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应用他汀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王建辉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 他汀药物, 二级预防, 依从性
摘要: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他汀药物二级预防依从性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他汀药物进行二级预防,结合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进行分析,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服用他汀药物依从性好70例(58.33%),依从性差50例(41.67%);依从性差组年龄大于依从性好组,经济能力差、缺少缺血性脑血管病知识及存在他汀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高于依从性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他汀类药物因素复杂,应实施相应措施提高其依从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半夏泻心汤合平胃散治疗糖尿病性胃肠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合平胃散治疗糖尿病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性胃肠病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控制血糖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31例,采用半夏泻心汤合平胃散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莫沙必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包括恶心呕吐、胃酸、胃胀、排便异常等)、胃固体半排空时间以及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症状积分、胃固体半排空时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性胃肠病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合平胃散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恶心呕吐、胃酸、胃胀、排便异常等临床症状,且能促进患者胃固体快速排空,降低患者治疗后病症的复发率,是一种高效的中药治疗药物.

    作者:林城波;郑丽玲;林壮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观察多索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肺功能指标和动脉血气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治疗的符合AECOPD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在氧疗、化痰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联合氨茶碱治疗,7d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2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和动脉血气指标(SaO2 、PaO2PaCO2)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肺功能指标和动脉血气指标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和动脉血气指标2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AECOPD效果确切,显著改善肺功能指标和动脉血气指标,且不良反应少而轻,安全性高,可替代氨茶碱,作为AECOPD患者的临床常规用药方案.

    作者:李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50例特发性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各50例.中医组采用加味牵正散内服联合马蓖散外敷,配合针刺运动、闪火罐法.西医组用强的松口服配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甲钴胺穴位注射的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组采用中医组和西医组的治疗方案相联合.7d为1疗程,3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3组临床疗效、Portmann评分及平均起效时间.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显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中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的Portmann评分明显高于西医组(P<0.01),中西医结合组的Portmann评分明显较中医组高(P<0.01).中医组和西医组的治疗起效时间分别为(11.7±1.8)d、(12.5±2.0)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起效时间为(6.2±1.1)d明显早于中医组和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炎相对单一中医治疗或者单一西医治疗有着更明显的临床疗效.

    作者:吴彦君;毕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体质指数对活体供肾者术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活体供肾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宫移植中心行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术的89例亲属活体供肾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推荐的标准,将89例供肾者分为体质量过低组(BMI< 18.5 kg/m2)9例、正常组(BMI 18.5~23.9 kg/m2)64例、超重组(BMI24.0~27.9kg/m2)10例、肥胖组(BMI> 28.0 kg/m2)6例,比较4组供肾者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的血肌酐、血压水平及微量蛋白尿发生率.结果 4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及1年血肌酐、血压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微量蛋白尿发生率高于体质量过低组或正常组(P<0.05),体质量过低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是供者术后发生高血压和微量尿蛋白的危险因素,BMI越大,供者术后独肾的发病风险越高.

    作者:张长升;宋秘;常国楫;曾云俊;曾维胜;李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治疗.治疗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6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疗效明显,且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代恩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呋喃唑酮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出现不良反应2例

    众所周知,幽门螺旋杆菌能导致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可使人体产生胃胀、胃疼、口苦、口中异味等症状甚或导致消化道溃疡或胃癌,因此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是有必要的.近年来随着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方案的多样性及抗生素耐药性的提高,对抗生素的选择成为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克拉霉素的耐药性为30% ~ 50%,甲硝唑耐药性为60% ~ 80%,左氧氟沙星耐药性为30%~50%,由此可见耐药性普遍提高,面对抗生素高耐药的情形下使用呋喃唑酮(痢特灵)及阿莫西林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成为新的趋势.同时痢特灵的耐药性及药物毒性较低,常用剂量下很少会出现不良反应,但随着该药物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屡见不鲜,超量或长期连续服用药物可能引起中毒,同时对中枢神经系统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同时引起人体肝坏死等疾病[1].现记录使用痢特灵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出现不良反应病案2例.

    作者:张丽丽;施丽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医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40例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120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基于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因素分析实施针对性护理,对2组患者切口感染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经临床总结分析,手术时间≥3 h、非层流室、有参观人员、接台手术、急诊手术是诱发切口感染的风险因素.在切口感染方面,试验组患者发生率为0.83%低于常规组患者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51,P=0.0309).结论 通过对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制定与落实针对性护理措施,从而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周秀川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的基本情况、并发症、症状缓解、子宫异常及子宫肌瘤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症状缓解率、子宫异常发生率及子宫肌瘤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明显,创伤小,有利于术后恢复,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冷洪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破碎QRS波和hs-CR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破碎QRS(fQRS)波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纳入医院收治的CHF患者2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者2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血清BNP、hs-CRP水平.对比CHF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静息时心室率、6 min步行距离、fQRS及hs-CRP等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血清BNP、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治疗后的NYHA心功能分级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治疗后静息时心室率、6min步行距离、fQRS及hs-CRP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与hs-CRP呈正相关(r=0.476,P=0.012).结论 fQRS波与血清hs-CRP在临床诊断CHF中具有高度相关性,相较于单一检测诊断价值更高,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心力衰竭提供有价值参考.

    作者:欧凛;张冰;陈龙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关节镜术后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关节镜术后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行关节镜清理术KOA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术后1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程度(VAS评分)、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HSS评分)及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经治疗,2组膝关节VAS评分均明显下降,HSS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清理术后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可有效缓解KOA患者膝关节疼痛,有助于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的恢复.

    作者:潘杨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造影对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的诊断价值

    目的 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造影在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患儿40例,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2组各20例.研究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X线造影进行诊断,比较2组诊断符合率.结果 研究组诊断符合率为95.0% (19/20)高于对照组的60.0% (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251,P<0.05).结论 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较X线造影更具优势,同时可以提升临床诊断符合率,可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陆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92,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肌酐清除率(Ccr)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凝血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PTT、PT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保护肾功能,显著改善患儿凝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寇建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疗效.方法 将医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外耳道真菌病患者70例按照抛硬币法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1周;对照组35例采用3%硼酸酒精滴耳液治疗1周.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痊愈13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中痊愈7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2.9%.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有明显效果.

    作者:陈丽文;刘接威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急性脑梗死药物治疗现状

    脑梗死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在基层医院治疗急性脑梗死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临床上药物品种繁多,选择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进展,使患者的致残率明显下降,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现结合文献就临床常用药物治疗报道如下,为临床提供参考.1溶栓治疗1.1 溶栓治疗机制急性脑梗死发生后在缺血病灶区的周围有缺血半暗带,所谓缺血半暗带是其中脑的脑组织血液流量处于电衰竭与能量衰竭之间的区域.缺血半暗带内存在大量存活的神经元.缺血半暗带是动态的,半暗带内存活的神经元是否能挽救,主要看梗死后血流恢复时间,还有侧支循环的功能状况.急性脑梗死后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梗死区血流,则缺血半暗带内的脑组织功能是可逆的,神经细胞可以恢复功能.如果急性脑梗死后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梗死区血液,随着梗死时间的延长,缺血程度不断的加重,缺血半暗带内存活的神经元不断减少,缺血半暗带不断缩小,临床上表现为病情加重,恢复差,所以脑梗死后应尽早恢复缺血半暗带血流,对减少脑梗死后的致残率非常重要.溶栓治疗是目前重要的恢复血液措施.这些措施要在一个时限内完成,即时间窗,超过时间窗恢复血液,半暗带的神经细胞坏死已不可逆,且增加出血风险.溶栓治疗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溶栓无效,血管不再通,再灌注损伤,并发出血.目前基层医院多采用静脉溶栓,有条件的医院可采用动脉溶栓.动脉溶栓再通率高,但往往被其需要更长的操作时间而抵消其优点.由于溶栓治疗有出血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的风险,也要重视适应证,排除禁忌证,且必须有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

    作者:唐运立;韦武;李青;韦妙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不同剂量倍他司汀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残余头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复位治疗后残余头晕的疗效.方法 将行管石复位术成功的BPPV残余头晕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50)手法复位成功后未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1组(n=50)在手法复位成功后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6 mg/次,3次/d,治疗4周;治疗2组(n=50)在手法复位成功后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12 mg/次,3次/d,治疗4周.比较3组患者残余头晕症状的消失时间和3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第1、2、4周时的眩晕障碍量表(DHI)分数.结果 治疗后治疗1组及治疗2组均能缩短残余头晕症状的时间(P<0.05),但治疗后第1、2、4周时治疗1组和对照组的DH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组在治疗第1、2周时评分和对照组亦无明显差异(P>0.05),在第4周时分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应足量足疗程使用才能对BPPV患者复位治疗后残余头晕有治疗作用.

    作者:马冬娟;胡进;陆霞;徐金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甲泼尼龙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甲泼尼龙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予奥曲肽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腹痛、腹胀)、生命体征恢复时间(心率、呼吸)、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炎性因子、血淀粉酶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8,P<0.01).观察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腹痛、腹胀)、生命体征恢复时间(心率、呼吸)、淀粉酶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炎性因子、血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肯定,可有效促进各项症状消退,稳定生命体征,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水平,降低血淀粉酶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浆黏度、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红细胞压积和NHI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8,P <0.05).治疗前2组血浆黏度、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红细胞压积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浆黏度、纤溶酶原激活物、红细胞压积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NH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6、12、24 d NHI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促进患者预后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雄伟;姜志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保脾手术治疗小儿脾破裂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保脾手术治疗小儿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7年10月在医院接受脾破裂治疗的6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进行保脾手术,对照组进行脾切除术.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脾手术治疗小儿脾破裂,疗效理想,安全指数高,生活质量理想,值得在小儿脾破裂的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陈树;赵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二甲双胍联合消渴康颗粒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二甲双胍联合消渴康颗粒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5例.A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消渴康颗粒,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情况.结果 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A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BG、2h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HOMA-IR水平低于治疗前,HOMA-β、HOMA-IS水平高于治疗前,且B组变化幅度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消渴康颗粒治疗时,可明显的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海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社区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不合理用药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社区门诊中消化系统疾病部分患者不合理用药状况,为进一步倡导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社区门诊就诊的268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不合理用药资料.结果 268例患者常用药物占前三位的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f--49(10.06%)、H2受体拮抗剂f=48(9.86%)和促胃动力药f=48(9.86%),应用药物中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前三位的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f=28(15.82%)、H2受体拮抗剂f=25(14.12%)和促胃动力药f =23(12.99%).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因素为长期或超疗程用药f=33(14.41%)和超剂量用药f =29(12.66%).产生不合理用药主要根由为不重视药品说明书的阅读f=55(16.18%)、不了解疾病本质f =46(13.53%)和医疗过程中缺少合理用药的必要指导f=45(13.24%).结论 社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状况,应及时进行相关的合理用药倡导教育.

    作者:鞠永红;方宗君;杨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