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9 Tcm-DTPA肾动态显像在慢性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聂红洲;朱娴

关键词:99Tcm-DTPA肾动态显像, 慢性肾脏疾病, 早期诊断, 可重复性
摘要:目的 观察99 Tcm-DTPA肾动态显像在慢性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诊治的慢性肾脏疾病不同期患者共118例,1期16例,2期23例,3期46例,4期33例.采用99 Tcm~DTPA肾动态显像测得肾小球滤过率(sGFR),与血肌酐(Scr)、MDRD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选择在医院就诊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在2周内重复检测血肌酐及99 Tcm肾动态显像,对前后2次测的血肌酐及sGFR分别进行重复性相关分析.结果 慢性肾脏疾病3、4期患者的sGFR与Scr呈中度相关,与eGFR呈高度相关性;1、2期患者的sGFR与Scr及eGFR的相关性均较差.在可重复性对比研究中,99 Tcm-DTPA肾动态显像的sGFR可重复性优于Scr.结论 99 Tcm-DTPA肾动态显像具有简便、无创等优点,可重复性好,在慢性肾脏疾病早中期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肾功能,并能发现分肾受损情况,有利于慢性肾脏疾病早期诊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诊治的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采用常规降尿酸的饮食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非布司他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别嘌呤醇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血清尿酸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7.5%(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效果显著,能够快速降低血清尿酸水平,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樊海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瓜蒌皮提取物对急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瓜蒌皮提取物(EPT)对急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建立戊巴比妥钠致大鼠急性心力衰竭模型,根据大鼠给药情况分为5组,每组8只.空白组不给任何药物,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EPT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EPT 20 mg/kg、40 mg/kg和80 mg/kg静脉注射.采用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5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心室收缩压(LVSP)及左心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均明显下降(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及左心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t-min)均增高(P<0.05).经EPT治疗后,EPT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LVSP及+dp/dtmax均高于模型组(P<0.05),LVEDP及-dp/dtmin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HR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EPT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给药后HR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T可改善急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而对心室率无明显影响,为EPT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作者:杨征;郭晓华;宋淼;刘全礼;董永和;邱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研究组使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72h再出血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72 h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难治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起效快,可显著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率,提升治疗总有效率,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李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泼尼松对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病死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泼尼松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对28 d后短期及中期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医院住院并临床确诊为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273例,随机分为泼尼松治疗组135例及安慰剂对照组138例,2组患者均接受同等程度常规支持治疗及营养补充,泼尼松治疗组患者予泼尼松40mg/d口服,而安慰剂治疗组接受安慰剂口服,2组疗程均为28 d,随访时间为1年.比较2组患者28 d治疗结束时病死率、90 d病死率及1年病死率.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泼尼松治疗组患者28d的病死率低于安慰剂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90d及1年的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功能衰竭及肾功能不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泼尼松治疗组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安慰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泼尼松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可显著降低28 d病死率,对于90 d及1年病死率泼尼松治疗显著增加了患者感染的风险,但不影响病死率.

    作者:董娟;郭红梅;徐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99 Tcm-DTPA肾动态显像在慢性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99 Tcm-DTPA肾动态显像在慢性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诊治的慢性肾脏疾病不同期患者共118例,1期16例,2期23例,3期46例,4期33例.采用99 Tcm~DTPA肾动态显像测得肾小球滤过率(sGFR),与血肌酐(Scr)、MDRD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选择在医院就诊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在2周内重复检测血肌酐及99 Tcm肾动态显像,对前后2次测的血肌酐及sGFR分别进行重复性相关分析.结果 慢性肾脏疾病3、4期患者的sGFR与Scr呈中度相关,与eGFR呈高度相关性;1、2期患者的sGFR与Scr及eGFR的相关性均较差.在可重复性对比研究中,99 Tcm-DTPA肾动态显像的sGFR可重复性优于Scr.结论 99 Tcm-DTPA肾动态显像具有简便、无创等优点,可重复性好,在慢性肾脏疾病早中期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肾功能,并能发现分肾受损情况,有利于慢性肾脏疾病早期诊疗.

    作者:聂红洲;朱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益生菌制剂联合标准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益生菌制剂联合标准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慢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标准三联疗法,观察组使用益生菌制剂联合三联疗法,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14 C-UBT值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4 C-UB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14C-UBT值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高于对照组的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炎患者采用益生菌制剂联合标准三联方案治疗,较单纯三联疗效疗效较佳,且能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作者:叶振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阑尾炎9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阑尾炎患者14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试验组90例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西医治疗,对比2组治疗结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复发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志福;颜启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4月医院接诊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n=36)实施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n=36)实施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麻醉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防治内脏牵拉效果.结果 试验组麻醉成功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内脏牵拉反射防治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55,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可有效预防术中内脏牵拉,降低手术应激,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学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特点.方法 采用随机抽选法从医院2013年10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抽选60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并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混合型白血病患者PT、APTT、Fib及D-D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2组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PT、Fib及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的PT和APTT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P<0.05);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混合型白血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在患病期间PT、Fib、D-D水平显著升高,表现出明显出血倾向,纤溶系统处于亢进状态,对凝血与纤溶指标进行检测并观察其变化对诊治急性白血病意义重大.

    作者:范金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妊娠期动态血压监测对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结局的意义

    目的 总结妊娠期动态血压监测对于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结局的意义.方法 在2014年1月-2016年10月在医院产检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中选出80例作为高血压组,选取同期产检的健康孕妇80例作为健康组,观察2组孕妇的平均血压参数、血压昼夜节律、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高血压组不同尿蛋白水平产妇新生儿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高血压组各项血压参数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收缩压昼夜节律方面:高血压组非勺型几率为90.00%,大于健康组的3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舒张压昼夜节律方面:高血压组非勺型几率为81.25%,大于健康组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高于健康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蛋白(+)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而尿蛋白(+++)的并发症发生率高,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孕妇的血压昼夜节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尿蛋白也对新生儿并发症发生具有预测价值,临床上应加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尿蛋白检测,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侯林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外生性脐尿管囊肿1例

    患者,男,19岁,患者出生时发现脐部有一包块,约绿豆大小,质软,无疼痛,无局部皮肤红肿破溃,无溢液、漏尿,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后包块逐渐增大. 入院查体:脐周皮肤无发红及破溃,无出血点,于脐部可见一大小约2 cm ×1 cm ×1 cm带蒂包块,质软,触之有囊性感,无压痛,与周围皮肤无粘连,活动度良好,局部皮温正常. 辅助检查:超声示皮下可见范围约25 mm ×9 mm的低回声结节,形态尚规整,内可见多个点状强回声,CDFI示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下腹部CT检查所见:脐尿管远端增大呈类圆形,其内CT值为24~32 HU,长径约2 cm,未与脐及膀胱明确相通,提示脐尿管囊肿可能. 遂完善相关术前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脐尿管囊肿切除术,术中包块近端内可见白色管状物,质韧,分离至膀胱壁,完整切除. 切开包块内可见棕褐色豆腐渣样物,术后病理报告为脐尿管囊肿. 术后随访1年,未复发.

    作者:李庆;王琪;郑黎;赵坤;杨小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在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2月医院接收治疗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个疗程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整体评估.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另统计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肌酐和24 h尿蛋白量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量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的治疗进程和效果未受到明显的影响.结论在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加入前列地尔注射液,能提升治疗效果且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方法经验证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给予借鉴和推广.

    作者:周小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我院肾内科辅助用药超说明书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肾内科辅助用药超说明书用药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并进一步规范医院辅助用药超说明书用药行为.方法 通过HIS系统查询医院肾内科2015年1月-12月应用的所有药物,并按销售金额进行排序,选取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的辅助用药,并利用HIS系统随机抽取应用上述10种辅助用药的住院医嘱200条,列出所有超说明书的辅助用药,通过查阅相关指南、文献等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的辅助用药中,存在超说明书用药的包括氧化樟脑注射剂、前列地尔注射剂、疏血通注射液、阿魏酸钠注射剂、胸腺五肽注射液、喜炎平注射剂6种.经过查阅相关指南、文献,前列地尔注射剂、疏血通注射液、阿魏酸钠注射剂、喜炎平注射剂有大量临床文献支持,以上4种药用药相对合理;氧化樟脑注射剂、胸腺五肽注射液基于个别系列案例或专案报道,以上2种药用药相对不合理.结论 医院肾内科辅助用药超说明用药不可避免,用药也相对合理,临床医师应谨慎用药.我国也应尽快颁布有关超说明书用药指南,使临床医师的超说明书用药有证可循,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李作美;康乐;邓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精神科进修医师临床带教体会

    精神科的理论知识抽象缺乏生动性,精神病患者的检查不主动配合,进修生的学习氛围不浓厚,其学习兴趣不高,影响了学生对精神疾病诊治的掌握,故精神科进修生的临床带教工作难度大.如何才能提高精神科进修生的临床带教工作质量,以便提高学员们的积极性.通过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使得学生掌握临床诊治原则,为学生的诊断思路提供合理化的思维模式,加深学生们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使得学员顺利完成进修的预期任务.

    作者:石广念;周芳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和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和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医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重度痔疮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使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了肛缘水肿、切口渗血、便中带血等并发症,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在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时间和愈合时间比外剥内扎术治疗的时间较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龙虎;杨钟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临床药师开展患者药物咨询和用药教育新模式探讨

    我国2016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第二章的第十二条明确指出:药学部门具体负责药品管理、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和药事管理工作,开展以患者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组织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提供药学专业技术服务. 我国药师的药学服务应该是以调剂为基础开展的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工作[1]. 中国药师的药学服务包括门诊调剂服务、住院药学服务、专科药师药学服务、治疗药物监测服务、静脉用药配置服务、药学基因组学服务、药师咨询服务、药店药学服务、药学情报服务、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管理服务等[1].

    作者:刘晶晶;袁易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我院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不合理用药调查

    目的 分析医院住院患者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7年1月1日-6月30日住院患者中使用PPIs的病历128份,对PPIs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住院患者PPIs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为用药指征不明显、药物选择不合理、用法用量不适宜、用药疗程过长、药物相互作用、溶媒选择不合理等.结论 该院住院患者PPIs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医院应制定PPIs使用标准或规范,加强医务人员该类药物的知识培训,以规范和提高PPIs使用的合理性.

    作者:何小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氯吡格雷处方点评及使用合理性评价

    目的 分析医院氯吡格雷使用现状,分析其使用合理性,为规范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3年3月-2016年2月的门诊处方1081张,对含有氯吡格雷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81张处方中使用氯吡格雷747例次,男性434例次(58.10%),女性313例次(41.90%),70岁以上人群314例次(42.03%).氯吡格雷75 mg/d 408例次(54.62%).氯吡格雷单药治疗368例次(49.26%).与氯吡格雷联合使用较多的药物为他汀类(20.80%)、抗血小板药(16.36%)、钙通道阻滞剂(13.60%)和硝酸酯类药物(12.82%),其中以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联用多.结论 医院氯吡格雷的使用基本可依据药品说明书和指南推荐,但部分处方在用法用量及药物联用方面存在不合理,应建立合理用药监管机制,规范临床医师用药行为,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湛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沙唑嗪联合索利那新对留置输尿管软镜导入鞘管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M受体阻滞剂索利那新对输尿管软镜导入鞘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155例肾、输尿管结石患者根据术前准备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61例术前2周留置F5 DJ管,B组45例口服多沙唑嗪和索利那新2周,C组49例在B组口服药物基础上于术前48 h开始给予黄体酮肌内注射后,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结果 输尿管镜导入鞘置入成功率:A组57例(93.4%),B组39例(86.7%),C组44例(89.8%).A组48例(78.7%)留置DJ管期间发作腰痛、尿频、尿急、尿痛中1~3项,56例(91.8%)出血肉眼血尿,其中23例(37.7%)血尿严重被迫静卧休息.B组出现上述症状5例(11.1%),C组3例(6.1%),无严重血尿者;口服药物后均无严重低血压、急性尿潴留等不良反应.3组术中均未出现输尿管穿孔、撕脱、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术前联合应用多沙唑嗪和索利那新2周,能达到类似放置DJ管扩张输尿管的效果,术前肌内注射黄体酮并不需要.

    作者:杨风光;黄超;许清江;魏永宝;张延榕;高祥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5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患者均根据病情,酌情给予脱水、降压、降血脂、降糖、纠正酸碱平衡等治疗,但均未采用溶栓及抗凝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于治疗后14 d进行疗效评估,并在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分别检测2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显效率为74.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显效率为51.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浆黏度、血沉、全血黏度均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且对血液黏度及凝血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温玉墀;李宏伟;管海瑞;李胜亮;尚沛津;张健;赵坤;杜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