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汤仁娟

关键词:常规干预, 下肢骨折, 手术治疗, DVT,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因出现下肢骨折接受专业手术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8例.A组施行护理干预,B组施行常规干预,对2组DVT具体发生情况及干预满意度作综合评定.结果 A组DVT发生率为3.57%,低于B组的28.57%(P<0.05);A组干预满意率为96.43%,高于B组的67.86%(P<0.01).结论 对于施行手术疗法的下肢骨折患者,施予护理干预有助于防范DVT,推荐骨科优先选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人文关怀对急性心肌梗死择期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早期人文关怀对急性心肌梗死择期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择期介入治疗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人文关怀.观察2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 护理前,2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SAS、SD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低于对照组的21.05%(P<0.05).2组手术成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人文关怀对急性心肌梗死择期介入手术患者,可改善不良心理状态,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颖;吕海超;苑艳婷;李慧;苑炎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咪达唑仑与长托宁注射液联合针对性护理对手术的影响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与长托宁注射液联合针对性护理对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2组均于术前注射咪达唑仑与长托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观察2组术前与术中血压、心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比较.结果 术前2组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2组血压、心率均优于术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8%,低于对照组的12.3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9.23%(P<0.05).结论 术前注射咪达唑仑与长托宁注射液并联合针对性护理在手术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不良反应少,满意度高,进一步保证了手术质量.

    作者:袁雯;王晓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宫颈癌术前辅助治疗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局部晚期型宫颈癌术前辅助治疗方式.方法 选取宫颈癌ⅠB2~ⅡA期患者30例为A组,术前施行BVP方案(DDP 30 mg d1~3,BLM 15mg d1~3,VCR 2mg d1)化疗1个疗程,加用后装治疗2球1腔、A点剂量500~600 CGy;治疗完成2周后行宫颈癌根治术,并选择20例ⅠB2~ⅡA期,直接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为B组,观察肿瘤体积消退速度、术中出血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病理分析,以及术后无瘤生存率.结果 A组初查肿瘤直径>B组,治疗后肿瘤直径0.05).结论 术前实施辅助化疗,可有效杀灭脉管内癌栓,提高放疗敏感性,加放射治疗可加快肿瘤消退速度,以利尽早手术,并增加手术彻底性,同时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无瘤生存率.

    作者:姚焕玲;黄如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持续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血液透析护理

    心源性猝死是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 持续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是心源性猝死的因素之一. 这类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少见,但是也不可忽视. 选取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持续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的5例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保障患者能顺利安全完成每次血液透析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刘绮文;黄雪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西药合用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疾病与药学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疾病的临床效果与药学安全性分析.方法 将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血管神经性头痛疾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正天丸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头痛症状改善情况、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7.08%(P<0.01);经2个疗程系统治疗后,观察组头痛程度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头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头痛每次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2组MCA、ACA、PCA、BA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MCA、ACA、PCA、BA平均血流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变慢(P<0.05或P<0.01).结论 中西药合用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疾病疗效优越,能够协同作用缓解症状,改善脑动脉血流,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薛莉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BiPAP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的效果

    目的 观察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应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医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102例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体征指标[呼吸(R)、心率(HR)、收缩压(SBP)]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高于对照组的74.5%(P<0.01);治疗后,2组各项体征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R、HR、SBP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2组PaCO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SpO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SpO2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应用BiPAP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体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价值高,可广泛应用与普及.

    作者:张静;倪倩;黄时萍;辜锦川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医院药占比下降的药学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降低药占比的药学干预措施.方法 采取药品集中采购、制订科室用药比、动态监控药品等药品管控干预及制定处方点评标准、参与临床实践、更新药学知识等临床药学干预.结果 经过药学干预措施后,医院药占比下降较明显,基本在30%左右.结论 医院采取的药学干预措施有效促进了合理用药,降低了药占比.

    作者:廖晗;熊锋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不同途径水合氯醛给药用于小儿口腔治疗前的镇静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途径水合氯醛给药用于小儿口腔治疗前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行口腔治疗的患儿118例,依水合氯醛给药途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取口服方式给药,观察组采取灌肠方式给药,观察比较2组药物起效及维持时间、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药物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镇静有效率为96.61%,高于对照组的81.36%(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9%,低于对照组的20.34%(P<0.01).结论 针对行口腔治疗患儿,于术前采取灌肠方式给予水合氯醛的药物起效快、镇静维持时间长、镇静效果更佳,且不易产生不良反应,可为无法很好配合行口腔治疗的患儿提供良好技术支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原园;杜永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2.98%(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文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PSD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并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氮平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日常生活能力(BI)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HAMD、PSQI、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D、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AMD、PSQI、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7.5%(P<0.05).结论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可有效治疗PSD,能改善其睡眠质量,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助于患者康复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毫斌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医院门诊处方点评分析

    目的 对本院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7~9月门诊处方进行点评,根据是否符合管理标准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处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7、8、9月点评12293份,合格处方9808张(79.79%),不合格处方2485张(20.21%);不合格处方中,不规范处方24.87%,用药不适宜处方57.95%,超常处方17.18%;7、8、9月不合格处方分别为44.79%、34.00%、21.21%,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占比减小,超常处方占比上升;不规范处方主要是修改未签名、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等,不适宜处方主要是药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适应证不适宜等,超常处方主要是无适应证用药等.结论 门诊药房处方中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加强监管,积极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用药合理性.

    作者:王艳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围手术期护理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

    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是儿童的一种常见病,是引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主要原因,长期休息不好以及慢性缺氧,就会影响儿童身体发育. 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属于微创技术,术后立即感觉呼吸通畅,且术中无痛苦,对周围组织无影响,是目前治疗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首选方法 [1-5].选取我院收治的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180例,均在全麻下行鼻内镜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给予优质的围术期护理,手术成功,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刘妙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丙泊酚与七氟醚在高血压手术患者深度麻醉下拔管观察

    目的 观察丙泊酚与七氟醚在高血压手术患者深度麻醉下拔管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在医院实施胃肠手术的原发性高血压Ⅰ~Ⅱ级患者40例,无心肺功能问题、ASAⅡ~Ⅲ级,术前通过药物将血压控制在150/90 mmHg以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20例.2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后S组采用七氟醚深度麻醉下拔管,P组采用丙泊酚深度麻醉下拔管.观察2组在入室后(T1)、拔管前(T2)、拔管时(T3)、拔管后3 min(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和不良反应(术后躁动、呼吸抑制、舌后坠)发生情况.结果 P组苏醒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S组,拔管时(T3)及拔管后3 min(T4)血压、心率变化S组>P组.结论 用丙泊酚及七氟醚进行深度麻醉下拔管均可较好地抑制心血管反应及不良反应,且丙泊酚比七氟醚能够更好地进行深度麻醉下拔管.

    作者:陈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膀胱颈梗阻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膀胱颈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接受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治疗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30例,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分析疗效,总结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手术前患者的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流量(RUV)、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分别为(11.29±1.02)ml/min、(25.13±4.92)ml、(20.31±5.43)分,而手术后分别为(21.35±1.87)ml/min、(9.17±1.52)ml、(5.45±1.74)分,手术后患者的Qmax明显升高,RUV、IPSS明显降低,与手术前对比差异明显(P<0.01);且手术后患者的GQOLI-74评分明显升高,与手术前对比差异明显(P<0.01);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3%(4/30),予以针对性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合并膀胱颈梗阻,能够有效解除梗阻,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理想.

    作者:胡泽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小儿弱视综合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弱视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弱视患儿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综合治疗,对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高于对照组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治疗方法是多种治疗方法的结合,治疗上结合患儿的具体病情来选择,从而达到对症治疗的效果,促使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在短期内增强,对于患儿预后情况的改善有着重要价值.

    作者:彭正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青年胃癌患者术前抑郁、焦虑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青年胃癌患者术前抑郁、焦虑水平,探索其影响因素,为术前心理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胃外科纤维胃镜及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的青年手术患者30例,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测评,并选取30例青年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 青年胃癌患者术前SDS均分为(62.420±2.598)分,处于轻度抑郁水平,与青年健康志愿者(35.367±3.62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t检验分析显示是否网上询查疾病情况为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因素.结论 年轻胃癌患者术前普遍存在轻度抑郁状态但不存在焦虑状态,网上询查疾病情况的患者更容易产生抑郁.

    作者:田芳曦;黄思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女性生殖衰老及其对人工助孕结局的影响

    目的 观察女性生殖衰老及其对人工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进行人工助孕的女性12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将所有女性分为A、B、C 3组,每组43例.比较3组女性妊娠结局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A组各项检测数值优于B、C 2组(P<0.05);A组年龄越小治疗周期越短,单次受精率高,继发性不孕类型以及盆腔输卵管疾病率优于B、C 2组(P<0.05);A组女性成功妊娠率高于B、C 2组(P<0.05).结论 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可出现不同程度生殖衰老,导致卵泡直径延长,子宫内膜厚度变薄,雌性激素、黄体生成素以及睾酮分泌减少,除此之外年龄越小治疗周期越短,单次受精率高.

    作者:张雪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无痛人流与普通人流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无痛人流与普通人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行终止妊娠的患者200例,其中实施无痛人流术100例为观察组,普通人流术10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流产结果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及术后人流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5.0%,对照组完全流产率为9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15.0%(P<0.05).结论 无痛人流术较普通人流术减少了患者痛苦,缩短了手术时间,且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低,但麻醉过程中需注意麻醉风险.

    作者:刘翠伶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老年锁骨骨折患者术后上肢静脉血栓的干预与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锁骨骨折患者术后干预与护理措施对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锁骨骨折老年患者42例,均予手术治疗,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2组均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干预组增加干预预防静脉血栓护理措施.对2组治疗前第1天与治疗后第3天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以及血清D-二聚体进行检测.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8%,低于对照组的28.6%(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样本手术前后第1天与第3天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清D-二聚体检测值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老年锁骨骨折患者积极采取采用功能性训练、低分子肝素抗凝、密切预防观察以及干预等预防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老年患者锁骨骨折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作者:张倩;尤雯雯;郝士卿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高血压治疗与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高血压治疗情况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既往有高血压史的脑血管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20例,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按轻型卒中组、重型卒中组划分,分析高血压既往治疗情况与卒中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轻型卒中组规律治疗率明显高于重型卒中组,而不知情率、不治疗率、不规律治疗率低于重型卒中组(P<0.05).高血压既往治疗情况同入院时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性(r=0.145,P<0.05).另外,行Logistic回归分析示,相较高血压规律治疗的患者,不规律治疗、不知情、不治疗的患者,有更高的发生重型脑卒中的风险.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既往有高血压史的患者,既往高血压治疗情况与缺血性脑卒中病情的严重程度具密切相关性,规律治疗可显著减轻病情.

    作者:刘春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