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破碎QRS波和hs-CR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相关性分析

欧凛;张冰;陈龙培

关键词:破碎QRS波, Hs-CRP, 慢性心力衰竭, 相关性分析, 药物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破碎QRS(fQRS)波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纳入医院收治的CHF患者2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者2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血清BNP、hs-CRP水平.对比CHF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静息时心室率、6 min步行距离、fQRS及hs-CRP等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血清BNP、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治疗后的NYHA心功能分级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治疗后静息时心室率、6min步行距离、fQRS及hs-CRP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与hs-CRP呈正相关(r=0.476,P=0.012).结论 fQRS波与血清hs-CRP在临床诊断CHF中具有高度相关性,相较于单一检测诊断价值更高,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心力衰竭提供有价值参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6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53例,为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为常规组患者提供传统护理模式,评价2组患者满意度、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34%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可有效控制血糖稳定,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对疾病知识掌握度.

    作者:王银虹;张媛;杨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乳核片质量标准薄层色谱法初步研究

    目的 建立乳核片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对乳核片中代表性药物丹参、当归、赤芍、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建立了乳核片中所含以上4味药材TLC鉴别方法,薄层色谱中斑点明显,特征成分分离度好,色谱带清晰,阴性成分无干扰.结论 本试验所确定的TLC鉴别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乳核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欧阳林旗;肖小芹;邓桂明;向彪;陈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奥拉西坦治疗老年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拉西坦治疗脑出血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医院收治确诊的120例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安慰剂,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静脉滴注.比较2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MoCA评分)和巴氏指数(BI)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MoCA评分及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2组患者MoCA评分及BI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MoCA评分及B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在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同时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药物不良反应小,适用于老年认知障碍患者.

    作者:胡怡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应用调查与合理性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现状,以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对2017年3-6月所有使用PPI的住院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用药适应证、用法用量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合理性评判.结果 14 605例出院患者中使用PPI患者1 267例(8.68%),其中胃肠外科高,281例(22.18%),神经内科次之,126例(9.94%).使用率居前3位的科室分别是重症医学科74例(85.06%),普外胃肠科281例(41.38%),心胸外科65例(35.52%).随机抽查的300例病例中,PPI使用不合理117例,不合格率为39.00%;外科科室明显高于内科科室,分别为57.00% (171/300)和43.00% (129/300);预防性用药高于治疗性用药,分别为58.67% (176/300)、41.33% (124/300).从不合理分类来看,无适应证用药高,超疗程用药次之,分别为36.75%、31.62%.结论 医院PPI使用不合理情况较不理想,临床药师应该加强外科预防性使用PPI监管,并重点监管无适应证与超疗程用药.

    作者:邹莉;唐艳;朱璀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保脾手术治疗小儿脾破裂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保脾手术治疗小儿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7年10月在医院接受脾破裂治疗的6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进行保脾手术,对照组进行脾切除术.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脾手术治疗小儿脾破裂,疗效理想,安全指数高,生活质量理想,值得在小儿脾破裂的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陈树;赵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不同血管通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血管通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血管通路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241例为调查对象,其中颈内静脉带袖套隧道导管(CTC)透析的患者50例(CTC组),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AVF)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91例(AVF组),对24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透析龄、透析频率、原发病、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尿素清除指数(Kt/V)、一般健康生存相关质量(SF-36)评分,将2组调查内容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组患者年龄、透析频率、原发病、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钙、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铁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Kt/V值均>1.2,且AVF组优于CTC组(P<0.05);透析龄、白蛋白、血磷、SF-36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静脉内瘘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血管通路,但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时,留置管也是不错的选择,均能达到较好的透析效果.

    作者:曹婷;陈春香;黄雪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宫、腹腔镜改进手术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宫、腹腔镜改进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在医院采用宫、腹腔镜传统手术治疗因输卵管梗阻或输卵管积水所致的不孕症患者共68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经宫、腹腔镜改进手术治疗的因输卵管梗阻或输卵管积水所致的不孕症患者共124例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输卵管通畅情况,随访1年后的患者妊娠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自然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未妊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辅助生殖宫内妊娠、异位妊娠及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腹腔镜改进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对恢复患者的生育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实施.

    作者:余焯波;邹晓红;张旗炘;胡方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甲状腺结节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甲状腺结节与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9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30例,PTMC患者3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30例.对患者TSH水平进行测定,分析TSH水平对甲状腺结节的影响.结果 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结节内钙化、甲状腺外侵袭、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比较高,良性甲状腺结节组发生上述情况的例数比较少.对比3组患者的TSH水平可知,TSH在0.35~1 U/L、1~2 U/L数值范围的患者例数比较多,良性甲状腺结节组≥5 U/L的患者为0.结论 TSH水平变化可作为甲状腺患者病症变化的重要参照指标,可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金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64排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3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64排CTA与3D-DSA(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影像学资料、手术资料,以手术为基准,比较64排CTA与3D-DSA的诊断应用价值.结果 35例患者共计发现动脉瘤38个,其中单个动脉瘤患者有32例,2个动脉瘤患者有3例,动脉瘤平均直径为(17.6±1.5) mm;3D-DSA检出动脉瘤38个,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64排螺旋CTA动脉瘤检出37个,漏诊1个,假阳性1个,两者对动脉瘤检出率分别为100.0%、97.4%,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可应用的一种无创影像检查手段,能将其作为动脉瘤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于大部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以直接参照64排螺旋CTA的诊断结果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饶子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综合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营养脑细胞、降颅内压、手术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HBO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丙二醛(MD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OD-1、MDA均改善,且研究组SOD-1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基础上给予HBO治疗颅脑损伤疾病可改善抗氧化水平、低氧、大脑血流、炎性反应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贵新;付林燕;张永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Wellens综合征心脏骤停患者抢救存活1例

    患者女,83岁,因“反复胸痛3年,再发加重1天余”于2013年5月10日入院.有冠心病、高血压、高心病、病窦综合征、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病史.入院前2个月发作2次心前区痛伴心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并伴意识丧失、跌倒、尿失禁、四肢抽搐,每次发作约1 min,神智可自行恢复.动态心电图曾发现阵发性窦房阻滞,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原发性ST-T改变;心电图曾发现交界性逸搏心律.胸闷、胸痛反复再发1天余,每次持续数分钟至10余分钟,可自行缓解,伴休息时气促.入院前约1个月心脏彩超:左房增大(38 mm),左室稍增大(左室舒张末直径51 mm),左室肥厚伴左室顺应性减退,三尖瓣及主动脉瓣中度返流,二尖瓣及肺动脉瓣轻度返流.入院心率88次/min.心电图: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胸前导联无明显ST-T改变;血肌酐162μm mol/L,血钾5.83 mmol/L,肌钙蛋白T 25.72 pg/ml(正常范围:0~14 pg/ml).入院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Ⅲ级;(2)高血压3级极高危,高血压性心脏病;(3)病窦综合征;(4)2型糖尿病;(5)肾功能不全;(6)高钾血症;(7)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入院后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调脂等治疗,静脉注射呋塞米40 mg,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胰岛素12 U静脉滴注降血钾.约2h后心率降至44次/min,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逸搏,T波改变,呈Wellens综合征2型改变.患者拒绝转至上级医院行冠脉造影及必要时冠脉血运重建治疗及可能的起搏器植入术.

    作者:喻红;杨小燕;王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经阴道与腹部彩色超声诊断宫腔内病变的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经阴道与腹部彩色超声诊断宫腔内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宫腔内病变患者120例,120例患者均行经阴道彩色超声和经腹部彩色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经阴道与腹部彩色超声对宫腔内病变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经阴道彩色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腹部彩色超声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超声对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更高,可作为宫腔内病变的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郭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入住医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48例,按《2010年中国高血压指南》将其分为高血压1级组70例,高血压2级组180例,高血压3级组98例,比较3组BMI、LP-PLA2、TC、TG、HDL、LDL、RBP水平.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室肥厚(LVH)亚组120例及无左室肥厚(NC)亚组228例.比较2级组、3级组高血压患者中LVH亚组和NC亚组患者的RBP水平及RBP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结果 3组患者BMI、LP-PLA2、TC、TG、HDL、LD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1级组患者血清RBP水平为(35.43±5.84) mg/L,高血压2级组患者血清RBP水平为(49.13±5.38) mg/L,高血压3级组患者血清RBP水平为(67.5±13.59) mg/L.高血压1、2、3级组患者血清RBP水平随血压级别升高逐渐递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2级组及高血压3级组患者中,LVH亚组患者血清RBP水平显著高于NC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RBP水平与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629,P=0.012.结论 RBP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呈正相关.

    作者:李秀珍;孙敏丽;朱舒舒;张康振;郭守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破碎QRS波和hs-CR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破碎QRS(fQRS)波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纳入医院收治的CHF患者2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者2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血清BNP、hs-CRP水平.对比CHF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静息时心室率、6 min步行距离、fQRS及hs-CRP等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血清BNP、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治疗后的NYHA心功能分级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治疗后静息时心室率、6min步行距离、fQRS及hs-CRP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与hs-CRP呈正相关(r=0.476,P=0.012).结论 fQRS波与血清hs-CRP在临床诊断CHF中具有高度相关性,相较于单一检测诊断价值更高,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心力衰竭提供有价值参考.

    作者:欧凛;张冰;陈龙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某院抗肿瘤药物应用现状及分析

    目的 评价医院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16年抗肿瘤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销售金额等按药品类型和品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细胞毒素类抗肿瘤药物应用多,其中比卡鲁胺片DDDs高,消癌平针的销售金额大.结论 医院抗肿瘤药使用情况基本符合肿瘤治疗原则.

    作者:程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急性脑梗死药物治疗现状

    脑梗死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在基层医院治疗急性脑梗死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临床上药物品种繁多,选择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进展,使患者的致残率明显下降,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现结合文献就临床常用药物治疗报道如下,为临床提供参考.1溶栓治疗1.1 溶栓治疗机制急性脑梗死发生后在缺血病灶区的周围有缺血半暗带,所谓缺血半暗带是其中脑的脑组织血液流量处于电衰竭与能量衰竭之间的区域.缺血半暗带内存在大量存活的神经元.缺血半暗带是动态的,半暗带内存活的神经元是否能挽救,主要看梗死后血流恢复时间,还有侧支循环的功能状况.急性脑梗死后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梗死区血流,则缺血半暗带内的脑组织功能是可逆的,神经细胞可以恢复功能.如果急性脑梗死后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梗死区血液,随着梗死时间的延长,缺血程度不断的加重,缺血半暗带内存活的神经元不断减少,缺血半暗带不断缩小,临床上表现为病情加重,恢复差,所以脑梗死后应尽早恢复缺血半暗带血流,对减少脑梗死后的致残率非常重要.溶栓治疗是目前重要的恢复血液措施.这些措施要在一个时限内完成,即时间窗,超过时间窗恢复血液,半暗带的神经细胞坏死已不可逆,且增加出血风险.溶栓治疗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溶栓无效,血管不再通,再灌注损伤,并发出血.目前基层医院多采用静脉溶栓,有条件的医院可采用动脉溶栓.动脉溶栓再通率高,但往往被其需要更长的操作时间而抵消其优点.由于溶栓治疗有出血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的风险,也要重视适应证,排除禁忌证,且必须有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

    作者:唐运立;韦武;李青;韦妙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培菲康治疗儿科消化疾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培菲康治疗儿科消化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消化疾病患儿1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住院单双号顺序随机分为2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培菲康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患儿住院时间、全身症状消失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85,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全身症状消失时间及腹泻停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菲康治疗消化疾病效果显著,可显著缓解患儿的症状,改善消化功能,调节肠道内菌群情况,减轻疾病对患儿身体和生活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甄劲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何首乌饮片及其制剂导致患者肝器官损伤不良症状的研究展望

    何首乌属于一种蓼科植物,为深褐色、块肥硕,外形为椭圆形,主要在沟边石隙、山谷灌丛生长.贵州、云南、四川、华南、华中、华东、甘肃及陕西南部属于该药物的主要产地,其块根能够入药发挥药效.研究显示,生何首乌具有补肝肾、强健筋骨、乌须发、补益精血等诸多功效[1-3].我国中医药古籍对该药物毒性的记载相对较少,但是近年来由何首乌及其制剂引发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逐渐增多,特别是对患者肝脏器官造成的损伤,临床上开始对该药物的用药安全性加强了关注.本文对何首乌饮片及制剂引发的肝脏损伤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作者:周文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治疗.治疗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6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疗效明显,且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代恩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急诊内科抢救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医院进行内科急诊急救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45例采用常规急诊抢救流程,观察组45例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住ICU率、成功救治率、病死率、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在早期预警评分下进行内科抢救措施,能够更加准确的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且可依据情况选择治疗措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适宜临床广泛应用开展.

    作者:郭远标;张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