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培丹;贾辰;徐石张;易建伟;陈效
目的 观察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在妇科炎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诊治的妇科炎症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检验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A、B、C3组,每组50例.依次进行培养法、干化学酶法及镜检法检验.比较3组检验方法的病原菌阳性率和假菌丝、菌丝与菌孢子的数量.结果 3组病原菌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假菌丝、菌丝及菌孢子的检出率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C组假菌丝、菌丝与菌孢子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炎症检查过程中应用培养法、干化学酶法及镜检法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培养法对假菌丝、菌丝与菌孢子的检出效果优于干化学酶法和镜检法,可优先选用.
作者:许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与免疫异常相关的感染性疾病[1].该病是国内常见传染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和危害严重等特点[2].据相关资料统计,在我国,每年因CHB而死亡的患者达30万[3].临床对CHB及其并发症的治疗,除了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外,通常采用积极抗病毒治疗方案.其中核苷类抗病毒药物(NAs)是一种能够抑制HBV复制,终清除病毒,控制病程进展的有效药物,且具有用药方便、适应证广、不良反应少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CHB的临床抗病毒治疗[4-5].本文主要通过对比恩替卡韦(ETV)与其他NAs在治疗CHB中的不同特点,提示ETV在治疗CHB中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将其作为临床CHB治疗的一线用药.
作者:郑文灿;余梅;法艳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间苯三酚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以及症状消失的时间.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接收的先兆流产妇女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2组孕妇均给予维生素E、屈孕酮等常规治疗,治疗期间给予持续胎心监护,观察组孕妇接受间苯三酚治疗,对照组孕妇接受硫酸镁治疗.观察2组孕妇的治疗效果、先兆流产症状消失的时间;观察2组孕妇头痛头晕、出汗口干、胸闷心悸、肌肉乏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为(4.97±1.92)h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7.38±1.4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69,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相当,但间苯三酚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且对症状的改善速度较快,建议治疗先兆流产首选间苯三酚.
作者:韦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动静脉内瘘穿刺前使用康百灵抑菌膏预防穿刺部位皮肤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医院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00例根据住院号末位单双号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50例,试验组患者透析前2~20 min先给予涂抹康百灵抑菌膏后再用碘伏擦拭1遍,对照组用碘伏擦拭3遍.观测两种不同处理方法发生穿刺部位皮肤感染的结果.结果 试验组发生感染5例(2.0%),对照组发生感染6例(2.4%),2组引起皮肤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93,P=0.760).结论 康百灵抑菌膏能有效预防动静脉内瘘穿刺部位的皮肤感染.
作者:徐培发;刘晓蓉;周小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复位治疗后残余头晕的疗效.方法 将行管石复位术成功的BPPV残余头晕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50)手法复位成功后未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1组(n=50)在手法复位成功后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6 mg/次,3次/d,治疗4周;治疗2组(n=50)在手法复位成功后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12 mg/次,3次/d,治疗4周.比较3组患者残余头晕症状的消失时间和3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第1、2、4周时的眩晕障碍量表(DHI)分数.结果 治疗后治疗1组及治疗2组均能缩短残余头晕症状的时间(P<0.05),但治疗后第1、2、4周时治疗1组和对照组的DH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组在治疗第1、2周时评分和对照组亦无明显差异(P>0.05),在第4周时分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应足量足疗程使用才能对BPPV患者复位治疗后残余头晕有治疗作用.
作者:马冬娟;胡进;陆霞;徐金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吡美莫司与曲安奈德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口腔科收治的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吡美莫司治疗,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VAS疼痛程度评分及症状体征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及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及症状体征评分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进一步降低,且观察组不同时间段VAS评分及症状体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美莫司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炎性反应,促进病损快速愈合,且治疗后全身用药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向华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与X线造影在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患儿40例,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2组各20例.研究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X线造影进行诊断,比较2组诊断符合率.结果 研究组诊断符合率为95.0% (19/20)高于对照组的60.0% (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251,P<0.05).结论 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较X线造影更具优势,同时可以提升临床诊断符合率,可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陆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引发癫痫持续状态的用药监护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4月在医院诊治的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引发癫痫持续状态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用药监护,对比2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治疗效果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评分为(76.48±12.36)分高于对照组的(58.73±10.92)分,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低于对照组的34.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引发癫痫持续状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用药监护,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梁小娇;林满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抗抑郁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14-2016年门诊抗抑郁药的用药频率(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现有抗抑郁药1 1个品种,在2014-2016年年总销售金额和年总DDDs均逐年提高.其中,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SSRIs)、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重摄取抑制剂(SNRIs)是医院抗抑郁治疗的主要药物,二者占抗抑郁药总销售金额的80%以上.结论 医院门诊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逐年增多,其中SSRIs和SNRIs两类新型抗抑郁药占据了抗抑郁病药销售金额和临床应用的主导地位.
作者:余田;赖晓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比心电图和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结果.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诊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3例,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冠脉造影检查,对比观察2种检查方法检查患者前壁、下壁、侧壁及心肌缺血的情况.结果 心电图检出前壁缺血31例:其中T波倒置11例,ST段抬高1例,ST段降低19例;冠脉造影显示:LAD犯罪血管27例,LCX犯罪血管4例.LAD病变率高于LMCA、LCX、RCA.心电图检出下壁缺血8例:其中ST段抬高3例,ST段降低5例;冠脉造影显示:LAD犯罪血管2例,LCX犯罪血管1例,RCA犯罪血管5例.RCA病变率高于LMCA、LAD、LCX.心电图检出侧壁缺血11例,均为ST段降低;冠脉造影显示:LAD犯罪血管3例,LCX犯罪血管6例,RCA犯罪血管2例.LCX病变率高于LMCA、LAD、RCA.心电图检出13例,均为ST段降低;冠脉造影显示:LMCA犯罪血管8例,LAD犯罪血管4例,LCX犯罪血管1例.LMCA病变率高于LAD、LCX、RCA.结论 心电图可定位诊断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病变情况,且结果与冠脉造影符合,具有临床诊断指导价值.
作者:周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的基本情况、并发症、症状缓解、子宫异常及子宫肌瘤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症状缓解率、子宫异常发生率及子宫肌瘤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明显,创伤小,有利于术后恢复,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冷洪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合平胃散治疗糖尿病性胃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性胃肠病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控制血糖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31例,采用半夏泻心汤合平胃散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莫沙必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包括恶心呕吐、胃酸、胃胀、排便异常等)、胃固体半排空时间以及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症状积分、胃固体半排空时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性胃肠病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合平胃散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恶心呕吐、胃酸、胃胀、排便异常等临床症状,且能促进患者胃固体快速排空,降低患者治疗后病症的复发率,是一种高效的中药治疗药物.
作者:林城波;郑丽玲;林壮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120例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6年3月在医院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预防性全身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未预防性全身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胸腔引流、拔管时间、住院天数、肺炎发病率、积脓症或局部感染的发病率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在成功进行引流后气急、胸闷等临床症状得到缓解,2组患者在胸腔引流、拔管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肺炎3例(5.00%),对照组患者出现肺炎5例(8.33%),2组患者肺炎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6,P=0.464).观察组中出现积脓症或局部感染2例(3.33%),对照组中出现积脓症或局部感染4例(6.67%),2组积脓症或局部感染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02,P=0.402).结论 采取预防性全身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患者未见明显效果,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患者不必常规全身应用抗生素,应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指征.
作者:王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社区门诊中消化系统疾病部分患者不合理用药状况,为进一步倡导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社区门诊就诊的268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不合理用药资料.结果 268例患者常用药物占前三位的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f--49(10.06%)、H2受体拮抗剂f=48(9.86%)和促胃动力药f=48(9.86%),应用药物中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前三位的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f=28(15.82%)、H2受体拮抗剂f=25(14.12%)和促胃动力药f =23(12.99%).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因素为长期或超疗程用药f=33(14.41%)和超剂量用药f =29(12.66%).产生不合理用药主要根由为不重视药品说明书的阅读f=55(16.18%)、不了解疾病本质f =46(13.53%)和医疗过程中缺少合理用药的必要指导f=45(13.24%).结论 社区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状况,应及时进行相关的合理用药倡导教育.
作者:鞠永红;方宗君;杨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3月7日-2016年3月8日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06例,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药物+阿司匹林+西洛他唑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脑神经功能残缺评分(NIHSS),观察2组治疗效果,并记录2组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情况,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的7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和治疗后14 d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西洛他唑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何振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医院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16年抗肿瘤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销售金额等按药品类型和品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细胞毒素类抗肿瘤药物应用多,其中比卡鲁胺片DDDs高,消癌平针的销售金额大.结论 医院抗肿瘤药使用情况基本符合肿瘤治疗原则.
作者:程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炎性反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31例.试验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静脉注射治疗,参照组采用头孢他啶静脉注射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参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690,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092,P<0.05).结论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炎性反应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高,应谨慎应用.
作者:余秋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浆黏度、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红细胞压积和NHI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8,P <0.05).治疗前2组血浆黏度、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红细胞压积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浆黏度、纤溶酶原激活物、红细胞压积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NH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6、12、24 d NHI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促进患者预后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雄伟;姜志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关节镜术后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行关节镜清理术KOA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术后1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程度(VAS评分)、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HSS评分)及治疗后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经治疗,2组膝关节VAS评分均明显下降,HSS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清理术后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可有效缓解KOA患者膝关节疼痛,有助于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的恢复.
作者:潘杨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众所周知,幽门螺旋杆菌能导致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可使人体产生胃胀、胃疼、口苦、口中异味等症状甚或导致消化道溃疡或胃癌,因此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是有必要的.近年来随着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方案的多样性及抗生素耐药性的提高,对抗生素的选择成为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克拉霉素的耐药性为30% ~ 50%,甲硝唑耐药性为60% ~ 80%,左氧氟沙星耐药性为30%~50%,由此可见耐药性普遍提高,面对抗生素高耐药的情形下使用呋喃唑酮(痢特灵)及阿莫西林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成为新的趋势.同时痢特灵的耐药性及药物毒性较低,常用剂量下很少会出现不良反应,但随着该药物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屡见不鲜,超量或长期连续服用药物可能引起中毒,同时对中枢神经系统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同时引起人体肝坏死等疾病[1].现记录使用痢特灵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出现不良反应病案2例.
作者:张丽丽;施丽婕 刊期: 2018年第13期