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人痴笑性发作患者6例临床表现、治疗及相关文献复习

程卫国;李淑娟;王荪蔚;奚广军;张剑平

关键词:痴笑发作, 癫痫, 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 了解痴笑性发作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6例痴笑性发作的临床特征与抗癫痫药物治疗情况.结果 6例患者均突发突止,反复发生,发作时间短,无外界诱因,不伴任何情感色彩;随病程的延长发作次数增多,可伴有其他类型的癫痫发作,如强直—阵挛性发作、肌阵挛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发作期或发作间期脑电图有痫性放电,但无特异性;6例患者经抗癫痫药物治疗2例癫痫消失,另外4例伴随的癫痫发作可被控制,但发作性痴笑不能被全部有效控制.结论 痴笑发作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发笑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癫痫,合并的癫痫发作可被控制,发作性痴笑对抗癫痫药物不敏感,但隐源性痴笑发作预后可能更理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灯盏花、丹参、红花、血塞通注射液辅助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灯盏花、丹参、红花、血塞通注射液辅助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50例.按随机分为5组各30例,其中4组分别给予灯盏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另1组仅传统治疗为对照组.比较5组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D-二聚体、红细胞压积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5组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D-二聚体、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组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D-二聚体、红细胞压积均显著改善,且丹参组和血塞通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灯盏花组、红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组和血塞通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灯盏花组、红花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血塞通注射液对腔隙性脑梗死有辅助治疗作用,灯盏花、红花注射液对腔隙性脑梗死辅助治疗作用效果不肯定.

    作者:孙震华;周正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不良反应36例分析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是从丹参中提取的以丹参乙酸镁为主要成分的丹参多酚酸盐类化合物,功能主治为活血、化瘀、通脉,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分级为Ⅰ、Ⅱ级,心绞痛症状表现为轻、中度,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证者,症见胸痛、胸闷、心悸. 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的逐渐广泛,其药品不良反应( ADR)的报告也日趋增多. 笔者对医院2011 年8 月-2015年8月上报的因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而出现的3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曹旭芳;孔飞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瑞巴派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瑞巴派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00 mg+克拉霉素500 mg+枸橼酸铋钾颗粒220 mg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巴派特1.0 g治疗.比较2组治疗2周后Hp根除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Hp根除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8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消化道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消化道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巴派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胜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改进对策分析

    目的 分析门诊药房退药的原因,并总结对应的改进措施,以期降低门诊退药率.方法 选取2016年1月-3月医院门诊药房退药处方1875张,对处方退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退药的主要原因.结果患者退药常见的原因为药物不良反应,其次为处方不当.结论 为减少门诊药房退药率,医院需依照患者用药的特点改进药品管理,提高门诊工作者医疗服务的质量与专业化水平,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完善,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由根源上杜绝或减少退药情况.

    作者:俞晓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浅谈我院儿科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分析医院儿科临床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方法 针对儿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经过本科改革探索,寻找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结果 儿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体系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教学计划、带教模式陈旧、教学师资薄弱等等.结论 针对儿科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更新带教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有利于提高儿科护理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作者:卫洋丽;杨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中不同时间应用奥美拉唑防治顽固性呕吐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在剖宫产手术中不同时间应用奥美拉唑防治顽固性呕吐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剖宫产手术中胎儿娩出后发生恶心﹑呕吐的产妇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0例.A组在胎儿娩出后产妇呕吐后给予奥美拉唑40 mg,效果不好时加奥美拉唑40 mg继续推注.B组在胎儿娩出后产妇感觉腹部不适时即刻给予奥美拉唑40 mg进行预注,效果不好时加奥美拉唑40 mg继续推注.观察2组产妇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麻醉平面变化,并记录2组加用奥美拉唑的例数及停止呕吐时间.结果 2组在胎儿娩出前血压、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B组血压、心率在胎儿娩出后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在呕吐时及呕吐停止时的血压、心率均高于胎儿娩出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测得3个时间点血氧饱和度均为100%,麻醉平面均为T6~S5.A组加用奥美拉唑的患者28例(70.0%),B组为6例(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呕吐停止时间为(21.0±6.9)min,长于B组的(7.0±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剖宫产手术中预注奥美拉唑防治顽固性呕吐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陈彩蓉;王红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浅谈在农村引起胃病的几个次要因素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农民的各种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群发病率升高,尤其是北方农村,胃病发病率高达常见病种的80%以上,并呈现明显增长趋势[1-2].换言之,生活越来越好,工作越来越忙,可是我们的胃却越来越差. 胃病是一种多病因疾病,诸如遗传、环境、饮食、药物、细菌以及吸烟、过度饮酒等都可引起胃病[3]. 现如今,农村人群对胃病知识缺乏认识,又缺乏自身防范意识,所以使发病率越来越高. 基于以上因素,值得加大宣传胃病的预防知识,进行适当的健康思想教育,提高防范意识,重视防范措施,消除心理因素,确保人们的身心健康. 现就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在农村引起胃病的几个次要因素.

    作者:张秀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临床药师参与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1例的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在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师全程参与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高龄患者1例的治疗经过.结果 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共同制定合理化给药方案,终使患者感染得到控制且病情好转.结论 临床药师开展抗感染治疗药学监护对避免耐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有积极作用,临床药师应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提升自身药学和医学知识水平,为患者制定更加个体化的优质药学服务.

    作者:顾凯;李佳婕;唐玉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多因素分析

    目的 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前后格拉斯哥评分情况,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涉县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6月-2015年12月住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并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56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完成后1个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 受伤2周内开始高压氧治疗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受伤2周后开始高压氧治疗的患者(P<0.05);多疗程高压氧治疗患者治疗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单疗程高压氧治疗患者(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确切,早期、多疗程治疗可能影响高压氧治疗的治疗效果.

    作者:宋爱国;宁国芳;段玉娟;王烨龙;李波林;刘亚鹏;牛申凯;杨利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柴枳平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柴枳平肝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柴枳平肝汤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血清5-羟色胺及生长抑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5-羟色胺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而生长抑素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患者柴枳平肝汤治疗,可有效改善胃消化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单百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临床药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工作职责为参加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和疑难、危重患者的医疗救治,协同医师做好药物遴选,对临床药物治疗提出意见或调整建议,与医师共同对药物治疗负责. 近年来,我院临床药师参与到临床查房和会诊实践中,通过与医师探讨、查阅资料和文献,为临床医师诊治疾病提供药学建议. 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 )病例讨论,探讨对AECOPD患者药学监护点. 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兰;钟文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甘露聚糖肽致急性过敏性休克救治体会

    患者,男,45岁,因发现血小板减少20余天、皮肤瘀点、瘀斑1 d于2016年9月1日中午12时入住我科. 20余天前于当地体检时发现血小板减少,未予重视,1 d前出现全身皮肤散在瘀点、瘀斑,既往史无特殊,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体查:T 36.7 ℃,P 90次/min,R 20次/min,BP 122/78 mmHg(1 mm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SpO2)91%. 神志清楚,口腔牙龈无出血,胸背部见散在瘀点、瘀斑,脐周见皮疹. 入院查血常规示血小板总数24 ×109/L,余正常. 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考虑血小板减少症,予酚磺乙胺0.5 g+氨甲苯酸0.4 g+维生素K13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止血,甘露聚糖肽注射液10 mg (成都利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 5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03633,批号B160407)+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调节免疫,首组输注液体为甘露聚糖肽,输注后约5 min,突发呼吸困难、呼之不应,体查:HR 110 次/min,BP 90/62 mmHg,SpO280%,全身青紫,口唇发绀,鼻腔出血,双肺闻及满肺哮鸣音,心音听不出,考虑过敏性休克,予立即停止输注甘露聚糖肽,更换输液器,心电监护,血压、指脉氧监测,面罩吸氧,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静脉注射( 2组)、地塞米松10 mg静脉输注抗过敏,蛇毒血凝酶1 U静脉注射,奥美拉唑40 mg静脉滴注,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追问患者家属,患者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加用氨茶碱0.25 g静脉输液治疗,经上诉处理后约20 min,仍呼之不应,有自主呼吸及心律,HR 101次/min,BP 145/96 mmHg, SpO279%,遂转入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经积极抗过敏、舒张支气管、抗感染、制酸、补液对症等治疗,于2017年9月3日9时监测 R 24 次/min, HR 90 次/min, BP 96/62 mmHg, SpO297%,动脉血气分析示pH 7.443,氧分压86 mmHg,二氧化碳分压36 mmHg,HCO3-24 mmol/L,遂拔除气管插管,后经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升血小板等治疗,皮肤瘀点、瘀斑消失,肺部哮鸣音消失,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13.47 ×109/L,红细胞4.91 ×1012/L,血红蛋白148 g/L,血小板293 ×109/L.

    作者:彭志元;刘水玉;伞景辉;杨春秀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全髋置换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 比较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术后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根据手术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全麻组36例,腰硬联合组44例,分析2组的手术情况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输液量、输血量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组的术后躁动和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组T3和T4时的HR和MAP明显低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1、T2、T5时间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与全麻相比,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更有利于术后麻醉的恢复,显著减少患者术后躁动和谵妄发生,稳定麻醉恢复期血流动力学.

    作者:杨少华;陈育辉;陈玲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皮肤黏合剂在骨科微创小切口手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2-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恩布酯)复合黏合剂在骨科微创小切口手术领域中对皮肤切口的修复作用.方法 选用近年我科实施小切口手术的患者80例,148处切口,根据手术切口的处理方法分为粘合组42例和缝合组38例.分别观察2组患者术中闭合伤口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及7 d内换药次数.结果 148处手术皮肤切口中Ⅰ期愈合144处,有2处切口因止血不充分,切口内渗血而导致皮肤裂开;1处因患者患有严重糖尿病控制不佳而至皮肤切口感染,经彻底清创缝合后皮肤愈合;1处因皮肤缺损,切口皮肤张力过大而造成皮肤裂开.术后随访半年后,所有患者皮肤愈合良好,呈细小线性瘢痕.粘合组术中闭合切口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短于缝合组,VAS疼痛评分低于缝合组,7 d内换药次数少于缝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复合黏合剂(恩布酯)在黏合皮肤切口后炎性反应轻,愈合快,无需换药,术后瘢痕细小,在充分清创止血减张后的切口可替代常规缝合线,效果良好.

    作者:刘国辉;康强军;郝云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8例,根据动静脉内瘘是否出现血栓分为血栓组25例和畅通组33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分析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2组女性患者比例、糖尿病患者比例、收缩压、舒张压、超滤量、促红素使用量、每月血肿穿刺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若血压过低、过度超滤或是穿刺不当等均易引起血栓形成,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也加大了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史青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药熏洗配合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配合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配合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采用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总有效率及满意度.结果 治疗前2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洗配合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炜;林小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液检验用于贫血鉴别诊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血液检验用于贫血鉴别诊断的效果.方法 将2010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检验科行贫血鉴别检查的患者5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缺铁性贫血患者250例(观察组A),地中海贫血250例(观察组B),将同期健康体检者250例作为对照组,3组均采用血液检验,比较3组的红血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容积(MCV)、RBC/MCV、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结果 观察组A、B的Hb、MCV、MCH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的RBC、Hb、RBC/MCV、MCH明显低于观察组B,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A的RDW明显高于观察组B、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的特异性、灵敏度、符合率分别为70.00%、96.00%、82.00%,观察组B的特异性、灵敏度、符合率分别为67.00%、95.00%、76.00%.血液检验在两种贫血类型的鉴别中灵敏度较高.结论 血液检验中MCV、MCH、RBC/MCV、RDW等指标对贫血鉴别诊断能够提供确切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沈群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自拟养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养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自拟养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76.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14.0%,复发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养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患者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李连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呼吸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呼吸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呼吸重症监护室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68例,按照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吸氧、机械通气、抗感染、鼻导管吸痰等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pH、PCO2及PO2等血气分析各项数据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pH、PCO2及P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呼吸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在常规机械通气、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灌洗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费劲、吸气困难、胸闷不适等临床症状,纠正患者体内酸碱度,提高肺通气、换气功能.

    作者:姜交泰;朱大庆;黄玉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