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27例临床分析

陈丽辉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糖尿病, 治疗, 诊断
摘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中总结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结果 27例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较高,经治疗1~2个月27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甲状腺功能恢复或者接近正常,血糖水平控制较好.结论 正确及时明确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甲状腺功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诱导对患者气管插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丙泊酚以及二者复合诱导进行气管插管时对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心率、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术前无高血压者ASAⅠ~Ⅱ级、接受腹腔器官四肢脊柱及颈部择期手术医治,实施气管插管全麻的中青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分别采用静推丙泊酚2 mg/kg(A组),静脉推注依托咪酯0.3 mg/kg(B组),静脉推注丙泊酚1.5 mg/kg+依托咪酯0.2 mg/kg(C组),记录患者在诱导前(T0)、诱导后1 min(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3 min(T3)、插管后5 min(T4)的生命体征改变.结果 B组在插管后血压心率略上升(P<0.05);A组在诱导后心率血压下降较明显,插管后逐步回升(P<0.05);C组在整个诱导和插管过程中循环保持相对稳定(P>0.05).结论 为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不良反应,维持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及气管插管过程当中的生命体征稳定可采用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诱导方式.

    作者:陈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种植牙技术在游离端缺失牙修复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在游离端缺失牙的修复患者治疗中应用种植牙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游离端缺失牙的修复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活动义齿的修复,观察组采用种植牙技术修复,观察2组修复治疗效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修复成功、稳定性、咀嚼良好性、固定功能、美观与舒适度占比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修复后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87%,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结论 在游离端缺失牙的修复患者治疗中应用种植牙技术能够提高患者舒适性,保证种植稳固性与美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玉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胎儿脐带血流和位置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胎儿脐带血流和位置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已孕妇女100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脐带血流和脐带位置.据检测结果 将脐带血流和位置均正常的395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将脐带血流异常[脐动脉血流速度的收缩期峰值(S)/舒张期峰值(D)≥3.0]的135例孕妇作为A组,将脐带位置异常(绕颈≥2周或脐带绕身、绕肢、脱垂)的374例孕妇作为B组,将脐带血流和位置均异常的96例孕妇作为C组,按分组随访孕妇妊娠结局.结果 A、B、C组S/D值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和剖宫产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脐带血流和位置异常均有可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孕妇分娩及妊娠结局,临床应根据产检情况实施合理的干预措施,确保母体和胎儿健康、安全.

    作者:卢秀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给予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观察组在各治疗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积分差值与在各个阶段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焦亚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及遗留神经痛影响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在带状疱疹治疗中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遗留神经痛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止痛、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更昔洛韦与干扰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炎性因子IL-6及IL-10水平变化差异、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及VAS疼痛评分,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愈显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前2组患者IL-6、IL-10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IL-10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发热、畏寒、乏力等症状者3例,但程度较轻,可自行缓解,对照组无相关症状发生,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在带状疱疹治疗中不仅改善炎性因子水平,有效减少后遗神经痛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取得显著疗效,且并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沈辉;黄军;高艳薇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锥颅穿刺术和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锥颅穿刺术和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的脑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开颅手术,观察组应用锥颅穿刺术;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脑出血患者应用锥颅穿刺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文任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咪达唑仑治疗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惊厥持续状态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治疗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2组患儿在给予综合治疗,在惊厥持续状态无效时,对照组实施地西泮治疗,观察组实施咪达唑仑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后的惊厥持续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惊厥持续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低于对照组的32.26%(P<0.05).结论 针对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咪达唑仑治疗的疗效显著,预后较好,康复较快.

    作者:陈竹;赵荣香;任丹;姜雪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予以全脑放疗治疗,剂量为DT40Gy,进行常规分割,每天1次,每周5次,并在放疗期间取75 mg·m-2·d-1的替莫唑胺进行口服,在放疗结束4周后,继续对患者予以标准计量的替莫唑胺进行辅助化疗,多持续治疗6个周期,1个周期为28 d.第1周期取150 mg·m-2·d-1的替莫唑胺进行治疗,持续治疗5 d,待无明显毒性后,在第2周期取200 mg·m-2·d-1的替莫唑胺进行治疗.计算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治疗有效率为93.33%(28/30),其中完全缓解率为33.33%(10/30),部分缓解率为60.00%(18/30),平均生存时间为9.1个月,平均无疾病进展时间为6个月,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发生的不良反应均在患者耐受范围内.结论 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予以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娟;杨楠;赖诚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血浆内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透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血浆CRP值.根据检测结果 ,将所选研究对象分为高CRP组(>8 mg/L)16例和低CRP组(≤8 mg/L)14例.采用常规方法对患者白蛋白(Alb)、PreAlb(前白蛋白)、三酰甘油(TG)以及胆固醇(Ch)水平进行检测,对血浆内CRP水平及转铁蛋白(Tf)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对患者心脏左心房前后径(LAD)、心脏左心室前后径(LVD)、左室后壁厚度(LVPWT)以及室间隔厚度(IVST)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 低CRP组血清各Alb、PreAlb、Tf水平显著高于高CRP组(P<0.01);高CRP组LVPWT、LVD及IVST水平显著高于低CRP组(P<0.01).结论 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采用血浆内C水平检测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营养水平和左心室结构、功能,对于维持此类患者的长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患者血浆降钙素原变化特点

    目的 观察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血浆降钙素原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医院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出现尿脓毒血症将其分为非脓毒血症组和脓毒血症组,每组45例.抽血检验血浆降钙素原、血常规、C反应蛋白,分析对比检测结果 .结果 2组患者术前血浆PCT水平、CRP水平以及WBC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2组血浆PCT均高于术前(P<0.01),非脓毒血症组血浆PCT水平、CRP水平以及WBC计数均低于术前与脓毒血症组(P<0.01).结论 血浆降钙素原可从一定程度上预测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脓毒血症的发生.

    作者:杨亮;张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右美托嘧啶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右美托嘧啶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肌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嘧啶腰硬联合麻醉,观察2组镇静效果,心率、脑电双频指数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3.00%(P<0.01);术后2组心率、脑电双频指数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观察组心率、脑电双频指数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患者使用右美托嘧啶腰硬联合麻醉,镇静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亮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中低频脉冲对过期妊娠促宫颈成熟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低频脉冲对过期妊娠促宫颈成熟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接诊的过期妊娠产妇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催产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中低频脉冲进行治疗,治疗期间注意观察宫缩和胎心情况,临产者送至待产室以便观察,未临产者连续治疗3 d.比较2组孕妇的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及产后宫缩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Bishop评分为(8.4±1.4)分,高于对照组的(5.3±1.6)分,且观察组中Bishop评分>8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均<0.01).产后观察组产妇的宫缩疼痛程度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低频脉冲治疗过期妊娠有着显著的效果,可促进临产孕妇的宫颈成熟效果.

    作者:齐英芳;边建新;韩东;张睿;司惠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循证药学干预对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

    目的 分析循证药学干预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需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20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治疗过程中采用循证药学干预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管理.比较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后的复发情况,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统计分析患者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9.00%(P<0.01);观察组复发率为3.00%,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1).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低于对照组,菌检或药敏比例、抗菌药物单用比例、合用用药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用药时间为(12.18±2.54)d,短于对照组的(17.65±3.18)d(P<0.01).观察组无适应证、不合理联用、用药档次高、用法用量不当、溶媒选择不当、疗程过长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循证药学干预能有效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胡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注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注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注治疗,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特征、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食欲增加、睡眠改善、血压下降、皮肤瘙痒减轻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36±4.44)分,高于对照组的(81.20±3.41)分(P<0.01).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注治疗慢性肾衰竭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作者:肖银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肝硬化护理中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肝硬化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心理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从医院接受肝硬化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9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且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后,2组SDS、S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SDS、SA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85.42%(P<0.05).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施以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且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

    作者:高小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粉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接受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采用噻托溴铵粉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症状积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后,2组咯痰、咳嗽、气促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各项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生活质量评价中生活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角色、躯体疼痛、心理健康、总体健康指标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 噻托溴铵粉治疗慢阻肺效果更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包金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浆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与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价2组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0.85%(P<0.05);治疗前,2组血浆EP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EPO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结论 依达拉奉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且能够提高血浆EPO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奎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快速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与美托洛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心血管内科接诊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4例,随机分为甲、乙组,每组42例.甲组应用胺碘酮与美托洛尔,乙组单用胺碘酮.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结果 甲组有效率为95.24%,高于乙组的80.95%(P<0.05);治疗后,甲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乙组(P<0.01).结论 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可促进患者心率等指标的改善,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罗娇;朱启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反应指数(PRI)、血小板聚集率(MPA)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在治疗后PRI、MPA指标下降明显(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6%,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7%,低于对照组的15.87%(P<0.05).结论 在冠心病治疗中,采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法,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PRI和MPA指标,提高疾病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国仕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 某民营医院2014-2016年心血管类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了解某民营医院心血管系统类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医院计算机系统2014-2016年心血管类药物90种的用药情况,分析其配备、用药频度及金额.结果 中药制剂及注射用血栓通销售金额及使用频次均居第1位,且占主导地位;心血管类药物使用占总药品销售金额的20.25% ~22.77%;基本药物使用率为83.33%.结论 医院心血管类药物配备基本齐全,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率较高,且心血管类药物的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隆元军;罗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