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癌术前辅助治疗30例临床分析

姚焕玲;黄如亮

关键词:宫颈癌, 化疗, 放疗, 根治术
摘要:目的 分析局部晚期型宫颈癌术前辅助治疗方式.方法 选取宫颈癌ⅠB2~ⅡA期患者30例为A组,术前施行BVP方案(DDP 30 mg d1~3,BLM 15mg d1~3,VCR 2mg d1)化疗1个疗程,加用后装治疗2球1腔、A点剂量500~600 CGy;治疗完成2周后行宫颈癌根治术,并选择20例ⅠB2~ⅡA期,直接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为B组,观察肿瘤体积消退速度、术中出血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病理分析,以及术后无瘤生存率.结果 A组初查肿瘤直径>B组,治疗后肿瘤直径0.05).结论 术前实施辅助化疗,可有效杀灭脉管内癌栓,提高放疗敏感性,加放射治疗可加快肿瘤消退速度,以利尽早手术,并增加手术彻底性,同时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无瘤生存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多普勒超声评价脐带绕颈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对预测妊娠结局的价值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评价脐带绕颈胎儿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状态及预测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晚期妊娠200例正常胎儿(非脐带绕颈组)和160例脐带绕颈胎儿(脐带绕颈组)进行MCA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峰值流速(S/D)、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测定,并随访2组分娩方式及围生儿预后情况.结果 脐带绕颈组MCA血流动力学指标S/D、PI及RI均高于非脐带绕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脐带绕颈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剖宫产率高于非脐带绕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普勒超声评价脐带绕颈胎儿MCA血流动力学状态对预测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有重要临床价值,并对临床医师确定胎儿分娩方式及时机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符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丙泊酚与七氟醚在高血压手术患者深度麻醉下拔管观察

    目的 观察丙泊酚与七氟醚在高血压手术患者深度麻醉下拔管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在医院实施胃肠手术的原发性高血压Ⅰ~Ⅱ级患者40例,无心肺功能问题、ASAⅡ~Ⅲ级,术前通过药物将血压控制在150/90 mmHg以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20例.2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后S组采用七氟醚深度麻醉下拔管,P组采用丙泊酚深度麻醉下拔管.观察2组在入室后(T1)、拔管前(T2)、拔管时(T3)、拔管后3 min(T4)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和不良反应(术后躁动、呼吸抑制、舌后坠)发生情况.结果 P组苏醒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S组,拔管时(T3)及拔管后3 min(T4)血压、心率变化S组>P组.结论 用丙泊酚及七氟醚进行深度麻醉下拔管均可较好地抑制心血管反应及不良反应,且丙泊酚比七氟醚能够更好地进行深度麻醉下拔管.

    作者:陈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文拉法辛与阿戈美拉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文拉法辛与阿戈美拉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服用阿戈美拉汀,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文拉法辛早饭后顿服,每天75 mg治疗,观察组采用文拉法辛每天150~300 mg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HAMD抑郁量表评分变化、TESS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1);治疗前2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周、4周、6周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领域、生活领域、社会关系、环境因素等WHO QO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观察组以150~300 mg/d的文拉法辛剂量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效果更佳,症状改善更为明显,有利于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毅;卓越;吕治宇;黄春焱;严卫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2017年第二季度前10种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排名分析

    目的 为了解医院2017年第二季度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阶段性分析掌握用药现状和趋势,为促进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药品统计功能集成平台,2017年第二季度(4~6月份)前10位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排名进行统计,并对其组成、结构、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供临床用药参考.结果 2017年第二季度(4~6月份)抗菌药物使用排列顺序:注射用头孢噻肟舒巴坦钠(0.75 g)、注射用头孢噻肟舒巴坦钠(1.5 g)、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1.0 g)、注射用头孢硫脒(0.5 g)、注射用拉氧头孢(0.25 g)、注射用哌拉西林舒巴坦(0.75g)、注射用头孢硫脒(1.0 g)、注射用拉氧头孢(1.0 g)、注射用头孢孟多酯(1.0 g)、头孢地尼分散片(50 mg×12片),其中注射制剂占90%;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占100%.结论 2017年第二季度(4~6月份)抗菌药物使用结构不太合理,90%抗菌药物均为注射剂,口服制剂只占10%,比例低,应当加大抽查力度,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科室及个人进行监督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马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加强临床药师用药管理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重要性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临床合理用药中加强临床药师用药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100例,依据患者来院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管理,观察组采用加强临床药师用药管理,对2组住院患者不同管理后的不安全用药事件发生率和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 观察组不安全用药事件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观察组用药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0.0%(P<0.01).结论 基层医院临床合理用药中加强临床药师用药管理可以使不安全用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可进一步在临床上应用和实践.

    作者:黄晓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整合素β1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整合素也被称为整联蛋白,它是一种处于细胞和细胞外环境的连接受体,发挥信号传导的作用. 整合素是机体细胞表面受体的主要结构,在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参与信号传递介导作用,它由α(120~185 kD)和β(90~110 kD)2个亚单位组成,相关研究发现动植物机体中均有整合素表达. 肿瘤细胞发展机制较为复杂,细胞发展过程中主要包括细胞的黏附、分解以及转移,其中黏附分子在细胞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多项肿瘤研究中均明确发现了整合素β1的异常表达,指出整合素β1与肿瘤形成发展有着紧密的关联,掌握其异常表达的相关影响对肿瘤的临床治疗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1]. 整合素β1在整合素家族中占据重要地位,参与了信号传导,对细胞分化的控制、细胞迁移、增殖以及肿瘤新血管形成均有参与.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整合素β1与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均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就整合素β1与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及效果进行综述,为肿瘤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胡梦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1);观察组出现咳嗽1例、咯痰1例,对照组出现咳嗽4例、咯痰4例、气喘3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1).结论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采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方法有显著效果,对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明显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银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因出现下肢骨折接受专业手术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8例.A组施行护理干预,B组施行常规干预,对2组DVT具体发生情况及干预满意度作综合评定.结果 A组DVT发生率为3.57%,低于B组的28.57%(P<0.05);A组干预满意率为96.43%,高于B组的67.86%(P<0.01).结论 对于施行手术疗法的下肢骨折患者,施予护理干预有助于防范DVT,推荐骨科优先选用.

    作者:汤仁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鞘内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单纯罗哌卡因不同剂量蛛网膜下腔注射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拟阴道分娩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2 mg(L1组)、罗哌卡因3 mg(L2组)、罗哌卡因4 mg(L3组)、空白组(N组),每组20例.在宫口开至2~3 cm时,分别给予蛛网膜下腔注射罗哌卡因2 mg、3 mg、4 mg,空白组未用药.在疼痛VAS评分≥3分时,连接硬膜外自主脉冲镇痛泵.记录镇痛情况,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各产程时间,分娩情况,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4组产妇VAS评分比较:与N组相比,L1、L2、L3组在5 min、10 min镇痛评分降低(P<0.05),与L1组相比,L2、L3在5 min、1 h镇痛评分更低(P<0.05).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比较:与N组相比,L1、L2、L3组镇痛起效时间短(P<0.05);与L1组相比,L2、L3组镇痛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L3组有3例运动神经阻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产程时间,分娩情况,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3 mg鞘内注射镇痛起效快,持续时间长,可安全应用于分娩镇痛.

    作者:杨丽君;周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期间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期间并肺部感染的情况,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头颈部肿瘤患者712例于放疗或化疗期间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病原学及治疗转归.结果 712例患者中发生肺部感染30例(4.21%).共分离病原菌38株,革兰阴性菌33株,占86.84%,革兰阳性菌5株,占13.16%;有多重耐药菌22株.革兰阴性菌耐药现象多见,对青霉素类、第一二代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高,部分高达70%以上,对大部分三代头孢类、碳青霉烯类耐药率0~3.57%.8例患者出现暂停放疗或延长住院时间,2例无法继续抗肿瘤治疗,3例出现感染相关性死亡;3例于出院后3~18个月死于局部肿瘤未控或复发.结论 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期间并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现象普遍;并肺部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并发症;于放化疗期间应注意防治放射性黏膜炎,避免食物误吸入气道、预防白细胞计数下降、重视营养支持治疗.

    作者:林坤花;李艺江;陈丽民;林艺娜;谢源福;黄建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女性生殖衰老及其对人工助孕结局的影响

    目的 观察女性生殖衰老及其对人工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进行人工助孕的女性12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将所有女性分为A、B、C 3组,每组43例.比较3组女性妊娠结局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A组各项检测数值优于B、C 2组(P<0.05);A组年龄越小治疗周期越短,单次受精率高,继发性不孕类型以及盆腔输卵管疾病率优于B、C 2组(P<0.05);A组女性成功妊娠率高于B、C 2组(P<0.05).结论 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可出现不同程度生殖衰老,导致卵泡直径延长,子宫内膜厚度变薄,雌性激素、黄体生成素以及睾酮分泌减少,除此之外年龄越小治疗周期越短,单次受精率高.

    作者:张雪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围手术期护理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

    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是儿童的一种常见病,是引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主要原因,长期休息不好以及慢性缺氧,就会影响儿童身体发育. 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属于微创技术,术后立即感觉呼吸通畅,且术中无痛苦,对周围组织无影响,是目前治疗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首选方法 [1-5].选取我院收治的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180例,均在全麻下行鼻内镜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给予优质的围术期护理,手术成功,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刘妙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新生儿窒息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抢救的新生儿窒息患儿62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采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31例患儿(显效26例、有效4例)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结论 对新生儿窒息患儿采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提升患儿的生存质量,有较高的护理应用价值.

    作者:王树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痛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患者均行阿昔洛韦静脉滴注,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卡马西平治疗,不满意者应用曲马多胶囊治疗;观察组应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进行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效果和疱疹消失时间.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后疼痛程度均有改善,观察组在治疗后第1、7、14天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疱疹消失时间为(11.53±2.15)d,短于对照组的(16.75±2.62)d(P<0.01).结论 在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痛效果更好,可快速缓解患者疼痛,加快疱疹愈合,该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苍成友;李辉喜;刘鹏飞;彭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药学管理对合理用药的影响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加强了对健康的认识和重视,患者在与疾病进行抗争的过程中也逐渐达成了药物治疗的共识.但是从实际情况上看,一些医院门诊存在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存在严重危害了患者的健康. 为了避免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需要相关人员采取有效的药学管理来规范用药.

    作者:郑金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和氟哌啶醇组,每组34例.2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阳性、阴性症状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阳性、阴性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但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总有效率为94.12%,氟哌啶醇组总有效率为91.1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12%,低于氟哌啶醇组的79.41%(P<0.01).结论 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性精神分裂症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和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平喘、化痰等西医内科基础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内科基础治疗同时配合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8.3%(P<0.01);观察组咳嗽、咯痰、喘息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嗜中性细胞吞噬指数等免疫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医健脾止咳化痰方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患者免疫能力.

    作者:吕雯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宫颈癌病理分期与临床分期差异性及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宫颈癌病理分期与临床分期差异性及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宫颈癌患者1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病理分期与临床分期差异性及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临床分期ⅠA、ⅠB、ⅡA、ⅡB符合率分别为62.50%,75.58%,51.35%,41.46%.病理分期与临床分期的临床符合率随着宫颈癌病理分期逐渐提高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与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无关(P>0.05),而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有无化疗、肌层浸润深度、有无宫旁组织浸润以及肿瘤直径有关(P<0.01).结论 临床分期符合率低于病理分期符合率,临床上应结合术前相关影像学检查以及术后病理分期制订治疗方案;同时,对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作者:许欢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活血化瘀药辅助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药学研究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药辅助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药学研究.方法 将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脑部血肿及水肿体积变化、神经功能(NIHSS)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74.1%(P<0.01);观察组治疗后脑血肿及水肿体积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活血化瘀药对急性脑出血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能有效促进血肿及水肿的吸收消退,改善病灶周围供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春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糖皮质激素对AECOPD患者血清TNF-α和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84例为观察组,同期门诊体检证实的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1周,并在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测定肺功能及血清TNF-α浓度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TNF-α、FEV1%分别为[(9.34±5.64)pg/ml、(35.88±19.24)%],治疗1周后分别为[(4.65±4.41)pg/ml,(42.96±23.20)%],治疗前后比较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血清TNF-α浓度、FEV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AECOPD患者血清TNF-α的水平降低,肺功能得到改善.

    作者:周丽;李兴明;王宪刚;张永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