词:肠白塞病, 甘草泻心汤, 用药经验
摘要:刘竺华是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脾胃科的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消化系统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及内科杂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制剂工艺中新技术应用进展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先辈们在与疾病作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经过无数次实践,不断更新认知,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药在过去几千年里对中华儿女的生命健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中药这一伟大的国粹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产业结构调整愈发合理,中药行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大. 我们应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坚持不断地去创新,不断提高中药的标准,使之可控可靠,让中药成为人们保护健康的第一选择. 在中药目前的生产过程中,传统提取方法(溶媒提取法、蒸发浓缩法等)存在溶媒消耗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耗能大及易造成热敏成分的分解和挥发成分损失等问题. 近年来有许多先进的提取技术,如超声波辅助酶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半仿生辅助酶法、组织破碎提取法、纳滤提取技术等逐步应用到中药制剂的研发和生产中,并产生了巨大的效益. 在符合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可极大地提高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收率和纯度、中药制剂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仅对近年来在中药提取工艺中应用的新技术作一综述.

    作者:魏远;杨劼;焦宁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复方樟柳碱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青光眼术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青光眼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青光眼术后患者100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复方樟柳碱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视力改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野改善总有效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眼部水肿、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青光眼术后应用复方樟柳碱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和视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小艳;薛婷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全身麻醉联合神经阻滞在股骨骨折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联合股神经阻滞及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在股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1月在医院进行手术的股骨骨折患者78例,依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联合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各39例,联合麻醉组应用全身麻醉联合股神经阻滞及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全身麻醉组单纯应用全身麻醉.对比2组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麻醉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全身麻醉组的8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2,P<0.05).联合麻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全身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股神经阻滞及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在股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全身麻醉,且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受到患者和医师的一致好评,可推广应用.

    作者:滕琦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胆石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胆石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石症患者384例.依据患者围术期处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2例.观察组实施FTS围术期处理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围术期处理方法,比较2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低于对照组的4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70,P<0.05).结论 胆石症患者应用FTS围术期处理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术后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吓鹏;黄锦荣;李翰城;郑赟;陈科杰;林斌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关键环节改进在降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口服给药漏服率中的应用

    目的 对口服给药关键环节质量改进,降低漏服率,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方法 对口服给药关键环节进行跟踪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考量、分析,通过流程、制度修正,重新设计并实施,比较改进前后患者口服给药漏服率.结果 患者口服给药漏服率从改进前的3.50%降至改进后0.32%,患者对口服给药发放的满意度由91.46%上升到98.17%.结论 通过口服给药关键环节质量改进可降低漏服率,提高口服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提升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赵静霞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CYP2 C19超快代谢型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例

    患者,男,34岁,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心前区不适,为剑突后堵塞感,伴胸闷,全身大汗及肩背部酸胀,伴恶心、呕吐不适,呕吐为胃内容物,胸痛持续不缓解,于2017年5月25日入院.患者否认既往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史,否认食物、药物及其他过敏史.

    作者:程林;苗苗;刘俊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148例报告分析

    目的 统计分析我县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我县ADR报告信息系统2012-2017年上报的148例严重ADR报告资料,按照患者性别、年龄、怀疑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在148例严重ADR中,男女比例为0.97:1;以50岁以上年龄患者的发生率高(78例,52.70%),其次是9岁以下的儿童(26例,17.57%);引发严重ADR的药物品种主要是抗菌药物(52例,35.14%)、中药制剂(46例,31.08%);静脉给药方式严重ADR发生率明显高于口服给药发生率(66.89%vs 29.73%);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性反应(53例,25.24%),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2例,20.00%).结论 严重ADR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涉及全身各系统、器官,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合理用药,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朱建祥;梁小銮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5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患者3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47,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理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角色限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疗效较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志斌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透析不良反应评估及防范措施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观察透析不良反应评估和防范措施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4例,前3个月为患者开展不良反应评估并且采取防范措施.对评估和采取防范措施前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采取防范措施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低于采取防范措施前的15.38%,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采取防范措施前,患者满意度为98.08%高于采取防范措施前的8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析不良反应评估及防范措施对血液透析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不断推广和运用.

    作者:叶燕;黄雪芳;黄敬心;刘芳;潘旭琳;陈德臻;孔耀中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提升管理对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提升管理对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医院门诊药房实施药学服务质量提升管理,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实施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提升管理的24663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2017年1月-2017年6月实施门诊药房药学服务常规管理的23082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门诊药房服务差错率及患者对门诊药房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门诊药房服务差错率为2.18%低于对照组的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对门诊药房服务总满意度为99.93%高于对照组的97.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提升管理可有效降低门诊药房差错发生率,提高患者对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满意度.

    作者:王璐玮;陈家晟;陈瑶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利拉鲁肽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4月-2018年3月医院收治的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9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利拉鲁肽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糖达标的时间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AL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200,P<0.05).治疗前2组空腹血糖、BMI、糖化血红蛋白及A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BMI、糖化血红蛋白及ALT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13,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8,P>0.05).结论 利拉鲁肽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肝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巫晓强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不同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支撑喉镜与间接喉镜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2-12月医院收治的声带息肉患者76例,根据不同喉镜引导下手术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8例,试验组采用支撑喉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间接喉镜手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嗓音恢复时间、喉镜置入损伤、声带损伤及复发情况.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病变组织行病理检查排除恶化.2组的手术用时、嗓音恢复时间、喉镜置入损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获得至少半年的随访,随访期间,试验组声带损伤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支撑喉镜与间接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均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但从整体疗效来看,支撑喉镜下手术更具优势.

    作者:周浩;李雷激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一次性使用有创压力监测传感器的临床应用

    目的 比较2种一次性使用有创压力监测传感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等效性试验设计,选择受试者80例,同时采用2种一次性使用有创压力监测传感器持续测定桡动脉血压及中心静脉压,比较2种产品测定压力及安全性.结果 2组同一时间桡动脉血压及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品各项指标评价合格率均为100%,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一次性使用有创压力监测传感器试验产品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等效于已上市的同类产品.

    作者:赵平均;高春联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PDCA循环管理在病案回收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PDCA循环管理对某医院不能及时回收病案现状给予改进和优化,同时与有效沟通相结合,达到病案回收率提高的目的.方法 收集某二级医院2017年度(采用PDCA循环管理前)及2018年度(采用PDCA循环管理后)病案回收的信息记录.参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4.23条款,比较4个季度患者出院后2d、3d、7d病案回收数量和回收率,分析4个科室(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外科)出院7d病案未回收情况.结果 2017年1~4季度出院2 d、3 d、7 d回收率低于2018年1~4季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科室2018年上半年比2017年上半年7 d未回收病案数量减少263份,减少了52.7%;下半年减少415份,减少了74.0%.结论 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病案回收管理中作用显著,病案回收率明显提高.

    作者:彭艳涛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5月-2018年5月在医院医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110例,以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5例.甲组采用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乙组采用手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满意度、切口愈合、复发及疼痛情况.结果 甲组对治疗的总满意度为98.18%高于乙组的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3,P=0.028).甲组切口愈合率高于乙组,复发率低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3级及2级疼痛率均低于乙组,1级、0级疼痛率均高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切口愈合率,降低复发率,并明显改善疼痛.

    作者:陈璐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临床药师参与门诊窗口药学咨询服务的分析及未来展望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窗口药学咨询工作,总结咨询规律,为患者提供更为细致周到的用药指导服务,全面提升门诊患者用药安全性,充分彰显临床药师的地位.方法 综合分析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1469例记录完整的用药咨询记录.结果 咨询对象老年人居首位,其中女性多于男性;患者咨询数量逐年提升,咨询问题不断多元化;咨询内容以药学专业问题居多,药品供应问题和用法用量问题占比逐年下降;药学专业问题中心血管循环系统用药、抗感染用药和精神疾病用药居前三位.结论 用药咨询窗口是为患者提供专业药学服务的重要岗位.随着患者对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重视度的提高,临床药师应逐渐走向门诊化,为患者提供合理、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保障.

    作者:竺泉峰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心脑血管疾病应用阿司匹林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应用阿司匹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15例,根据阿司匹林依从性标准进行评估,比较不同依从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相关因素.结果 115例患者口服阿司匹林依从性好65例(56.52%),依从性差50例(43.48%);单因素分析10个指标具有差异(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口服阿司匹林依从性因素:阿司匹林认识不足(OR=4.60,95%CI:1.52~18.30)、阿司匹林不良反应(OR=4.13,95%CI:1.40~19.28)、经济收入低(OR=3.70,95%CI:1.82~20.17)、医患关系一般(OR=3.08,95%CI:1.45~18.29).结论 影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阿司匹林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复杂,应当实施有针对性措施提升阿司匹林服药依从性.

    作者:陈雪峰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18 F-FDG PET/CT显像在棕色脂肪组织和乳腺癌关系研究中的价值

    目的 观察18 F-FDG PET/CT显像在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和乳腺癌之间关系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6年5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作为乳腺癌组,对照组选取同期入院的非乳腺癌的癌症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于同日、同温下行18 F-FDG PET/CT检查.观察未绝经、绝经患者的活性BAT发生情况.观察乳腺癌组和对照组有活性BAT发生率,棕色脂肪分布,比较组间不同部位有活性棕色脂肪组织SUVmax值差异.结果 未绝经及绝经患者中,乳腺癌组及对照组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未绝经患者,乳腺癌组BAT摄取18F-FDG阳性率为42.1%高于对照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而绝经患者,乳腺癌组及对照组BAT摄取18 F-FDG阳性率为分别为9.7%、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在乳腺癌组及对照组,BAT摄取18 F-FDG阳性率分别为22.0%(11/50),6.0%(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6,P=0.021),BAT摄取18F-FDG阳性者发生乳腺癌风险增加(OR=4.4,P=0.03),95%CI(1.2,16.9).乳腺癌组及对照组摄取18F-FDG BAT部位及SUVmax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PET/CT是检测患者激活BAT的有效手段,激活BAT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性激素水平对乳腺癌的发展有一定作用.

    作者:周硕;林美福;陈文新;陈国宝;曹登敏;陈彩龙;李君霞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三金颗粒剂对肾结石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尿酸残石排出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三金颗粒剂对肾结石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尿酸残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014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经结石成分分析确诊为尿酸残石的患者76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患者均行经皮肾碎石术,术后行结石成分分析,确诊尿酸残石.试验组给予三金颗粒剂口服;对照组给予嘱咐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在2500 ml),观察术后服用2周、4周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治疗2周总有效率为60.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6.8%,在4周疗效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9.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3.2%,且治疗4周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治疗2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金颗粒剂有益于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尿酸残石的排出,同时缩短其排出时间,服用4周疗效较2周疗效更优.

    作者:赵冬;李明俊;林谋清;蔡泽锋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2013-2017年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用药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药房2013-2017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医院麻醉药品的管理及应用提供依据,同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医院HIS系统统计2013-2017年麻醉药品有关数据,分析麻醉药品的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序值比(B/A).结果 2013-2017年该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的使用数量和销售金额逐年增长,DDC值较高的药品为注射用瑞芬太尼(1 mg),DDC值较低的药品为磷酸可待因片(30 mg);2013-2017年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5 mg)B/A值均为1.结论 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该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药品管理符合相关规定.

    作者:刘艳丽;冯永刚 刊期: 2019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