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李秀珍;孙敏丽;朱舒舒;张康振;郭守玉

关键词:视黄醇结合蛋白, 原发性高血压, 左室肥厚, 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入住医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48例,按《2010年中国高血压指南》将其分为高血压1级组70例,高血压2级组180例,高血压3级组98例,比较3组BMI、LP-PLA2、TC、TG、HDL、LDL、RBP水平.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将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室肥厚(LVH)亚组120例及无左室肥厚(NC)亚组228例.比较2级组、3级组高血压患者中LVH亚组和NC亚组患者的RBP水平及RBP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结果 3组患者BMI、LP-PLA2、TC、TG、HDL、LD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1级组患者血清RBP水平为(35.43±5.84) mg/L,高血压2级组患者血清RBP水平为(49.13±5.38) mg/L,高血压3级组患者血清RBP水平为(67.5±13.59) mg/L.高血压1、2、3级组患者血清RBP水平随血压级别升高逐渐递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2级组及高血压3级组患者中,LVH亚组患者血清RBP水平显著高于NC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RBP水平与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629,P=0.012.结论 RBP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呈正相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心电图和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结果比较

    目的 对比心电图和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结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诊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3例,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冠脉造影检查,对比观察2种检查方法检查患者前壁、下壁、侧壁及心肌缺血的情况.结果 心电图检出前壁缺血31例:其中T波倒置11例,ST段抬高1例,ST段降低19例;冠脉造影显示:LAD犯罪血管27例,LCX犯罪血管4例.LAD病变率高于LMCA、LCX、RCA.心电图检出下壁缺血8例:其中ST段抬高3例,ST段降低5例;冠脉造影显示:LAD犯罪血管2例,LCX犯罪血管1例,RCA犯罪血管5例.RCA病变率高于LMCA、LAD、LCX.心电图检出侧壁缺血11例,均为ST段降低;冠脉造影显示:LAD犯罪血管3例,LCX犯罪血管6例,RCA犯罪血管2例.LCX病变率高于LMCA、LAD、RCA.心电图检出13例,均为ST段降低;冠脉造影显示:LMCA犯罪血管8例,LAD犯罪血管4例,LCX犯罪血管1例.LMCA病变率高于LAD、LCX、RCA.结论 心电图可定位诊断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变情况,且结果与冠脉造影符合,具有临床诊断指导价值.

    作者:周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炎性反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1例.试验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注射治疗,参照组采用头孢他啶静脉注射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参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690,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092,P<0.05).结论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炎性反应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高,应谨慎应用.

    作者:余秋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保脾手术治疗小儿脾破裂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保脾手术治疗小儿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7年10月在医院接受脾破裂治疗的6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进行保脾手术,对照组进行脾切除术.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脾手术治疗小儿脾破裂,疗效理想,安全指数高,生活质量理想,值得在小儿脾破裂的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陈树;赵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体质指数对活体供肾者术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活体供肾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宫移植中心行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术的89例亲属活体供肾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推荐的标准,将89例供肾者分为体质量过低组(BMI< 18.5 kg/m2)9例、正常组(BMI 18.5~23.9 kg/m2)64例、超重组(BMI24.0~27.9kg/m2)10例、肥胖组(BMI> 28.0 kg/m2)6例,比较4组供肾者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的血肌酐、血压水平及微量蛋白尿发生率.结果 4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及1年血肌酐、血压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微量蛋白尿发生率高于体质量过低组或正常组(P<0.05),体质量过低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是供者术后发生高血压和微量尿蛋白的危险因素,BMI越大,供者术后独肾的发病风险越高.

    作者:张长升;宋秘;常国楫;曾云俊;曾维胜;李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二甲双胍联合消渴康颗粒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二甲双胍联合消渴康颗粒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5例.A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消渴康颗粒,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情况.结果 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A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BG、2h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HOMA-IR水平低于治疗前,HOMA-β、HOMA-IS水平高于治疗前,且B组变化幅度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消渴康颗粒治疗时,可明显的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海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社区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不合理用药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社区门诊中消化系统疾病部分患者不合理用药状况,为进一步倡导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社区门诊就诊的268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不合理用药资料.结果 268例患者常用药物占前三位的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f--49(10.06%)、H2受体拮抗剂f=48(9.86%)和促胃动力药f=48(9.86%),应用药物中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前三位的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f=28(15.82%)、H2受体拮抗剂f=25(14.12%)和促胃动力药f =23(12.99%).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因素为长期或超疗程用药f=33(14.41%)和超剂量用药f =29(12.66%).产生不合理用药主要根由为不重视药品说明书的阅读f=55(16.18%)、不了解疾病本质f =46(13.53%)和医疗过程中缺少合理用药的必要指导f=45(13.24%).结论 社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状况,应及时进行相关的合理用药倡导教育.

    作者:鞠永红;方宗君;杨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疗效.方法 将医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外耳道真菌病患者70例按照抛硬币法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1周;对照组35例采用3%硼酸酒精滴耳液治疗1周.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痊愈13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中痊愈7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2.9%.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有明显效果.

    作者:陈丽文;刘接威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将医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40例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120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基于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因素分析实施针对性护理,对2组患者切口感染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经临床总结分析,手术时间≥3 h、非层流室、有参观人员、接台手术、急诊手术是诱发切口感染的风险因素.在切口感染方面,试验组患者发生率为0.83%低于常规组患者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551,P=0.0309).结论 通过对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制定与落实针对性护理措施,从而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周秀川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64排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3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64排CTA与3D-DSA(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影像学资料、手术资料,以手术为基准,比较64排CTA与3D-DSA的诊断应用价值.结果 35例患者共计发现动脉瘤38个,其中单个动脉瘤患者有32例,2个动脉瘤患者有3例,动脉瘤平均直径为(17.6±1.5) mm;3D-DSA检出动脉瘤38个,结果与手术结果一致,64排螺旋CTA动脉瘤检出37个,漏诊1个,假阳性1个,两者对动脉瘤检出率分别为100.0%、97.4%,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可应用的一种无创影像检查手段,能将其作为动脉瘤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于大部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以直接参照64排螺旋CTA的诊断结果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饶子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强脉冲光与Q开关532nm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对比强脉冲光与Q开关532 nm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08例面部雀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研究组采取强脉冲光,对照组采取Q开关532 nm激光.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95,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时间、色素沉着消失时间及灼热感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7,P<0.05).结论 Q开关532 nm激光与强脉冲光在面部雀斑患者治疗中均具有一定治疗意义,但强脉冲光治疗效果更好,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促进病情快速恢复,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管青;沙璐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的基本情况、并发症、症状缓解、子宫异常及子宫肌瘤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症状缓解率、子宫异常发生率及子宫肌瘤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明显,创伤小,有利于术后恢复,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冷洪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Wellens综合征心脏骤停患者抢救存活1例

    患者女,83岁,因“反复胸痛3年,再发加重1天余”于2013年5月10日入院.有冠心病、高血压、高心病、病窦综合征、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病史.入院前2个月发作2次心前区痛伴心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并伴意识丧失、跌倒、尿失禁、四肢抽搐,每次发作约1 min,神智可自行恢复.动态心电图曾发现阵发性窦房阻滞,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原发性ST-T改变;心电图曾发现交界性逸搏心律.胸闷、胸痛反复再发1天余,每次持续数分钟至10余分钟,可自行缓解,伴休息时气促.入院前约1个月心脏彩超:左房增大(38 mm),左室稍增大(左室舒张末直径51 mm),左室肥厚伴左室顺应性减退,三尖瓣及主动脉瓣中度返流,二尖瓣及肺动脉瓣轻度返流.入院心率88次/min.心电图: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胸前导联无明显ST-T改变;血肌酐162μm mol/L,血钾5.83 mmol/L,肌钙蛋白T 25.72 pg/ml(正常范围:0~14 pg/ml).入院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Ⅲ级;(2)高血压3级极高危,高血压性心脏病;(3)病窦综合征;(4)2型糖尿病;(5)肾功能不全;(6)高钾血症;(7)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入院后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调脂等治疗,静脉注射呋塞米40 mg,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胰岛素12 U静脉滴注降血钾.约2h后心率降至44次/min,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逸搏,T波改变,呈Wellens综合征2型改变.患者拒绝转至上级医院行冠脉造影及必要时冠脉血运重建治疗及可能的起搏器植入术.

    作者:喻红;杨小燕;王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甲泼尼龙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甲泼尼龙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甲泼尼龙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予奥曲肽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腹痛、腹胀)、生命体征恢复时间(心率、呼吸)、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炎性因子、血淀粉酶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8,P<0.01).观察组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腹痛、腹胀)、生命体征恢复时间(心率、呼吸)、淀粉酶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炎性因子、血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肯定,可有效促进各项症状消退,稳定生命体征,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水平,降低血淀粉酶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我院2014-2016年抗抑郁药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抗抑郁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14-2016年门诊抗抑郁药的用药频率(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现有抗抑郁药1 1个品种,在2014-2016年年总销售金额和年总DDDs均逐年提高.其中,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SSRIs)、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重摄取抑制剂(SNRIs)是医院抗抑郁治疗的主要药物,二者占抗抑郁药总销售金额的80%以上.结论 医院门诊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逐年增多,其中SSRIs和SNRIs两类新型抗抑郁药占据了抗抑郁病药销售金额和临床应用的主导地位.

    作者:余田;赖晓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高能量损伤致Pilon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2015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高能量Pilon骨折3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5例,植骨内固定25例,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2例.其中所收集骨折病例均为专科Ruedi-Allgower分型Ⅱ/Ⅲ型.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32例患者中优24例(75.00%),良6例(18.75%),可2例(6.25%).术后2例出现伤口感染;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并已二期植骨内固定术,术后随访已有骨痂生长;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炎症状.结论 手术治疗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疗效确切,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结合骨折的类型及软组织条件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合理的术后功能训练,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文杰;李东;赵崇伟;袁小平;朱志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康百灵抑菌膏预防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皮肤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动静脉内瘘穿刺前使用康百灵抑菌膏预防穿刺部位皮肤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医院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00例根据住院号末位单双号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0例,试验组患者透析前2~20 min先给予涂抹康百灵抑菌膏后再用碘伏擦拭1遍,对照组用碘伏擦拭3遍.观测两种不同处理方法发生穿刺部位皮肤感染的结果.结果 试验组发生感染5例(2.0%),对照组发生感染6例(2.4%),2组引起皮肤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93,P=0.760).结论 康百灵抑菌膏能有效预防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的皮肤感染.

    作者:徐培发;刘晓蓉;周小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甲状腺结节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甲状腺结节与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9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30例,PTMC患者3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30例.对患者TSH水平进行测定,分析TSH水平对甲状腺结节的影响.结果 分化型甲状腺癌组结节内钙化、甲状腺外侵袭、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比较高,良性甲状腺结节组发生上述情况的例数比较少.对比3组患者的TSH水平可知,TSH在0.35~1 U/L、1~2 U/L数值范围的患者例数比较多,良性甲状腺结节组≥5 U/L的患者为0.结论 TSH水平变化可作为甲状腺患者病症变化的重要参照指标,可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金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治疗.治疗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6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疗效明显,且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代恩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手术治疗颅脑外伤所致急性硬膜下血肿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颅脑外伤所致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所致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标准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NIHSS评分,同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54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发生迟发性血肿2例(3.7%),平均住院时间(21.24±2.96)d;患者术后NIHSS评分为(9.1±3.5)分明显低于术前的(20.5±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54例患者预后均较好,未发生不良事件,各检查指标复查结果均提示正常;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度为96.3%.结论 对颅脑外伤所致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积极应用标准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减少医疗纠纷发生风险.

    作者:张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3月7日-2016年3月8日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06例,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阿司匹林+西洛他唑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脑神经功能残缺评分(NIHSS),观察2组治疗效果,并记录2组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情况,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的7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和治疗后14 d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西洛他唑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何振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