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绮文;黄雪芳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临床上患者常见疾病的类型、特征、分布状况等.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临床常见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统计、分析其个人信息、疾病类型、诊疗结果 等.结果神经内科临床上患者的发病情况,年龄分布:60岁以上患者发病率高,占53.3%;性别分布:男占59.2%,高于女性;疾病类型分布:以脑血管类疾病为主,其中以脑梗死的发病率高,占43.3%,高于其他疾病类型;诊疗效果上:治愈和或好转者占82.5%,不幸死亡者占3.3%.结论 对神经内科临床上患者常见的疾病,在年龄、性别分布,疾病类型以及总体诊疗效果等进行整理归纳,并对此分析总结经验,日后才能做出更为适当的疾病防治、诊疗措施,以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亦能提升本科室的诊疗质量和效率.
作者:赵源群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全血C-反应蛋白(CRP)联合白细胞计数(WBC)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2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细菌性感染组150例和病毒性感染组110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CRP和WBC水平,治疗前后细菌性感染组儿童的全血CRP和WBC水平的变化.将CRP>8 mg/L,WBC>10×109/L作为阳性标准,计算出全血CRP与WBC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细菌性感染组儿童的全血CRP和WBC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感染组和对照组,3组儿童的全血CRP和WBC水平相比(P<0.05);治疗后,细菌性感染儿童全血CRP和WBC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当CRP>8 mg/L时,CRP诊断细菌性感染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24%、49.61%、55.18%、82.37%;当WBC>10×109/L时,CRP诊断细菌性感染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16%、69.42%、67.84%、87.53%.结论 全血CRP联合WBC检测,对儿童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初步判断感染病原,为早期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唐春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本院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7~9月门诊处方进行点评,根据是否符合管理标准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处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7、8、9月点评12293份,合格处方9808张(79.79%),不合格处方2485张(20.21%);不合格处方中,不规范处方24.87%,用药不适宜处方57.95%,超常处方17.18%;7、8、9月不合格处方分别为44.79%、34.00%、21.21%,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占比减小,超常处方占比上升;不规范处方主要是修改未签名、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等,不适宜处方主要是药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适应证不适宜等,超常处方主要是无适应证用药等.结论 门诊药房处方中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加强监管,积极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用药合理性.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患者应用左西孟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米力农治疗,观察组采用左西孟旦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有关指标[B型利钠肽(BNP)、24 h尿量、收缩压(SB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1);治疗后,2组BNP、SB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降低,24 h尿量、LVEF数值与治疗前比较增加(P均<0.01),且观察组在治疗后BNP下降程度、24 h尿量上升、LVEF缓解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低于对照组的27.45%(P<0.01).结论 左西孟旦应用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患者中,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治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妊娠合并梅毒早期诊断与干预治疗对优生优育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120例,根据梅毒是否治疗及治疗时机分为未治疗组(27例)、孕早期治疗组(45例)、孕中晚期治疗组(48例),比较3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先天性梅毒发生率.结果 孕早期治疗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孕中晚期治疗组、未治疗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在孕早期治疗组、孕中晚期治疗组、未治疗组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合并梅毒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减少妊娠不良结局和先天性梅毒的发生,有利于实现优生优育.
作者:赵碧玉;陈惠妹;陈幼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1);观察组出现咳嗽1例、咯痰1例,对照组出现咳嗽4例、咯痰4例、气喘3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1).结论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采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方法有显著效果,对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明显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银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因出现下肢骨折接受专业手术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8例.A组施行护理干预,B组施行常规干预,对2组DVT具体发生情况及干预满意度作综合评定.结果 A组DVT发生率为3.57%,低于B组的28.57%(P<0.05);A组干预满意率为96.43%,高于B组的67.86%(P<0.01).结论 对于施行手术疗法的下肢骨折患者,施予护理干预有助于防范DVT,推荐骨科优先选用.
作者:汤仁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沙格列汀治疗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单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联合沙格列汀治疗,对2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用量、尿微量白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并观察2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在FBG、2 hPG及HbA1c指标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后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MI方面,观察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用量方面、尿微量白蛋白及hs-CRP水平方面,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胰岛素用量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尿微量蛋白及hs-CRP水平与治疗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P<0.01).2组用药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沙格列汀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该药物在患者机体炎性反应状态改善效果明显可能有关.
作者:李代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评价脐带绕颈胎儿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状态及预测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晚期妊娠200例正常胎儿(非脐带绕颈组)和160例脐带绕颈胎儿(脐带绕颈组)进行MCA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峰值流速(S/D)、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测定,并随访2组分娩方式及围生儿预后情况.结果 脐带绕颈组MCA血流动力学指标S/D、PI及RI均高于非脐带绕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脐带绕颈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剖宫产率高于非脐带绕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普勒超声评价脐带绕颈胎儿MCA血流动力学状态对预测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有重要临床价值,并对临床医师确定胎儿分娩方式及时机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符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应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医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02例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体征指标[呼吸(R)、心率(HR)、收缩压(SBP)]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高于对照组的74.5%(P<0.01);治疗后,2组各项体征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R、HR、SBP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2组PaCO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SpO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应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体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价值高,可广泛应用与普及.
作者:张静;倪倩;黄时萍;辜锦川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不同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法 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联合治疗,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雷贝拉唑、克拉霉素联合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腹痛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71.87%(P均<0.05);观察组腹痛症状消失时间(2.12±0.23)d,短于对照组的(5.31±0.54)d(P<0.01).结论 阿莫西林、雷贝拉唑、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应用在消化性溃疡中疗效较为显著,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青荣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宫颈癌病理分期与临床分期差异性及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宫颈癌患者1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病理分期与临床分期差异性及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临床分期ⅠA、ⅠB、ⅡA、ⅡB符合率分别为62.50%,75.58%,51.35%,41.46%.病理分期与临床分期的临床符合率随着宫颈癌病理分期逐渐提高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与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而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有无化疗、肌层浸润深度、有无宫旁组织浸润以及肿瘤直径有关(P<0.01).结论 临床分期符合率低于病理分期符合率,临床上应结合术前相关影像学检查以及术后病理分期制订治疗方案;同时,对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作者:许欢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患者均行阿昔洛韦静脉滴注,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卡马西平治疗,不满意者应用曲马多胶囊治疗;观察组应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进行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效果和疱疹消失时间.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后疼痛程度均有改善,观察组在治疗后第1、7、14天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疱疹消失时间为(11.53±2.15)d,短于对照组的(16.75±2.62)d(P<0.01).结论 在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痛效果更好,可快速缓解患者疼痛,加快疱疹愈合,该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苍成友;李辉喜;刘鹏飞;彭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临床监测的过程中,观察行葡萄球菌A蛋白快速检测法的效果,评定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采用葡萄球菌A蛋白快速检测法对9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90株非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测定,应用SPSS 17.0软件测定检测的灵敏性效果和特异度.另选取100份ICU患者的痰标本,通过双盲实验法,分别对痰标本进行常规痰培养测定以及葡萄球菌A蛋白法测定,分析痰培养结果 和葡萄球菌A蛋白法的测定相关性.结果通过SPA测定后的结果优于痰标本常规测定的效果.9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经过SPA测定后,均为阳性指标,在显微镜下显示为棕色球形,灵敏度为100%,90株非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呈现阳性.结论 通过应用葡萄球菌A蛋白测定法能够及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情况监测,临床灵敏度高.
作者:邱杰;苏明宽;吴海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强骨胶囊)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效果及对骨密度(BMP)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钙D3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强骨胶囊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BMP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VSA评分数值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SA评分数值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2组腰椎(L2~4)、股骨颈、大转子BM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MP水平均升高,观察组股骨颈、腰椎(L2~4)、大转子BM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57%,高于对照组的90.00%(P<0.05).结论 骨碎补总黄酮(强骨胶囊)与碳酸钙D3联合治疗老年骨质疏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升高患者的BMP,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丽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药辅助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药学研究.方法 将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脑部血肿及水肿体积变化、神经功能(NIHSS)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74.1%(P<0.01);观察组治疗后脑血肿及水肿体积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活血化瘀药对急性脑出血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能有效促进血肿及水肿的吸收消退,改善病灶周围供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春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平喘、化痰等西医内科基础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内科基础治疗同时配合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8.3%(P<0.01);观察组咳嗽、咯痰、喘息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嗜中性细胞吞噬指数等免疫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方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患者免疫能力.
作者:吕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采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确诊为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共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低于对照组的37.5%(P<0.05).结论 采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前列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前列腺肿瘤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皮下注射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观察2组治疗情况、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中位进展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发生率为2.78%(1/36),低于对照组的41.67%(15/36)(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38.89%(P<0.01).结论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前列腺肿瘤患者可有效减少患者发展成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几率,延长患者中位进展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登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药剂科管理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医院加强药剂科管理后的处方100张进行研究讨论,再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未进行药剂科管理的处方100张进行比较,对比进行药剂科管理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问题发生率以及处方的金额等变化.结果 进行药剂科管理后,医院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问题发生率以及处方的金额等都明显的比管理前的要好,管理前和管理后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药剂科管理,可以使得抗菌药物得到合理的使用,减少问题的发生率以及减少患者的处方费用,减轻经济压力,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可以在今后的药剂科管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饶淙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