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阑尾炎90例临床效果观察

陈志福;颜启绍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中西药联合,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阑尾炎患者14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试验组90例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西医治疗,对比2组治疗结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复发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润燥止痒胶囊反复导致肝损伤1例并文献复习

    患者,男,61岁,因反复乏力1年,再发5 d于2017年7月4日入院. 患者2016年5月因颈后及双上肢皮疹伴瘙痒在我院诊断为神经性皮炎并给予润燥止痒胶囊(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5 g,批号不详)2 g口服,每天3次治疗. 服药1个月后感乏力,2016年6月30日在我院检查提示肝功能异常:总胆红素(TBIL)5.5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9.7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551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88 U/L,遂于2016年7月5日住院. 住院后完善检查:甲、乙、丙、戊肝炎病毒学指标阴性,EB病毒、巨细胞病毒标记物阴性,肝病自身抗体、免疫全套阴性,铜蓝蛋白无异常,血脂无异常,肝脏超声提示肝囊肿,诊断考虑为药物性肝损伤,嘱患者停服润燥止痒胶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针、复方甘草酸单铵S针、水飞蓟宾胶囊护肝治疗. 2016年7月9日复查肝功能:TBIL 24.4 μmol/L、DBIL 9.8 μmol/L、ALT 246 U/L、AST 153 U/L,7月15日复查肝功能:TBIL 12.4 μmol/L、DBIL 4.9μmol/L、ALT 95 U/L、AST 72 U/L,提示肝功能较前明显好转,且患者乏力症状明显改善而出院. 7 月24 日门诊复查肝功能:TBIL 24.5 μmol/L、DBIL 7.5 μmol/L、ALT 37 U/L、AST 48 U/L,提示肝功能基本正常.

    作者:王冬初;周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2014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规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统计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复发8例,复发率为13.33%;对照组患者中复发26例,复发率为43.33%.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突出,安全性较高,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吴娟;刘春燕;吴惠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脑组织中Lrp-1与Aβ1-40表达的影响

    目的 分析胰岛素治疗前后糖尿病大鼠脑组织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1和Aβ1-40的表达.方法 将正常健康雄性鼠龄1个月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糖尿病胰岛素未治疗组各15只.通过高脂高糖饮食和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在造模成功的糖尿病组、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及糖尿病胰岛素未治疗组大鼠中每组随机取10只继续进行后续实验.应用免疫组化法对脑组织中Lrp-1与Aβ1-40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 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糖尿病胰岛素未治疗组大鼠脑组织均有Lrp-1及Aβ1-40的阳性表达,糖尿病组大鼠相比于正常对照组,在上述组织中的Lrp-1阳性表达血管数明显减少,Aβ1-40阳性表达血管数明显增加(P<0.05);而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与糖尿病胰岛素未治疗组大鼠脑组织相比,Lrp-1的阳性表达则明显增加,Aβ1-40的阳性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 胰岛素治疗降低了糖尿病大鼠脑组织中Aβ1-40的表达量并提高了Lrp-1的表达.

    作者:王苗;邵丽;葛许华;史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刀在腮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超声刀在腮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在医院进行腮腺肿瘤切除的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3例,均进行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刀对肿瘤进行切除,常规组采用电刀对肿瘤进行切除,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等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和术后发热的发生率,并采用VAS评分表,记录2组患者术后8 h、32 h、56 h疼痛情况及病理分型.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也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病理分型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在术后8 h、32 h及56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发热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使用超声刀将肿瘤及相邻组织进行切除,能够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等,对减轻术后引流量及患者疼痛程度也有明显益处,同时可降低患者术后出现面神经麻痹等并发症,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患者症状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余晓旭;李彬;冯勇;马志跃;陈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氨茶碱的临床合理应用及监护的研究进展

    氨茶碱属于黄嘌呤类药物,为茶碱与乙二胺复盐[1] ,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药物之一,其治疗用途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且价格便宜,临床使用广泛,但其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小,易受多种因素影响. 因此,在临床运用中如何做好氨茶碱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掌握好氨茶碱在临床中的用药剂量、给药时间、用药者之间的个体化差异及与其他药物的联合运用增加药物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及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是每一个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氨茶碱临床应用和监护要点作一综述.

    作者:陈健健;王虹;黎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优化输血检验流程以降低检验差错事故

    目的 观察优化输血检验流程对降低检验差错事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来医院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150例进行研究,采用奇偶数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输血检验,观察组优化输血检验,对比分析2组输血性疾病、输血反应及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及患者的输血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输血性疾病、输血反应以及医患纠纷的总发生率为2.7%低于对照组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输血总满意度为9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输血检验流程可降低输血性疾病的发生率,也可降低输血反应情况的发生,还能减少医患纠纷,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泽君;陈春燕;丁昱方;夏正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婴儿重症麻疹合并脑炎、严重脓毒症1例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随着麻疹疫苗的推广应用和预防工作的深入发展,麻疹的发病大幅度下降,但小婴儿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该病临床上以发热、结膜炎、柯氏斑、全身斑丘疹为特征. 常见并发症为肺炎、喉炎,合并脑炎、严重脓毒症者临床进展快,病死率高,临床少见,文献报道少. 现将我院收治的麻疹合并脑炎、严重脓毒症1例报道如下.

    作者:康慧慧;李博文;凌继祖;李宇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泼尼松对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病死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泼尼松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对28 d后短期及中期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医院住院并临床确诊为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273例,随机分为泼尼松治疗组135例及安慰剂对照组138例,2组患者均接受同等程度常规支持治疗及营养补充,泼尼松治疗组患者予泼尼松40mg/d口服,而安慰剂治疗组接受安慰剂口服,2组疗程均为28 d,随访时间为1年.比较2组患者28 d治疗结束时病死率、90 d病死率及1年病死率.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泼尼松治疗组患者28d的病死率低于安慰剂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90d及1年的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功能衰竭及肾功能不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泼尼松治疗组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安慰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泼尼松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可显著降低28 d病死率,对于90 d及1年病死率泼尼松治疗显著增加了患者感染的风险,但不影响病死率.

    作者:董娟;郭红梅;徐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进展

    医学界将以咳嗽为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且无明显喘息和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特殊型哮喘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1-2]. 该病多以刺激性干咳为主要临床症状,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其中又以夜间咳嗽为重要特征.相当一部分临床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冷空气以及油烟和灰尘等均易诱发该病,甚至加重患者病情. 为不断减少CVA的发病率并加快该类患者的恢复速度,本文就小柴胡汤治疗CVA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性和深入性论述,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良芬;罗淼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氯吡格雷处方点评及使用合理性评价

    目的 分析医院氯吡格雷使用现状,分析其使用合理性,为规范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3年3月-2016年2月的门诊处方1081张,对含有氯吡格雷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81张处方中使用氯吡格雷747例次,男性434例次(58.10%),女性313例次(41.90%),70岁以上人群314例次(42.03%).氯吡格雷75 mg/d 408例次(54.62%).氯吡格雷单药治疗368例次(49.26%).与氯吡格雷联合使用较多的药物为他汀类(20.80%)、抗血小板药(16.36%)、钙通道阻滞剂(13.60%)和硝酸酯类药物(12.82%),其中以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联用多.结论 医院氯吡格雷的使用基本可依据药品说明书和指南推荐,但部分处方在用法用量及药物联用方面存在不合理,应建立合理用药监管机制,规范临床医师用药行为,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湛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我院肾内科辅助用药超说明书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肾内科辅助用药超说明书用药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并进一步规范医院辅助用药超说明书用药行为.方法 通过HIS系统查询医院肾内科2015年1月-12月应用的所有药物,并按销售金额进行排序,选取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的辅助用药,并利用HIS系统随机抽取应用上述10种辅助用药的住院医嘱200条,列出所有超说明书的辅助用药,通过查阅相关指南、文献等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的辅助用药中,存在超说明书用药的包括氧化樟脑注射剂、前列地尔注射剂、疏血通注射液、阿魏酸钠注射剂、胸腺五肽注射液、喜炎平注射剂6种.经过查阅相关指南、文献,前列地尔注射剂、疏血通注射液、阿魏酸钠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有大量临床文献支持,以上4种药用药相对合理;氧化樟脑注射剂、胸腺五肽注射液基于个别系列案例或专案报道,以上2种药用药相对不合理.结论 医院肾内科辅助用药超说明用药不可避免,用药也相对合理,临床医师应谨慎用药.我国也应尽快颁布有关超说明书用药指南,使临床医师的超说明书用药有证可循,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李作美;康乐;邓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瓜蒌皮提取物对急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瓜蒌皮提取物(EPT)对急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建立戊巴比妥钠致大鼠急性心力衰竭模型,根据大鼠给药情况分为5组,每组8只.空白组不给任何药物,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EPT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EPT 20 mg/kg、40 mg/kg和80 mg/kg静脉注射.采用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5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心室收缩压(LVSP)及左心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均明显下降(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及左心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t-min)均增高(P<0.05).经EPT治疗后,EPT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LVSP及+dp/dtmax均高于模型组(P<0.05),LVEDP及-dp/dtmin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HR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EPT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给药后HR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T可改善急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而对心室率无明显影响,为EPT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作者:杨征;郭晓华;宋淼;刘全礼;董永和;邱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DR与CR成像系统在胸部摄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R)成像系统与计算机X射线摄影(CR)成像系统在胸部摄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放射科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采用CR成像系统进行胸部摄片的患者60例作为CR组,选取医院放射科同时期接收的采用DR成像系统进行胸部摄片的患者60例作为DR组,比较两种成像系统的成像质量、摄影时间及X线接收情况.结果 DR组的优质片率为91.67%明显高于CR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4,P<0.05).DR组的曝光量与曝光速度均明显低于CR组,平均摄影时间明显短于C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成像系统相较于CR成像系统,成像质量更高,摄影时间更短,接收X线曝光剂量更少,若经济允许可作为胸部摄片的首选方式.

    作者:古珍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我国药物临床试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在药物研究开发过程中,药物临床试验是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我国目前的药物临床试验正处于逐步发展时期,其实施还有待完善.本文对药物临床试验及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药物临床试验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保证药物临床试验及时准确完成.

    作者:张丽英;赵山明;郭彩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异常与性相关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异常与性相关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脑电图异常患者120例(病例组),根据脑电图异常情况分为轻度组60例、中度组40例和重度异常组20例,另选取同期脑电图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脑电图检测和性相关症状调查,分析脑电图异常与性相关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年龄、精神病家族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应用氯氮平或合并氯氮平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且氯氮平用药剂量达到400 mg/d以上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男性和女性脑电图异常与性相关症状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电图异常与性相关症状无明显相关性,其脑电图异常主要与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有关.

    作者:洪远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5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8.0%(P<0.05);2组术前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及大尿流率(Q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IPSS评分、QOL评分及Qmax均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胜勇;闫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沙唑嗪联合索利那新对留置输尿管软镜导入鞘管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M受体阻滞剂索利那新对输尿管软镜导入鞘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155例肾、输尿管结石患者根据术前准备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61例术前2周留置F5 DJ管,B组45例口服多沙唑嗪和索利那新2周,C组49例在B组口服药物基础上于术前48 h开始给予黄体酮肌内注射后,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结果 输尿管镜导入鞘置入成功率:A组57例(93.4%),B组39例(86.7%),C组44例(89.8%).A组48例(78.7%)留置DJ管期间发作腰痛、尿频、尿急、尿痛中1~3项,56例(91.8%)出血肉眼血尿,其中23例(37.7%)血尿严重被迫静卧休息.B组出现上述症状5例(11.1%),C组3例(6.1%),无严重血尿者;口服药物后均无严重低血压、急性尿潴留等不良反应.3组术中均未出现输尿管穿孔、撕脱、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术前联合应用多沙唑嗪和索利那新2周,能达到类似放置DJ管扩张输尿管的效果,术前肌内注射黄体酮并不需要.

    作者:杨风光;黄超;许清江;魏永宝;张延榕;高祥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化疗药物诱导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

    目的 探讨氟达拉滨(FDR)及马磷酰胺(MFA)诱导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D19-CAR-T)凋亡的信号通路,为研究化疗药物对CD19-CAR-T细胞抑制作用的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FDR及MFA与CD19-CAR-T细胞相互作用后采用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CD19-CAR-T细胞膜的变化.结果 经过FDR及MFA处理过的CD19-CAR-T细胞相对于未经处理过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细胞膜的变化可以判断FDR及MFA对CD19-CAR-T细胞具有诱导早期凋亡的作用.

    作者:伊文芳;张成;刘改英;彭智勇;何岳林;刘华颖;李春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老年难治性抑郁症40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提高对老年难治性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40例老年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原因、治疗思路、用药及康复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12周后总有效率为67.5%;治疗2、4、8、12周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老年难治性抑郁症给社会和医疗服务造成严重负担,因其病史及药物使用情况复杂,需要临床医师认真思考,慎重决策.

    作者:蒙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研究组使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72h再出血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72 h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起效快,可显著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率,提升治疗总有效率,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李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