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丽;李小刚
目的 观察99 Tcm-DTPA肾动态显像在慢性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诊治的慢性肾脏疾病不同期患者共118例,1期16例,2期23例,3期46例,4期33例.采用99 Tcm~DTPA肾动态显像测得肾小球滤过率(sGFR),与血肌酐(Scr)、MDRD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选择在医院就诊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在2周内重复检测血肌酐及99 Tcm肾动态显像,对前后2次测的血肌酐及sGFR分别进行重复性相关分析.结果 慢性肾脏疾病3、4期患者的sGFR与Scr呈中度相关,与eGFR呈高度相关性;1、2期患者的sGFR与Scr及eGFR的相关性均较差.在可重复性对比研究中,99 Tcm-DTPA肾动态显像的sGFR可重复性优于Scr.结论 99 Tcm-DTPA肾动态显像具有简便、无创等优点,可重复性好,在慢性肾脏疾病早中期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肾功能,并能发现分肾受损情况,有利于慢性肾脏疾病早期诊疗.
作者:聂红洲;朱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5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8.0%(P<0.05);2组术前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及大尿流率(Q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IPSS评分、QOL评分及Qmax均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老年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胜勇;闫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4月医院接诊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n=36)实施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n=36)实施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麻醉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防治内脏牵拉效果.结果 试验组麻醉成功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内脏牵拉反射防治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55,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可有效预防术中内脏牵拉,降低手术应激,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学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超声刀在腮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在医院进行腮腺肿瘤切除的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3例,均进行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刀对肿瘤进行切除,常规组采用电刀对肿瘤进行切除,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等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和术后发热的发生率,并采用VAS评分表,记录2组患者术后8 h、32 h、56 h疼痛情况及病理分型.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也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病理分型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在术后8 h、32 h及56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发热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腮腺肿瘤切除术中,使用超声刀将肿瘤及相邻组织进行切除,能够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等,对减轻术后引流量及患者疼痛程度也有明显益处,同时可降低患者术后出现面神经麻痹等并发症,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患者症状的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余晓旭;李彬;冯勇;马志跃;陈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我院2016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便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通过国家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对2016年医务人员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的患者性别、年龄、涉及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238例不良反应报告中,男女比例为1:1.16,女性患者略多,药物不良反应的好发人群多为60岁以上老年人;静脉滴注相比其他给药方式引起的不良反应多(182例,占76.47%);在238例不良反应中,抗感染类药物引起的ADR多,其中喹诺酮类抗菌药引发的不良反应为普遍;中成药引起的不良反应为32例,其中29例(90.62%)为中药注射剂所引起.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受很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在临床用药中应该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意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冯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常见呼吸道系统疾病,表现为气流受限、过度充气、气体交换异常、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及全身不适症状[1-2]. 因此, COPD合并相关并发症时病情危重,治疗复杂,临床医师需要和临床药师组成治疗团队为患者提供佳治疗[3]. 本文通过1例COPD合并感染的典型病例结合临床药师药物治疗干预实践,分析个体治疗方案实施的重要性,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的途径和价值. 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江;陈立波;王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特点.方法 采用随机抽选法从医院2013年10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抽选60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并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混合型白血病患者PT、APTT、Fib及D-D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2组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PT、Fib及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PT和APTT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P<0.05);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混合型白血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在患病期间PT、Fib、D-D水平显著升高,表现出明显出血倾向,纤溶系统处于亢进状态,对凝血与纤溶指标进行检测并观察其变化对诊治急性白血病意义重大.
作者:范金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TMZ)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10例,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同分为正常组(LVEF≥50%)、降低组(LVEF 30%~50%)及严重降低组(LVEF≤30%),每组70例.3组均按冠心病常规二级预防治疗,3组均随机分为曲美他嗪治疗组(TMZ组)和对照组35例.比较各组患者治疗8周后运动耐量(METs、30 min步行试验)、生活质量、心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后TMZ组和对照组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心功能均明显提高(P<0.05),且TMZ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着LVEF值降低,TMZ组运动耐量、生活质量、心脏功能改善越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能有效增加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脏功能,尤其对于LVEF偏低的患者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余丽菲;卢世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在药物研究开发过程中,药物临床试验是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我国目前的药物临床试验正处于逐步发展时期,其实施还有待完善.本文对药物临床试验及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药物临床试验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保证药物临床试验及时准确完成.
作者:张丽英;赵山明;郭彩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对老年难治性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40例老年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原因、治疗思路、用药及康复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12周后总有效率为67.5%;治疗2、4、8、12周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老年难治性抑郁症给社会和医疗服务造成严重负担,因其病史及药物使用情况复杂,需要临床医师认真思考,慎重决策.
作者:蒙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医院肾内科辅助用药超说明书用药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并进一步规范医院辅助用药超说明书用药行为.方法 通过HIS系统查询医院肾内科2015年1月-12月应用的所有药物,并按销售金额进行排序,选取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的辅助用药,并利用HIS系统随机抽取应用上述10种辅助用药的住院医嘱200条,列出所有超说明书的辅助用药,通过查阅相关指南、文献等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的辅助用药中,存在超说明书用药的包括氧化樟脑注射剂、前列地尔注射剂、疏血通注射液、阿魏酸钠注射剂、胸腺五肽注射液、喜炎平注射剂6种.经过查阅相关指南、文献,前列地尔注射剂、疏血通注射液、阿魏酸钠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有大量临床文献支持,以上4种药用药相对合理;氧化樟脑注射剂、胸腺五肽注射液基于个别系列案例或专案报道,以上2种药用药相对不合理.结论 医院肾内科辅助用药超说明用药不可避免,用药也相对合理,临床医师应谨慎用药.我国也应尽快颁布有关超说明书用药指南,使临床医师的超说明书用药有证可循,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李作美;康乐;邓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对医院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1-5月(整治前)和2015年1-5月(整治后)手术病历为研究对象,分别比较整治前后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用药时间、用法用量、用药疗程等评价指标.结果 经过抗菌药物持续专项整治后,医院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仍偏高,但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用药时间、用药疗程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存在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巩固和完善.
作者:杨善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儿童热性惊厥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7月儿科收治住院的97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主要分析其发病临床表现、性别、年龄、发作时体温、惊厥持续时间等.结果 儿童热性惊厥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双眼凝视上翻、四肢痉挛性抽搐、口吐白沫、口唇紫绀、意识丧失,发作后意识很快转清晰,该病好发于男童(男:女为1.62:1),主要发病年龄以<3岁(77.32%)的婴幼儿为主,发作时体温大多在38.1~41℃(46.39%),惊厥持续时间以1~5 min(50.52%)多见.结论 儿童热性惊厥好发于<3岁的婴幼儿,男童多见,临床医师应引起高度重视,做好预防措施及疾病宣教.
作者:肖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观察外固定架和石膏两种不同外固定方式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2月-2016年6月在医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84例.随机将其分为2组,分别采用石膏固定、外固定架固定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随访患者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评价腕关节的功能.结果84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36个月,中位数15.6个月.末次随访X线片显示,与石膏组比较,外固定架组患者尺偏角、掌倾角和桡骨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架组患者术后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优良率高于石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组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较石膏组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对于不愿接受切开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优先考虑使用外固定架治疗.
作者:郭朋飞;马战备;韩子涛;范卜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七氟醚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7年5月医院接诊的全麻手术患者106例,以数字抽签的方式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3例.A组麻醉诱导采用七氟醚,B组麻醉诱导采用氯胺酮.比较2组术中血氧饱和度、麻醉诱导时间与苏醒时间.结果 2组手术均获得成功,且无1例患者在术中与术后出现不良事件,无1例应用药物进行干预.A组入室时及气管插管后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用于全身麻醉中麻醉起效快,且基本不影响患者的循环呼吸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杨鸿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系统评价薄芝糖肽注射液治疗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在线知识服务平台,纳入有关薄芝糖肽注射液治疗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5.0评价标准和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7个随机对照试验,共402名受试者.无研究提及失访,亦未做意向性分析.Meta分析结果表明薄芝糖肽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治疗肺癌总有效率(OR=1.93,95%Cl[1.22,3.07])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的7篇研究报道的不良反应表现轻微.结论 西医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薄芝糖肽注射液可提高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
作者:夏海瑛;许志刚;钟红卫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吡柔比星辅助化疗治疗老年恶性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恶性淋巴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阿奇霉素辅助化疗,研究组接受吡柔比星辅助化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恶性淋巴瘤予以吡柔比星辅助化疗治疗,效果理想,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骨科接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5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置换术组(43例)和内固定术组(42例),内固定术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DHS)或Gamma钉内固定术治疗,置换术组患者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评价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置换术组和内固定术组的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72.09%、6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大于内固定术组,但手术时间与负重时间均短于内固定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内固定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确切,负重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熊正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TiO2-SiO2-SnOx纳米薄膜对纯钛烤瓷修复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临床随机选取85例(125个单位修复体)患者行TiO2-SiO2-SnOx纳米薄膜纯钛烤瓷单冠修复治疗,并观察1年后修复体的完整性和边缘适合性.结果 纯钛烤瓷单冠修复体完整无崩瓷117/122个单位,成功率为95.90%,边缘适合性A级率为98.36%.结论 TiO2-SiO2-SnOx纳米薄膜可有效地降低纯钛烤瓷冠的崩瓷率,改善冠的边缘适合性.
作者:谭晓蕾;金瑞娜;殷钢;王瑞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2014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规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统计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复发8例,复发率为13.33%;对照组患者中复发26例,复发率为43.33%.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突出,安全性较高,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吴娟;刘春燕;吴惠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