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霞
目的 对比丙戊酸钠单独应用及联合奥氮平治疗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5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患者使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丙戊酸钠单独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第2周、第4周、第6周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对照组为2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1,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对患者的双相Ⅰ型障碍急性躁狂发作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丙戊酸钠.
作者:王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近年来,关于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及不良反应事件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为中成药未能按照中医理论的指导而使用.本文通过论述中成药应用现状、中医辨证论治与中成药以及中医体质辨识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加用中医体质辨识来指导中成药合理使用的客观性,从而减少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夏海瑛;钟红卫;徐厚平;陈远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医院门诊就诊的症状性痛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予以非布司他治疗,对照组予以别嘌呤醇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达标率67.65%(46/68)明显高于对照组45.59%(3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2,P<0.05).结论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农桂敏;黄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应用于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在医院行剖宫产术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F组和SB组各60例.BF组采用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的治疗方法,SB组采用注射布托啡诺的治疗方法.观察比较2组的切口疼痛VAS评分、宫缩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阴道出血量、宫缩素使用量、宫底高度、术后PCA的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手术完成后6、12、24、36 h后,BF组患者的切口疼痛VAS评分、宫缩痛评分以及Ramsay镇静评分均优于S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和12~36 h内,2组患者阴道出血量、宫缩素使用量、宫底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 h内,BF组的PCA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S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患者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较好,有利于子宫复旧和减少阴道出血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温剑华;李建平;蔡青;刘鸿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自拟养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自拟养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76.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14.0%,复发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养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患者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李连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农民的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群发病率升高,尤其是北方农村,胃病发病率高达常见病种的80%以上,并呈现明显增长趋势[1-2].换言之,生活越来越好,工作越来越忙,可是我们的胃却越来越差. 胃病是一种多病因疾病,诸如遗传、环境、饮食、药物、细菌以及吸烟、过度饮酒等都可引起胃病[3]. 现如今,农村人群对胃病知识缺乏认识,又缺乏自身防范意识,所以使发病率越来越高. 基于以上因素,值得加大宣传胃病的预防知识,进行适当的健康思想教育,提高防范意识,重视防范措施,消除心理因素,确保人们的身心健康. 现就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在农村引起胃病的几个次要因素.
作者:张秀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雷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雷诺病患者根据就诊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方法,给予硝苯地平和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温经通脉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肢端皮色苍白、麻木、疼痛消失时间;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黏附情况、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肢端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肢端皮色苍白、麻木及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黏附情况、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黏附情况、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及肢端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肢端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雷诺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情况,加速各项症状消退,减轻疼痛,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彭紫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分析灯盏花、丹参、红花、血塞通注射液辅助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50例.按随机分为5组各30例,其中4组分别给予灯盏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另1组仅传统治疗为对照组.比较5组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D-二聚体、红细胞压积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5组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D-二聚体、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组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D-二聚体、红细胞压积均显著改善,且丹参组和血塞通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灯盏花组、红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组和血塞通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灯盏花组、红花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血塞通注射液对腔隙性脑梗死有辅助治疗作用,灯盏花、红花注射液对腔隙性脑梗死辅助治疗作用效果不肯定.
作者:孙震华;周正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分析医院2014-2016年度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进行抗结核治疗的823例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中共427例(51.9%)患者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为尿酸增高(36.9%),其次为肝功能异常(16.0%)、消化道反应(10.4%);不良反应出现均在用药后一段时间内,其中过敏反应发生的平均时间短(3.1±1.7)d.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219例(52.3%)患者因不良反应改变用药方案或停药处理,72例(16.9%)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继续进行原方案治疗,136例(31.9%)患者存在不良反应但未进行处置,不良反应未对治疗造成影响.结论 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严格监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及时进行干预,避免因药物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仇迅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门诊药房退药的原因,并总结对应的改进措施,以期降低门诊退药率.方法 选取2016年1月-3月医院门诊药房退药处方1875张,对处方退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退药的主要原因.结果患者退药常见的原因为药物不良反应,其次为处方不当.结论 为减少门诊药房退药率,医院需依照患者用药的特点改进药品管理,提高门诊工作者医疗服务的质量与专业化水平,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完善,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由根源上杜绝或减少退药情况.
作者:俞晓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2-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恩布酯)复合黏合剂在骨科微创小切口手术领域中对皮肤切口的修复作用.方法 选用近年我科实施小切口手术的患者80例,148处切口,根据手术切口的处理方法分为粘合组42例和缝合组38例.分别观察2组患者术中闭合伤口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及7 d内换药次数.结果 148处手术皮肤切口中Ⅰ期愈合144处,有2处切口因止血不充分,切口内渗血而导致皮肤裂开;1处因患者患有严重糖尿病控制不佳而至皮肤切口感染,经彻底清创缝合后皮肤愈合;1处因皮肤缺损,切口皮肤张力过大而造成皮肤裂开.术后随访半年后,所有患者皮肤愈合良好,呈细小线性瘢痕.粘合组术中闭合切口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短于缝合组,VAS疼痛评分低于缝合组,7 d内换药次数少于缝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复合黏合剂(恩布酯)在黏合皮肤切口后炎性反应轻,愈合快,无需换药,术后瘢痕细小,在充分清创止血减张后的切口可替代常规缝合线,效果良好.
作者:刘国辉;康强军;郝云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痴笑性发作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6例痴笑性发作的临床特征与抗癫痫药物治疗情况.结果 6例患者均突发突止,反复发生,发作时间短,无外界诱因,不伴任何情感色彩;随病程的延长发作次数增多,可伴有其他类型的癫痫发作,如强直—阵挛性发作、肌阵挛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发作期或发作间期脑电图有痫性放电,但无特异性;6例患者经抗癫痫药物治疗2例癫痫消失,另外4例伴随的癫痫发作可被控制,但发作性痴笑不能被全部有效控制.结论 痴笑发作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发笑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癫痫,合并的癫痫发作可被控制,发作性痴笑对抗癫痫药物不敏感,但隐源性痴笑发作预后可能更理想.
作者:程卫国;李淑娟;王荪蔚;奚广军;张剑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方法 医院西药房在2015年1月~12月期间加强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并从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处方作为实验组;在2014年1月~12月期间实施常规管理,从中随机抽取出80例患者处方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药品不良事件和用药不合理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50%低于对照组的1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8,P<0.05).实验组患者的用药不合理发生率为7.50%(6/80)低于对照组的23.75%(1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1,P<0.05).结论 对西药房高危药品加强管理能大大提高其用药安全性,确保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黄高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皮肤扩张法耳再造术治疗先天性小耳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小耳廓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均行皮肤扩张法耳再造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多孔高密度聚乙烯支架,对照组采用自体肋软骨支架,测定患者术后0、6、12、24 h负压引流强度及引流量,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术后再造耳形态良好,患者均对治疗满意,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负压引流强度与引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01,P<0.05).结论 皮肤扩肤法耳再造术治疗先天性小耳廓可获得满意效果,采用新材料和大容积引流装置可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严小蓉;郝劲伟;孙文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腹腔镜下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全麻苏醒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腹腔镜下肠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使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照组使用舒芬太尼.比较2组拔管时间、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0.05).结论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腹腔镜下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苏醒质量,故值得推广.
作者:朱亚军;罗武平;黄振杰;金娟;李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及6个月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G、TC、LDL均降低(P<0.05),HDL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TG、TC、L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HD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为1.79%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加强药学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2015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药学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血压变化及用药依从性.结果 2组干预前SBP和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均降低,且研究组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依从性良好率96.43%,高于对照组的82.14%(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加强药学干预,可有效控制血压,提高用药依从性,为临床药学干预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作者:雷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老年腰骶椎结核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9月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腰骶椎结核患者20例,均采用一期经后路清除结核病灶、异体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用时90~220 min,中位数160 min;出血量300~800 ml,中位数400 ml,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2~26个月,中位数18个月,所有患者结核均控制良好,后凸畸形得到有效矫正,椎间植骨全部骨性融合,神经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恢复(P<0.05).结论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异体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老年腰骶椎结核手术操作相对简便、创伤小,能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纠正和预防后凸畸形,无需二期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宋晋刚;崔易坤;尹振宇;黄海峰;羊刚毅;赵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钾离子是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的阳离子,在保持细胞尤其是心肌细胞正常活动代谢,保持正常渗透压与酸碱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低钾血症是临床常见的急诊病症,必须积极纠正治疗,否则可危及生命,本文就低钾血症的病因及治疗进行阐述.1 概 述在临床,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3.5 mmol/L,可分为三类,轻度低钾:3.0~3.5 mmol/L;中度低钾:2.5~3.0 mmol/L;重度低钾:<2.5 mmol/L. 如果血中白细胞>50 ×109/L,则血标本中大量的钾离子可被大量白细胞摄取,这样测得的血钾浓度偏低,此为假性低钾;杜绝在输钾管道采血,预防假性高血钾症,尽可能减少影响血钾检查结果的干扰因素[1].
作者:吴文芳;杜兰云;董结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检验标本溶血对骨折患者临床生化检验结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在医院住院骨折患者进行生化检验的血液标本共计100份,将溶血后的检验标本设为观察组,将未溶血的检验标本设为对照组,进行17项生化指标检验,对比分析检验标本溶血前后的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对检验结果分析表明,观察组中17项检验指标在标本溶血后均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尤以ALP、TP、TbiL、DbiL、GRE及GLU等存在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本溶血对骨折患者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具有明显的影响,要对住院患者血液采集流程进行严格监管,努力提高检测质量,以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回艳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