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王菜籽

关键词:尿液常规检验, 质量控制,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要点.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进行尿液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0例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给予质量控制,对照组200例尿液常规检验;并对2组患者的标本不合格发生率以及检验质量满意度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标本不合格率为5.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检验质量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8.396,P<O.05).结论 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应用质量控制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不仅可加强尿检标本的保存、采集、输送以及检验等环节工作的质量控制,并且可降低不合格率,提高检验工作效果和准确性,从而确保工作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应用和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炎性反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1例.试验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注射治疗,参照组采用头孢他啶静脉注射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参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690,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092,P<0.05).结论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炎性反应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高,应谨慎应用.

    作者:余秋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尿常规临床检验应用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未实施质量控制的尿液样本500份作为对照组,统计其合格数量,并分析不合格存在的原因;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实施质量控制的尿液样本500例作为观察组,统计其合格数量.比较2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中没有出现被污染的样本,合格率为100.00%;对照组中,有87例样本不合格,其合格率为82.60% (41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对照组产生的不合格样本87例进行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样本采集时间错误、样本污染、样本量少、样本送检超时.且在门诊部与体检时,不合格发生的几率较高.结论 在常规尿液检验分析前实施质量控制措施能有效地降低其样本被污染的可能、优化样本采集时间、快送检,提高样本的合格率,更好地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林美英;黄江山;徐燕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

    患者,女,66岁,已婚.15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怕热、多汗等症状,于当地医院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后长期抗甲亢药物治疗.3年前于当地医院行131 I治疗数月.经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入院8d前复查甲功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遂口服“优甲乐”替代治疗.既往冠心病、糖尿病及腔隙性脑梗死病史.患者及其母亲均自幼四肢指(趾)甲破裂,牙齿疼痛并逐渐脱落,长期佩戴假牙.入院查体:T 36.2℃,P 105次/min,R20次/min,BP 128/78 mmHg,体质量45 kg,身高154cm.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反应灵敏,毛发稍干,指(趾)甲破裂,无明显指(趾)骨缩短.皮肤干燥,假牙,甲状腺未扪及肿大,无触痛.未见短颈及盾状胸畸形.心、肺、腹无特殊.Ch-vostek征(-),Trousseau征(-),跟膝腱反射存在,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血钙1.25 mmol/L,镁0.61 mmol/L,磷2.44mmol/L,钾4.2 mmol/L,甲状旁腺素(PTH)22.4 pg/ml,降钙素<1.00pg/ml;TPOAg 61.80 U/ml,TgAg 0.2 U/ml;甲功:T30.67 ng/ml,T47.04μg/dl,fT3 1.97 pg/ml,fT40.74 ng/dl,TSH6.89 U/ml.肌酐132 μmol/L;24 h尿电解质:钙0.49 mmol/L,镁1.23 mmol/L,磷9.85 mmol/L,钾30.1 mmol/L;尿微量白蛋白/肌酐5.9 mg/g,24h尿总蛋白47.5 mg/24h,Ccr 53.75ml/min.血气分析:离子钙0.63 mmol/L,pH7.5.骨代谢指标正常:骨碱性磷酸酶3.07 mmol/L,25羟维生素D7.77 ng/ml;头颅MRI:双侧脑室周围、基底节区、小脑半球对称性钙化灶.上肢X线片:双手部诸骨未见明显骨质异常改变.心电图:偶发房性早搏.QT间期延长(0.51 s),ST-T改变.骨密度:骨量正常,腰椎-0.1髋关节-0.6.诊断为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方案:门冬氨酸钾镁片(潘南金)2片/d×l周(1周后血镁0.84 mmol/L);碳酸钙4片(2.4 g)/d ×2周+阿法骨化醇片(立庆)5片(1.25 mg)/d ×2周+10%葡萄糖酸钙10 ml/d ×3 d(2周后血钙2mmol/L);基础疾病治疗.

    作者:赵倩萍;覃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手工分离血小板与单采血小板质量及输注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手工分离血小板与单采血小板的质量及输注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2月需要输注血小板成分输血治疗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手工分离血小板的患者44例纳入手工组,采用单采血小板的患者106例纳入单采组.另选择中心血站供应的手工分离血小板和单采血小板各10袋,比较两种血小板的质量及2组治疗疗效.结果 单采血小板计数高于手工,单采白细胞含量、红细胞含量低于手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血小板血小板总量、血小板体积、酸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采组血小板校正计数指数、纤维蛋白原上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采组血小板回收率高于手工组,单采组凝血酶原活性变动率、活化部位凝血活酶时间变动率低于手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采组与手工组血小板校正计数指数有效率、血小板校正回收有效、总有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手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采血小板质量明显优于手工分离血小板,但不能增进疗效.

    作者:潘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强脉冲光与Q开关532nm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对比强脉冲光与Q开关532 nm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08例面部雀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研究组采取强脉冲光,对照组采取Q开关532 nm激光.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95,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时间、色素沉着消失时间及灼热感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7,P<0.05).结论 Q开关532 nm激光与强脉冲光在面部雀斑患者治疗中均具有一定治疗意义,但强脉冲光治疗效果更好,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促进病情快速恢复,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管青;沙璐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及对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过敏性哮喘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及肺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75,P<0.05).2组治疗前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儿童过敏性哮喘效果满意,可控制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改善患儿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浩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呋喃唑酮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出现不良反应2例

    众所周知,幽门螺旋杆菌能导致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可使人体产生胃胀、胃疼、口苦、口中异味等症状甚或导致消化道溃疡或胃癌,因此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是有必要的.近年来随着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方案的多样性及抗生素耐药性的提高,对抗生素的选择成为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克拉霉素的耐药性为30% ~ 50%,甲硝唑耐药性为60% ~ 80%,左氧氟沙星耐药性为30%~50%,由此可见耐药性普遍提高,面对抗生素高耐药的情形下使用呋喃唑酮(痢特灵)及阿莫西林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成为新的趋势.同时痢特灵的耐药性及药物毒性较低,常用剂量下很少会出现不良反应,但随着该药物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屡见不鲜,超量或长期连续服用药物可能引起中毒,同时对中枢神经系统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同时引起人体肝坏死等疾病[1].现记录使用痢特灵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出现不良反应病案2例.

    作者:张丽丽;施丽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克罗米芬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促排卵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克罗米芬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促排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医院妇产科接收并治疗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用重组人促黄体激素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重组人促黄体激素进行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克罗米芬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促排卵个数、排卵率、成熟卵泡个数、取卵率,受精卵个数、受精率、有效胚胎移植个数、优质胚胎移植个数、优质胚胎移植率、妊娠率等.结果 治疗组患者促排卵个数及成熟卵泡个数均多于对照组,排卵率及取卵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受精卵个数多于对照组,受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有效胚胎移植个数及优质胚胎移植个数均多于对照组,优质胚胎移植率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上采用克罗米芬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进行促排卵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美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我院2014-2016年抗抑郁药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抗抑郁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14-2016年门诊抗抑郁药的用药频率(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现有抗抑郁药1 1个品种,在2014-2016年年总销售金额和年总DDDs均逐年提高.其中,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SSRIs)、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重摄取抑制剂(SNRIs)是医院抗抑郁治疗的主要药物,二者占抗抑郁药总销售金额的80%以上.结论 医院门诊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逐年增多,其中SSRIs和SNRIs两类新型抗抑郁药占据了抗抑郁病药销售金额和临床应用的主导地位.

    作者:余田;赖晓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3月7日-2016年3月8日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06例,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阿司匹林+西洛他唑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脑神经功能残缺评分(NIHSS),观察2组治疗效果,并记录2组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情况,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的7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和治疗后14 d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西洛他唑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何振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医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40例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120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基于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因素分析实施针对性护理,对2组患者切口感染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经临床总结分析,手术时间≥3 h、非层流室、有参观人员、接台手术、急诊手术是诱发切口感染的风险因素.在切口感染方面,试验组患者发生率为0.83%低于常规组患者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51,P=0.0309).结论 通过对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制定与落实针对性护理措施,从而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周秀川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应用他汀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他汀药物二级预防依从性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他汀药物进行二级预防,结合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进行分析,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服用他汀药物依从性好70例(58.33%),依从性差50例(41.67%);依从性差组年龄大于依从性好组,经济能力差、缺少缺血性脑血管病知识及存在他汀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高于依从性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他汀类药物因素复杂,应实施相应措施提高其依从性.

    作者:王建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微创手术治疗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创手术治疗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微创手术治疗.对比2组血肿清除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改良爱丁堡由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再出血发生率、病死率、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 观察组血肿清除率、ADL评分高于对照组,SSS评分、再出血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障碍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肿清除率、ADL评分均较高,再出血发生率、病死率较低,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情况比较好,整体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凌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目的 观察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要点.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进行尿液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0例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给予质量控制,对照组200例尿液常规检验;并对2组患者的标本不合格发生率以及检验质量满意度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标本不合格率为5.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检验质量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8.396,P<O.05).结论 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应用质量控制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不仅可加强尿检标本的保存、采集、输送以及检验等环节工作的质量控制,并且可降低不合格率,提高检验工作效果和准确性,从而确保工作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菜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观察多索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肺功能指标和动脉血气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治疗的符合AECOPD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在氧疗、化痰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联合氨茶碱治疗,7d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2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和动脉血气指标(SaO2 、PaO2PaCO2)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肺功能指标和动脉血气指标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和动脉血气指标2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AECOPD效果确切,显著改善肺功能指标和动脉血气指标,且不良反应少而轻,安全性高,可替代氨茶碱,作为AECOPD患者的临床常规用药方案.

    作者:李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胰岛素泵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研究组39例给予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比较2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量及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结果 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日使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糖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老年糖尿病效果显著,患者血糖控制理想,胰岛素使用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丽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引发癫痫持续状态的用药监护

    目的 观察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引发癫痫持续状态的用药监护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4月在医院诊治的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引发癫痫持续状态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用药监护,对比2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治疗效果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评分为(76.48±12.36)分高于对照组的(58.73±10.92)分,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低于对照组的34.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引发癫痫持续状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用药监护,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梁小娇;林满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吡美莫司与曲安奈德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吡美莫司与曲安奈德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口腔科收治的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吡美莫司治疗,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VAS疼痛程度评分及症状体征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及症状体征评分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进一步降低,且观察组不同时间段VAS评分及症状体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美莫司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炎性反应,促进病损快速愈合,且治疗后全身用药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向华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冕宁县艾滋病病毒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婴幼儿感染和生长发育状况调查

    目的 分析冕宁县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工作的效果,为今后更好的开展项目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艾滋病病毒(HIV)阳性孕产妇113例和HIV阴性孕产妇100例,比较2组孕产妇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调查HIV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幼儿感染情况和生长发育状况.结果 冕宁县2010-2016年HIV检测阳性率为3.57‰(113/31 652);与HIV阴性孕产妇相比,HIV阳性孕产妇的文化水平低,家庭收入低,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HIV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婴幼儿均接受抗病毒药物阻断后所生婴幼儿的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其生长发育与一般儿童趋于一致.结论 冕宁县HIV检测阳性率逐年上升,孕期检测率不高,阳性儿病死率高,HIV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婴幼儿均未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母婴传播率较高,今后应加强健康教育减少育龄妇女HIV感染率,加强孕期保健,提高孕期检出率,早发现,早阻断.

    作者:凌元芳;王碧风;陈明惠;陈国菊;彭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心电图和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结果比较

    目的 对比心电图和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结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诊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3例,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冠脉造影检查,对比观察2种检查方法检查患者前壁、下壁、侧壁及心肌缺血的情况.结果 心电图检出前壁缺血31例:其中T波倒置11例,ST段抬高1例,ST段降低19例;冠脉造影显示:LAD犯罪血管27例,LCX犯罪血管4例.LAD病变率高于LMCA、LCX、RCA.心电图检出下壁缺血8例:其中ST段抬高3例,ST段降低5例;冠脉造影显示:LAD犯罪血管2例,LCX犯罪血管1例,RCA犯罪血管5例.RCA病变率高于LMCA、LAD、LCX.心电图检出侧壁缺血11例,均为ST段降低;冠脉造影显示:LAD犯罪血管3例,LCX犯罪血管6例,RCA犯罪血管2例.LCX病变率高于LMCA、LAD、RCA.心电图检出13例,均为ST段降低;冠脉造影显示:LMCA犯罪血管8例,LAD犯罪血管4例,LCX犯罪血管1例.LMCA病变率高于LAD、LCX、RCA.结论 心电图可定位诊断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变情况,且结果与冠脉造影符合,具有临床诊断指导价值.

    作者:周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