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效果观察

卢志斌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坏死,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5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患者3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47,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理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角色限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疗效较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病房康复延伸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病房康复延伸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根据康复训练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综合康复训练,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病房康复延伸训练.比较2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试验组Barthel指数评分优良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2.5%高于对照组的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房康复延伸训练不但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肢体功能,还为患者出院后的家庭延续性康复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家庭的负担及社会的压力.

    作者:陈姗;高燕玲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甲硝维参阴道膨胀栓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甲硝维参阴道膨胀栓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88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4例.治疗组早上使用甲硝维参阴道膨胀栓,晚上睡前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栓.对照组早晨给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晚上睡前应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栓.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0%高于对照组的84.0%,复发率为4.9%低于对照组的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瘙痒评分、阴道分泌物评分及阴道情况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维参阴道膨胀栓联合克林霉素磷酸酯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疗效较好,复发率较低.

    作者:朱旅云;何晓敏;赵家兵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尿、粪常规、血生化指标、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1%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P<0.05).治疗前2组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TGF-β、IL-4、IL-6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GF-β及IL-4均高于治疗前,IL-6及TNF-α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GF-β及IL-4高于对照组,IL-6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P<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有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同时该治疗方案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泽洪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2013-2017年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用药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药房2013-2017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医院麻醉药品的管理及应用提供依据,同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医院HIS系统统计2013-2017年麻醉药品有关数据,分析麻醉药品的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序值比(B/A).结果 2013-2017年该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的使用数量和销售金额逐年增长,DDC值较高的药品为注射用瑞芬太尼(1 mg),DDC值较低的药品为磷酸可待因片(30 mg);2013-2017年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5 mg)B/A值均为1.结论 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该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药品管理符合相关规定.

    作者:刘艳丽;冯永刚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胆石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胆石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石症患者384例.依据患者围术期处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2例.观察组实施FTS围术期处理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围术期处理方法,比较2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低于对照组的4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70,P<0.05).结论 胆石症患者应用FTS围术期处理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术后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吓鹏;黄锦荣;李翰城;郑赟;陈科杰;林斌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5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患者3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47,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理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角色限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疗效较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志斌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临床药师参与门诊窗口药学咨询服务的分析及未来展望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窗口药学咨询工作,总结咨询规律,为患者提供更为细致周到的用药指导服务,全面提升门诊患者用药安全性,充分彰显临床药师的地位.方法 综合分析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1469例记录完整的用药咨询记录.结果 咨询对象老年人居首位,其中女性多于男性;患者咨询数量逐年提升,咨询问题不断多元化;咨询内容以药学专业问题居多,药品供应问题和用法用量问题占比逐年下降;药学专业问题中心血管循环系统用药、抗感染用药和精神疾病用药居前三位.结论 用药咨询窗口是为患者提供专业药学服务的重要岗位.随着患者对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重视度的提高,临床药师应逐渐走向门诊化,为患者提供合理、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保障.

    作者:竺泉峰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卡孕栓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及术后恢复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卡孕栓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及术后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60例,根据患者的剖宫产日期奇偶性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1,P<0.05).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24 h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孕栓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及术后恢复中的临床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患者产后大出血的风险,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月春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不依从性分析及护理措施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不依从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医院接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7例,分析患者常见拒药行为,分析患者服药不依从原因与住院时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居家护理措施.结果 87例患者的服药不依从常见行为包括将药藏于颊部或舌下占65.52%,将药物留在手中或吐入水杯中占19.54%,直接拒服或将药物扔掉占14.94%,收集药品并藏匿占14.94%,咽下药物后再呕吐出占4.60%;居家初始治疗时65.52%的患者因缺失自制力而出现服药不依从,8.05%的患者受困于精神症状无法控制;治疗时间>4周时,有17.24%的患者因无法忍受药物不良反应而出现服药不依从行为;治疗结束前1周,11.49%的患者担心预后无法适应社会而出现服药不依从行为,同时9.20%的患者自认痊愈无需继续服药,4.60%的患者因自身经济条件原因拒药.结论 加强居家服药管理,指导家属积极配合,根据患者拒药行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督促患者按时服药,是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不依从行为的有效途径.

    作者:纪淑娇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致不良反应1例

    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为临床常用注射液,但说明书相关项目却描述相当简单,尤其是对本品的不良反应更无相关描述,而实际上,关于注射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屡见不鲜,这为临床用药带来重大隐患.

    作者:张正午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PDCA循环管理在病案回收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PDCA循环管理对某医院不能及时回收病案现状给予改进和优化,同时与有效沟通相结合,达到病案回收率提高的目的.方法 收集某二级医院2017年度(采用PDCA循环管理前)及2018年度(采用PDCA循环管理后)病案回收的信息记录.参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4.23条款,比较4个季度患者出院后2d、3d、7d病案回收数量和回收率,分析4个科室(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外科)出院7d病案未回收情况.结果 2017年1~4季度出院2 d、3 d、7 d回收率低于2018年1~4季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科室2018年上半年比2017年上半年7 d未回收病案数量减少263份,减少了52.7%;下半年减少415份,减少了74.0%.结论 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病案回收管理中作用显著,病案回收率明显提高.

    作者:彭艳涛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148例报告分析

    目的 统计分析我县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我县ADR报告信息系统2012-2017年上报的148例严重ADR报告资料,按照患者性别、年龄、怀疑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在148例严重ADR中,男女比例为0.97:1;以50岁以上年龄患者的发生率高(78例,52.70%),其次是9岁以下的儿童(26例,17.57%);引发严重ADR的药物品种主要是抗菌药物(52例,35.14%)、中药制剂(46例,31.08%);静脉给药方式严重ADR发生率明显高于口服给药发生率(66.89%vs 29.73%);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性反应(53例,25.24%),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2例,20.00%).结论 严重ADR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涉及全身各系统、器官,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工作,促进合理用药,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朱建祥;梁小銮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治疗海洛因成瘾者新型毒品滥用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美沙酮维持门诊治疗海洛因成瘾者新型毒品滥用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该中心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并实施美沙酮维持门诊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5项毒品尿代谢物检测,分析新型毒品滥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250例患者新型毒品滥用110例,其中因好奇心理而使用占72.73%,新型毒品获取途径主要由毒友提供和黑市购买.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自认成瘾、危害程度、第一次使用新型毒品的态度、新型毒品可影响美沙酮的服用及使用新型毒品可影响性行为是新型毒品滥用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新型毒品滥用的高危因素为与海洛因比较成瘾性低、使用新型毒品会影响美沙酮的服用、使用新型毒品会影响性行为.结论 对新型毒品的认知及获取途径是导致新型毒品滥用的主要因素,加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治疗的措施及干预可有效降低海洛因成瘾者新型毒品的滥用情况.

    作者:伦柳玲;李荣健;黄玉满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4年5月-2018年5月在医院医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110例,以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55例.甲组采用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乙组采用手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满意度、切口愈合、复发及疼痛情况.结果 甲组对治疗的总满意度为98.18%高于乙组的8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3,P=0.028).甲组切口愈合率高于乙组,复发率低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3级及2级疼痛率均低于乙组,1级、0级疼痛率均高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切口愈合率,降低复发率,并明显改善疼痛.

    作者:陈璐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超纯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

    目的 观察超纯透析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抑郁评分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MHD患者55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超纯透析液透析(UPD)组25例和常规透析液透析(CHD)组30例.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TNF-α、IL-6、IL-1β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抑郁状态、TNF-α、IL-6、IL-1β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UPD组患者SDS评分及TNF-α、IL-6、IL-1β水平均下降(P<0.05),CHD组SDS评分、TNF-α、IL-6、IL-1β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3个月后UPD组SDS评分、TNF-α、IL-6、IL-1β及抑郁程度均低于C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抑郁评分与TNF-α、IL-6、IL-1β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UPD能更有效地清除MHD患者血TNF-α、IL-6、IL-1β、IL-8,进一步缓解患者的抑郁状态.

    作者:唐冠英;王红宇;楚修林;刘新静;唐冠军;侯西彬;田津生;李建峰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留置气管导管堵管技术的护理研究进展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为急危重症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改善呼吸的重要抢救措施[1]. 实施气管切开术的患者病情稳定并允许拔除气管套管时,在拔管前一般先进行试行堵管,恢复正常气道通气模式,当患者经口—鼻呼吸平稳、无憋气并且咳嗽反射良好,能自行咯痰后方可拔管[2]. 在进行试行堵管中,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气管切开导管均无相应配套的堵管装置,也无标准尺度的堵管方法[3]. 教科书上对留置气管堵管的材料及堵管方法也未作出统一及规范,近年来很多国内护理学者对临床上留置气管导管堵管护理技术方面进行了砖研、探讨、改进及运用,现将近年来国内护理学者气管切开堵管的方法及材料的临床运用综述如下.

    作者:林燕华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刘竺华治疗肠白塞病经典验案1例

    刘竺华是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脾胃科的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消化系统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及内科杂症.

    作者:樊昱杉;刘竺华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半夏泻心汤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规西医方案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与胃肠动力状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上腹胀、反酸、嗳气及食欲不振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及4周2组患者的上述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上述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清MTL及CCK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及4周2组患者的血清MTL及CCK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MTL和CCK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均值得肯定,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丽芬;蔡艳芳;刘肖林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中药制剂工艺中新技术应用进展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先辈们在与疾病作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经过无数次实践,不断更新认知,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药在过去几千年里对中华儿女的生命健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中药这一伟大的国粹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产业结构调整愈发合理,中药行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大. 我们应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坚持不断地去创新,不断提高中药的标准,使之可控可靠,让中药成为人们保护健康的第一选择. 在中药目前的生产过程中,传统提取方法(溶媒提取法、蒸发浓缩法等)存在溶媒消耗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耗能大及易造成热敏成分的分解和挥发成分损失等问题. 近年来有许多先进的提取技术,如超声波辅助酶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半仿生辅助酶法、组织破碎提取法、纳滤提取技术等逐步应用到中药制剂的研发和生产中,并产生了巨大的效益. 在符合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可极大地提高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收率和纯度、中药制剂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仅对近年来在中药提取工艺中应用的新技术作一综述.

    作者:魏远;杨劼;焦宁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护理管理者能力及绩效考核测评研究新进展

    医院的发展受到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要想寻求更大的发展,医院高层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护理人才的成长、全面发展,认清当今时代的特征及21世纪对于高质量、高层次、全方位的健康护理服务需求,不断提高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1].护理管理人员应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护理管理能力,善于肩负医院的职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能公正、公开地处理工作,充分调动每一位护士的积极性、主观性,成为科室、病房护理管理的主体[2]. 绩效属于是一个多维建构,并且观察与测量角度不同,其结果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以护理管理人员能力管理的方法为起点,分析护理管理人员能力及绩效考核测评方法,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曾洪华 刊期: 2019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