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疗效分析

陈丽文;刘接威

关键词:真菌, 外耳道, 曲安奈德, 益康唑
摘要: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疗效.方法 将医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外耳道真菌病患者70例按照抛硬币法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1周;对照组35例采用3%硼酸酒精滴耳液治疗1周.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中痊愈13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中痊愈7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2.9%.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有明显效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迪注射液治疗.治疗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6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疗效明显,且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代恩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高能量损伤致Pilon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2015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高能量Pilon骨折3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5例,植骨内固定25例,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2例.其中所收集骨折病例均为专科Ruedi-Allgower分型Ⅱ/Ⅲ型.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32例患者中优24例(75.00%),良6例(18.75%),可2例(6.25%).术后2例出现伤口感染;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并已二期植骨内固定术,术后随访已有骨痂生长;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骨关节炎症状.结论 手术治疗高能量损伤Pilon骨折疗效确切,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结合骨折的类型及软组织条件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合理的术后功能训练,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文杰;李东;赵崇伟;袁小平;朱志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间苯三酚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流产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间苯三酚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以及症状消失的时间.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接收的先兆流产妇女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2组孕妇均给予维生素E、屈孕酮等常规治疗,治疗期间给予持续胎心监护,观察组孕妇接受间苯三酚治疗,对照组孕妇接受硫酸镁治疗.观察2组孕妇的治疗效果、先兆流产症状消失的时间;观察2组孕妇头痛头晕、出汗口干、胸闷心悸、肌肉乏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为(4.97±1.92)h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7.38±1.4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69,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相当,但间苯三酚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且对症状的改善速度较快,建议治疗先兆流产首选间苯三酚.

    作者:韦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3月7日-2016年3月8日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06例,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阿司匹林+西洛他唑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脑神经功能残缺评分(NIHSS),观察2组治疗效果,并记录2组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情况,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的7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和治疗后14 d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西洛他唑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何振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急性脑梗死药物治疗现状

    脑梗死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在基层医院治疗急性脑梗死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临床上药物品种繁多,选择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进展,使患者的致残率明显下降,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现结合文献就临床常用药物治疗报道如下,为临床提供参考.1溶栓治疗1.1 溶栓治疗机制急性脑梗死发生后在缺血病灶区的周围有缺血半暗带,所谓缺血半暗带是其中脑的脑组织血液流量处于电衰竭与能量衰竭之间的区域.缺血半暗带内存在大量存活的神经元.缺血半暗带是动态的,半暗带内存活的神经元是否能挽救,主要看梗死后血流恢复时间,还有侧支循环的功能状况.急性脑梗死后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梗死区血流,则缺血半暗带内的脑组织功能是可逆的,神经细胞可以恢复功能.如果急性脑梗死后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梗死区血液,随着梗死时间的延长,缺血程度不断的加重,缺血半暗带内存活的神经元不断减少,缺血半暗带不断缩小,临床上表现为病情加重,恢复差,所以脑梗死后应尽早恢复缺血半暗带血流,对减少脑梗死后的致残率非常重要.溶栓治疗是目前重要的恢复血液措施.这些措施要在一个时限内完成,即时间窗,超过时间窗恢复血液,半暗带的神经细胞坏死已不可逆,且增加出血风险.溶栓治疗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溶栓无效,血管不再通,再灌注损伤,并发出血.目前基层医院多采用静脉溶栓,有条件的医院可采用动脉溶栓.动脉溶栓再通率高,但往往被其需要更长的操作时间而抵消其优点.由于溶栓治疗有出血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的风险,也要重视适应证,排除禁忌证,且必须有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

    作者:唐运立;韦武;李青;韦妙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血液透析超过1年的尿毒症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β2-微球蛋白、血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及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 治疗前,2组β2-微球蛋白、血白蛋白、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2-微球蛋白水平降低,血白蛋白水平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可显著降低患者B2-微球蛋白水平,维持肾功能稳定,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魏培丹;贾辰;徐石张;易建伟;陈效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造影对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的诊断价值

    目的 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造影在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患儿40例,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2组各20例.研究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X线造影进行诊断,比较2组诊断符合率.结果 研究组诊断符合率为95.0% (19/20)高于对照组的60.0% (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251,P<0.05).结论 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较X线造影更具优势,同时可以提升临床诊断符合率,可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陆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冕宁县艾滋病病毒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婴幼儿感染和生长发育状况调查

    目的 分析冕宁县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工作的效果,为今后更好的开展项目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艾滋病病毒(HIV)阳性孕产妇113例和HIV阴性孕产妇100例,比较2组孕产妇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调查HIV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幼儿感染情况和生长发育状况.结果 冕宁县2010-2016年HIV检测阳性率为3.57‰(113/31 652);与HIV阴性孕产妇相比,HIV阳性孕产妇的文化水平低,家庭收入低,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HIV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婴幼儿均接受抗病毒药物阻断后所生婴幼儿的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其生长发育与一般儿童趋于一致.结论 冕宁县HIV检测阳性率逐年上升,孕期检测率不高,阳性儿病死率高,HIV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婴幼儿均未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母婴传播率较高,今后应加强健康教育减少育龄妇女HIV感染率,加强孕期保健,提高孕期检出率,早发现,早阻断.

    作者:凌元芳;王碧风;陈明惠;陈国菊;彭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保脾手术治疗小儿脾破裂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保脾手术治疗小儿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7年10月在医院接受脾破裂治疗的6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进行保脾手术,对照组进行脾切除术.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的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脾手术治疗小儿脾破裂,疗效理想,安全指数高,生活质量理想,值得在小儿脾破裂的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陈树;赵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奥拉西坦治疗老年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拉西坦治疗脑出血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医院收治确诊的120例脑出血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安慰剂,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静脉滴注.比较2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MoCA评分)和巴氏指数(BI)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MoCA评分及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2组患者MoCA评分及BI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MoCA评分及B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在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同时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药物不良反应小,适用于老年认知障碍患者.

    作者:胡怡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急诊内科抢救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医院进行内科急诊急救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45例采用常规急诊抢救流程,观察组45例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住ICU率、成功救治率、病死率、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在早期预警评分下进行内科抢救措施,能够更加准确的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且可依据情况选择治疗措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适宜临床广泛应用开展.

    作者:郭远标;张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不同血管通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血管通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血管通路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241例为调查对象,其中颈内静脉带袖套隧道导管(CTC)透析的患者50例(CTC组),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AVF)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91例(AVF组),对24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透析龄、透析频率、原发病、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尿素清除指数(Kt/V)、一般健康生存相关质量(SF-36)评分,将2组调查内容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组患者年龄、透析频率、原发病、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钙、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铁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Kt/V值均>1.2,且AVF组优于CTC组(P<0.05);透析龄、白蛋白、血磷、SF-36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静脉内瘘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血管通路,但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时,留置管也是不错的选择,均能达到较好的透析效果.

    作者:曹婷;陈春香;黄雪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炎性反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1例.试验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注射治疗,参照组采用头孢他啶静脉注射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参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690,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092,P<0.05).结论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炎性反应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高,应谨慎应用.

    作者:余秋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体质指数对活体供肾者术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活体供肾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宫移植中心行亲属活体供肾移植术的89例亲属活体供肾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推荐的标准,将89例供肾者分为体质量过低组(BMI< 18.5 kg/m2)9例、正常组(BMI 18.5~23.9 kg/m2)64例、超重组(BMI24.0~27.9kg/m2)10例、肥胖组(BMI> 28.0 kg/m2)6例,比较4组供肾者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的血肌酐、血压水平及微量蛋白尿发生率.结果 4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及1年血肌酐、血压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微量蛋白尿发生率高于体质量过低组或正常组(P<0.05),体质量过低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是供者术后发生高血压和微量尿蛋白的危险因素,BMI越大,供者术后独肾的发病风险越高.

    作者:张长升;宋秘;常国楫;曾云俊;曾维胜;李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引发癫痫持续状态的用药监护

    目的 观察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引发癫痫持续状态的用药监护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4月在医院诊治的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引发癫痫持续状态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用药监护,对比2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治疗效果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评分为(76.48±12.36)分高于对照组的(58.73±10.92)分,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低于对照组的34.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引发癫痫持续状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用药监护,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梁小娇;林满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安全性探讨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安全性.方法 将150例ACS患者按照是否使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分为使用组(64例)和未使用组(86例).2组患者均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标准抗血小板治疗,使用组另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对比2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所有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2组在用药后1、3、6、12月时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组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在注射药物时发生头晕,停药;所有患者均无皮疹、恶心、过敏性休克、注射部位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ACS,不增加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且相对安全.

    作者:钟玲;陈欣;张学丽;邵华;厉伟兰;柳亚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应用他汀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他汀药物二级预防依从性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他汀药物进行二级预防,结合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进行分析,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服用他汀药物依从性好70例(58.33%),依从性差50例(41.67%);依从性差组年龄大于依从性好组,经济能力差、缺少缺血性脑血管病知识及存在他汀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高于依从性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他汀类药物因素复杂,应实施相应措施提高其依从性.

    作者:王建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卡贝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卡贝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17年10月产科接诊的剖宫产产妇10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2组均给予卡贝缩宫素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药物干预措施.比较2组产后出血量、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产后0.5h、2h及24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8.11%高于对照组的8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793,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8248,P<0.05).结论 积极对剖宫产产妇施以卡贝缩宫素治疗,并予以其相应的药物干预,可有效降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余燕琼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破碎QRS波和hs-CRP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破碎QRS(fQRS)波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纳入医院收治的CHF患者2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门诊进行体检的健康者2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血清BNP、hs-CRP水平.对比CHF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静息时心室率、6 min步行距离、fQRS及hs-CRP等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血清BNP、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治疗后的NYHA心功能分级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治疗后静息时心室率、6min步行距离、fQRS及hs-CRP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与hs-CRP呈正相关(r=0.476,P=0.012).结论 fQRS波与血清hs-CRP在临床诊断CHF中具有高度相关性,相较于单一检测诊断价值更高,可为临床早期诊断心力衰竭提供有价值参考.

    作者:欧凛;张冰;陈龙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BRVO患者球后血管及颈内动脉超声血流参数改变及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球后血管及颈内动脉血流参数改变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BRVO患眼(38只眼)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短动脉(PCA)、颈内动脉(IC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以及视网膜中央静脉(CRV)高流速,并与正常对照组(38只眼)比较.结果 BRVO组OA、CRA、PCA的PSV、EDV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OA、CRA的R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RVO组PCA的RI略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VO组ICA的PSV、EDV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R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RVO患者球后血管及颈内动脉血流参数发生明显改变,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可能是发生BRVO的因素之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临床早期发现并预防BRVO发生,进一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宫玉榕;林恩平;程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