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正平
目的 分析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3D-ASL)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断中的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在医院就诊的TIA患者60例,均行MRA和3D-ASL检查,对比分析MRA、3D-ASL及联合检查对TIA的诊断价值.结果 联合检查的诊断正确率高于3D-ASL检查及MRA检查.3D-ASL检查发现,随着梗死病灶由急性向慢性转变,T1W1信号逐渐降低,T2W1信号逐渐升高,FLAIR T2W1显示佳,可反映脑血流灌注低信号区,而MRA检查示双侧大脑前、中动脉中断中度血管狭窄.结论 MRA与3D-ASL检查各具优势,但MRA联合3D-ASL检查对TIA的诊断正确率较高.
作者:李文华;卢东霞;王殿峰;张凤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益生菌制剂联合标准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慢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标准三联疗法,观察组使用益生菌制剂联合三联疗法,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14 C-UBT值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4 C-UB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14C-UBT值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高于对照组的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炎患者采用益生菌制剂联合标准三联方案治疗,较单纯三联疗效疗效较佳,且能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作者:叶振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特点.方法 采用随机抽选法从医院2013年10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抽选60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并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混合型白血病患者PT、APTT、Fib及D-D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2组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PT、Fib及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PT和APTT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P<0.05);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混合型白血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在患病期间PT、Fib、D-D水平显著升高,表现出明显出血倾向,纤溶系统处于亢进状态,对凝血与纤溶指标进行检测并观察其变化对诊治急性白血病意义重大.
作者:范金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4月医院接诊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n=36)实施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n=36)实施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麻醉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防治内脏牵拉效果.结果 试验组麻醉成功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内脏牵拉反射防治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55,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可有效预防术中内脏牵拉,降低手术应激,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学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患者,男性, 67 岁,主因腰部、右臀部及右大腿疼痛1 个月,加重20 d入院. 入院前无发热、多汗、乏力等现象. 查体可见L3 椎体上下水平有明显压痛、叩击痛,腰椎活动度中度受限. 双下肢运动、感觉无明显异常. 入院查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可见:L2~3椎体略后移,L1~5椎体边缘骨质变尖,附件骨质结构未见异常,各椎间隙未见明显狭窄. 腰椎CT 可见:L2 椎体后下缘弧形低密度影且局部骨皮质不连续,L3 椎体后上缘小片状低密度影. 腰椎MRI示:L2~3椎体见条片状异常强化影,以后部明显,边界欠清,L2~3椎体水平两侧腰大肌及椎体后方见条片状异常强化,边界欠清. 根据影像学资料可知L2~3椎体异常信号伴周围异常信号,考虑炎性病变可能性大.详细追问患者病史,患者自诉长期做皮草工作. 实验室检查:PPD试验(-);布氏杆菌凝集试验检阳性,1:200. 嘱患者于石家庄市疾控中心再次抽血化验明确诊断,布氏杆菌凝集试验结果回报:阳性. 根据患者职业、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等资料诊断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腰椎). 疾控中心给予患者布鲁杆菌病相关药物治疗,同时我科给予患者消肿、止痛等对症治疗,症状逐渐减轻,腰椎活动较前改善,要求办理出院,回家自行口服药物治疗. 随访患者可知,患者症状目前已几乎消失,恢复正常生活,生活质量较前明显提高,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阴性.
作者:高博;曹参;王政;任强;曹旭阳;翟金帅;张隆;李西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胰岛素治疗前后糖尿病大鼠脑组织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1和Aβ1-40的表达.方法 将正常健康雄性鼠龄1个月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糖尿病胰岛素未治疗组各15只.通过高脂高糖饮食和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在造模成功的糖尿病组、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及糖尿病胰岛素未治疗组大鼠中每组随机取10只继续进行后续实验.应用免疫组化法对脑组织中Lrp-1与Aβ1-40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 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糖尿病胰岛素未治疗组大鼠脑组织均有Lrp-1及Aβ1-40的阳性表达,糖尿病组大鼠相比于正常对照组,在上述组织中的Lrp-1阳性表达血管数明显减少,Aβ1-40阳性表达血管数明显增加(P<0.05);而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组与糖尿病胰岛素未治疗组大鼠脑组织相比,Lrp-1的阳性表达则明显增加,Aβ1-40的阳性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 胰岛素治疗降低了糖尿病大鼠脑组织中Aβ1-40的表达量并提高了Lrp-1的表达.
作者:王苗;邵丽;葛许华;史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我院急诊处方的状况,为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急诊药房2016年1-12月每月300张处方,共3600张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在随机抽查的3600张处方中,不合格处方482张(13.39%).共抽查处方3600张,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2.43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1.86%,注射剂使用率为56.97%,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86.69元,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总数3995种,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45.67%.结论我院急诊处方不合格率偏高,处方管理有待加强.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急诊医务人员的道德观念和专业知识水平,合理使用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余田;周丹如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接受放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唑来膦酸,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大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于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在放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唑来膦酸进行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缓解患者痛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5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5)、脑出血组(n=25)、丁苯酞治疗组(n=25),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成功后各时间点分别行干—湿重法计算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测定AQP4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较,脑出血组在6 h后AQP4及脑组织含水量开始增加,有显著差异(P<0.05),3 d达到高峰(P<0.05),之后开始下降,到7 d仍未恢复正常.丁苯酞治疗组各时间点AQP4及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低于脑出血组(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可通过影响AQP4的表达而改善脑出血后脑水肿而达到保护作用.
作者:葛丽;李小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骨科接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5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置换术组(43例)和内固定术组(42例),内固定术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DHS)或Gamma钉内固定术治疗,置换术组患者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评价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置换术组和内固定术组的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72.09%、6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大于内固定术组,但手术时间与负重时间均短于内固定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内固定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确切,负重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熊正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TiO2-SiO2-SnOx纳米薄膜对纯钛烤瓷修复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临床随机选取85例(125个单位修复体)患者行TiO2-SiO2-SnOx纳米薄膜纯钛烤瓷单冠修复治疗,并观察1年后修复体的完整性和边缘适合性.结果 纯钛烤瓷单冠修复体完整无崩瓷117/122个单位,成功率为95.90%,边缘适合性A级率为98.36%.结论 TiO2-SiO2-SnOx纳米薄膜可有效地降低纯钛烤瓷冠的崩瓷率,改善冠的边缘适合性.
作者:谭晓蕾;金瑞娜;殷钢;王瑞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质子泵抑制剂在胃食管反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在2014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疾病的患者205例,将其分为A、B、C、D、E组,A组给予埃索美拉唑,B组给予奥美拉唑,C组给予兰索拉唑,D组给予雷贝拉唑,E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28 d后比较5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胃食管内pH改善情况、黏膜瓣愈合能力、烧心症状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费用.结果 A、D2组的总有效率高,分别97.56%,B、C、E 3组的总有效率相当,A组治愈率高,D组治愈率次之,B、C、D 3组治愈率相当.A、D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与B、C、D 3组任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D组的pH改善率、黏膜破损愈合率、烧心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平均费用为(408.8±59.8)元,是5组患者中治疗费用高的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治疗效果明显、价格相对适宜的特点,适用于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鄢小华;林常誉;林文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瓜蒌皮提取物(EPT)对急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建立戊巴比妥钠致大鼠急性心力衰竭模型,根据大鼠给药情况分为5组,每组8只.空白组不给任何药物,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EPT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EPT 20 mg/kg、40 mg/kg和80 mg/kg静脉注射.采用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5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心室收缩压(LVSP)及左心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均明显下降(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及左心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t-min)均增高(P<0.05).经EPT治疗后,EPT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LVSP及+dp/dtmax均高于模型组(P<0.05),LVEDP及-dp/dtmin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HR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EPT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给药后HR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T可改善急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而对心室率无明显影响,为EPT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作者:杨征;郭晓华;宋淼;刘全礼;董永和;邱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特发性癫痫的细胞因子等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特发性癫痫合并NAFLD患者(NAFLD组)80例及特发性癫痫细胞因子等无NAFLD患者(特发性癫痫组)80例作为研究对象,抽血检验时癫痫患者均未使用任何抗癫痫药物.取患者静脉血,测定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叶酸、维生素B12.并选取同时段无脂肪肝及癫痫发作史的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NAFLD组、特发性癫痫组中Hcy、IL-6、TNF-α均高于对照组,叶酸、维生素B1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组的Hcy、IL-6水平均低于特发性癫痫组,TNF-α、叶酸、维生素B12均高于特发性癫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Hcy、IL-6、TNF-α、叶酸、维生素B12、NAFLD为自变量,特发性癫痫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IL-6、TNF-α、NAFLD为特发性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特发性癫痫与NAFLD之间有相关性.
作者:周正端;孙震华;邓明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氨茶碱属于黄嘌呤类药物,为茶碱与乙二胺复盐[1] ,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药物之一,其治疗用途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且价格便宜,临床使用广泛,但其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小,易受多种因素影响. 因此,在临床运用中如何做好氨茶碱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掌握好氨茶碱在临床中的用药剂量、给药时间、用药者之间的个体化差异及与其他药物的联合运用增加药物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及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是每一个临床工作者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氨茶碱临床应用和监护要点作一综述.
作者:陈健健;王虹;黎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简便的胎鼠海马神经细胞无血清原代培养及纯化方法,为体外研究神经细胞相关模型做准备.方法 取E18-19 d的SD孕鼠,分离出胎鼠海马,经机械吹打及0.125%胰酶消化后,台盼蓝计数,DMEM/F12+10%FBS接种于PDL包被的盖玻片上,第2天全量更换为Neurobasal Medium+2%B27,此后每3天1/3~1/2换液,每2天MTT测细胞相对生长率,第8天的细胞用β-ⅢTublin染色做神经细胞鉴定.结果 胎鼠海马组织经过0.125%胰酶消化后,台盼蓝计数,可得到92%以上的活细胞.神经细胞体外生长良好.MTT结果显示,培养7~8 d的神经细胞长势好,细胞核立体感强,轴突联接成网络,可以做神经细胞鉴定.结论 此方法培养胎鼠海马神经细胞可以获得长势良好、细胞形态基本一致的、细胞纯度较高的神经细胞,可以作为体外研究神经细胞的良好模型.
作者:王平;陈秀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医学界将以咳嗽为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且无明显喘息和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特殊型哮喘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1-2]. 该病多以刺激性干咳为主要临床症状,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其中又以夜间咳嗽为重要特征.相当一部分临床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冷空气以及油烟和灰尘等均易诱发该病,甚至加重患者病情. 为不断减少CVA的发病率并加快该类患者的恢复速度,本文就小柴胡汤治疗CVA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性和深入性论述,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良芬;罗淼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在药物研究开发过程中,药物临床试验是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我国目前的药物临床试验正处于逐步发展时期,其实施还有待完善.本文对药物临床试验及我国药物临床试验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对药物临床试验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保证药物临床试验及时准确完成.
作者:张丽英;赵山明;郭彩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患者,男,19岁,患者出生时发现脐部有一包块,约绿豆大小,质软,无疼痛,无局部皮肤红肿破溃,无溢液、漏尿,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后包块逐渐增大. 入院查体:脐周皮肤无发红及破溃,无出血点,于脐部可见一大小约2 cm ×1 cm ×1 cm带蒂包块,质软,触之有囊性感,无压痛,与周围皮肤无粘连,活动度良好,局部皮温正常. 辅助检查:超声示皮下可见范围约25 mm ×9 mm的低回声结节,形态尚规整,内可见多个点状强回声,CDFI示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下腹部CT检查所见:脐尿管远端增大呈类圆形,其内CT值为24~32 HU,长径约2 cm,未与脐及膀胱明确相通,提示脐尿管囊肿可能. 遂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脐尿管囊肿切除术,术中包块近端内可见白色管状物,质韧,分离至膀胱壁,完整切除. 切开包块内可见棕褐色豆腐渣样物,术后病理报告为脐尿管囊肿. 术后随访1年,未复发.
作者:李庆;王琪;郑黎;赵坤;杨小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泼尼松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对28 d后短期及中期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医院住院并临床确诊为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273例,随机分为泼尼松治疗组135例及安慰剂对照组138例,2组患者均接受同等程度常规支持治疗及营养补充,泼尼松治疗组患者予泼尼松40mg/d口服,而安慰剂治疗组接受安慰剂口服,2组疗程均为28 d,随访时间为1年.比较2组患者28 d治疗结束时病死率、90 d病死率及1年病死率.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泼尼松治疗组患者28d的病死率低于安慰剂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90d及1年的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功能衰竭及肾功能不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泼尼松治疗组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安慰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泼尼松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可显著降低28 d病死率,对于90 d及1年病死率泼尼松治疗显著增加了患者感染的风险,但不影响病死率.
作者:董娟;郭红梅;徐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