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酸蚀粘结剂XenoⅢ与激光联合应用封闭牙本质小管的实验研究

熊伯刚;许伟森;刘智永;熊世江

关键词:牙本质粘结剂, 激光, 牙本质通透性, 牙本质过敏症
摘要:目的 评价自酸蚀粘结剂XenoⅢ与激光联合应用对离体牙牙本质小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将40颗离体牙制备成牙本质暴露模型,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给予自酸蚀粘结剂、激光、自酸蚀粘结剂与激光联合应用、对照组,并用染色法测量染料渗入的大距离.结果 联合应用组的染料渗入距离较自酸蚀粘结剂组或激光组减少(P<0.05),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酸蚀粘结剂与激光联合应用较单独使用自酸蚀粘结剂或激光能更好地降低牙本质小管的通透性.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FOXP3、GITR及CD25基因的表达

    目的 研究Graves病(GD)不同阶段患者外周血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糖皮质激素诱导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及IL-2受体α链(CD25)基因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G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GD患者90例,按病情分为GD初诊组30例(男13例,女17例);GD缓解组30例(男10例,女20例);GD复发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健康查体者30例(男14例,女1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GITR及CIY25 mRNA含量,同时利用电化学发光的方法测定各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水平.结果 GD各组患者外周血FOXP3mRNA表达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GD缓解组FOXP3 mRNA水平较GD初诊组显著升高(P<0.05),复发组FOXP3 mRNA水平虽低于缓解组(P<0.05),但明显高于GD初诊组(P<0.05);GD各组女性患者FOXP3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5);Graves初诊及复发组GITR mRNA、CD25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OXP3、GITR及CD35可能参与了Graves的发生、发展及复发过程.

    作者:王宏伟;张莹;陈福琴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肾移植术后新生HLA抗体和MICA抗体对移植肾功能的损伤作用

    目的 研究肾移植术后新生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及主要组织相容性I类相关链A抗原(MICA)抗体的产生对移植肾功能的损伤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流式细胞仪液相芯片技术检测96例肾移植患者HLA及MICA抗体.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HLA抗体阳性组(HLA+)、MICA抗体阳性组(MICA+)、以及HLA、MICA抗体阴性组(HLA-/MICA-),观察并比较各组不良免疫事件的发生率.再根据有无急性排斥(AR),将患者分为排斥组(AR+)和非排斥(AR-)组,观察HLA抗体、MICA抗体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HLA+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高于HLA-/MICA-组(43.5%vs 11.7%,P<0.05);MICA+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与HLA-/MIC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3%vs 11.7%,P>0.05);AR+组中,HLA+患者术后1、3、6和12个月时血清肌酐水平高于HLA-/MICA-患者,MICA+患者在术后1、3月时血肌酐水平高于抗体阴性患者;AR-组中,HLA+患者术后6、12个月血肌酐水平高于HLA-/MICA-患者;MICA+组在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尿蛋白定量均值高于150 mg,并随时间逐渐升高.结论 HLA抗体对移植肾功能的损伤作用表现为血清肌酐的升高以及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有关;MICA抗体对移植肾功能的损伤主要表现为尿蛋白定量的升高.

    作者:彭志国;田军;扈煜;张鲁伟;崔先泉;毕正;鲜万华;孙怀斌;李恩刚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对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方法 8例接受allo-PBSCT治疗的SAA患儿均为血缘供体移植,男6例,女2例,7-14岁,中位年龄为11岁.4例患儿为急性SAA-I型,其中2例移植前合并重型感染且未能完全控制;另4例患儿为SAA-Ⅱ型,患儿移植前大多经包括环孢菌素A(CSA)在内的多种治疗无效.诊断至移植的时间为1-45个月,中位时间为13个月.预处理方案由低剂量环磷酰胺(CTX)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C)组成,采用CsA+短程甲氨蝶呤(MTX)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以DNA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分析(STR-PCR)检测学植入依据.结果 患者移植后均获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和血小板计数≥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2.75d(+10~+15d)和+19.88d(+15~+32d).8例患儿均为完全供体型植入,其中1例移植后10个月出现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逐渐下降,STR-PCR显示移植排斥,经ATG、CsA等药物治疗逐渐恢复自身造血.1例患儿出现Ⅱ度急性GVHD,1例出现局限性慢性GVHD.随访15~50个月,中位数为29个月,8例SAA惠儿均存活.结论 采用以免疫抑制为主的ATG/ALG+CTX预处理方案进行allo-PBSCT能够有效治疗儿童SAA,移植相关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鹏;黄宁;葛林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梗阻性肾病肾纤维化与血清中Ⅲ型胶原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梗阻性肾病时血清中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 NP)浓度的变化与肾组织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将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0只通过手术分为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组、单侧输尿管完全梗阻组、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术前及术后1~8周抽取大白兔静脉血,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PCⅢ及PⅢ NP含量.术后第8周提取动物肾脏组织,免疫组化SP法染色测定Ⅲ型胶原含量,HE染色测定肾小管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结果 ①术后1-8周PCⅢ及PⅢ NP值较术前升高(P<0.05).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组、单侧输尿管完全梗阻组PC山及PⅢ NP值较同期对照组、假手术组值升高(P<0.05);②单侧输尿管部分梗阻组、单侧输尿管完全梗阻组肾小管肾间质病变比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清PCⅢ及PⅢNP浓度与病变肾小管肾间质比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PCⅢ及PⅢNP与肾积水时肾脏间质纤维化密切相关.在排除其他脏器纤维化的前提下,血清PCⅢ及PⅢNP可以作为早期判断肾积水肾脏纤维化的无创性检查指标.

    作者:张亮;刘玉强;李远;殷钢;孟凡伟;柳豪;王传运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卡托普利和氯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Bcl2和Fas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卡托普利(CP)和氯沙坦(LT)及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对Wistar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P、LT及Cp与LT联合应用对在Ang Ⅱ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VSMC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Fas的表达量.结果 随着AngⅡ作用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Bcl-2基因表达量增加且呈浓度和作用时问依赖(P<0.01);AngⅡ可使Fas的表达量增加(P<0.05),但无明显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一定浓度的CP(5×10~(-6) mol/L)和LT(5×10~(-6) mol/L)可抑制AngⅡ对2个基因表达的影响.(P均<0.05或P均<0.01).结论 CP和LT可以通过拮抗VSMC凋亡基因Bcl-2和Fas的表达促进异常增殖的VSMC凋亡,且这一作用与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相关.

    作者:李劲迈;朱清;岳欣;贺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去铁酮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实验研究

    目的 建立测定透析液中去铁酮(DFP)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观察DFP的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 以体外方式,采用平衡透析法模拟DFP在大鼠体内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过程,并用HPLC法测定其透析液中DFP的浓度及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 低、中、高3种浓度下,DFP的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范围为4.25%~5.31%,不同浓度组血浆蛋白结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FP血浆蛋白结合率较低,属于低血浆蛋白结合药物,其主要以游离形式存在而发挥药效.

    作者:巩泉泉;刘萍;徐华雷;张雅楠;贾晓静;李玉彩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中心体异常及P53蛋白过表达在食管癌变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 了解食管癌变过程中中心体的变化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中心体异常和P53蛋白过表达在食管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珐选取食管鳞状细胞癌50例,非典型增生22例,正常食管粘膜12例的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中心体的变化.结果 食管癌组织中P53蛋白呈过表达(88%),非典型增生组织中呈弱表达(54%),而正常组织无表达.同样,食管癌组织中有明显中心体异常,非典型增生组织中可见部分中心体异常,而正常组织未见中心体异常.中心体异常和P53蛋白过表达均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程度呈正相关(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突变的P53蛋白表达与中心体异常显著相关(P<0.05).结论 中心体异常和P53蛋白过表达发生于食管癌变的早期阶段,且与预后相关.P53突变可能参与中心体异常的形成,与之共同参与食管癌的发生.

    作者:张楠;孙美丽;李哲;刘杰;王琳琳;孙玉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研究

    目的 探讨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研究患者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各因素与颅内感染的关系.结果 急诊手术、术后放置引流管、手术时间长、后颅凹部位手术、脑脊液漏、切口积液与术后颅内感染呈显著相关(P<0.05);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是否应用抗生素与颅内感染无显著相关.结论 急诊手术、术后放置引流管、手术持续时间、手术部位、脑脊液漏、切口积液是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萍;王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蜕膜组织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蜕膜组织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与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流产(URS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留取URSA妇女(病例组,36例)及正常早孕妇女(对照组,34例)的蜕膜组织,采用酚-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蜕膜组织14种KIR基因的表达;Trizol一步法提取总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KIR mRNA的表达率,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分析KIR2DL1、2DL3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①14种KIR基因均以不同频率表达;KIR2DS1基因的表达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分别为60.27%、41.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6种抑制性KIR mRNA在蜕膜组织中均以不同频率表达,两组的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抑制性KIR mRNA的表达率与KIR基因的表达率并不完全一致;③ KIR2DL1 mRNA及KIR2DL3 mRNA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99.37±259.78、11302.96±476.98和625.93±234.81,1216.12±425.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蜕膜组织活化性KIR2DSI基因的表达率增加,抑制性、活化性KIR基因失衡,可能与URSA的发生有关.

    作者:徐金娥;王珊;赵跃然;陈子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腹膜透析患者盐摄入量与口腔盐敏感度相关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盐摄入量与口腔盐敏感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8年3~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腹膜透析中心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定期随访的45例腹膜透析患者的24 h透出液及尿液做化验检查.收取患者的饮食记录,按盐排出量和血压将这些患者分为低盐摄入组(21例)和高盐摄入组(24例),检测每位患者口腔对氯化钠的敏感度,按味觉缺失分评价味觉缺失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等基本生理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口腔盐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钠盐摄入多的腹膜透析患者口腔盐敏感度较钠盐摄入少者差.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盐摄入量与其口腔盐敏感度密切相关.

    作者:刘茂静;范晓红;鲁新红;阿拉塔;汪涛;胡昭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滤纸干血片法筛查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的可行性

    目的 探讨滤纸干血片法应用于孕中期妇女唐氏(Down's)综合征产前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Auto DELFIA)法检测滤纸干血片洗脱液中血清甲胎蛋白(AFP)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腺性激素(游离β-hCG)含量,并对干血片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回收率、检测限等进行评估.结果 该方法检测AFP水平的变异度为2.5%~6.8%;回收率为95.1%;检测低限为0.5 u/mL;检测游离β-hCG水平的变异度为4.1%-7.0 %;回收率为97.6%;检测低限为1μg/L;发病风险为1/128,本研究共测定孕妇1320例,筛查出阳性病例85例,筛查阳性率为6.4%,经羊水染色体检查确诊1例Down's综合征胎儿.与国际公认的金标准血清学筛查结果的符合率为98.4%.结论 采用滤纸干血片法替代血清学方法测定孕中期女性血中AFP和游离β-hCG的含量,用血量少,方便快捷可行,不增加筛查成本,筛查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刘霞;周玉侠;张莉;范刚;孙萍;沈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食管型颈椎病数字化X线吞咽造影录像研究

    目的 探讨颈椎病所致吞咽障碍患者的数字化x线吞咽造影录像表现,并评定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175例颈椎病性吞咽障碍患者行数字化X线造影录像检查,应用图像后处理软件对录像逐帧分析,计数颈椎增生以及咽、食管后壁压迹的位置、数量,测量压迹宽度、深度.结果 175例患者椎体前缘唇样、鸟嘴样增生396处,共出现压迹331个,其中单一压迹82例(46.5%),两处压迹30例(17.2%),三处压迹63例(36.3%);压迹位于C3/4椎间隙9个(2.7%)、C4/5椎间隙78个(23.6%),C5/6椎间隙154个(46.5%)、C6/7椎间隙81个(24.5%),C7/T1椎间隙9个(2.7%);其中轻度压迹216个(65.2%),中度压迹75个(22.6%),重度压迹40个(12.2%).结论 数字化X线吞咽造影录像能够直观、精确、详细的分析颈椎病所致吞咽障碍患者颈椎骨质的改变以及咽、食管后壁受压情况,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光明;杨小庆;燕敦华;杨玉娥;李德春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外源性激活素A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大鼠脑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外源性激活素A(ACT A)对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新生大鼠脑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珐将96只新生7日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胆对照组、ACT A治疗I、Ⅱ组,每组24只.采用腹腔注射胆红素溶液的方法建立高胆标准动物模型,ACT A治疗I、Ⅱ组于造模后分别给予高(0.025 mg/L)、低(0.001 mg/L)剂量ACT A灌胃.采用重氮反应法检测各组血清和脑组织中胆红素含量,电镜下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脑组织细胞凋亡分析.结果 治疗I、Ⅱ组神经行为异常较高胆对照组明显减轻;高胆对照组、治疗I、Ⅱ组血清、脑组织胆红素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治疗I、Ⅱ组血清、脑组织胆红素含量均低于高胆对照组(P均<0.05);治疗I组血清、脑组织胆红素含量均低于治疗Ⅱ组(P均<0.01).镜下观察可见,高胆对照组神经元损伤明显,各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修复;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在造模后12 h,高胆对照组、治疗I、Ⅱ组脑组织凋亡细胞数均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治疗I、Ⅱ组脑组织凋亡细胞数均值低于高胆对照组(P均<0.05),治疗I组脑组织凋亡细胞数低于治疗Ⅱ组(P<0.001).结论 外源性ACTA可明显减少高胆模型鼠体内胆红素的蓄积,有效抑制高胆模型鼠脑细胞凋亡,对高胆所致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瑞英;安丽;赵东;王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血脂异常患者膳食摄入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血脂异常患者膳食掇入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17例血脂异常患者和163例健康人群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两组的膳食摄入情况,并分别与平衡膳食宝塔建议量比较;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危险因素.结果 病例组谷薯杂豆类、畜禽肉类、鱼虾类、植物油每天摄入量高于健康组(P<0.05);两组均存在严重的蔬菜、水果、乳类摄入不足,而植物油、食盐摄入过多现象;谷薯杂豆类、畜禽肉类、甜食、动物内脏、咸菜、植物油摄入过多,腰臀比(WHR)和脉压大、经常吃夜宵和零食、睡前<4h晚餐、经常接受他人食品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饮茶、适量进食畜禽肉类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两组均存在某些食物摄入过多和不足的情况;血脂异常存在严重的膳食依赖性,对危险因素的探讨有助于确定血脂异常高危人群和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作者:张凤凤;王淑娥;李心河;王惠敏;赵长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低频超声辅助尿激酶溶栓对大鼠脑梗死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目的 观察低频超声辅助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大鼠急性脑梗塞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探讨其在低频超声助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出血性转化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血栓栓塞法制备Wistar大鼠脑梗塞模型,分别给予尿激酶、低频超声照射,采用NSS评价治疗前后神经功能,采用红四氮唑染色法测定脑梗塞体积,采用免疫组化法监测MMP-9的表达.结果 梗塞组用药前后NSS评分差异不明显(t=0.85,P>0.05);尿激酶组、低频超声加尿激酶组给药后24h NSS评分明显低于溶栓前(t=12.59,t=15.31,P均<0.01).3组梗塞灶体积有显著性差异(F=125.99,P<0.01),尿激酶组、低频超声加尿激酶组梗塞灶体积显著小于梗塞组(q=18.02,P<0.01;q=20.62,P<0.01),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q=2.59,P>0.05).尿激酶组和低频超声加尿激酶组MMP-9表达阳性率及光密度值均显著高于梗塞组(F=78.92,F=209.14,P<0.01),两组之间差异不明显(q=2.86,2.47,P>0.05).结论 尿激酶在脑梗死超早期有显著溶栓作用,低频超声波具有显著的协助尿激酶溶栓作用,可以减少尿激酶用量,MMP-9可能在脑梗塞后溶栓的出血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宋玉强;毕建忠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自酸蚀粘结剂XenoⅢ与激光联合应用封闭牙本质小管的实验研究

    目的 评价自酸蚀粘结剂XenoⅢ与激光联合应用对离体牙牙本质小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将40颗离体牙制备成牙本质暴露模型,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给予自酸蚀粘结剂、激光、自酸蚀粘结剂与激光联合应用、对照组,并用染色法测量染料渗入的大距离.结果 联合应用组的染料渗入距离较自酸蚀粘结剂组或激光组减少(P<0.05),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酸蚀粘结剂与激光联合应用较单独使用自酸蚀粘结剂或激光能更好地降低牙本质小管的通透性.

    作者:熊伯刚;许伟森;刘智永;熊世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均匀设计法优选中草药免疫活性成分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复方中草药免疫活性成分佳的工艺条件.方法 用均匀试验法设计佳提取工艺条件,以复方的提取物得率、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和淋巴细胞增值率为测定指标,研究液料比、温度、提取时间和醇沉比例四个因素提取的免疫活性成分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0:1(g/mL),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170min,醇沉比例为85%.结论 该工艺适合于中草药免疫复方配伍的筛选.

    作者:张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HPLC/MS/MS法测定抗风湿中药制剂中糖皮质激素类化学药

    目的 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联用法(HPLC/MS/MS),以保留时间、结构和分子量信息为指标测定抗风湿、镇痛类中药制剂中可能添加的糖皮质激素类化学药醋酸泼尼松及泼尼松.方法 建立HPLC/MS/MS方法,液相色谱: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以0.01 mol/L甲酸铵溶液(甲酸调节pH值至4.0)-甲醇(30:70)为流动相,流速0.4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0nm;质谱: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检测方式(ESl+),m/z范围50~1000,离子源喷射电压5KV,雾化电压40psi,干燥气温度350℃,干燥气(N2)流速10 L/min,毛细管电压15V.结果 通过与对照品峰的保留时间及一级、二级质谱图谱比较,确定样品中是否添加了化学药.应用该法在供试品溶液中检出了醋酸泼尼松.结论 该方法选择性强,可用于鉴别中药制剂中非法添加糖皮质激素类化学药醋酸泼尼松及泼尼松.

    作者:黄萍;凌霄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基因沉默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的研究

    目的 探讨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sAMDC)基因沉默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特异性沉默SAMDC基因表达的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SAMDC shRNA表达载体(pGPU6-SAMDC)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SAMDC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细胞增殖实验(CCK-8法)和细胞周期分析评价SAMDC基因沉默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肿瘤侵袭实验观察SAMDC基因沉默对乳腺癌细胞MCF-7侵袭活性的影响.结果 SAMDC shRNA表达载体转染后,MCF-7细胞SAMDC mRNA水平下调43.8%,蛋白表达水平下降66.5%;MCF-7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均受到明显抑制,细胞增殖活性下降37%,细胞周期分析G1期细胞增加.结论 SAMDC基因沉默可通过延长细胞周期的G1期而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并能降低癌细胞侵袭活性,提示SAMDC可作为乳腺癌基因治疗的靶分子.

    作者:辛佳璇;陈世敏;王伟;阎云飞;徐春晓;刘斌;刘贤锡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SIRT1在NAD保护神经轴突作用中的表达变化

    目的 探讨沉默信号调控因子(SIRT1)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保护神经轴突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长春新碱毁损法制备背根神经节轴突变性细胞模型,应用透射电镜、RT-PCR、Western blot方法,观察正常背根神经节培养组、长春新碱毁损组、NAD保护组神经轴突的生长变化、超微结构变化和SIRTI mRNA及SIRTl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NAD保护组毁损8 h后轴突远端始发生轻微肿胀,断离.透射电镜结果显示,长春新碱毁损组轴突肿胀,大量髓样小体出现,微丝微管排列紊乱,聚集,溶解,被絮状沉淀物和膜性结构所代替.NAD保护组可见较多平行排列的微丝微管,轴突肿胀较轻.RT-PCR结果显示,NAD保护组的SIRT1基因表达较毁损组上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损伤组可见其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NAD保护组中SIRT1蛋白表达较毁损组上调.结论 sIRT1参与NAD对轴突变性的保护作用.

    作者:綦晓霞;李振华;张静;房凡;卢静;杨淑华;孙晋浩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山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