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茶碱的临床合理应用及监护的研究进展

陈健健;王虹;黎李

关键词:氨茶碱, 合理用药, 监护
摘要:氨茶碱属于黄嘌呤类药物,为茶碱与乙二胺复盐[1] ,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药物之一,其治疗用途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且价格便宜,临床使用广泛,但其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小,易受多种因素影响. 因此,在临床运用中如何做好氨茶碱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掌握好氨茶碱在临床中的用药剂量、给药时间、用药者之间的个体化差异及与其他药物的联合运用增加药物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及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是每一个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氨茶碱临床应用和监护要点作一综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丁苯酞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AQP4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5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5)、脑出血组(n=25)、丁苯酞治疗组(n=25),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成功后各时间点分别行干—湿重法计算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测定AQP4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较,脑出血组在6 h后AQP4及脑组织含水量开始增加,有显著差异(P<0.05),3 d达到高峰(P<0.05),之后开始下降,到7 d仍未恢复正常.丁苯酞治疗组各时间点AQP4及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低于脑出血组(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可通过影响AQP4的表达而改善脑出血后脑水肿而达到保护作用.

    作者:葛丽;李小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放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唑来膦酸,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大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于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在放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唑来膦酸进行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缓解患者痛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典型肾结核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不典型肾结核的临床特征,并总结该疾病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对医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不典型肾结核患者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诊断结果、治疗方案及获得的临床疗效.结果 14例患者就诊时均出现膀胱刺激症(尿频、尿急、尿痛),出现血尿10例(71.43%),脓尿3例(21.43%),腰痛2例(14.29%).尿常规检查结果异常12例(85.71%),24 h尿沉渣找抗酸杆菌8例(57.14%),静脉肾盂造影(IVU)确诊5例(35.71%),CT检查确诊12例(85.71%).均对本组患者实施抗结核治疗,随访1年,治愈11例(78.37%),其余3例患者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接受肾切除术治疗.结论 不典型肾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应结合多种诊断方法进行诊断,以减少误诊.抗结核治疗对多数不典型肾结核患者有效.

    作者:曾国彬;吴碧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润燥止痒胶囊反复导致肝损伤1例并文献复习

    患者,男,61岁,因反复乏力1年,再发5 d于2017年7月4日入院. 患者2016年5月因颈后及双上肢皮疹伴瘙痒在我院诊断为神经性皮炎并给予润燥止痒胶囊(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5 g,批号不详)2 g口服,每天3次治疗. 服药1个月后感乏力,2016年6月30日在我院检查提示肝功能异常:总胆红素(TBIL)5.5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9.7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551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88 U/L,遂于2016年7月5日住院. 住院后完善检查:甲、乙、丙、戊肝炎病毒学指标阴性,EB病毒、巨细胞病毒标记物阴性,肝病自身抗体、免疫全套阴性,铜蓝蛋白无异常,血脂无异常,肝脏超声提示肝囊肿,诊断考虑为药物性肝损伤,嘱患者停服润燥止痒胶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针、复方甘草酸单铵S针、水飞蓟宾胶囊护肝治疗. 2016年7月9日复查肝功能:TBIL 24.4 μmol/L、DBIL 9.8 μmol/L、ALT 246 U/L、AST 153 U/L,7月15日复查肝功能:TBIL 12.4 μmol/L、DBIL 4.9μmol/L、ALT 95 U/L、AST 72 U/L,提示肝功能较前明显好转,且患者乏力症状明显改善而出院. 7 月24 日门诊复查肝功能:TBIL 24.5 μmol/L、DBIL 7.5 μmol/L、ALT 37 U/L、AST 48 U/L,提示肝功能基本正常.

    作者:王冬初;周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曲美他嗪对不同左室收缩功能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TMZ)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10例,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同分为正常组(LVEF≥50%)、降低组(LVEF 30%~50%)及严重降低组(LVEF≤30%),每组70例.3组均按冠心病常规二级预防治疗,3组均随机分为曲美他嗪治疗组(TMZ组)和对照组35例.比较各组患者治疗8周后运动耐量(METs、30 min步行试验)、生活质量、心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后TMZ组和对照组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心功能均明显提高(P<0.05),且TMZ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着LVEF值降低,TMZ组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心脏功能改善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能有效增加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脏功能,尤其对于LVEF偏低的患者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余丽菲;卢世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质子泵抑制剂在治疗胃食管反流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质子泵抑制剂在胃食管反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在2014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疾病的患者205例,将其分为A、B、C、D、E组,A组给予埃索美拉唑,B组给予奥美拉唑,C组给予兰索拉唑,D组给予雷贝拉唑,E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28 d后比较5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胃食管内pH改善情况、黏膜瓣愈合能力、烧心症状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费用.结果 A、D2组的总有效率高,分别97.56%,B、C、E 3组的总有效率相当,A组治愈率高,D组治愈率次之,B、C、D 3组治愈率相当.A、D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与B、C、D 3组任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D组的pH改善率、黏膜破损愈合率、烧心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平均费用为(408.8±59.8)元,是5组患者中治疗费用高的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治疗效果明显、价格相对适宜的特点,适用于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鄢小华;林常誉;林文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改良标签对门诊儿科患者家属口服退烧药正确使用率的影响

    目的 提高门诊儿科患儿家属对儿科常用口服退烧药的正确使用率.方法 选取50例门诊儿科高热患儿的家属进行问卷调查,抽取的门诊儿科患者年龄介于0~6岁,处于高热状态或过去12 h内有高热状态出现并且正在进行静脉滴注,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在药品标签上增加注意事项.结果 再次选取50例门诊儿科高热患儿的家属进行同样的问卷调查,门诊儿科患儿家属对口服退烧药的正确使用率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在药品标签上增加注意事项,能明显提高儿科患儿家属对口服退烧药的正确使用率.

    作者:王艳梅;戴智梅;刘锦凤;张雪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氨磺必利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氨磺必利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氨磺必利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4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对照组为2.44%,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60,P>0.05).结论 氨磺必利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显著,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志鹏;邹锦山;林剑峰;陈金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吡柔比星辅助化疗治疗老年恶性淋巴瘤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吡柔比星辅助化疗治疗老年恶性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恶性淋巴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阿奇霉素辅助化疗,研究组接受吡柔比星辅助化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恶性淋巴瘤予以吡柔比星辅助化疗治疗,效果理想,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超声刀在腮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超声刀在腮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在医院进行腮腺肿瘤切除的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3例,均进行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刀对肿瘤进行切除,常规组采用电刀对肿瘤进行切除,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等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和术后发热的发生率,并采用VAS评分表,记录2组患者术后8 h、32 h、56 h疼痛情况及病理分型.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也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病理分型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在术后8 h、32 h及56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发热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使用超声刀将肿瘤及相邻组织进行切除,能够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等,对减轻术后引流量及患者疼痛程度也有明显益处,同时可降低患者术后出现面神经麻痹等并发症,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患者症状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余晓旭;李彬;冯勇;马志跃;陈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研究组使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72h再出血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72 h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起效快,可显著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率,提升治疗总有效率,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李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5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患者均根据病情,酌情给予脱水、降压、降血脂、降糖、纠正酸碱平衡等治疗,但均未采用溶栓及抗凝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于治疗后14 d进行疗效评估,并在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分别检测2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显效率为74.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显效率为51.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浆黏度、血沉、全血黏度均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且对血液黏度及凝血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温玉墀;李宏伟;管海瑞;李胜亮;尚沛津;张健;赵坤;杜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苏醒延迟1例

    患者,女,52岁,体质量62 kg,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拟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清扫术,既往有高血压史,血压一般控制在140~150/80~90 mmHg,ASAⅡ级,术前辅助检查:心电图、肝、肾功、电解质、血尿常规正常,T 36.6 ℃,HR 88 次/min,BP 148/90 mmHg,入室监测:血压、心电图、SpO2. 施全凭静脉麻醉,以咪达唑仑5 mg,依托咪酯18 mg,舒芬太尼0.03 mg,维库溴胺8 mg 静脉注射快速诱导, ID6.5 气管导管,机控呼吸 VT 500 ml,RR 12次/min,I:E 1:2,Plimit 31 mmHg,麻醉维持用瑞芬太尼0.15 mg/(min· kg),丙泊酚5 mg/(h· kg),间断静注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气腹压力维持在15 mmHg.

    作者:刘珂庆;王光;王建喜;郑黎;司鹏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脑组织中Lrp-1与Aβ1-40表达的影响

    目的 分析胰岛素治疗前后糖尿病大鼠脑组织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1和Aβ1-40的表达.方法 将正常健康雄性鼠龄1个月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糖尿病胰岛素未治疗组各15只.通过高脂高糖饮食和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在造模成功的糖尿病组、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及糖尿病胰岛素未治疗组大鼠中每组随机取10只继续进行后续实验.应用免疫组化法对脑组织中Lrp-1与Aβ1-40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 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糖尿病胰岛素未治疗组大鼠脑组织均有Lrp-1及Aβ1-40的阳性表达,糖尿病组大鼠相比于正常对照组,在上述组织中的Lrp-1阳性表达血管数明显减少,Aβ1-40阳性表达血管数明显增加(P<0.05);而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与糖尿病胰岛素未治疗组大鼠脑组织相比,Lrp-1的阳性表达则明显增加,Aβ1-40的阳性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 胰岛素治疗降低了糖尿病大鼠脑组织中Aβ1-40的表达量并提高了Lrp-1的表达.

    作者:王苗;邵丽;葛许华;史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磁共振血管成像与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3D-ASL)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断中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在医院就诊的TIA患者60例,均行MRA和3D-ASL检查,对比分析MRA、3D-ASL及联合检查对TIA的诊断价值.结果 联合检查的诊断正确率高于3D-ASL检查及MRA检查.3D-ASL检查发现,随着梗死病灶由急性向慢性转变,T1W1信号逐渐降低,T2W1信号逐渐升高,FLAIR T2W1显示佳,可反映脑血流灌注低信号区,而MRA检查示双侧大脑前、中动脉中断中度血管狭窄.结论 MRA与3D-ASL检查各具优势,但MRA联合3D-ASL检查对TIA的诊断正确率较高.

    作者:李文华;卢东霞;王殿峰;张凤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胎鼠海马神经细胞无血清原代培养法及鉴定

    目的 建立简便的胎鼠海马神经细胞无血清原代培养及纯化方法,为体外研究神经细胞相关模型做准备.方法 取E18-19 d的SD孕鼠,分离出胎鼠海马,经机械吹打及0.125%胰酶消化后,台盼蓝计数,DMEM/F12+10%FBS接种于PDL包被的盖玻片上,第2天全量更换为Neurobasal Medium+2%B27,此后每3天1/3~1/2换液,每2天MTT测细胞相对生长率,第8天的细胞用β-ⅢTublin染色做神经细胞鉴定.结果 胎鼠海马组织经过0.125%胰酶消化后,台盼蓝计数,可得到92%以上的活细胞.神经细胞体外生长良好.MTT结果显示,培养7~8 d的神经细胞长势好,细胞核立体感强,轴突联接成网络,可以做神经细胞鉴定.结论 此方法培养胎鼠海马神经细胞可以获得长势良好、细胞形态基本一致的、细胞纯度较高的神经细胞,可以作为体外研究神经细胞的良好模型.

    作者:王平;陈秀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试验组采用氯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采用氢氯噻嗪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2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结果 100例患者中1级高血压13例,2级高血压28例,3级高血压18例,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41例,其中合并心力衰竭6例,脑梗死7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4例,肾功能不全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较多,其中失眠、头痛、头晕、耳鸣是常见的症状,39例患者有以上症状;18例患者以胸闷、心慌、心前区隐痛等症状为主;12例患者以心尖区Ⅱ级以上收缩期杂音为主;12例患者以左心室肥厚为主,10例患者以肢体麻木为主,9例患者以偏瘫为主要表现.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较为复杂,并且以收缩压上升为主要表现,采用氯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罗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老年难治性抑郁症40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提高对老年难治性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40例老年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原因、治疗思路、用药及康复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12周后总有效率为67.5%;治疗2、4、8、12周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老年难治性抑郁症给社会和医疗服务造成严重负担,因其病史及药物使用情况复杂,需要临床医师认真思考,慎重决策.

    作者:蒙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皮炎和慢性湿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皮炎和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皮炎和慢性湿疹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曲安萘德益康唑乳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1周、2周、3周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皮炎和慢性湿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滕家永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薄芝糖肽注射液治疗肺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薄芝糖肽注射液治疗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在线知识服务平台,纳入有关薄芝糖肽注射液治疗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5.0评价标准和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共402名受试者.无研究提及失访,亦未做意向性分析.Meta分析结果表明薄芝糖肽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治疗肺癌总有效率(OR=1.93,95%Cl[1.22,3.07])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的7篇研究报道的不良反应表现轻微.结论 西医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薄芝糖肽注射液可提高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

    作者:夏海瑛;许志刚;钟红卫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